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治疗棘手,易反复发作。我们近两年来采用中药止哮汤及西药盐酸丙卡特罗片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患儿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59例,女49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1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

治疗方法

108例患儿均采用中药止哮汤及西药盐酸丙卡特罗片治疗。止哮汤(自拟方)组成:炙麻黄25g,射干35g,炒苏子410g,桑白皮510g,款冬花510g,紫菀510g,炒杏仁36g,地龙35g,僵蚕36g,蝉蜕38g,白鲜皮38g,丹参58gI临证加减:偏热者加细辛;喘重者加沉香;哮喘日久加五味子;大便干加枳壳。每日1剂,水煎2次,上下午各服1次。服药困难者可每日频服或采用中药灌肠。同时口服盐酸丙卡特罗片,每次1g/kg体重,每日2次。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哮喘症状完全控制,体征消失,1年以上未复发者;显效:哮喘症状明显减轻(2度以上者),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与同期比减少2/3),体征明显好转;有效:哮喘症状减轻(1度以上者)。发作次数减少(与同期比减少l/3);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减轻,但无加重。

本组经24个疗程治疗后,痊愈72例,显效2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患者,男,7岁,20061月初诊。患儿近5年来哮喘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历时l0天~l个月不等,曾多次在外院治疗,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经吸氧、抗生素及氨茶碱、普米克治疗,哮喘消失仍咳嗽。此次来我院就诊,患儿呼吸急促,口唇紫绀,胸闷气短,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喉间痰鸣,面色晦暗,冷汗淋漓,张口抬肩,烦躁不安,夜间不宁,无发热,二便不调。查:T37CP96/minR45/min,体重25kg,双肺满布哮鸣音,舌暗红苔薄白,脉浮滑。证属痰饮伏肺,感寒而发,寒热错杂。治宜宣肺止咳,降气平喘。处方:炙麻黄5g,射干5g,炒苏子5g,地龙5g,桑白皮l0g,紫菀10g,款冬花10g,炒杏仁5g,僵蚕5g,沉香2g,白鲜皮l0g,丹参10g,五味子4g。每日1剂。盐酸丙卡特罗片每次12.5/g,每日2次,并于急诊吸氧2h。治疗5天咳喘大减,无胸闷气短。面色晦暗,冷汗淋漓及张口抬肩,仍咳吐白色泡沫样痰,上方去沉香,加白芥子8g,继服5剂,继续口服盐酸丙卡特罗片。10天后患儿咳喘消失,呼吸平稳。听诊: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病告痊愈。其后给予玉屏风散巩固疗效。

讨论

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为本虚标实之病,正气不足为其本,宿痰内伏乃其根。外感之邪为诱发之因,气闭痰阻为发病之标,本虚标实相错杂。西医认为本病是多基因遗传病,其中过敏体质与本病关系密切。过敏原与特异性IgE结合,引起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脱颗粒,释放白三烯CDE等介质,使平滑肌收缩,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加,导致支气管狭窄,发生哮喘。方中炙麻黄宣肺平喘;炒苏子降气平喘,止咳化痰;桑白皮、炒杏仁宣肺止咳平喘;款冬花、紫菀润肺平喘;地龙、僵蚕清热平肝,止喘通络;丹参活血化瘀。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该药能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抗缺氧能力。本文药物将宣肺化痰、降气平喘融为一体,使肺气得以宣降,伏痰得以消除,咳喘得以平息。临床上可根据虚实的不同证候,随证加减,对提高本病的治疗确有显著的效果。

盐酸丙卡特罗片为B2受体激动剂,有强大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可以增强呼吸道上皮肥大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促进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ATP)转化为环磷酸腺苷(cAMP),使组织中的cAMP含量增高,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因而有着较强的抗过敏作用,能抑制由P物质刺激咳嗽受体诱发的咳嗽。且起效快,5min起效,持续时间长达8-12h

从临床长期观察看,年龄大、病程长、病情重的患儿,易复发,在症状缓解后,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积极进行愈后调理,才能巩固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论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小儿支气管哮喘
小儿哮喘的灸疗法——带穴位图超详细
寒饮型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需保持环境安静
这些医嘱错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