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月经不调,肝郁肾虚是元凶!

月经不调也称月经失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或经量发生异常改变。大多数妇女28~30天行经一次,但提前或延后7天以内仍属正常,月经持续时间一般3~7天,一次月经出血量为30~50ml。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过少等,为妇科常见病证之一。本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部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及生殖器炎症或肿瘤引起的阴道异常出血等疾病。

病因&病机

月经不调病因复杂,诊断时应做妇科检查,以明确是功能性改变还是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本病的主要病机在于气血失于调节而导致血海蓄溢失常,其病因多由于肝气郁滞或者肾气虚衰所致。而以肝郁为主,肝为肾之子,肝气郁滞,疏泄失调,子病及母,使肾气的闭藏失司,故常发展为肝肾同病。

肝郁: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肝气条达,疏泄正常,血海按时满溢,则月经周期正常。若情志抑郁,或愤怒伤肝,以至疏泄失司,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如疏泄过度,则月经先期而至,疏泄不及,则月经后期而来。

肾虚:素体肾气不足,或年少肾气未充,或久病失养,或多产房劳,损伤肾气,或老年肾气渐衰,使肾气亏损,藏泄失司,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以致月经周期紊乱。

腹针疗法一

取穴主穴:中脘、下脘、关元、气海、中极、双气穴、双四满。

随证加减:热象明显者,加中注(双);脾虚者加天枢(双);气滞者加带脉(双)。

操作规程:患者取仰卧位,根据从上至下、从中至旁的原则,逐次在所选穴位上快速进针,主穴采用深刺,随证加减配穴均采用浅刺,不行提插,轻微捻转,使得患者自觉局部憋胀感,腹部进针时避开毛孔、血管,施术要轻、缓。进针后3~5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不行针,依进针的顺序取针,取针时不行提插捻转。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配合艾灸神阙,或者温针炎,每次选取2~3个穴位进行温针灸。

疗法二

取穴:中脘、下脘、关元、气海、上风湿点(右)、天枢(双)、气穴(双)。

操作规程:患者取仰卧位,根据从上至下、从中至旁的原则,逐次在所选穴位上快速进针,中脘、下脘、关元、气海、气穴均采用深刺,天枢、右上风湿点均采用中刺,不行提插,轻微捻转,使得患者自觉局部憋胀感,腹部进针时避开毛孔、血管,施术要轻、缓。进针后3~5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不行针,依进针的顺序取针,取针时不行提插捻转。每周3次,10次为1个疗程,于月经结束后开始进行针炎治疗,可配合艾炎神阙。

其他疗法——电针

取穴:中极、大赫、子宫、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肝郁气滞配太冲肝俞;肾阳虚配肾俞、命门;肝肾阴虚配肝俞、太溪;脾虚痰盛配脾俞、丰隆、公孙。

操作规程:选穴后常规消毒、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接电针仪,连续波,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休息5天行下1个疗程。

按:电针治疗月经不调有很好的疗效。选穴多以任脉及足三阴经穴为主,配小腹及下肢穴,一般多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如在行经期针治,应注意电量不能过强,尤其小腹及腰祗部穴位,以免引起月经过多。对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月经过多应同时治疗原发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郁病(抑郁症)诊疗方案
#门诊故事# 肝郁肾虚型不孕 治以调补肝...
杨廉方运用四逆二至六黄汤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不调经验
《自我调养巧治病》:月经不调
独穴搞定案例经穴应用十九例
肝郁肾虚月经紊乱的按摩疗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