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在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在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81 名(6 个自然班)中职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 个班,190 人)和对照组(3 个班,191 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实验组采用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即将课程的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护理实验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结果实验组护理技术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实验组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技术实验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护理技术;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

培养职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为了深化护理教育改革,加强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她们的综合职业能力,办出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特色,自2007 年开始,我院根据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及发展的规律,对照护理专业特点,在中职护理技术教学中采用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在我院2006 级中职护理专业28 个教学班中随机选取6个班(289182025 班)共381 名学生为对象(每班5865人),学生年龄为1922 岁,平均(16.0±2.2)岁,全为女生,学制3 年,已完成1 年的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然后随机选择2925 班的191 名学生作为对照组,81820 班的190 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 组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时数相同,均在第34 学期开课,由2 位教师分别担任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主讲教师,另外每班再配1 位实验带教教师;统一教学评价时间和标准。2 组学生的年龄、文化课与专业基础成绩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 2 组学生的教学方法

2.1.1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即示教室加实验室教学法教师在示教室讲授理论、进行示教,单元内容讲授完后再集中安排分班实验,由2 位教师带教,进行实验练习。

2.1.2 实验组采用完全实验室教学,即所有的教学活动均在多媒体实验室进行(1)理论学习及示教阶段。①理论内容以学生自学和教师讲授相结合,课堂和课外学习相结合。要求学生课前进行系统的预习,上课时教师利用实验室的多媒体只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以尽可能地缩短理论讲解时间而延长学生的操作时间。②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操作的录像,让学生理解护理操作要点,然后由带教教师完整地进行一次示教操作,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对操作要点的观察、学习。(2)讨论学习阶段。将实验组每班学生分成10 组(每组6 人左右),按照录像及带教教师的示教,进行分组练习。练习时由2 位带教教师跟踪指导,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3)强化阶段。进一步将学生细分为20 组(2 个实验室,每室10 组,每组3 人左右),每组分管1 张病床,进行强化练习。(4)总结测评阶段。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后,每个小组进行汇报表演,由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交流学习体会。对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继续训练,以达到预期目标。

2.2 2 组学生的实习方法按我院学生的实习分配制度正常分配实习,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随机分配,并跟踪实验组及对照组学生的实习情况,以判断教学效果。

2.3 评价方法2.3.1 本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理论、技能考核理论测试实行教考分离,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考试,阅卷采取流水作业方式。技能操作以小组为单位抽签决定考核项目,每个小组考2个项目,由3 名教师监考,严格按统一的评分标准评分,最后取3 名教师的平均分,并参照学习过程评价指标得出该小组的得分。

2.3.2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并在其学习结束后统一发放,由学生独立填写,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90 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3.3 学生实习结束实习结束后,收集实习小结,其中对照组187 份,实验组188 份,统计各实习医院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评价。

3.结果

2组学生的理论成绩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而操作成绩则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采用完全实验室教学不会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可显著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表2 结果显示,实验组有90.00%的学生表示喜欢新的教学模式,对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表3 结果显示,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后,虽然2 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操作熟练度、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方面实验组也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护理实践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能极大地提高护理技术实验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4.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技术实验教学的质量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护理技术是护理职业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实验教学学时占总课时的50%左右,由于课时的限制,对学生的技能操作训练只能停留在完成简单的操作步骤这一低层面上,不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求,直接影响了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打破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界限,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使教学环节相对集中,且将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护理实验室,可使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1]。实施完全实验室教学,使实验教学的课时数增加了,延长了实训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加快了学生熟练掌握技能的速度。

4.1 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是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其不是以权威者的角色出现,而是以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加教学活动。这种自主学习除了能活跃学习气氛外,更能活跃学生思维,对于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

4.3 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团队协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沟通能力是护理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完全实验室教学提供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的良好空间。训练时学生群策群力,共同探讨、研究,相互督促、评价,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通过小组讨论一方面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别人,学会对人的尊重、信任、理解和包容。另一方面由于时间充裕,教师可以将礼仪、沟通以及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等内容贯穿在教学中,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目的[3]

4.5 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对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完全实验室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人文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特别是在教学中如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如何切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对教师的一大考验。

参考文献:

[1]吕月桂. 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5:6970.

[2]周湖京,陈小影. 护理技术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39645646.

[3]郭文华. 浅谈护理实验教学中的伦理渗透[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学物理实验员岗位职责
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
病例追踪式见习在护理本科生临床 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走近神坛上的杜郎口中学?探密
高中物理普通实验室的特点与数字化探究性实验模式的发展
基于高中创新实验室的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的转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