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定风珠——来睦山书院一起学中医
【出处】《温病条辨》

【组成】生白芍六钱(18g) 阿胶三钱(9g) 生龟板四钱(12g) 干地黄六钱(18g) 麻仁二钱(6g) 五味子二钱(6g) 生牡蛎四钱(12g) 麦冬连心,六钱(18g) 炙甘草四钱(12g) 鸡子黄生,二枚(2个) 鳖甲生,四钱(12g)

【用法】

古代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入阿胶烊化,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分三次服。

现代用法:水煎去渣,入阿胶烊化,再入鸡子黄搅匀,温服。

【功用】滋阴息风。

【主治】阴虚风动证。温病后期,神倦瘈疭,舌绛苔少,脉弱有时时欲脱之势。

【证治机理】本证系由温病迁延日久,邪热灼伤真阴,或因误汗、妄攻,重伤阴液所致。肝为风木之脏,阴液大亏,水不涵木,虚风内动,而见手足瘈疭;真阴欲竭,故见神倦乏力、舌绛少苔、脉弱有时时欲脱之势。本证邪热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故治宜味厚滋补之品,滋阴养液,填补欲竭之真阴,平息内动之虚风。

【方解】

君药-鸡子黄、阿胶:均为血肉有情之品,滋阴养液以息风,为君药。

臣药-生白芍、干地黄、麦冬:重用,滋水涵木,柔肝濡筋,为臣药。

佐药-龟板、鳖甲、牡蛎、麻仁、五味子:阴虚则阳浮,故以龟板、鳖甲、牡蛎等介类潜镇之品,滋阴潜阳,重镇息风;麻仁养阴润燥;五味子味酸善收,与滋阴药相伍而收敛真阴,配白芍、甘草能酸甘化阴,以上诸药协助君臣以加强滋阴息风之功,为佐药。

使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诸药相伍,使真阴得复,浮阳得潜,则虚风自息。

本方系由《温病条辨》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阿胶、麦冬、麻仁)加味而成。由于温病时久,邪热灼伤真阴,虚风内动,故加鸡子黄、五味子、龟板、鳖甲、牡蛎等滋阴潜阳之品,从而由滋阴润燥方衍化而成滋阴息风之剂。

【配伍特点】本方大队滋阴药伍潜阳之品,寓息风于滋养之中,以治本之“酸甘咸法”(吴鞠通)使真阴得复,虚风自息。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温病后期,真阴大亏,虚风内动证之常用方。以神倦瘈疭,舌绛苔少,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若阴液虽亏而邪热犹盛者,则非本方所宜。《温病条辨》有言:“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

【附方】

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

【组成】炙甘草六钱(18g) 干地黄六钱(18g) 生白芍六钱(18g) 麦冬不去心,五钱(15g) 阿胶三钱(9g) 麻仁三钱(9g) 生牡蛎五钱(15g) 生鳖甲八钱(24g) 生龟板一两(30g)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功用】滋阴复脉,潜阳息风。

【主治】温病邪热久羁下焦,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者心中痛。或手足蠕动者。

【鉴别】

1.三甲复脉汤与大定风珠

相同点:均有滋阴息风之功,主治温病伤阴、虚风内动而致手足蠕动或瘈疭之证。

不同点:

三甲复脉汤:长于养血复脉,适用于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者。

大定风珠:在三甲复脉汤基础上加鸡子黄、五味子,滋阴息风之力较强且有收敛之功,适用于脉弱而有时时欲脱之势者。

【方歌】

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息风是妙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剂之治风剂之平熄内风之大定风珠
方剂 | 每日一学——大定风珠
大定风珠
【震颤麻痹,帕金森病:大定风珠】
古方解读—大定风珠
治风方之大定风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