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护理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康复

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护理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护理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把40例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的程度明显提高,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了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能配合进行有计划、分阶段的功能锻炼,满足了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护理方式;心理护理

随着膝关节疾病的不断增多,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骨科临床解除膝关节疼痛,纠正膝关节畸形,保持与恢复膝关节功能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对功能恢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康复护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住院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4O例患者进行了认知、心理与行为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为本院20081月~200912月住院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共4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男12例,女8例,年龄1478岁,平均46.0岁。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178岁,平均44.5岁。其中,骨性关节病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骨肿瘤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干预组:从对所患疾病以及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围术期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的认识,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变化,以及TKA术后康复过程中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护理与指导:对照组:按照常规关节外科普通护理措施作围术期的专科护理。收集两组患者信息作对照研究。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加强心理护理与增强对疾病与治疗知识的认知需要接受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往往有病程长。接受过的治疗项目繁多,对治疗的方法不信任,对治疗结果缺乏信心等特点,患者人院后仔细了解患者病情、发病原因及治疗过程,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一方面从生活细节入手,加强交流,针对患者具体疾病的特点,作生活环节护理,使患者能够坦然接受手术治疗、各步骤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人员本人的护理特点。此过程中可以以手术治疗成功恢复的患者的具体事例,来增强患者的求治信心以及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患者多为非医学专业人员,对疾病和即将进行的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相关知识非常缺乏,而且对专业性医学术语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要想让患者有效了解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该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可以以一对一具体交流讲解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以定期举办科内健康知识讲座结合护理人员一对一讲解的方法进行,并定期播放该内容的录像资料等,使患者在接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所患疾病及治疗方法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让患者明白围术期康复措施及操作程序.使之对膝关节置换所带来的恐惧心理得到有效缓解.能够从容接受手术治疗。对术后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术后患者因手术切口疼痛,卧床时间长,室外活动少,不适应术后的生活。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焦虑和疼痛.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告知患者手术很顺利,疼痛会在24 h以后逐渐减轻,并对术后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耐心向患者解释,取得其理解和配合。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痛剂。

1.2.2康复过程中的行为干预康复治疗对全膝关节表面置的患者尤为重要.与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程度及质量密切相关。护理上的行为干预对此康复过程膝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术后康复原则是早期活动,循序渐进,由被动向主动到完全练习过渡。术后6 h可指导患者进行足趾背伸、踝关节屈曲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直腿抬高练习:患者直腿抬高锻炼需在术后第1天开始。

嘱患者平卧位,伸直膝关节,将腿抬起,臀部不离开床,直腿与床面成30。~45。,维持1030 s,放下肢体,放松肌肉,5lO/组,35/d。后3-4周可以在踝关节上加沙袋进行下肢抗阻力训练,练习负重下直腿抬高,进一步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沙袋的质量可以从0.5 kg逐渐增加到2.5 kg。循序渐进。

膝关节功能运动: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如膝关节被动运动。术后24 h通过CPM 训练器进行患肢持续被动运动。

CPM 具有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和损伤关节的滑液代谢而起消肿、加快损伤组织修复的作用。能有效地消除关节内外粘连,防止关节僵硬,改善关节的活动度。活动度一般从无痛的可动范围开始,关节伸展030o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股四头肌功能是稳定及伸膝关节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能增加肌肉微循环血运,增加肌力,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有利于减少软组织水肿和膝关节积液。嘱患者仰卧或坐于床边,膝关节伸直.踝关节保持功能位,绷紧大腿肌肉,感到髌骨上下滑动为有效。每个动作保持收缩状态5 S,然后放松5 s2030/组,3-4/d

1.2.3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继续加强各项功能锻炼.患肢开始能负重时行下蹲,膝关节内旋、外旋等练习,以提高膝关节活动度,逐渐恢复膝关节功能。8周以后可恢复正常的生活。

1.3评价标准

2.结果

通过随访术后8周进行H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标准1膝关节评分[11。两组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优良率干预组大于对照组。结果如表1

3.讨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纠正膝关节畸形,保持与恢复膝关节功能,因此成为骨科临床解除膝关节疼痛及恢复膝关节功能的一项有效治疗方法。而康复护理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对功能恢复的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应对需要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患者对疾病认知的程度明显提高,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了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来说。功能锻炼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的功能锻炼非常重要,而疼痛作为一种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使患者不配合甚至拒绝早期锻炼,严重影响了关节功能的恢复,使关节活动粘连、僵直等发生率明显增加,并影响了手术效果,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闭。因此,这一问题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面临的最大问题。Thomas等翻认为高度焦虑可加重术后疼痛。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使得大多数患者在术前、术后会产生比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应激反应。焦虑情绪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患者对手术恐惧、不适应环境、不了解手术过程以及对手术的疗效是否理想不确定,术前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手术后的效果及患者的预后均有不良的影响I41。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因此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笔者在术前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运用合理认知干预,帮助其学习和掌握积极的应对技能,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患者的消极情绪,积极应对。在术后康复锻炼中运用心理和行为干预,该方法可降低患者焦虑状态,缓解锻炼时的紧张情绪。

术后由于膝关节疼痛、肿胀和肌肉痉挛。膝关节的屈伸锻炼会变得更加困难,此时以高强度的被动运动来增加膝关节的伸屈可能造成患者的疼痛加重.进而形成拒绝运动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影响膝关节活动度和股四头肌的肌力。本文干预组对患者实施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护理,使患者正确地认识训练中出现的疼痛,提高痛阈,对疾病的未来有一个良好的预期,增加了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并且积极按照训练要求,主动参与康复全过程,进而增进了训练效果。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实施有效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能配合进行有计划、分阶段的功能锻炼,早期实施,加强功能锻炼,可使术后减少常见的一些并发症,如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组织水肿、切13感染等.同时促进了关节软组织的修复,使患者全面快速地康复,恢复正常生活,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与康复
行为疗法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_陈树芬
患教|前列腺癌术后患者尿失禁的护理干预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与疾病治疗
【膝关节置换】单髁置换术 小手术解决大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