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护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是在X线指导下,通过体外操作各种导管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方法。介入治疗以其具有不开胸、创伤小、相对安全、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本科20089月~20101月共治疗2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介入封堵术,男11例,女18例,年龄7个月~14岁。其中动脉导管未闭22例,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4例,肺动脉狭窄1例。本组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均符合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治疗的条件。本组病例住院时间39 d,平均5d

1.2 方法

麻醉方法:年龄大于(或等于)10岁者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年龄小于10岁者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

介入封堵方法:穿刺右股动脉送入静脉鞘管行右心导管检查,根据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左或右心血管造影,确定合适的封堵器,在X线下将封堵器释放在需封堵的缺口,完成操作。

1.3 护理

术前准备:① 心理护理:术前管床护士向患儿家长及年长儿讲述手术的目的、意义、该术式的优点、简单经过及成功案例,使患儿家长及年长儿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注意事项,并有针对性地做好患儿家长及年长儿的心理调适,避免患儿家长及年长儿的心理负担及紧张情绪。② 胃肠道准备:术前禁食67h1岁以内禁食4 h,术前给静脉输液,有关禁食的必要性向患儿家长及年长儿交待清楚,以取得配合。避免长时间禁食状态下进行有创手术,以防出现血液动力学紊乱或障碍,发生虚脱甚至休克,血液浓缩可诱发或加重心肌梗死甚至死亡[1-2 J。③ 手术区域的准备:选择股动脉、股静脉为穿刺点部位,术前行双侧腹股沟区、会阴部备皮,动作轻柔勿损伤皮肤。④ 术前用药的准备:做青霉素试验;术前30 min遵医嘱给予阿托品、鲁米那肌肉注射。用物及药物的准备:准备抢救车内急救药物及用物,备好心电监护仪及吸氧装置,应用留置针以保证术中用药。

术后护理:① 卧位与饮食:术后局麻患儿平卧,全麻患儿术后去枕平卧头侧位,暂禁食、水,以防止呕吐引起窒息。予吸氧至清醒,术侧肢体制动6 h,同时穿刺点加压。其按压方法为:患儿回房后,予平卧于床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或大拇指的指腹压迫穿刺点68 h,卧床休息24h;麻醉清醒后即可进少量流质、低脂易消化饮食。② 术后观察:术后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意识、面色及伴随症状,吸氧24 h,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每30 min记录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1次,平稳后改为测定1/h,至病情稳定,以早期发现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并发症[3-5]。动脉导管未闭(PDA)、室间隔缺损(vSD)术后24 h注意局部穿刺点有无出血或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穿刺肢体皮肤颜色、温度[6-7]。观察尿量及尿色。每4 h1次体温,连测3 d。常规给予抗生素3 d,如有发热应继续用药至体温恢复正常。按时根据医嘱给药,无并发症3 d即可出院,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本组无溶血病例发生。观察伤口纱布有无渗血,局部有无血肿,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1例患儿术后返回病房途中出现面色苍白,穿刺点伤12I纱布渗血较多,及时告知医生,更换纱布,进行加压,直至出血停止。

1例患儿因过早活动出现穿刺点血肿,进行加压,直至出血停止,3d后局部仍有肿块、皮下瘀血,用25%硫酸镁外敷,5 d后消失,告知患儿家长切勿自行移动术侧下肢或过早活动。1例患儿术后体温升高(最高达38.5),考虑与小儿相对体表面积较大,体温调节能力不全,抵抗力侵入性导管手术有关[8-9],经使用抗生素4 d后体温恢复正常。

出院指导:指导家长加强对患儿的护理,预防感冒,以防引起咳嗽导致未粘牢的封堵器移位或脱落。患儿出院时要做好抗凝药知识的指导,告知家长药物作用、服用方法、不良反应的自我观察,便于患儿出院后能正规服用药物,以防服药量大引起出血[1o]。告知患儿家长带患儿定期随访和坚持门诊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36个月来院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等,观察封堵器状态、分流情况、左右心负荷程度、有无附壁血栓等并发症。告知患儿家长勿让患儿剧烈活动,以防封堵器脱落,3个月后血管内皮细胞完全覆盖封堵器后才不会脱落,运动可不受限制。

2.结果

经过术前精心完善的准备,耐心细致地进行心理及健康宣教,术后严密观察监护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严格管理术侧肢体,积极防止并发症,正确进行出院指导及随访,26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

3.讨论

随着介入治疗的13趋完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作为1种新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胎儿的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或者部分停顿所造成的[11-12]。随着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迅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在临床13趋广泛。且由于介入治疗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病死率低、手术后不留任何疤痕、不需要输血、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等优点,深受医生及患儿家长的欢迎。但患儿年龄小,操作难度大,年小儿需在全麻下操作,危险性较高。心脏介入手术的成功,除了取决于手术者的操作技巧以及手术者之间的密切默契的配合外,术后的护理和护理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本组病例护理的实践证明,术前精心完善的准备,耐心细致地进行心理及健康宣教,术后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严格管理术侧肢体,积极防止并发症,正确进行出院指导及随访,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护理虽然只是手术的一部分,但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是能够使患儿顺利度过手术难关,提高手术成功率的[15]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是相对安全的,而且随着技术的提高,经验的积累,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会越来越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是目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又一新热点。但该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阶段,加强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进一步避免和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有重要临床意义[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外科手术患者的麻醉前评估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路径
现代儿科学基础知识(五)——小儿心血管疾病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小孩子查出先天性心脏病怎么办?多种治疗手段点燃“心”希望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