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魄是什么?|《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肺藏魄”研究


《素问·宣明五气》:“肺藏魄”。

《素问·六节藏象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

《灵枢·本神》:“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

欲解读以上条文,其中“魄”是关键字。首先要清楚,《黄帝内经》成书年代应不早于先秦时代,有人认为成书于汉代。多数人对于中医文献的研究,往往从医理角度来贯通解读,而忽略了文字考据。《黄帝内经》应是中医典籍中成书年代最早的文献,且是中医理论系统的基础文献。所以,对于《黄帝内经》中诸多概念注解的准确性犹显重要。

明确《黄帝内经》成书年代后,就必须使用相应时期的文字意义来理解研究,并且参考更早期的文字意义,而不能使用晚于成书时代的演变之后的文字意义来套用。

现将“魄”字在《黄帝内经》成书之前及同期的应用及释义来考据一番。

《尚书·康诰》“惟三月哉生魄”,白话释为“三月初正见到新月的时候”。(引自《尚书校释译论》P1358)

据考证,“魄”西周金文皆作“霸”,如《曶鼎》“惟王四月既生霸”。

《令 㿝殳》“惟九月既死霸”等等,……但汉代今文(尚书)又以同音假借用“魄”字,如《礼记·乡饮酒义》《诗纬推度灾》《孝经援神契》《法言·五百篇》《汉书·王莽传》《白虎通·日月篇》都用“魄”字。《说文》云:“霸,月始生霸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御览》四引作“魄”,“月未成明也”)又云:“月出,月未盛之明从月出”(《御览》四引作“月出,月未成明也”)这是霸、魄、月出现较早的解释,实际是指始见新月。《孝经说》云:“魄,白也。”即指始见新月之月色,《仪礼·乡饮酒义》《诗纬推度灾》《孝经援神契》《白虎通·日月篇》都说每月“三日成魄”——引自《尚书校释译论》P1292-1293

综上考据所述,“魄”字在甲骨文、金文至汉代时期所代表的原始意义是:每个月初三那一天人们可以看见的最初的新月。此义可引申为:最开始的,开创开辟性的,有变化节律的等义。

在此基础上来理解《素问·宣明五气》“肺藏魄”就明朗了。肺,五行属金,五色配白色,与月亮的白色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呼吸往来须臾不可断,必须有节律才能完成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这与月亮有盈亏望朔、周而复始的节律相应。

据上述考据,《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肺藏魄”应释为:肺的功能具有“见到初始的新月芽就一定是当月初三日”这样必然的节律。

如此释义“肺藏魄”,再来贯通理解《黄帝内经》中其它相关条文就明朗了。

《灵枢·本神》“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出入”指呼吸往来的节律。精者,精微,有隐藏的意思。魂魄的'魄',原始的意思之一是月亮未可见的部分,也就是月亮未圆满时,缺失的部分。而魂魄的'魂'正相反,是月亮可见的部分。

《灵枢.本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代表一个人表现在外的一望而知的气质面貌。

《灵枢·本神》“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代表隐性的,不能直观直接看出来的,以呼吸节奏为表现形式的心理状态。

所以,综上所述,魄与呼吸有关,而呼吸的长短节奏等状态,与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心理活动息息相关。

《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治节”,指把握呼吸节律。

“魄”字在《黄帝内经》系统中的主要释义是“节律”。很多自古至今行之有效的方法说明,一个人可以通过对呼吸的节奏调整,来达到调整其情绪的目的。

《灵枢·本神》“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释为:肺在情绪过度亢奋时会破坏其呼吸的正常节律,呼吸被打乱就会使人精神狂乱。

自古至今有很多通过掌握呼吸节律来调整精神、情绪状态的方法。比如印度的瑜伽术、中国道家的气功、佛家的数息观法等等,应用的都是所谓“心气合一”“意气合一”的原理。

近些年,在西方心理学临床应用中,有人通过加快呼吸频率及加大呼吸幅度至承受极限来激发情绪兴奋乃至出现亢奋、幻想,以此达到宣泄、疏通心理障碍的目的。这种方法之优劣不在此评判。但可以确认的是,引发情绪兴奋、乃至亢奋幻想的原理,完全类似于过度换气综合症的病理。

过度换气综合征是由于病人快速呼吸,将体内酸性的二氧化碳过度呼出,使机体呈现碱性,引起呼吸性碱中毒所致。最多见的临床表现是激动,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这是由于缺氧所致。尽管总血钙未变,碱血症导致蛋白与离子钙结合增加,严重碱血症还可以引起离子钙下降,激发抽搐(见低钙血症)。此症一般无需送医院治疗,可让病人平卧,安静休息,家人应对其耐心护理,帮助调整呼吸节奏,或用硬纸卷成喇叭状,罩在病人的口鼻部,使呼出的二氧化碳部分回吸,改善碱中毒现象,恢复和改善脑部血氧供应,多数在1-2小时后即可缓解,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这正是“伤魄则狂”的现代例证。

绝大多数调息方法都是通过找回正常的呼吸节律来使精神、心理状态趋于安定祥和的。

《素问·六节脉象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义释为:肺的功能在于气的代谢,是节律之所在。

如此还原“魄”字释义还有一项积极意义,就是扫除后世牵强于其上的神秘化、玄幻化甚至迷信等种种糟粕附会。

基于肺的呼吸节律与人的精神状态,包括心理活动及情绪互相影响密切关联的现象、关系,“肺藏魄”包含着肺的呼吸功能与人的精神世界息息相关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素问】23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红艳朗读
肺大肠——藏象系统原味常识,治未病,得健康,重点收藏(三)
辨析“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及气、藏象等诸多概念
精读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黄帝内经素问 卷第七--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肝藏魂 肝开窍于目 肝恶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