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并趋成熟


(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名医,首批疑难病会诊中心专家刘华主任中医师;杭州市方回春堂和胡庆余堂中医专家,浙江大学树兰医院中医专家)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于西汉并趋成熟。《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最完整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是众所公认的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理论体系的形成一定来自《黄帝内经》时代前历代千百万中医反复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然后在西汉社会稳定年代由皇帝指令太医院众多御医通过集体分工合作而完成。按常理中医学理论体系这样完整,但临床方药欠缺或很少记载是不符合“实践一理论一实践一理论……”的辨证法法则的;在《汉书.艺文志》书中记载与《黄帝内经》同时代的医经典籍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经》六种,但由于年代久远和战乱及条件所限无法广泛流传,这六部著作均已无存,因此《黄帝内经》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唯一渊薮。从1972年及1973年甘肃武威及长沙市马王堆出土的东汉中期和西汉早期的《武威古汉医简》(考古学家和中医学家将竹简研究后出版定的书名,下面五十二病方也是这样)和《五十二病方》看,西汉早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医理论和临床及方药的确是比较发达了(从墓中发掘出来是“原汁原味”的汉代中医,现在的汉代医籍可能有后人不断补充的现实);《武威古汉医简》是早于医圣张仲景出生50年以上一个70岁左右老中医(他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106年之前,具体姓名记载不详)一生的经验和当时他能参阅到的各种医籍精华记载。《黄帝内经》这部东方医学巨典论述了人体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病原则、药物方剂(仅存13方)、针炙按摩、防病养生等内容,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历代医家非常重视《黄帝内经》,尊之为“医家之宗”,成为学习中医学必读的古典医著。

1,《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1)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通过长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逐渐引成了阴阳五行理论体系,用以认识并解释自然各种现象的说理工具;它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各种事物都可以分为对立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互相既可彼此消长又可相互转化,从而推动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又进一步以相生相克的理论说明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维持自然界动态的平衡。 

《黄帝内经》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来阐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规律,可以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灵魂”。《黄帝内经》运用阴阳学说概括人体健康、疾病、诊断、治则等几方面的规律:如人体健康就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来概括说明。身体病理状况的病机用“阳虚则外寒(比如讲阳气虚的虚寒证),阴虚则内热(比如讲阴血不足的阴虚火旺证),阳盛则外热(比如讲热性病的实热证),阴盛则内寒(比如讲寒性病的实寒证)”偏盛偏衰”概括说明。诊断上就是要“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将各种证候高度概括为“阴证(如虚、寒、里为阴证)、阳证(实、热、表为阳证)”两大纲要。在治法方面強调“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就是说根据阴阳气血不足或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不内外因等致病以实证为主的所有病证,通过调治后达到平衡)”。

《黄帝内经》运用五行学说阐明人体生理和病理等与自然的关系,主要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将人体五脏六腑、五官组织等的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用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相乘相侮”比较机械的说理来解释相互之间内在的联系。比如木的特性(升发舒展)与肝(疏泄条达)的功能相一致,土的特性(化生万物)与脾(运化水谷)的功能相一致,中医就讲“肝属木,脾属土”;五行学说认为“木(肝)克土(脾)”,正常情况下肝木能帮助脾土的运化功能,这就是正常的相克,反过来如肝木异常太旺或肝气横逆可引起脾土虚弱运化失常,这就是肝木乘脾土;如脾土湿热过盛也可引起肝木气滞郁结,这就是脾土反侮肝木了。再如木能生火(这比较容易理解),火的特性(红热向上),就是说肝木能帮助正常心火的作用;病理情况下肝木太过,心火完全有可能太旺,反之肝木(血或阳—肝阳临床比较少用)不足也可造成心火(常常说心阳或心血)不足,这就是肝木生心火出现异常病证。

(2)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防病养生学说

五脏有心、肝、脾、肺、肾,六腑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五脏与前面五腑相联系,五脏又加了个心包(因心包与心脏密切相关所以不讲六脏了),心包与三焦相联系。经络主要有十二经络,再加上任督两脉,就是十四条经脉;这些经脉除任督二脉外(任脉主调管一身之阴,督脉主调管一身之阳),其余人体两侧均有十二条相同的经络;这些经络是气血阴阳行走的道路,正常时气血阴阳通畅,脏腑功能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如气血阴阳失调(不足或郁滞)就会导致各种病证。至于其他奇经八脉的冲脉(主调气血与肝胃有关),带脉可能有约束维持诸脉尤其是下焦肾经元气不致“涣散下脱”作用,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可能与阴阳协调有密切相关。

病因病机中病因大致上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正常自然界本身就有这些气候变化称之为“六气“。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人类正常的情绪变化,如果“七情太过,反伤脏腑”可导致心身疾病。

《黄帝内经》中有各种病证记载180多种,如热病、疟病、痹病、痿病、厥病等。《黄帝内经》病名的论述较多但辨证施治不足,事实上后世中医“辨证”的发展(但辨病欠缺)虽是很大的进步但可以说是中医不足的开始,如果《黄帝内经》中“病”的研究进一步发展或“病”与证同时得到发展,相信今天的中医肯定很完美了,也不需要讲“中西医结合”了;由于中医的特色就是“整体观念、恒动观、辨证施治”,与西医相比较其缺点也就是辨病不足,虽有中医的辨病但与现代医学意义的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疾病诊治等观点相比肯定是其缺点,所以在发扬中医传统的辨证施治和中医的辨病治疗基础上要结合西医的辨病我认为是正确的。毛主席说“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毛主席又讲“西医要向中医学习,中医也要向西医学习,中西医结合创造我国的新医药学”是非常伟大的创举。

《黄帝内经》中对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已经有丰富的内容和很高的水平,如“有诸内必形诸外”、“能合色脉,可以万全”;通过“察颜观色,望舌切脉”结合详细问诊就可以“辨证施治”。 

《黄帝内经》论治包括治则、治法、制方等,具体治疗有内服中药、中药外治、针炙按摩等;提出的“因势利导、治病求本、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标本缓急、补虚泻实、寒热温凉、预防早治的治未病等治疗原则更是祖国医学的伟大创举。《黄帝内经》的养生学说,其中“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开创性养生学说,未病之前通过锻炼身体、饮食调养、亚健康调治等方法防止疾病的发生就是最重要的养生。用“渴而穿井,斗而铸锤”为比喻,阐明治未病的重要意义是非常贴切的语言。

2,《黄帝内经.十三方》

《黄帝内经》对药物的运用,流传千古的经典方药有十三首方剂,通称“内经十三方”。解放以后的中医学书常讲“《内经》中的治疗措施,多以针刺为主,而略于方药”我认为这个讲法是不妥当的;只能讲“年代久远,亡佚不传”、“战乱不断,社会动荡,残缺错简,诸多方药终致失传”可能比较合理。

“内经十三方”如下:(1)汤液醪醴(五谷熬煮成的清液为汤液,有滋补五脏的功能;五谷熬煮再经发酵酿成为醪醴,作为五脏病的治疗剂,汤液醪醴必须用稻米为原料,以稻薪作为燃料);从现代医学研究看煎中药有效成分除水溶出来外,酒能使很多中药成分更容易煎溶出来;中医的“医”繁本字“醫”下面的“酉”就是盛酒的“陶罐”象形字。(2)左角发酒(用左额角头发烧成末,用美酒一杯灌服治神志不清的昏厥病);李自珍说“发为血之余”,加酒同服有散寒活血化瘀通窍作用故可治疗寒性气血不畅的昏厥病;现在中药血余炭(人头发烧成炭)可治疗各种出血症,尤其对于阴血不足夹有血瘀的血尿有一定效果。(3)鸡矢醴(就是用鸡的白色屎晒干焙黄,温开水呑服治湿热气滞的鼓胀病有特效);目前临床上这种治疗方法报道不多。(4)豕膏(猪油有滋阴润肺解毒作用,可治疗肺热伤阴的咽喉部炎症火毒红肿);说明猪油其药性是偏凉的。(5)马膏膏法(治疗寒邪引起口眼歪斜的面神经麻痹,用马脂肪温热后外敷病侧,用白酒和肉桂烧末涂健侧,用桑树钩病侧口角,并坐在桑树炭炉边喝些美酒吃些烤肉,大约3天可愈);从所述情况看这是二千年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方法,现在比较少用了。(6)寒痹熨法(用干姜、肉桂、蜀椒浸淳酒中,棉絮、白布做成夹袋一起浸酒中,通过5天浸泡后,三药末装夹袋中,挤去药汁晒干;寒性关节痛处针刺后,桑枝炭烤热药袋熨患处;大约通过30遍使身体出汗后寒性关节痹痛自能痊愈);中医认为关节痛(痹证)大多数病因病机是“风寒湿邪导致痹证”,从现在看还是有道理的,这种治疗方法还是很值得临床运用的。

(7)小金丹(辰砂、雄黄、雌黄、金泊四味中药,通过复杂的制法最后制成丹丸,每天冷水送服一丸,可免受烈性疫疠病);因以上中药有明显的毒性,目前使用应该讲没有什么临床意义。(8)生铁落饮(打铁时火炉中钳出的铁锤打产生的冷怯铁屑煎汤口服,治痰火狂躁症);现在常加竹沥半夏,胆南星等治疗精神分裂症等。(9)泽泻饮(泽泻、白术、麋(鹿)衔草,治疗湿热气虚证有一定效果);加葛根、天麻等可治疗美尼尔氏病。(10)乌贼骨茜草丸(乌贼骨、茜草、麻雀蛋做成丸药,用鲍鱼汤送服;治疗女性气血枯竭闭经和白带病及男性阳萎有效)。(11)兰草汤(偑兰,可以治疗脾胃湿浊所致的口甘口臭证);临床常加石菖蒲、丁香、茵陈蒿、蒲公英等。(12)?翘饮(连翘、菱角根有凉血解毒作用,治疗瘰疬、瘿瘤、痈肿等有效);治疗现代疾病范围相当于炎性急慢性淋巴结肿大(可能还可治疗包括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结节、痤疮、疖肿等,治疗过程中根据不同病种可加冬凌草、三叶青、夏枯草、黄芩、水牛角、丹参等。(13)半夏秝米汤(半夏、秫米(小米)治疗痰浊引起失眠症;隋唐药王孙思邈加用天麻、远志、合欢米、酸枣仁、百合、薏苡仁、茯神等用流经千里的干净河水煎服治疗顽固性失眠症很有疗效(此方《千金要方》记载名为“千金流水方”,据传唐太宗因玄武门之变后失眠恶梦御医治疗数月无效,孙思邈药王用自创“千金流水方”三剂而愈)。


以上“内经十三方”不仅有其历史意义,且大多数药方现在还有实用价值;“内经十三方”对后世中药和中药方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全国中医药院校教材组编著:《内经讲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出版。2,刘华:中医教学必须紧密联系临床实践,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2年第一期。)

(浙医二院刘华医师)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如有版权请告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的根本理论
中医阴阳学
中医基础理论(一)
中医治证不治病9-4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文献研究概述
古中医和古西医的区别大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