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总结 | 手部肌腱损伤诊断和修复的七大要点
userphoto

2023.09.06 浙江

关注




手部肌腱损伤康复是指在手部肌腱损伤经手术修复的后续治疗,包括手部屈肌腱损伤和伸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肌力下降等问题,使手功能恢复一定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参与适当的工作。




(一)应用解剖

指屈肌肌腱分浅深两类:指浅屈肌止于中节指骨,屈近指间关节;指深屈肌止于末节指骨,屈远指间关节。

指总伸肌肌腱跨越掌指关节后,部分肌腱附着于掌指关节囊背侧,大部分肌腱经掌指关节时为三束,中间束止于中节指骨基底背侧,两侧束与骨间肌、蚓状肌肌腱互相结合,斜行经过近指间关节两侧,在关节轴的背侧,向中节指骨背侧集中,组成终腱,止于末节指骨基底背侧。

01
屈肌腱的分区




指屈肌腱的分区见图5-7-1。

Ⅰ区:中节指骨中部至指深屈肌腱止点。

Ⅱ区:远侧掌横纹至中节指骨中部。

Ⅲ区:腕掌横韧带远测缘至远侧掌横纹。

Ⅳ区:腕部屈肌支撑带下方,位于腕关节内。

Ⅴ区:腕横纹起至前臂。

拇长屈肌腱参照指屈肌腱分为5个区。

02
伸肌腱分区




指伸肌腱从前臂背侧到手指末节背侧,均行走行于皮下,仅腕部一段肌腱位于纤维鞘和滑膜鞘内。根据Verdan分法,将指伸肌腱分为7个区。其中奇数区与关节对应,偶数区与骨干对应(图5-7-2),从远至近依次为:

图5-7-1 手指屈肌腱分区

图5-7-2 指伸肌腱分区

Ⅰ区:远端指间关节及其远端。

Ⅱ区:远端指间关节与近端指间关节间的区域。

Ⅲ区:近端指间关节所在的区域。

Ⅳ区:近端指间关节至掌指关节间的区域。

Ⅴ区:掌指关节所在的区域。

Ⅵ区:掌指关节至腕骨间的区域。

Ⅶ区:腕骨所在的区域。

拇指遵从上述原则也分为5区。


(二)肌腱损伤修复后引起手功能障碍的因素

肌腱修复的生理机制分为内源性机制和外源性机制两大类。20世纪90年代,随着对肌腱愈合机制研究的深入,发现肌腱内部有细小的血管穿行,腱细胞获得滋养,可以自行分裂增殖,对损伤的肌腱进行内源性修复,从而使断端愈合。由此研究者认为肌腱内源性愈合是腱细胞增殖而产生的自愈过程,但其生长速度较周围结缔组织缓慢,因此如何加速内源性愈合是预防粘连、促进恢复的关键。


(三)临床诊断

01
指屈肌腱断裂的临床诊断




(1)固定患指中节时,不能屈远指间关节,应考虑指深屈肌腱断裂。

(2)固定其他指于伸直位,患指不能屈近指间关节,应考虑指浅屈肌腱断裂。

(3)若用上述两种方法检查,指间关节均不能屈,但掌指关节仍能屈曲,则可能是指深、浅屈肌腱均断裂。

(4)固定拇指,远节指骨不能屈曲,考虑为拇长屈肌腱断裂。

02
伸肌腱断裂的临床诊断




(1)指伸肌腱止点断裂或者在远指间关节与近指间关节之间断裂,则不能主动伸直远指间关节,出现“锤状指”畸形。

(2)掌指关节与近指间关节之间的中央束断裂,侧束向掌侧滑移,导致近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掌指关节和远指间关节仍能伸直。

(3)如果断裂在手背伸肌扩张部(腱帽),包括侧束完全断裂,则损伤部位以下的所有关节伸展活动均丧失。

(4)如断裂发生在掌指关节近侧,由于有侧束和与其相连的横纤维,两个指间关节仍能伸展,而掌指关节则不能完全伸直。如只有一指的伸肌腱断裂,因腱联合关系仍可部分或完全伸直。

(5)拇长伸肌肌腱断裂,当固定掌指关节时,指间关节不能伸直。


(四)康复评定

01
关节活动范围的评估




1.测量手指关节活动范围的方法

测量手指关节活动范围时,需采用外形较小、专为测量指关节而设计的量角器。测量时,量角器应放在手指的背部,其轴心需与测量的关节对齐。量角器的长臂应贴放在近端骨缘上,短臂则贴于远端骨缘。

2.测量拇指对掌幅度方法

先将拇指向掌心屈曲,将带有刻度的量角器长臂垂直放在远端掌纹之上,测量出指尖至手掌的距离。

3.第一指蹼距离的测量方法

第一指蹼距离(虎口)可采用指距尺测量器测出拇指和示指间的距离。

02
肌力的评估




1.握力评定

主要反映屈肌肌力,正常值约为体重的50%。使用标准可调的手测力计,常用Jamar测力计评定双手握力。握力正常值一般用握力指数来表示。握力指数=健手握力(N)/体重(kg)×100%。

2.捏力评定

主要反映拇对指肌力,约为握力的30%。使用标准捏力计测试捏力。捏力包括掌捏(拇指尖对示指尖),侧捏(拇指对示指中节侧面),三点捏(拇尖对示、中指指间),分别检测3次,并双侧对比。

03
功能评估量表




1.Purdue钉板测定

需要捏取小的铁枝、垫环,以评定手的精细协调能力。测定包括:①右手;②左手;③双手;④右、左手及双手;⑤装配。

2.Jebson-Taylor手功能评定

这种方法对上肢协调能力的需求最低,所需要的费用也不高,而且易操作。该评定法包括7个部分:①书写;②翻转卡片;③捡起小的物体;④模拟进食;⑤堆棋子;⑥捡起大的、轻重的物体;⑦捡起大的、重的物体。每个部分都要求被测试者分别使用优势手和非优势手各完成一次,并用秒表记录每只手在每个部分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以秒为单位)与标准数据对照。

3.手部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

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范围(如扣纽扣、使用筷子、系鞋带等)测试尚未标准化,测定方法局限为观察法,测定的结果是由完成指定活动所需时间量化的。


(五)康复治疗

屈、伸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干预包括:

(一)支具固定

支具固定是手部损伤后非常有效的方法,按功能分为静态和动力两种类型。早期支具具有支持保护作用,后期支具具有矫正作用。

(二)改善关节活动幅度

肌腱修复术后,手指的早期活动应建立在将上肢固定在相对稳定的位置上,进行有控制的关节活动。

(三)肌肉力量训练

手部肌肉力量训练常用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治疗师应了解肌腱修复质量,肌腱长度变化,组织完整性,邻近组织状况及可能改变治疗方案的其他病理情况在术后不同时期选择肌力训练方式。

(四)超声波治疗

脉冲超声波治疗可以在康复早期使用,一定频率和强度的超声波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适用于早期关节活动的康复。

(五)其他物理治疗

分米波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能使损伤的肌腱获得比较满意的功能恢复。在早期保护性功能训练基础上,还可以配合红外线、电刺激等物理治疗。

(六)传统医学治疗

中药熏洗可应用于术前和术后,做为缓解疼痛等辅助治疗。


(六)并发症

手部屈肌腱Ⅱ区损伤后肌腱极易发生粘连,此区又称“无人区”。伸肌腱Ⅰ区损伤易出现“锤状指”,Ⅲ区和Ⅳ区损伤易出现纽扣畸形。手外伤程度较轻者,多可经对症治疗或无需特殊处理即可完全康复,而损伤较为严重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手部甚至上肢功能丧失,严重时可能致残。同时,在肌腱吻合术后,由于肌腱在愈合过程中会出现瘢痕粘连,进而影响关节活动范围、能力等方面,导致手功能受限。


(七)预后

肌腱断裂损伤经过手术缝合,及时合理的康复介入,能降低关节僵硬、肌腱粘连等合并症的发生,可以有效改善手功能,降低致残率,使患者参与到正常的日常生活活动中,重返工作岗位。


END


本文来源:创伤康复指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容忽视的手外伤康复
大总结!骨科手外伤的常见处理策略与处理要点
解剖图谱|手部肌肉解剖
详细的手部解剖-图文并茂
素描画手的方法及手的解剖结构
掌指骨骨折的固定方式选择 | 骨科基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