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脂肪是怎样一步步从身体里消失的?

骆驼在食物充足时,将吃进去的食物以脂肪储存在驼峰,在没有食物时可以生存一个月之久;狗熊在秋末冬初时便开始使劲“贴秋膘”,而在食物匮乏的严寒冬季则选择冬眠3个月,寒冬腊月下不吃不喝靠的不是一身正气而是那一身的脂肪……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希望自己身上的脂肪多一些。

而到了人这里,却一切都变了。

  • 男人:我要吃蛋白粉,我只要长肌肉不要肥肉!
  • 女人:我只要胸部和臀部有脂肪,其它部位一点也不要!
  • 老人:老了瘦一点好、长寿!血脂高了不健康。

所以,脂肪之于人的意义已经不同于脂肪之于动物了吗?对于人来说,是否能够通过某些方法达到消除脂肪的目的?

本文就用轻松、易懂的文字进行讲解,篇幅较大,阅读可能需要十分钟,但后文干货满满!

关于脂肪,它的基础信息你得知道

1.体表脂肪和内脏脂肪

脂肪组织是人体组织中的一种,几乎满布于全身各处,包括头皮、面部、颈部、胸壁、乳房、腹壁、腹部内脏、会阴区、四肢等。

人体脂肪2/3储存在皮下组织,体表脂肪有着保暖绝热的功能,所以经常在冬天听到“瘦子怕冷,胖子自带一层保暖内衣”的吐槽;体表脂肪还具有贮存能量的重要意义,前不久才离世的猪坚强,当初被埋废墟36天仍存活,全因为它是一头家猪,平时吃了就睡养了一身膘,换一头野猪去大概率活不过3天。

内脏脂肪围绕着人的脏器,对人的内脏起着支撑、稳定和保护的作用。否则在胸腔、腹腔这么大一个空间内,跑完步下来内脏都会搅成一坨。

2.白(黄)色脂肪和棕色脂肪

白色或黄色脂肪组织又称单泡脂肪组织,其构成的脂肪细胞为单泡性脂肪细胞,其体积很大。该种脂肪组织广泛分布于皮下组织,主要功能为储能并向其他组织提供能量,是人体最大的能量储存库,还有产热、隔离、保护、支持、缓冲、参与代谢、免疫功能的调节及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功能。此外,脂肪对人体的健康起重要作用,其中所含的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对皮肤、毛发有营养滋补作用。适量的皮下脂肪可增加皮肤滑嫩的质感,并增加皮肤活动度。近年的研究证实,一定厚度的皮下脂肪组织对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有调节作用,脂肪组织的含量可影响月经初潮的时间及体内性激素水平。

棕色脂肪组织又称多泡脂肪组织,细胞为多泡性,其体积较小。棕色脂肪组织在幼儿期较多,成年人含量极少,约占脂肪细胞的1%,对低温环境下的体温调节和食物诱导性产热等方面起决定作用,它能够快速氧化脂肪,产生大量热量。在寒冷环境中,棕色脂肪组织的脂类消耗较快,有利于抗寒。

3.脂肪的多与少

要说体内脂肪的多与少,那就要关注到脂肪细胞的数量与体积。

正常成年人脂肪组织由脂肪细胞和包括胶原纤维、血管、成纤维细胞及免疫细胞等细胞周围基质成分构成。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数量约各占50%,但脂肪细胞的体积却占了96%。所以,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动物的皮下脂肪主要是富含脂滴的黄色脂肪细胞。

每个成人体内,大约有300亿个脂肪细胞。在幼儿期大量增殖,到青春期数量达到巅峰,此后数量一般不再增加,但是它的体积会变大。脂肪细胞中含有的脂滴,其主要成分为三酰甘油(甘油三酯)。脂肪细胞就像是一个气球,三酰甘油装在其中,装得越多、脂肪细胞就会变大,导致整体肥胖发生。

瘦子和胖子的体重相差几十、上百斤,主要是因为脂肪细胞体积相差了数百倍,但两者的脂肪细胞却可能相差无几。

脂肪的存在具有其合理性,但现在应警惕“多脂问题”

脂肪组织具有保温、支撑、充填、保护血管神经、缓冲力量、储存能量的重要作用,对生物生存和繁衍具有积极意义。

我们这副历经亿万年进化而来的皮囊,本来是为食物匮乏、充满天敌、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准备的,刻在基因中记忆仍是“食物充足时储存能量为脂肪”。但走进物质充裕的现代社会,基因还未作出新的适应,我们的身体与天性仍是“好吃”与“懒做”,它总是尽可能地为未知和危险的环境存储应急能量。

当面对琳琅满目的超市货架、灯红酒绿的夜市、随叫随到的外卖,曾经帮助我们生存和繁衍的进化本能,却使得脂肪吸收、囤积过多以及随之而的健康问题难以避免。

体脂过多所带来众多健康威胁,为了健康该限制脂肪

当体内脂肪过多时,一部分会囤积在皮下与内脏,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肥胖;另一部分还会堆积在我们的血管里。

1.肥胖不仅降低颜值,还是一种疾病

在食物匮乏的年代,肥胖意味着衣食无忧,代表着家境良好、经济条件优越、社会地位高。大家都知道,四大美人之一的唐朝胖美人——杨贵妃,根据野史推测她有着身高165cm、体重近140斤的丰满身材;现在西非国家毛里塔尼亚仍流行着以胖为美的风俗;甚至在我国北方地区也还有着“老婆要娶胖胖的,生活才会旺旺的”说法。

但不可能否认,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认同“胖”代表着健康、富裕、地位,人们开始崇尚“凹凸有致”的匀称身材,追求BMI指数正常的健康体质。

过重的体重首先会直接给心脏带来过大的负担,造成心脏变大、心功能下降;其次会增加全身骨骼、关节的负担,特别是下半身的膝关节,大大增加或加速出现膝骨关节炎的风险;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肥胖还会影响个人心理健康、社会交往甚至生活质量。

2.血管中过度的脂肪,淤堵了血液循环——动脉粥样硬化

脂肪堆积在皮下、长成肥肉时,我们立马就能意识到;但当过多的脂肪流动于血液中,会有什么后果呢?

可以想象一下携带了泥沙的河水。就像泥沙能够迟滞河水的流动、能够淤积在河床的底部,血管中流动的脂肪也会减慢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速度,而血液中的脂肪颗粒也会在血管壁上逐渐聚集和沉淀,阻碍血液的顺畅流通。

如果脂肪沉淀仅仅是偶然出现的,我们身体的免疫细胞会准确地定位到这些沉淀,并通过细胞的吞噬作用清理掉它们。然而如果血管中长期、过量地出现脂肪沉积,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力所不逮了。更要命的是,当沉积的脂肪颗粒远远超过了免疫细胞的处理速度时,前来清理的免疫细胞会大量破裂死亡,残存的免疫细胞碎片反而会起到固定脂肪颗粒的作用。

如此滚雪球般的后果就是,围绕脂肪颗粒逐渐积累起了柔软而坚韧的蛋白质网络,甚至还包裹上了一层厚厚的肌肉细胞,就像血管内生了老茧一样将血管逐渐变得狭窄闭塞。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逐渐变得狭窄和拥挤的血管,血管壁的肌肉会不断地扩张,让血浆和各种血液细胞能够顺利通过。一方面生了厚厚的老茧,一方面又被拼命地扩张绷紧,双管齐下的后果就是血管壁的“弹性”变得很差,一种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就此产生了。

这是一种让你根本无从察觉、只能利用实验室检验技术加以识别的疾病;这也是一种可以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悄无声息、却也可以在几分钟内带来永久性的伤痛乃至死亡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能够诱发包括组织缺血、心脏病和脑卒中在内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怎么让体表和血液里的脂肪逐步消失?

实际上,两种由过量脂肪导致的疾病——肥胖症和高血脂——之间还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量的流行病学分析告诉我们,肥胖症和高血脂往往如影随形同时出现:体重超重的人更容易出现高血脂,而高血脂人群出现肥胖症的概率也更高。

所以,清除脂肪的方法基本都适应于肥胖症与高脂血症,当然也有针对各自的特殊方法。遗憾的是,至少到今天为止,科学家们和医生们对困扰我们的代谢疾病并没有得到什么芝麻开门式的、通俗易记、一劳永逸而且费用低廉的解决方案。

“跟着这个方法学,不用吃药摆脱高血脂”“降糖药/降脂药背后的惊天骗局”之类的文字,也不过是“流量为王”环境下的噱头而已,当初电线杆小广告转移到了现在的互联网与朋友圈。

一、减掉皮下脂肪——能量守恒定律给你答案

减肥的医学手段说起来也很简单。我们需要的唯一理论武器,就是伟大的能量守恒定律。

人体的能量来源非常简单,就是每天吃进嘴里的各种食物,不管是来自米饭、油条、可乐的碳水化合物,还是鸡鸭鱼肉里的蛋白质和脂肪,都能够一定程度地被我们的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之后再通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在细胞内产生能量。

人体能量的去向也并不复杂,主要来说是三大出口:最主要的能量支出是身体的基础新陈代谢活动,包括维持体温和血液循环、保证组织生长和修复、维持细胞内各种生物活动(例如新蛋白质合成、运输和降解)等,这部分能量支出约占到身体总能量支出的60%。

此外,我们每天都要进行的各种体力活动,包括做饭、扫地、跑步、打球,加起来消耗了20%~30%的能量。

最后一小部分是人体为了获取能量而消耗掉的能量。像是口腔咀嚼、胃肠蠕动、分泌胃酸、吸收营养,都需要消耗能量。

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如果我们希望减轻体重,有五个入手点:

  1. 减少摄入食物的总能量水平
  2. 减少人体从食物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3. 增强新陈代谢中的消耗
  4. 增强体力活动中的消耗
  5. 增强食物消化吸收中的消耗

这5点中,首先可以排除最后一条,因为本身人体消化、吸收消耗的能量占比很低(约10%),想提升这一部分也不现实。难道靠吃得更多来增加消耗么?其次人体新陈代谢所消耗的能量也基本恒定。

市面上所有可见的减肥治疗方式,都可以归入剩余的三个或者多个门类中去。比如:

减少摄入食物的总能量水平:节食减肥;

减少人体从食物中吸收能量的能力:减肥药,可调节胃束带手术、胃绕道旁路手术、胃袖状切除手术、胆胰十二指肠开关术等;

增强体力活动中的消耗:运动减肥。

当然,现在还有了借助外科手术来吸脂、溶脂的方法,效果当然是立竿见影,风险也相对不高。不过我还是提倡正确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来控制身材,药物和手术更适合严重肥胖症者。

二、疏通血管淤堵——高脂血症治疗药物与生活管理

生活管理。生活上,高脂血症患者仍然需要积极减肥,以有效保持血脂水平的正常;饮食宜清淡粗细搭配,多吃绿叶蔬菜、瓜果,少吃动物脂肪及含高胆固醇的食物,晚餐最好少吃,也最好不要吃甜食。

治疗原发病。已经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肝胆疾病的患者应该积极地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西药类降脂药物有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药物,以及胆酸螯合剂等。这些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综合分析病史后,再行服用。

  • 1.他汀类降脂药。临床常见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为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 2.贝特类降脂药。临床常见有环丙贝特、苯扎贝特、非诺贝特及吉非罗齐。该类药物“主攻”降低甘油三酯,“副攻”降低胆固醇。
  • 3.烟酸类降脂药。烟酸类降脂药物的适用范围较广,属于B族维生素,当用量超过其作为维生素作用的剂量时,可有效地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还能够降低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4.胆酸螯合剂降脂药。临床常用药物考来替泊。这类药物也称为胆酸隔置剂。其调脂机制是阻止胆酸或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促进胆酸或胆固醇随粪便排出,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从而起到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 5.不饱和脂肪酸类药物。临床常用的有月见草油及海鱼油。它可抑制肝内脂质及脂蛋白的合成,促进胆固醇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肝脏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降低乳糜微粒水平,从而使甘油三酯水平降低。
  • 6.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通过抑制肠道内饮食和胆汁中胆固醇的吸收,来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目前,该类药物中上市的很少。
  • 7.其它类型。普罗布考、泛硫乙胺、弹性酶等药物可通过不同机理调节血脂。

总结

不管你是出于追逐美,或是追求健康,关注脂肪所带来的威胁已经刻不容缓。想要简简单单、轻轻松松消除体内多余的脂肪,在现在以及可预见的将来都是不现实的事,不仅需要你强大的自制力,有时还需要借助药物、手术等医疗手段的帮助。所以看着这个帖子下有许多减肥成功的例子,大家尽可以给他们一些掌声,也希望他们以后能保持住好身材与健康的血脂指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植物种子能降脂,睡前1杯专降甘油3酯,血脂降了、血管也通了
瘦的人胆固醇也会高吗?
血脂正常而胆固醇偏高是什么原因?
小病小痛小验方——橘络姜黄汤
血脂高,房颤来:如何防范这两大心脏杀手?
中国人的晚饭怎么吃才是最健康最科学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