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建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讨

创建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讨

【摘要】介绍建设福建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实验中心的改革实践,从实验教育理念、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团队和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方面,对创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预防医学

实验(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直接关系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2005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T作,大大推动了高校的实验教学改革。我校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开始了适应新世纪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体系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实践与创新,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收获。

1.以先进、科学的实验教学理念为指导

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下的实验教学依附于各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为配合理论教学而组织实验教学,实验项目以验证理论为特征,实验教学满足于学生做实验而不是掌握实验技术,不可能从总体上去全面把握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面且由于各课程实验之间既存在重复又相互脱节,所设置的实验内容出现不必要的重叠或缺漏。在这种实验教学理念指导下,无法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医学科学这类以实践性探索为主的实验科学。创建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以先进、科学的实验教学理念为指导。现代高等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不仅要传授学生以科学的、系统的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和探索研究新问题的能力。现代实验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全新实验教学体系。在现代实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1997年我院经过充分蕴酿,在全国率先将原分属于预防医学不同课程的专业实验室及实验课程与理论教学分离,并进行了有机整合,组建“福建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基础实验室”,开设“预防医学基础实验”课程,全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共享实验教学实验室12]。在此基础上,1999年成立“福建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实验中心”,首批通过福建省高校基础课合格实验室评估。2006年通过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成为福建省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实行校、院二级管理,面向全校承担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非预防医学12个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康复治疗学、眼与视光学专业方向、药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各层次学生的预防医学及预防医学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工作,并与科研、社会服务工作有机结合,正在成为一个始于改革、长于创新、富于特色、充满活力的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重要实验教学中心。

2.全面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构建全新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自上世纪8O年代以来,医学模式已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实现转变,新型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不仅对疾病的科学研究、防治实践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认为实验教学应该成为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衔接点,成为学校理论学习与社会实际工作实践的重要桥梁。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创新性思维,其核心是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此,我们首先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剥离,独立设置预防医学基础实验课程。实验课程的独立设置不仅有利于实验教学的规范管理,而且为实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1。随后,在全面整合优化原分散于预防医学各课程的实验项目基础上,补充、添加一系列人文社科类的实验(实践)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经济、法学、大众传播等),系统构建新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形成了预防医学实验和人文社科实验(实践)两大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中又将实验项目按照能力训练的层次分为基础型、综合型和创新拓展型。根据不同类型学生,选择各层次的实验项目组合成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模块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实现实验教学体系适应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为适应新的实验教学体系,自1999年起,我们编写了适用于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基础实验讲义(上下册)》自编教材,还先后编写适应临床、护理、口腔、药学、检验等各专业学生使用的《预防医学实习指导》、《预防医学实习讲义》等自编教材。

20075月《预防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实验教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目前,正在编写适用不同层次、不同组合学生使用的有关教材。

新实验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的重要特点是:既以当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工作实践的实际内容为立足点设置实验教学内容,又保持其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既突出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兼顾了实验教学对课堂理论“验证”的必要性;既体现实验教学的严谨性,又通过不拘一格的训练方式(技能操作、案例分析、模拟现场、自主实验等),较好地实现了学校课堂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工作实践的有效连接,满足学生动手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3.组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实验教学团队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实验教学中心作为一个独立设置的教学单位,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交融,要求师资队伍要有较高的综合知识水平,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能够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互通,教学、科研、实验技术俱佳。因此实验中心的师资队伍必须是由实验专职教师、专业兼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组成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核心是有开阔视野和远见卓识的领头人。为了组建这样一个高素质的教学团队,预防医学中心由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亲自兼任实验中心主任,专门引进了富有专业教学经验、精通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博士、副教授担任实验中心的常务副主任,具体负责实验中心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实验中心在学院的支持下,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加强对实验教师品德修养、文化和业务素质的全面培养;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规划和用人制度;采取引进与自我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增加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的比例。加大对实验教学改革的资金投入,引导和激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对新教师培养制定近远期规划,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博、硕士学位,实验技术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在时问、经费、奖励等方面予以支持,努力提高教学人员学历层次。选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和参加有关学术研讨会,及时跟踪最新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实验中心还注重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制定岗位职责和每年培训计划;注重更新知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技术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的考试和考核。鼓励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实验技术培训项目,包括大型仪器的实验操作、使用、维护以及实验标准、质量控制等。目前,实验中心已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结构较合理的专兼职实验教学队伍。

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10名,讲师12名;教师队伍中有博士5名,硕士22名,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为56%。基本形成了一支由学术带头人负责,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实验技术,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

4.创新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为适应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根除原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日益凸显的各种问题与弊端,1999年我们大胆改革,集中原分散于流行病学、劳动卫生学等7个二级学科中的实验教学人员及仪器、实验室等各项资源,组建预防医学实验中心。中心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中心主任负责制,实现了实验教学工作的统一管理、实验专职人员的统一调配、实验仪器设备的统一购置、实验室建设的统一规划,形成了资源高度集约,全面共享独具特点的实验教学整体管理模式。

为了充分发挥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资源优势,突显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沟通学校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实际工作的桥梁作用,实验中心着力实验教学形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目前已基本形成了课堂实验教学、课外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等多种实验教学形式,建立“实验教学网络资源教学与交流”平台,实验教学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网络化、人性化,并正在组建“本科生预防医学创新实验训练中心”和设立“本科生预防医学创新实验基金”。这些尝试和努力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开放式、自主式创新学习的需求:

在人员管理上,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以岗位职责管理、目标管理为核心的聘用制及奖金分配激励机制。规范实验室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实验中心教师考核制度、大型仪器设备使用预约登记制度等。实验中心实行基本信息计算机管理,初步实现了开放服务。

预防医学实验中心的建立,不但提高了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为学院的整体科研搭建了较好的工作平台,促进了实验教学、实验室科研技术水平提高的有机结合,使公共卫生学院整体教学科研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与时俱进的改革T程,需要我们不断跟踪现代高等教育理论的最新发展,不断向国内外同行的学习交流,不断地争取政府和领导的支持,不断完善实验中心的管理运行机制,发挥实验中心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最大功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同为985的湖南大学性价比超高
《医学免疫学》12集教学视频 遵义医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
以“器官为中心”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