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强国:培养更多优秀“工程师”

教育强国:培养更多优秀“工程师”

陶华坤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是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1.聚焦质量: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
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校是现代先进思想优秀文化的传播地,具有引领思想、传播先进文化的功能。着力唤醒文化自觉、促进文化自强、增强文化担当。聚焦时代发展,提升教育的贡献力聚焦中国具体实际,提升教育的服务力推进改革创新,提升教育的支撑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强国都是高等教育强国,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在内涵式发展中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品位。推进“让学术更学术、让专业更专业”的研究生分类培养,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积淀的产物。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底座,也是更好满足人民获得感的基石。教育改革创新应当聚焦教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2.凝心铸魂: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大规律中,不断深化对人才培养模式、科研组织机制、教育新范式和评价机制的研究,把教育强国建设落实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扎实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观念,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
统筹兼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树立“抓全体、抓全程、抓全面”的素质教育理念:不加班加点,不搞题海战术。素质教育做到抓全体学校、全体学生,抓全学段、全过程,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为高考,赢得高考”基础教育排名在后25%的学生为主攻方向,享有“辅导”优先权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坚持培根铸魂,彰显文化浸润功能,实现以文润心、以文励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理论学习能解决实践,实践呼应理论知识使理论不再枯燥、不再生硬,理论学习后再去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把所参与实践经验变成经历,变成我们的教育智慧

3.上下求索:教师将讲台变成与同行交流的平台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创新是高等教育由单一的“火车头”模式转变成“动车组”模式的动力来源。人才培养是高校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是教育问题,也是经济和民生问题,要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推动职普融通的终身学习、产教融合的实践学习、科教融汇的理论学习。要形成合力、融合突破。
高校是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为师者,惟用心以致深惟恒心以致远。教育是滴灌生命之魂。老师教历史风云、天地人事,目的不是让孩子学会应对考试,而是唤醒他们的生命自觉,点亮生命之火。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讲台主角由教师扩大到学生,从而更直接地搭建师生交流平台
追求有灵魂的教育少年笃行而致远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讲台的重构实际上是要展现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和教师能自主,平等地交流教师要从自我表演的“独角戏”中隐退,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引领者,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岩:走进新时代 赢得新时代 迈入普及化的中国高等教育强国之路
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奠基人潘懋元先生逝世!缅怀 | 潘懋元:一辈子的先生
人才培养与教育强国
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出炉
推进“双一流”建设 提升高等教育水平
数智化转型助推大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