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释型创新”是中医学理论创新的独特模式

“解释型创新”是中医学理论创新的独特模式

研究背景:中医学发展史上有许多理论创新,主要采用“解释型创新”模式,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外的一种独特的创新模式。这种创新模式不同于西方的“否定之否定”模式,其优点是保证传统学术思想的权威性、统一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在中医学的学术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这种方法也存在局限性。今人在学习和继承中医学理论时,应注意辨认和分析这种特殊的创新模式,并利用其进行再创新。

纵观数千年的中医学术发展史,可以发现,中医学的学说、观点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是否属于今天所说的“学术创新”呢?如果属于创新,其表现形式又有什么特点呢?

1.数千年来中医学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

所谓学术创新,是指在学术研究中提出新发现、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等)、新方法和新假设的创造性活动。按照这一认识,数千年的中医学发展过程充满了学术创新,其学术体系在不断创新中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核心方法的创立:中医学对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和病理变化规律创立了独特的认识方法、治疗体系。《黄帝内经》的成书,奠定了中医学思维方法和核心理论的基础;《伤寒论》的成书,开拓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学术体系,奠定了中医治疗系统的基石。这些都是在方法学方面的创新。

1.2认知观念的变革:金元时期寒凉派、攻下派、补土派和滋阴派等各家学说的兴起,改变了认识和治疗疾病的观念。明代医家吴又可提出的“疫疠之邪”观念…,改变了中医对瘟疫致病因素的认识。这些均属于认知观念上的创新。

l.3研究领域的开拓:清代温病学说的兴起,使中医学研究的主导思想从伤寒领域转入到温病领域,开拓了中医学术研究的新领域。

1.4认识层次的深入:如对中风病的认识  ,从《灵枢?刺节真邪论》“虚邪偏客于身半”的观点,到《金匮要略》“脉络空虚”的认识,再到《诸病源候论》“腠理开,受于风湿”的观点,认识逐渐深入。元代王履对真中风、类中风概念进行鉴别,明代张景岳提出“中风非风”的见解,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在不断深入中逐渐明晰。

1.5实用工具的更新: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主要方式和实用工具。后世医家通过提出新的立法和治则,创制了大量新方。不断涌现的方剂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新方法。如清代王清任创制的血府逐瘀汤  ,是在四逆散、桃红四物汤等方剂基础上的发展,是对活血化瘀方剂提升,为后人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1.6知识容量的扩大:历代中医典籍中记载的中药、方剂的数量增长是最好的例证。如《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中药有365种,发展到《神农本草经集注》,数量达730种。唐代《新修本草》,收载药物844种,至宋代《证类本草》载药已达1500余种,再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数量达1892  。可见中药数量不断扩大,药学知识和药性理论不断发展,知识容量在不断扩充。

2.中医学的理论创新不同于“否定之否定”模式

虽然历史上中医学的学术有诸多创新,但其外在表现形式并没有给人以跃进式创新的感觉,这不同于我们熟知的西方科学的创新模式。

西方科学的创新,往往是颠覆性、革命性和轰动性的。如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观念,在当时引 起轰动;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惊世骇俗,为罗马教廷所不容,受到了严厉的压制和迫害,布鲁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达尔文的进化论,颠覆了神创万物的定论,与当时大众的普遍观念相差甚远,以至于达尔文酝酿了二十年才出版《物种起源》;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与常识经验有许多背离之处,因此曾经广受质疑。可见,西方科学的创新是以否定之否定的形式出现的,创新理念是对既有观点的否定,新的理论体系是踏着旧学说的废墟重新建立起来的。由于创新学说的叛逆性,在西方科学启蒙时代,新观念在问世之初往往受到社会的普遍质疑和权威组织的压制,因而在真理最终得以彰显时就显得愈发震撼,其否定之否定的特征也就愈发醒目。

3.中医学理论“解释型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

中医学的理论创新模式与西方完全不同。历史上,中医学的理论创新主要采取对经典加以解释的方式。几乎所有中医学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观点的提出,不管是补充或纠正名词概念,还是建立一套新的辨证体系,都采用了“解释型创新”的模式。如《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自古以来专门针对这两部经典衍生出来的注释解析可谓汗牛充栋。一部《素问》被无数的医家反复整理、解释和阐发,从全元起、杨上善、王冰,到林亿、张景岳、张志聪,再到恽铁樵、秦伯未、任应秋,都在解释经典。但他们的解释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并创造出新的学说和论点。同样,一部《伤寒论》,从王叔和、孙思邈,到林亿、方有执、陈修园,再到陈慎吾、刘渡舟,一遍遍地讲解和注释,或用经络循行归纳病证,或用气化学说解释六经,或用八纲规范六经,其目的在于提出新的诊疗模式,而名义上则是理解六经的原旨,回归仲景思想的原貌。,

王冰注解《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时,解释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张景岳进一步解释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丰富、深化了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这些认识是对中医阴阳互根理论的不断深化,已属于理论创新,但形式上只是对《内经》经典言论的解释。

中医学的理论创新模式,遵循“崇尚经典”、“述而不作”的学术传统,以训诂、注释为主要形式,并不凸显创新的内涵,因此显得隐晦,难以辨别。在以理论创新为目标的“解释型创新”过程中,有时甚至以给经文分类的形式表现出来。清柯琴的《伤寒来苏集》、尤怡的((伤寒贯珠集》均在分类中表达了新观点。

刘河间创立了“寒凉学派”,提出不同于((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的理论,已属学术创新。但表面上,刘河间是以对((素问》合理解释及拾遗补缺为目标的,其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 。呈现的是对《内经》原文的解释和阐发。明代温补学派对“命门”概念的解释、争论,也是“解释型创新”的典型例证。《难经》提出命门的概念后,后世医家或用“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做注脚,或用“肾间动气”解释,或用《易经》中的坎离卦象推衍,貌似为经典作注,实际上创新了命门理论,产生了对后世医学有深刻影响的“温补学派”。

4.“解释型创新”的原因分析

我国传统的思想界、学术界和技术领域,历来秉承“圣贤史观”,具有尊古、崇古的传统。如儒家言必称尧舜,道家言必称黄老,工匠敬鲁班,医家重歧黄,把这些先辈视为圣贤,进而把他们的著述和言论奉为经典加以学习和继承,并成为今后学术发展的依据和规范。中国经学的特点是通过对经典的守护和阐释,彰显学术的渊源、正统和传承。但这种做法会带来食古不化、固步自封的后果。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形势要求依据客观规律,在前人既有理论基础上,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以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

从表面上看,“解释型创新”是后人直接弓i用或借用古代圣贤、权威或智者的著作、观点和言论,并对这些经典进行整理、注解和阐发,似乎只是引经据典加以解释说明,完全不含个人观点,即“述而不作”。实际上,许多后人的注解和阐发,已超出所引 用经典的原本含义,在经过一番解释后,成为发生本质变异的新理念、新观点、新学说,即产生了实质上的创新。只不过表现形式是隐晦、含蓄的,并包装在对古人经典语言的解释之上,表面上显得与古代既有观念、论点一致,一脉相承,本质上却发生了变化。所以称之为“解释型创新”,即通过解释之名,达到创新之实。形式上是“我注六经”,本质上却是“六经注我”。这种托古之风也不纯是中国传统学术界的专利,西方也有通过托古反对现实、追求变革的事例,如“文艺复兴运动”是托名对古希腊文明的复兴而开展的全新的思想启蒙运动。

中医学全面继承了“解释型创新”的学术传统。中医学术界也奉行“圣贤史观”,认为对于古代圣贤的医学智慧和著述,后人只能学习和领会。因此,托古之风盛行,如《内经》托名于歧黄,(《神农本草经》托名于神农,《难经》托名于扁鹊等。后人在发表新的医学观点时,需要挟经典以自重,以免招致质疑。如李东垣创造性地提出“阴火学说”,属于重大学术创新。然而在((脾胃论》中,首先开列的是从《内经》中摘引的大段经文,作为自己新学说的理论依据。

5.“解释型创新”可能出现的问题

“解释型创新”的优点是保证传统学术思想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在中国古代科技史,尤其在中医学的学术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方法同样存在局限性。①新的医学创新思想和理念必须包装在前人的既有言论中,只有通过对经典言论进行注解才能表达出来。因此,重大创新思想无法直接表达,不能推倒旧体系、旧观念,从根本上建立全新的理论体系。创新观点必须试图和既有经典结合,易造成表达上的含混和晦涩,不易理解。②由于必须要与前人既有言论切合,创新的步伐不能过大,以免造成明显的脱节。所以这种创新往往是片段的、局部的和点滴积累的,需要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才能形成一套较为清晰完整的创新思路和理论。如温病学说的形成,从汉晋开始直到清代才自成体系。③在“解释型创新”过程中,易于割裂、曲解所依据的经典学说、观点,出现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等现象,造成后世医家对经典著作出现理解分歧和争议。各方都自认为正统,各执一词,互相笔墨攻伐。

6.“解释型创新”的意义和今后的发展

创新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 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解释型创新”是中医学理论创新的独特模式,该模式隐晦而含蓄,需要仔细分析和辨认,这对于掌握中医学术思想演变规律、理解中医学思维方式大有助益。

同时,我们也可以用“解释型创新”的方法进行中医学理论的再创新,促进中医学理论的新发展。古人的许多方式方法可以借鉴,如在归类中创新、在注解中创新、在综合中创新等。由于中医传统学术的独特性,  “解释型创新”还会继续存在下去,并将发挥新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经笔记之提炼中医理论体系及学术架构》
一生沉潜方药中
五运六气 不该遗忘的“绝学”
中医学的水平为何难以提升
我的中医之路-----黄煌
医学研究新进展—中医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