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护理促社区慢病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中医护理促社区慢病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摘要:中医因比较重视精神调节、饮食宜忌以及药物的炮制、煎煮和服用方法等,更贴近生活,更适合于社区。其护理方法更容易被社区护理所纳入,达到充实社区护理内涵并补其不足的目的。

关键词:健康教育;中医养生;慢病;社区

慢性病是社区护理人群中的重点,随着人口老龄化,人群中不良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结构的改变与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的问题,使慢性病患病率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日益增加,这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健康问题。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区卫生工作的发展,探索社区护理服务的新模式已是我们在护理管理工作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包括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几方面。笔者就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谈几点体会。

1.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任务

(1) 坚持为慢性病老年病患者服务。社区医疗服务中的慢性病、老年病患居多,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不能长期住院。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和对生命质量期望值不断提高,他们渴望得到方便、及时、高质量的服务。中医养生和康复是中医学的传统优势,对于社区慢性病的护理极为适宜。因此,护理工作应从医院走出来面向社区,承担这些患者的护理需求。

(2) 推广适宜技术。对一些慢性病患者及老人的护理,家庭中每一位成员都是最佳人选,但他们都对护理工作不甚了解,更谈不上做好。然而许多慢性病,在临床治愈后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康复。

因此,中医护理中的针刺疗法、拔罐法、刮痧法、中药外敷、中药熏洗、穴位注射、中药灌肠、微波热疗、推拿、按摩等备受人们“青睐”。这些疗法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不高,取材容易,对病人损伤小,所以特别适宜为这些人群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服务。

(3) 护理工作中要因人而异,辨证施护。一是根据不同的病情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二是各种疾病要注意饮食宜忌,不同的病应选择不同的饮食调理原则,以配合治疗的需要。三是中医主张“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非常重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也就是说,病人的病情会随节气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我们应根据这些情况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护理病人达到尽快恢复健康的目的。

(4) 对健康人群进行预防保健教育。提倡从日常生活的调摄开始,是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安卧有方,注意心理调养、情志护理,发扬中医护理特色,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对患者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指导,并配合防疫部门根据气候、季节、病情进行流行性疾病教育。还可通过宣传单、板报、讲座等形式来进行宣教,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幼儿、孕妇在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保健时,更应重点指导。

(5) 建立社区健康档案。对社区慢性病人建立医疗护理及健康信息档案,详细登记每个成员的家族史、既往史,是否有遗传病史、身体状况等。只有掌握了每个成员的健康信息情况、经济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护理服务,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病人的满意度。

2.保证社区护理质量的办法

(1) 领导重视。医院领导尤其是护理部领导,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社区医疗护理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它既有别于传统规范的医院门诊和病房的工作,又与医院各部门的协调支持密切相关。因此,做好社区护理这项工作与院领导的重视支持是分不开的。医院要有专人负责社区医疗护理工作,并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及时合理调配技术力量。

(2) 系统开展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需求,系统开展中医养生康复教育。一方面帮助患者正确认识中医养生康复对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和方式,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另一方面促使患者从自我保健做起,主动约束自己,克服和去掉一些不利于康复的危险行为因素,如要坚持运动保健,注意病后调护,根据四时节气调整生活起居,重视情志调节和饮食调护等,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护理人员对于社区病人的健康教育方式可实行多样化,其中最受人欢迎的是单人教育。大部分患者认为中医养生康复知识的教育应个性化,要因人、因时、因地给予辨证指导。单人教育使患者和医护人员面对面交流,有利于患者提出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利于医护人员采集信息,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教”,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行性。此外,单人教育可通过电话、信函或家访形式获得,不受时间、地点、内容的约束,比较适合慢性病患者。

(3)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社区医疗不再是单纯执行医嘱的枯燥的护患关系,而是一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新的护理工作。

社区护士除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根据社区护理实际需要及患者的主要特点,因地制宜掌握相应的人文、心理、营养、教育等学科的知识。还要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意识、前瞻意识,把人文社会学及相关的知识融入到与病人交流中去,视病人如亲人,实施全程人性化护理,与社区居民建立广泛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往护士从护校毕业后工作2 - 3 年即相对固定专业科室,所以她们偏重熟悉本科业务。而社区护士工作范围广,要求综合素质高,常需对个人或家庭进行访问和护理工作。除了要应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关系学等学科知识去护理患者外,还需运用流行病学的知识去发现社区中存在的健康问题,并具备一定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应从基础知识抓起,定期进行考核,及时组织她们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使之适应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多方位需求。

(4) 规范服务模式。常用的是“八式服务”促慢病管理。[1 ] 一是提供“平台式”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是慢性病预防工作的第一线,有便捷、连续的优势。

作为上级主管单位的中医院具有专业优势,可结合二者特点,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居民临床医疗和健康档案信息的区域共享。二是采取“授课式”服务:积极开展各种健康知识讲座,给居民传授慢性病防治知识。三是利用“聊天式”服务:对患有睡眠障碍或因独居精神抑郁的慢性病患者,社区应定期电话访问或上门访问,与之谈心,疏导负面情绪。四是注重“关爱式”服务:对于病情严重或行动不便的慢性病患者,应定期随访,时刻了解他们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五是完善“动态式”服务:对慢性病患者分片管理,详细了解既往史、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动态管理,将慢性病患者医疗保健、日常就诊等相关信息及时列入档案,不断更新档案数据。六是推行“一站式”服务:来就诊的慢性病患者,报卡并登记纳入管理。对已登记在册的慢性病患者及时做好疾病随访,同时做好中医养生健康宣教。七是实行“定制式”服务:针对不同慢性病患者的需求及个体状况,制订个性化服务方案,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积极提供“定制式”特需服务。八是开展“主动式”服务:在社区楼道中公示社区护士的联系方式和服务项目,主动融入社区,增加社区知晓率。及时主动联系患者,落实规范化管理,每位病人每年至少随访4 次。

3.提高护理质量

(1) 注重心理调护。慢性病人及老年病人大多有心理缺陷,如情绪不稳、心神不定、易发怒、易忧虑,很多人心理失衡,感到孤独、怕寂寞、怀旧、自闭、固执、恐惧、健忘等许多复杂的心理。所以作为社区护士,首先要有同情心、热情心,尊重理解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体贴,做患者的知心朋友,尊重病人人格,语言要文明礼貌,语气温和,举止文雅,理解老年病人的求医期望,给予特别的关心、同情和关爱。另外,要掌握中医养生中顺四时、畅情志、调起居、节饮食、勤运动等健康教育内容。其中,畅情志是中医养生长寿之根本。其次,要对护士进行医德、职业素质、医学伦理、法制教育培训,增强慎独精神,以实际行动塑造美好的护士形象。

(2) 实施中医护理特色。以“整体观念”为主导,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三因制宜为方法,突出情志、饮食、生活起居等护理。要以中医心理护理为指导和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促进病人气机调畅,“使之精神内守”,增强抗病能力,改变和消除病人的消极心理和由此引起的躯体症状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从而也减少或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3) 提高护理团队整体素质。每一个社区医疗护理人员在整个社会中都是一个团队形象的缩影,人人都是服务窗口。这就要求社区护士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改进服务理念,以居民保健和病人为中心,把服务提高到比病人住院更高的档次。

总之,利用中医护理做好社区促慢病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现代医学、护理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它仍然充满活力,造福人类。我们要认真继承、发展和创新,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桐乡市中医院社区服务中心. 八式服务促慢病管理[ N/OL ] . 健康报,2009-12-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护理给中国人带来了安全感
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及研究方向
再入院可能降低76%,患者满意度超90%,远程医疗是如何达到这个效果的?
Nursing Research丨实践分析:基层护理机构慢性病患者的护理工作
家庭病床发展困境如何突围?
社区输液安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