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理寺和刑部的关系
大理寺和刑部因时代的不同关系也就不同!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的法律制度,是封建法制最完善、最具代表性的法律制度。不仅有“十恶”、“五刑”等制度,还设立了“八议”、“官当”等法律制度。同样在司法机构上也是最完善的,形成了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三权分立式的司法审判制度。 
  大理寺由原来廷尉转化而来,在北齐时期曾用过“大理寺”的称谓,是最高的司法审判机关,掌管审理全国处于流刑以上的案件。 
  刑部负责复核大理寺所判流刑以上的案件。御史台掌管监察文武百官。但也可参与冤案大案的审理。因此形成了大理寺的主管审判,刑部主管复核,御史台主管监察的司法审判制度。当然在三大司法机构的上面还有皇帝,主宰一切行政、司法、立法的权力。 
  隋唐时期的地方司法机关仍然是地方的行政机关。例如在州(郡)一级中设立“曹参军”受理刑事案件,“司户参军”受理民事案件。在县中设有司法佐、史协助县令处理刑、民案件。在县以下的乡、里、访、村中设立的乡官、里正、坊正、村正对管辖内的婚姻、土地等民事案件有审判权。 
宋朝 
  宋朝的司法制度大多数沿用唐朝时期的制度,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大理寺和刑部还是保持其职责不变,但是宋朝初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审刑院,又称为宫中审刑院,是宋朝初期的审判复核机关,同时也拥有的审判权和复核权。因此削弱了刑部和大理寺的权利。在宋神宗熙宁三年后,审刑院被撤销,审判和复核的权利又回到了大理寺和刑部。 
  御史台除了有唐朝时期的权利之外,还可以受理官员受贿的案件以及地方上诉的案件。 
  另外宋朝还设立了登闻鼓院、登闻检院、理检院三个法定机关,专门受理直接向朝廷投诉的案件,以及上诉的冤案。    地方司法机构仍然保持不变。 
元朝 
  元朝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在司法机构的设置上较混乱,沿用了唐宋的制度,但又加以删减。中央司法机构设立大宗正府、刑部、宣政院。大宗正府是类似于大理寺的中央审判机关,刑部的复核职能不变,但同时又赋予部分审判职能。宣政院主要管理僧侣的案件。御史台的职能也不变。 
  地方有省、路、府、州、县各级衙门,作为地方司法机构。 明朝 
  明朝将元朝废除的大理寺重新设置起来,但是其职责改为法律复核机关。刑部作为中央审判机关。刑部的所有案件都必须由大理寺复核,可见刑部与大理寺的职能,正好与唐宋时期的相反。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其职责不变,仍是监察百官,参与审理大案,平反冤案。 
  地方司法机构有省、府、县三级,主管所辖案件。  清朝 
  司法机构维持明朝的三个司法机构的设置,职责也差不多,但是刑部的审判权力更大,在三大司法机关中,以刑部为首,刑部不受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制约。清朝时另设专门司法机关理藩院,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对于皇族内部的案件由宗人府和内务府中的慎刑司处理。 
  地方司法机构设有省、府、县三级司法机构。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见在中国古代的司法机构,是中央专设司法机构,地方则是司法与行政合一的体制。因而从总体上可以说是司法与行政不分,即使是在中央专门设立了专职的司法机构,同样也是从属于行政,专职的司法机构不可能独立行使司法权,因为司法官员的任免都由皇上决定,而皇上是一个集立法、司法、行政权为一身的独特的个体,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古代的司法机构是不可能独立的,同样司法权的行使也是不可能独立的。
参考书目:    1、中国法制史,   2、中国法制史, 
  3、中国古代刑与法, 以下为相关资料
================================================================
明清刑部和大理寺职能相互交换。刑部分管京师案件的审理和在外案件的复审。刑部设尚书为正二品,左右侍郎为正三品。初按业务划分,分为总部、比部、都官、司门四部。后按地区划分,改为十三清吏司。刑事审判是刑部最主要的职责。有初审、复审、会审。初审的案件主要有皇帝交办的案件、在京民间诉讼讼、越诉案件。有时还受命往各地审理重大案件。京师的诉讼主要由刑部受理。刑部根据案件管辖对死刑案件及上诉案件实行复审。京师及十三布政使司的死刑案件均须由刑部复审。刑部受理的上诉案件来自通政司及登闻鼓,有时甚至是邀车驾所告的御状。由各司官审理的案件,无论初审或复审,结案后均应经过本部长官,并送大理寺复核。未经大理寺审允,不得执行。刑部是最主要的中央司法机关,凡朝审、大审、热审、寒审、京外会审以及临时性会审皆参与。刑部还派员到各地会同监察御史、地方司法官员执行死刑。
============================================================ 大理寺
中国古代掌管审谳平反刑狱的官署。始设于北齐,隋、唐以后皆沿其制。朱元璋于吴元年(1367)置大理司卿,秩为正三品。次年朱元璋称帝后沿袭。其后设罢不时,名称和编制等也不断变更。永乐中始告定型,大理寺设卿一人,左、右少卿各一人,下设左右寺丞、左右寺正等。大理寺的主要职责是专门审核天下刑名,凡罪有出入者,依律照驳;事有冤枉者,推情详明,务必刑归有罪,不陷无辜。它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凡未经大理寺评允,诸司均不得具狱发遣。大理寺审理案件,初期置有刑具和牢狱。弘治以后,只阅案卷,囚徒俱不到寺。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初审以刑部、都察院为主,复审以大理寺为主。明代中叶以后,刑名之柄为宦官所夺,甚至大理寺大审时太监居公案之中,列卿受其指使,大理寺形同虚设。清沿明制,设大理寺,职掌与明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的大理寺和刑部有何区别,两大刑狱机构那个权力更大?
中国古代司法机关的演变
明朝的监察与司法
古代“三堂会审”是指哪“三堂”?
都察院与大理寺 刑部的区别
在明代,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他们区别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