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8最新山西雁门关旅游攻略 自由行出游攻略 通关攻略

雁门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最为悠久,经历战事最为频繁、知名度最高、影响面最广的古关隘,被誉为“中华第一关”。雁门关景区是以雁门关军事防御体系历史遗存、遗址为主要景观资源的边塞文化、长城文化、关隘文化旅游区,景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关城、长城、隘城、兵堡、烽火台等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不同形质的历史建筑遗存,形成了景区苍凉、凝重、雄浑、大气的边关特色旅游风情,展现了这座历史名关的历史作用和兴衰历程,以讲述着3000多年来它所见证的沧桑变迁和风云际会。随着近年来的打规模修复开发,雁门关景区已经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为一体的首屈一指、中外闻名的边塞文化旅游目的地。

路线

  1. 长线游客,从南北两个入口进入景区,沿中轴线到出口约需2.5小时;如单纯游览雁门关景区,约需半天到1天时间,尤其景区建有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登山喜好者停留时间更长。
  2. 如停留2天可扩展到新广武、旧广武、长城、代州古城、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杨家将祠堂、白人岩等同属雁门文化旅游圈内的代县景区。这些景区与雁门关相距在20-40公里之内,各具特色、相互依托和辐射,对不同层次的游客有着多重吸引力。

景点介绍

雁门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 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城楼与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被损。

试刀石

  • 出代县城,走雁门关旅游化路北上7公里,路过试刀石村南有一块特殊的石头,上面赫然留有一道巨大的刀痕。据说这是300多年前李自成攻打北京前路经此地时试刀所留。当时朱明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李自成攻破代州城后意欲出关,但行至村前时,获悉守将周玉吉已逃往宁武,李自成顿时犹豫不决,因为如先取雁门关,则义军后路可能被宁武明军切断,从而陷于两难境地。这时,李自成将目光投向了路边一顽石,手举利刃卜问苍天,若刀落石裂,就出关直捣北京;若不然,便回师先取宁武。结果刀锋落处,火星迸射,刀痕深陷而顽石未裂,于是李自成自叹天意所指,回军倒取宁武关。从此人们称这顽石为试刀石,而路边这个村庄也以石为名至今。

镇边祠

  • 镇边祠,位于关城天险门外东侧,占地面积3190平方米,建筑面积1510平方米,是雁门关最具规模的建筑群之一。初为明正德六年(公元1506年)为纪念战国时赵国的大将李牧而建,称武安君庙,俗称李牧祠。1856年(咸丰六年),僧人善全在李牧祠旧址上,兴建佛寺,改名护国镇边寺。虽为佛寺,但仍在过殿内塑李牧将军像,镇边寺遂成为以佛寺为主,兼祀李牧的复合建筑。1937年日军占领雁门关后,镇边寺现到毁灭性破坏,仅存地基。2009年以来按原样复建后改名镇边祠,成为展示姬幸、李牧、薛仁贵、杨家将等西周至明朝2600多年间守关名将展览馆。重建后的镇边祠不仅重现了历史上全盛时期的规模形制,而且赋予新的展示内容和文化内涵,成为全面了解雁门关军事文化的一大窗口。

前腰铺驿站

  • 腰铺驿站,位于当年雁关门关南古道中腰处,历史上馆驿、客饯、商铺林立,故名。与雁门关和新广武中间之“后腰铺”相对应。现已辟为景区集餐饮、住宿、休闲、咨询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服务区。

雁靖坊

  • 雁靖坊,始建于明代,原为木质结构。抗日战争时期毁于侵华日军之手。现在原址上复健为汉白玉石坊,石柱,石斗拱,八柱重檐,造型雄伟壮观,雕刻工艺精巧。

阜戈寨民俗村

  • 阜戈寨,也叫阜家坪。历史上战争时期是雁门关守军的后勤保障供给基地,和平时期是胡汉贸易的著名榷场。当年在阜家坪的平缓之地,北方游牧民族用草原的牛、马、羊等乳品、皮毛,与中原汉人的丝绸、棉麻、中药材、茶叶、工艺品等进行交易。这里的商行、客栈、饭店、酒肆、钱庄、当铺应有尽有,现已成为集中展示边关军需、贸易和民俗风情的主题村寨和影视拍摄基地。

古关道

  • 雁门关古道南起南口,经前腰铺、阜家坪,越制高点关城,再下雁门关村,经后腰铺至新广武隘城,全长20公里,古称“关沟四十里”。关道北通塞外高原,南接中原腹地,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原汉民族北出和草原游牧民族南下之咽喉要津,战时为军防戍守之关卡,平日为商家营输之必经,行人往来之通衢。
  • 正是这条蜿蜒曲折,承载了3000多年历史沧桑的古关道造就了雁门关的历史使命,也成就了雁门关的千古辉煌。

雁门关分道碑

  • 雁门关分道碑,立于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是中国现存不多的“古代交通规则碑”。
  • 乾隆盛世之际,雁门关道南段原有的一条路已无法满足往来车辆的通行需求。于是代州知州只好另开车道,立碑示众。碑文曰“雁门关北路紧告山崖,往来车辆不能并行,屡起争端,为商民之累。本州相度形势,于东路另开车道,凡南来车辆于东路行走,北来车辆由西西路径由,不得故违”,从而合理地分开了上行下行,有效地缓解了交通压力。这碑文正是当时“关道”繁忙程度的真实写照。

观音殿

  • 观音殿,位于关南古盘道西侧,关陵之南。观音菩萨堪称国人最爱之神祗,而雁门关为南北往来要冲,车马行人发行昼夜不息,所以地处古道中途的观音殿自当得火绵延不绝。明建清修的观音殿,1937年被侵华日军焚毁。2009年8月重建为纯石材建筑,殿内观音塑像为汉白玉石雕“四面观音”,即圣观音、如意观音、马头观音、如意观音和十一面观音,寓意护佑四方游人信众。

马公杀虎处

  • 马公杀虎处,马公是明代镇守雁门关的马姓官员。古代雁门关道两侧森林茂密、植被葱郁,时有老虎出没,屡屡伤及百姓,令过往行旅无不谈虎色变。当时马公的弟弟念及民生,自荐除虎害,却被虎所害。马公兄承弟志,终杀虎于道旁,使雁门关道恢复往日祥和。为纪念马公除害之功,当地百姓捐资立碑,曰“马公杀虎处”,且归葬其弟于碑侧。

盘古石

  • 盘古石,位于壮士亭的左侧,是一块天然的奇石。雁门关是一座千古名关,但究竟始建于何时,史无明文。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记载就是《穆天子传》中所记述的公元前960年,其时已有关之存在。但这一天然顽石上清晰的幻化有“雁门关”三字,且为古繁体。这自然与人文的神奇巧合,是亿万年以前造山运动的天地造化,还是盘古开天地时的神工鬼斧!总之,石头的历史要比发黄的史书久远的多。如此,这顽石上的三字为“雁门关”之最早现世。

壮士亭

  • 壮士亭,特为民国十五年(1926年)与国民军在雁门关水峪口战役中牺牲的山西陆军壮士而立。北侧柳林下的土丘即阵亡将士的公墓。
  • 1926年初,直奉晋三方联军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晋军在大同失利后,退守雁门关,遂与国民军在关前展开决战。战役持续3个月,最终在直、奉两方的助攻下,国民军败退山西,晋军势力由此扩展至绥远(今内蒙古中部)。此战晋军伤亡甚重。阎锡山感念之际,特建壮士亭并亲笔题字以示缅怀。

云际泉

  • 云际泉,早在元代就已闻名。元代大诗人萨都刺曾游历并题诗,留有 “长吟入云际,袖拂日边霞”,“闻说名泉奇,观倒泻银河”等诗句。“泉出过雁峰崖畔,水声潺潺流远,犹如天边云际而出,故名‘云际泉’”。可见原来涌水量之大。泉旁曾建有楼亭,池中刻九石龙泄水,亭上书匾“九龙亭”,所以民间俗称九龙泉。

历代碑刻

  • 历代碑刻雁门关历史悠久,关楼周围遗存有数十通明清古碑。重要的有明正德八年立的“新修雁门关东西二楼记”,明正德十一年立的“武安君庙碑记”,清道光年间立的有福建巡抚徐继畲题额的重修镇边寺碑记,以及大量的修关、修庙布施碑。

天险门及雁楼

  • 天险门为关城南侧之门,是关南第一道城门,石基砖券,高12.5米。其主体为明代所筑,残缺部分已于2010年整修如初,恢复了明代风貌。门洞上方额匾篆体书刻 “天险” 二字。门洞内的青石板为明代原物,600多年间清晰车辙仍然向人们诉说着多彩而辉煌的过往。

雁塔

  • 雁塔:原建已毁于1937年,现存主体为1989年重建,2010年补建。雁楼面阔5间,进深4间,重檐歇山顶式,四周设有回廊。楼内空畅,历史上的主要功能是供兵丁巡查,瞭望,现为雁门关古建筑博馆。

地利门

  • 地利门:与天险门对应的是地利门,石座砖身,额扁书刻“地利”二字。城门建有宁边楼,二层歇山顶结构,楼内原为杨六郎祠,现为雁门关古代军事博物馆。

关帝庙

  • 关帝庙:关帝庙位于地利门西侧,坐西向东,建有大殿三间,正中塑关老爷坐像,西侧塑关平、周仓站像。大殿对面为三间戏台。

瓮城门

  • 瓮城门:位于地利门外,俗称小北门。石砌门台,砖券门顶,额扁书刻“雁门关”三个大字。两侧镶嵌砖镌对联一副:上联为“三边冲要无双地,下联为”九寨尊崇第一关“。均为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傅山所题。一字一砖,短短十四个字,形象地道出了雁门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边贸街

  • 边贸街位于雁门寨与瓮城门之间。明清两代这里是边关易最繁华的地方。大街用青石板铺路,街道两边均为砖木结构的六檩鞍架瓦房,青砖砌墙,再现了明清边贸街的风采。成为展示边塞贸易和销售销售纪念品的商贸街。

豹突泉

  • 豹突泉:雁门关趵突泉早在明代就有记载。明万历版《代州志》载:”平地突出,若猛兽然,故名”。泉水北出塞口,流入桑干河。

雁门寨民俗村

  • 雁门寨,原有50多户人家,200多口人。历史的变迁使得如今的村庄仅剩6户人家,20口人。成为全国现存的不可多得的“边关村
  • 雁门寨与雁门关有着同样的古朴和沧桑,同样的色彩和味道!村庄虽小,却将一个“边关”村落的风貌和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在历史上村民是地地道道的“边民”,关里的人称他们 “关外人”,而在关北人的眼里,他们又是“关里人”。他们非南非北,却又贯通南北,融合内外。他们是中原与塞外分界点上的生存体。至今他们的生活方式仍体现着兼容南北的特征,风俗习惯仍显露着杂揉胡汉的印记。

后腰铺驿站

  • 后腰铺是过关后的第一个村庄,也是商旅马队休整之所。过去这里客商云集,店铺林立,现已辟为蒙汉风情的景区服务区。

杨六郎石雕像

  • 杨六郎石雕像建在海拔1600多米高的山梁上,由汉白玉雕刻而成。高19米,合57尺,寓意杨六郎57岁的人生历程。石雕像手持长矛,脚踏青山,身材魁梧,气宇轩昂,尽显杨家将的英雄风采。

雁门关长城

  • 雁门关长城,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巡抚都御史李景元在古长城基址上复筑而成。西起白草口,东至新广武,高8至10米,上阔4.6米,全长5033米,每120米建敌楼1座。现存完整敌楼有“针扃”、“控陇”、“壮橹”、“天山”等,此外还置烽火台、壕堑,是中国明代长城的代表作。

雁门大记事

大事记者,为史乘之一体也。上可溯《竹书纪年》、《春秋》、《左传》,中及《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以及史传之本纪等,此皆为以年系事之史,于纪传体之外,特称之为“纪年体”。后起之方志,大事记一目亦为不可或缺之章节。本大事记乃约取史志,旁及他籍,以笔者所见,因地考时,因时系事,按年编次,别立专章,以集史乘之遗文,存历代雁门之掌故,以便读者云。

——以上先秦

  • 公元前205年(汉高祖二年)刘邦遣将军韩信,大破魏王豹,虏豹,取平阳,得魏王母及妻子,悉定魏地,凡五十二县,置河东、太原、上党郡(《汉书·高祖纪上》)。按,太原郡辖广武。(《史记·高祖纪》作三年,似误。)《汉书·高祖纪》
  •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正月,以云中、雁门、代郡五十三县立兄宜信侯刘喜为代王。(《汉书·高祖纪下》)按,时句注山属雁门郡阴馆(今朔州市卞子疃乡里仁村)。
  •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九月,匈奴围攻韩王信于马邑,信降匈奴。(《汉书·高祖纪》《通鉴》)
  •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匈奴使左、右贤王将万余骑与韩王信将王黄等侵入广武,南攻至晋阳,与汉兵战,匈奴败走。(《汉书·韩王信传》、《史记·韩王信传》、《通鉴》)
  •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周勃、樊哙从高祖击韩王信,下霍人(今繁峙县境),,前至武泉(今内蒙武川县)击胡骑,破之于武泉北。(《汉书·樊哙传》,《周勃传》、《史记》同)
  • 同年,汉高祖刘邦击韩王信,于晋阳连战,乘胜追击,刘敬劝阻,不听,械系刘敬于广武。遂帅师逾句注,至楼烦。会大寒,士卒冻堕手指者十之二三。至平城(今大同)为匈奴所围,七日,用陈平计始得脱。返至广武,释刘敬,且追悔。(《汉书·高祖纪下》、《刘敬传》)
  •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去年代相陈豨反。今年冬,高祖遣周勃道太原,逾句注,入定代地。勃至马邑,马邑不下,攻残之。(《汉书·高祖纪下》)
  • 公元前166年(文帝前元14年),匈奴老上单于率14万骑侵扰朝那(甘肃固原东南)、萧关(固原南),杀掠吏民。文帝派军抗御,匈奴退去,汉军追至塞外,无所获而归。
  • 公元前158年(汉文帝后六年)冬,匈奴三万骑入云中,文帝令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屯勾注以备胡。(《汉书·文帝纪》、《史记·文帝本纪》、两书《匈奴传》)
  • 公元前144年(汉景帝中元六年)六月匈奴入雁门至武泉(今武川),入上郡,取苑马,吏卒战死者二千人,(《汉书·景帝纪》)
  • 公元前142年(汉景帝后二年)三月匈奴侵入雁门,太守冯敬与战,死之。发车骑材官,屯雁门。(《汉书·景帝纪》、《资治通鉴》)
  •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元光元年)冬十月,(《通鉴》作十一月)命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防御匈奴,六月罢。(《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
  •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六月,武帝用王恢谋,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车,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将兵三十万众屯马邑谷中,诱致单于,欲击之。单于入塞,觉之,遂走出。将军王恢坐首谋不克,下狱死。(《汉书·武帝纪》)
  • 公元前130年(元光五年)夏,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
  • 公元前129年(元光六年)春,匈奴入寇,杀掠吏民,帝遣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骑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各万骑,击胡关市下,李广为胡所败而还。(《汉书·武帝纪》)
  • 公元前128年(汉武帝元朔元年)秋,匈奴入雁门,败雁门郡都尉,杀略三千余人。武帝遣车骑将军卫青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斩获首虏数千人。《汉书·武帝纪》
  • 公元前126年(元朔三年)六月,匈奴数万骑入塞,杀代郡太守共友,侵入雁门,杀略千余人而去。(《资治通鉴》)
  • 公元前123年(元朔六年)二月,大将军卫青率六将军,兵十余万骑,出定襄,击斩匈奴三千余级,还军,休士马于定襄、云中、雁门郡。《汉书·武帝纪》
  • 公元前121年(武帝元狩二年)夏间,匈奴侵入雁门郡,杀略数百人,李广等出击,广杀匈奴三千余人,尽亡其军四千余人,独身还,当斩,赎为庶人。(《汉书·武帝纪》、《通鉴》)
  • 公元前98年(武帝天汉三年)秋,匈奴入雁门郡,太守不敢抵御,坐畏懦而弃市。(《汉书·武帝纪》、《通鉴》)
  • 公元前97年(天汉四年),匈奴扰雁门,武帝命李广利、路博德、朝说、公孙敖等率21万大军分路迎击,李广利军与匈奴交战十余日而无功,公孙敖被右贤王击败,汉军被迫退回。
  • 公元前97年(天汉四年)春,遣贰师将军公孙敖万骑、步兵三万人出雁门,进击匈奴,不利,引还。(《汉书·武帝纪》、《通鉴》)
  • 公元前69年前后(宣帝初)匈奴大发十余万骑,南旁塞,欲入为寇,遣赵充国将四万骑屯缘边九郡,单于闻之,引去。(《汉书·赵充国传》)
  •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元年),王昭君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为阏氏,由雁门出塞。(据《汉书》所记考定)。

——以上西汉

  • 公元29年(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卢芳自称汉后,投靠匈奴,十二月在九原郡自称天子,掠有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后汉书·卢芳传》)
  • 公元31年(建武七年),光武帝刘秀命中坚将军杜茂引兵屯田于晋阳、广武,以备匈奴及卢芳。(《后汉书·杜茂传》)
  • 公元33年(建武九年),帝遣大司马吴汉率王常等四将击卢芳将贾览于高柳(今阳高县),战不利。骠骑大将军杜茂与雁门太守郭谅击卢芳将尹由于繁峙(今浑源县西),贾览率胡骑万余救之,茂战,败,引入楼烦城,迁雁门吏(官吏)于太原。(《后汉书·光武帝上》、《杜茂传》)
  • 公元36年(建武十二年)遣谒者段忠传谕众郡弛刑(犯人减刑),将减刑犯人分配于杜茂镇守北边,又发边卒筑亭堠,修烽火,加强边备。(《后汉书·杜茂传》)
  • 公元36年,雁门郡人贾丹、霍匡、解胜等,先为卢芳将尹由所略,为将镇守平城,闻芳败,共杀尹由,降于雁门太守郭谅,谅上状,皆封列侯。(《后汉书·杜茂传》
  • 公元39年(建武十五年)二月,徙雁门、代郡、上谷三郡民置于常山关、居庸关(均在今河北省)以东。(《后汉书·光武帝纪》
  • 公元50年(建武二十六年)令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郡,八郡民归于本土。遣谒者分将驰刑,补理城谷。

景区美食介绍

熬鱼

代县特色菜太多,熬鱼可算其中一例,深受各界人士欢迎。

代县豆角焖面

豆角焖面是代县人最常见的家常菜之一,其制作材料很丰富,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不同的食材,同面条一起焖制。

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代县人常吃的一种面食,在民间业叫“刨紮”,其主要制作原料是莜面,莜面的原粮叫“莜麦”,也称“燕麦”、“玉麦”。

油糕

代县油糕,是以代县黄米(即软黍米面)为皮,糖料或枣泥、豆沙等为馅,经油炸制而成的食品。

代县火烧

代县火烧形似煎饺,为代县人常吃的一种面食。

景区住宿介绍

景区南北两个入口处建有前腰铺、后腰铺两个大型驿站式综合服务区,集旅游咨询、停车、住宿、会议、休闲、娱乐、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同时可容纳2000人就餐,500人住宿,拥有标准车位500个。在雁门关村和阜戈寨两个民俗村,还开辟有特色浓郁的农家客栈,可容纳500人就餐,50人住宿。

乘车指南

景区自2009年以来大规模修复开发后,古老的雁门关焕发出勃勃生机,“吃、住、行、游、购、娱”一体成龙,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广大游客面前。

(一)交通指南

1、公路

(1)北京方向:

  • A:北京——大同——朔州——雁门关——代县
  • B:北京——涞源——灵丘——代县——雁门关

(2)河北方向:

  • A:石家庄——太原——忻州——代县(全程高速)——雁门关
  • B:阜平——五台山——忻州——代县(全程高速)——雁门关

(3)陕西方向:

  • A:府谷——保德——五寨——原平——代县——雁门关
  • B:府谷——保德——忻州(忻保高速)——代县——雁门关

(4)河南方向:郑焦晋高速——晋城——长治——太原——忻州——代县——雁门关

2、铁路

  • A:全国各地——太原——代县,转由公路到雁门关
  • B:北京——涞源——灵丘——代县,转由公路到雁门关

3、飞机

  • A:全国各地——太原武宿飞机场,转由公路到雁门关
  • B:全国各地——五台山飞机场(定襄县宏道镇),转由公路到雁门关

目前进入雁门关景区有三条道路:

  • (一)由大运高速公路新广武出口下高速,经208国道南行7公里由关北进入景区;
  • (二)从代县阳明堡镇沿208国道北上30公里,由关北进入景区;
  • (三)由大运高速公路代县出口下高速,经高速路引道到代县县城,沿雁门关关南旅游专线往北15公里,由关南进入景区。

游览时间

正常需要2天时间

订票方法

买家留言留下取票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人数、游玩日期,并网上付款——我们工作人员给景区下单——我们将通过短信或电话确认你的预订信息——游玩当日凭短信或身份证在景区售票口取票入景区游玩——游玩归来在网上确认付款——交易评价。

取票方式

  • 在景区指定售票口凭短信(身份证)取票;
  • 如本店在景区有专门的接待经理或其他情况,客服会在确认电话里告知游客;
  • 特定城市范围内,快递送票。异地客户款到寄票,邮局、快递(在忻州市有中通、圆通、汇通、宅急送)、货运公司(在忻州市有华宇物流)、EMS发货。

参考旅游线路

太原、忻州、大同的自助游、团体游客可在双休日、中秋节、国庆节考虑以下线路:

  1. 五台山、芦芽山、雁门关三日游;
  2. 五台山、雁门关二日游;
  3. 雁门关、芦芽山二日游。

最佳旅游时间

4月—10月

开放时间

全年开放,节假日不休息。 夏日开放时间:8:00-19:30;冬日开放时间:8:00-18:00。

景区门票

90元/人

旅游提示

1、景区电话:0350——6102003 2、停车场信息:小车5元、中巴10元、大巴15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代县:新旧雁门关
代县雁门关
中國古建築(三)【43P】
2023年十一假期山西亲子旅行攻略(雁门关篇)
《雁门关》三律
繁峙、代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