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针疗法丨胆痛穴


胆痛穴
【位置】相当于经外奇穴胆囊穴。《针灸选穴手册》中载在阳陵泉穴下15寸处
【取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阳陵泉穴直下1~2寸压痛点最明显处取之(图3-2)。

【作用】具有疏肝利胆、消炎止痛的作用。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绞痛、胆道蛔虫症。
治法】取胆痛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直刺1~1.5寸,行快速捻转手法每分钟200次左右,待出现针感传向足踝处,留针25~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起针时宜慢不宜快,并环形摇旋针柄,使针眼增大,出针后不按针孔,以此疏泄胆气,平肝降火。轻度胆绞痛可取一侧穴位,重度胆绞痛取两侧穴位,或两侧交替针刺。

【注释】 胆囊痛最常见于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胆管炎、胆石症及胆道蛔虫症等胆系疾病,属于急腹症的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以右上腹部疼痛、高热、恶心、呕吐为主要特征,有的伴有黄疸。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女性多于男性。在急性期,病人常伴有消化不良、胃肠不适、嗳气等症状,在吃油腻食物后,可引起疼痛发作。
胆道蛔虫症则是由于蛔虫钻人胆道所致,儿童和青年人常伴有蛔虫病史。其主要表现以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突发性剧痛,或“钻顶样”疼痛。本病属于中医学“蛔厥”的范畴。
胆囊穴是近代医学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一个经外奇穴。因为多数胆囊炎病人此穴有明显的压痛,故认为此穴为胆绞痛的一个信息穴位。此穴归于足少阳胆经,其循行线正处“合”与“郄”之间的膝以下重要位置。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在此处寻找出敏感的压痛点进行针刺,可产生强烈的针感,并很快放射至病患之处,确实具有即时止痛的作用。

【病例】连某,女,46岁,工程师。因急性胆囊炎,上腹痛20余天,于2001年12月4日就诊。检查:急性痛苦面容,面色苍白,右肋下触诊未及包块,有触压痛感,肝区有叩击痛感,脉细数,舌尖红,苔厚白。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取胆痛穴针刺(健侧),用泻法,强刺激,待针感出现后留针30分钟,每分钟行针1次,6次为1个疗程。治疗2次后,病人自诉上腹痛好转,且饮食增加,治疗4次后,已不再服用止痛药,治疗5次后,所有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简效急救(四):急性胆绞痛
一针疗法 胆痛穴
急性胆囊炎针灸疗法
一例急性胆囊炎针刺治疗的思考
胆囊
胆囊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