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希堂猎奇丨清代御书房里有什么?

御书房作为最高皇权集中之地,一直是人们好奇的焦点。三希堂作为乾隆帝最钟爱的书房之一,更是御书房中的经典。那么,三希堂里到底有什么呢?


布局


三希堂内仅八平方米,但陈设幽雅、古朴,弥补了空间的不足:狭长的室内进深用楠木雕花隔扇隔分成南北两间小室,里边的一间利用窗台设摆乾隆御用文房用具。


|三希堂布局


匾额


三希堂,位于故宫博物馆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乾隆皇帝书写的“三希堂”匾额和《三希堂记》墨迹,至今还悬挂在墙上,匾额两侧对联为“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其中豪素指书法)。


|《三希堂》匾额


| 三希堂对联


镇堂之宝


乾隆是个收藏爱好者,三希堂收藏了三件其最为珍爱的三件古代墨宝——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虽然至乾隆十五年(公园1750年)时,三希堂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但三件“镇堂之宝”的地位从未有过动摇。



|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目前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王珣《伯远帖》,再次想吐槽弘历的盖章题字癖好。。



| 王献之《中秋贴》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命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镌刻成《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完成之后,仅精拓数十本赐与宠臣。法帖原刻石嵌于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墙间。


| 三希堂法帖


摆设
轿瓶


轿瓶靠墙的一面是平的,瓶颈下方有一孔可以悬挂,原称为壁瓶,清档中称为轿瓶;轿瓶器型出现于明代万历朝。

| 清乾隆黄地粉彩开光御题诗轿瓶 2016年以124万成交


乾隆皇帝偏好轿瓶,在三希堂的东板墙上挂有壁瓶14只,可以看出轿瓶是乾隆雅好的陈设器之一。


| 清乾隆 凡红地开光粉彩牡丹纹轿瓶 2011年以77万成交



| 清乾隆 酱地描金粉彩「蓟门烟树」图轿瓶 2015年以70.6万成交


文房四宝


乾隆帝笔墨纸砚无数,我们只选一些作为欣赏。



清代内廷用笔不仅制作精良,种类丰富,而且其来源广泛,特别是杭州所制湖笔,成为宫廷御用笔的主要来源。

| 彩漆缠枝莲纹紫毫笔 清/管长18.7厘米 管径0.9厘米 帽长9.1厘米


紫毫笔头,根部饰浅黄色毫毛,其“兰蕊”造型是清代流行的毛笔式样。笔管、笔帽均为竹胎漆艺,黄色漆地,朱、绿彩绘缠枝莲。笔管末端及笔帽两端描朱色几何图纹。笔顶、帽口镶饰象牙。此笔为御用之物,纹饰精细,寓意子孙绵长。


清代宫廷造办处设有「墨作」,专门负责御用黑墨和朱墨的制作。宫廷用墨除本色黑墨外,还有各色彩墨或在黑墨品上描金彩绘,颇具装饰艺术。

| 清乾隆 朱砂花卉八棱御制墨 御制朱墨为皇帝奏章御批用墨。



清代宫廷书写用纸绢,由内务府造办处交由三制造按宫廷样式承办制造。其中按用途可分为画用纸、写经用纸、日常生活用纸等。如每年新春赐“福”,必用朱红斗方绢笺。


|清乾隆 红地金彩绘龙纹宫纸。此类宫绢为内廷常用之物,于典礼节庆之日,写福寿字分赐王公大臣,宣示皇恩浩荡。


清代内务府造办处设有“砚作”,募选地方名工巧匠在内廷专门负责宫廷用砚的制作,主要有端石、歙石、澄泥、松花石、玉石、铜匣暖砚等。其造型或仿古或创新,形制各异,并配以描金漆盒、玳瑁盒、玉石盒、紫檀木嵌玉盒等,颇具宫廷特色。

| 清 康熙 白玉雕赑屃砚台。背面刻有苏东坡诗文“其色温润,其制古朴,何以致之,石渠秘阁,改封即墨,兰台列爵,永宜宝之,书香是托”

纸镇


| 清乾隆铜鎏金云龙纸镇。金制文房用具在宫廷也颇为流行。

笔架



| 清乾隆 白玉雕一统江山龙纹笔架山


作为乾隆等几位皇帝钟爱的御书房,三希堂珍藏甚多。

由于历史原因,一部分文物颠沛流离后回到了故宫,但更多的依然流失在外。

希望更多的文物回归故土,它们传承的记忆甚于材料的价值。

 |部分图片及报价摘自雅昌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乾隆一生的挚爱!
装潢典雅,乌金初拓!清乾隆时期《三希堂法帖》要亮相~
【绝品收藏】苏轼_行书《三希堂十二册》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清乾隆由宫廷编刻的一部大型丛帖
“三希堂”的来历与三希堂法帖
清拓《三希堂法帖·第一卷》一至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