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起欣赏中国单色釉瓷器的美,千百年都不会有审美疲劳的经典之色

在瓷器中有一种釉叫单色釉,它的美,纯净到极致,浑然天成、素雅淡净,它没有青花的蓝白相映,没有彩瓷的繁复缤纷,纵然仅纯净一色,却不输于“浓抹淡妆”,千百年来这种清雅的气质一直被奉为天物。

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不过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大段时间瓷器的造型、色彩较为拙朴实用,多和现代人的审美观有距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单色釉瓷器出在宋元明清时期。

单色釉也叫一色釉、纯色釉、一道釉,古时候的釉色都是用天然的矿物质着色,所以色彩非常的真实艳而不俗。

清乾隆霁蓝釉鹦鹉耳扁瓶

雍正、乾隆年间,制作了一批复古瓷器,两位皇帝对古器物的钟爱与鉴赏,引发灵感创造拟古形饰之瓷器。此件霁蓝釉扁壶依循汉代古青铜器及陶器风格,典雅简朴,即属这批作品之一。

清雍正祭红釉玉壶春瓶

首都博物馆藏。撇口,束颈,垂腹,圈足。通体施霁红釉,呈暗红,釉面布满大小不等的气孔。底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6字双行楷书款。器型较前代厚重饱满。具有典型的时代风格。

红釉

红似朝霞

红釉的种类很多,除鲜红外,由已浓淡而演变为各种不同的品种。深者有宝石红,朱红、鸡血红、积红、抹红等。抹红带黄色的又叫杏子衫,微黄的又叫珊瑚釉,此外还有桔红和枣红。淡的一般称粉红,带灰色的叫豇豆红,灰而又暗的叫乳鼠皮;胭脂红也是粉红的一种。粉红中最艳丽的叫做美人醉。

郎窑红

郎窑红,是中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

铜红

铜红釉是以含铜物质为着色剂,经还原焰烧成的红色釉。理论上讲,以氧化铜做发色剂,在还原焰中煅烧,就能得到鲜艳的红色,这就是铜红釉。

均红

瓷器釉色名,常用名:钧红釉。高温瓷种,中国四大名瓷(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中的颜色釉瓷。

祭红

自古以来,"祭红"是最难烧造的品种之一,就连影片中的那个"祭红"大花瓶,也是由于开拍前屡烧不成,才临时改用另一件"郎窑红"取而代之的。今天烧造一件合格的"祭红"瓷尚且这样困难,更何况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的古代了。

宝石红

首先,它是一个创新瓷器品种,它的颜色是新发现的天然“紫莹瓷矿石”在历经1380°C高温时所呈现出来的,“紫莹瓷矿石”的发现将带动陶瓷工艺技术的创新与改变,这是它的意义之所在。

豇豆红(美人醉)

清代康熙年间御窑厂烧制的铜红釉,色调淡雅,犹如桃花,酷似豇豆的颜色,并带有绿色苔点。后人描述为“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釉色上乘者名“大红袍”或“正红”,遍体一色。明快鲜艳,洁净无瑕;略次者,釉色如豇豆,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及绿苔,称“美人醉”或“美人祭”

火焰红

一种高温花釉。清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仿钧釉烧得的窑变品种。由于釉中含釉里红的铜红料和“元子”的青料,在高温下自然流淌并相互交融,呈现出火焰状的色调,其中偏红的称“火焰红”,偏蓝的称“火焰青”。

蓝色

传统蓝釉,以天然钴土矿为着色剂,除含氧化钴外,还含有氧化铁和氧化锰。蓝釉最早见于唐三彩中。但这时还是低温蓝釉,只有绮丽之感,缺乏沉着色调。

祭蓝(霁蓝)

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

霁蓝

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

宝石蓝

于高温失透釉,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生坯上挂釉,入窑经1200℃——1300℃的高温一次烧成,成色稳定。康熙时宝石蓝釉釉面有桔皮棕眼和气泡,分布比较均匀。

天蓝釉

高温色釉。由“天青”演变而来,清康熙时创烧。釉色浅而发蓝,似天蓝色,故名。含钴量在2%以下,釉中铜、铁、钛等金属元素均起呈色剂作用

洒蓝

瓷器釉色名。又称“雪花蓝釉”、“洒蓝釉”。明宣德时景德镇所创,清康熙时烧制成熟。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

天蓝

天蓝釉是瓷器釉色名。一种高温色釉。由“天青”演变而来,清康熙时创烧。釉色浅而发蓝,似天蓝色,故名。

雾蓝

雾茫茫的蓝色给人一种忧郁的朦胧之美,混沌的世界,耐人寻味的美

孔雀蓝

孔雀蓝釉”又称“法蓝”,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属于西亚地区的传统釉色,其制品在唐宋期间的商贸往来时被带到中原并在金、元民窑中陆续制作。大同金代阎德源墓出土的一对孔雀蓝黑花玉壶春瓶是我国较早期的孔雀蓝。

雪花蓝

又称“洒蓝釉”。明宣德时景德镇所创,清康熙时烧制成熟。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

抹蓝

与宝石蓝釉有些像,惊艳时光的幽美,

青釉

青如碧玉

古代南方青釉,是瓷器最早的颜色釉。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有: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绿、翠青等,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

天青

天青釉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瓷器釉色名,又名雨过天青,是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兰色釉,我国古代陶书描写的青如天,明如镜,正是这种釉色特点的形容。

粉青

粉青是一种釉色,青釉的品种之一。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施釉较厚,入窑后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色青绿之中显粉白,有如青玉,故名。

豆青

青釉派生釉色之一,起源于宋代的龙泉窑。豆青和东青原属一类,以后才各具特色。明以前微近黄色,至清代纯近绿色。其釉色为青中泛黄,釉面光泽比粉青、梅子青弱。

梅子青

采用多次施釉法,釉层比粉青更厚,入窑后经高温强还原焰烧成,釉色莹润青翠,犹如青梅,故名。梅子青是南宋龙泉窑创制的杰出青釉品种。

哥釉青

釉色乳濁透青白,細膩溫潤,肩部與下腹釉層較薄,釉面滿佈細碎開片紋,浑身春满岁月的痕迹,沧桑之美,惹人心怀。

汝窑青

汝窑特征是胎色呈香灰色,釉色多以纯正的天青色为主,釉面较光亮,釉厚且釉中有少量气泡。器物表面一般都有细密的开片,犹如蟹爪,无纹片者极少见。

黄釉

黄承天德

黄釉是汉族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安徽淮南寿州窑、河南密县窑等都烧黄釉。但正色黄釉,还是汝窑的高温黄釉——茶叶末釉。

娇黄

明代瓷器著名颜色釉。因用浇釉法施釉,故名。明宣德时创烧,盛于弘治、正德时期。烧成温度850—900℃之间,稳定性比其它低温釉要高。

蛋黄

因为其色如蛋黄,故名,与蜜蜡黄、浇黄相比,釉色淡而薄,滋润而无纹片,多用于一色釉器。出现于清康熙年间,釉黄微重,釉层透明;乾隆时釉中掺有玻璃白,釉汁混而不透,呈色嫩淡。

鳝鱼黄

结晶釉的一种品种。釉料中含铁、镁和硅酸,经高温氧化焰烧成时析出结晶,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黄褐色斑点,犹如黄鳝皮色,故名。

淡黄釉

【淡黄釉】颜色釉品种之一。由淡黄彩发展而来,淡黄彩最早见于康熙时从西方进口的珐琅彩料中,属于低温釉上彩,雍正时对其稍加改进,用来烧造淡黄釉瓷器。

鸡油黄

鸡油黄实际上是瓷器釉色名,是古董界对清代瓷器一种黄色釉的称呼,始于明初,明清两代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比“娇黄’略深,近似鸡油的黄色,故称。

柠檬黄

【柠檬黄釉】黄色釉之一。色淡黄,因其黄如柠檬,故称。是以铁为着色剂的低温黄釉。制作方法是先高温烧成白釉瓷,在白釉上施铁黄釉,入窑二次烤成。

绿釉

绿比翠玉

绿釉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我国传统的绿釉和绿彩都是以铜作着色剂,属于铜绿釉。

孔雀绿

孔雀绿釉是一种瓷器釉色名,亦称“法翠釉”、“翡翠釉”、“吉翠釉” 。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起源于宋、元民窑,最早见于宋磁州窑。明成化时,景德镇窑烧制成熟。

松石绿

松石绿釉,亦称“秋葵绿釉”,是一种瓷器釉色,是清雍正时期创烧的绿釉新品种。现代配方系用硫酸钡、碳酸钙、硼酸等配制而成。其呈色为淡黄色中微微发绿,与绿松石色泽相似,故名“松石绿”。

翠绿

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起源于宋、元民窑,最早见于宋磁州窑。明成化时,景德镇窑烧制成熟。

茶叶末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茶叶末釉始烧于唐代,当时的耀州窑曾大量烧制,唐宋时期,山西浑源窑和北方地区一些烧黑釉的窑场也有烧造。

苹果绿

祭红的一种窑变。亦称“苹果青釉”。烧成时釉中的铜大部分被氧化而形成深浅不一的绿色,一般在浅绿色底上杂有深绿色斑点,少数地方微泛红色,酷似新鲜苹果,故名。

秋葵绿

秋葵绿釉,瓷器釉色名,清雍正时创烧。现代用硫酸钡、碳酸钙、硼酸等配制而成。

瓜皮绿

瓜皮绿釉是一种瓷器釉色名。一种低温铜釉。因色泽绿如西瓜皮,故名。在涩胎上施釉,于低温中二次烧成。出现于明代中期,至清康熙时有较大发展。

白釉

白如梨花

白釉是瓷器传统釉色之一,真正的白釉应该是乳白色的乳浊釉,这种釉是近代才发明的。我国古代仅有元代枢府釉是失透的,其他白釉并不是白色的釉,而是将不含金属氧化物呈色元素的釉料施于胎骨洁白的器物上,入窑高温烧制而成的透明釉, 釉色因白润瓷胎的映衬而显出白色,现在习惯上将这种透明釉也称为白釉。

甜白釉

甜白是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由于永乐白白瓷制品中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在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便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故名“甜白”。

定白釉

定白釉为北宋定窑所烧白瓷。定窑采用富含氧化铝的瓷土制坯,因瓷土加工细致,制成的器物胎体轻薄,胎质洁白坚硬,釉中所含微量铁元素生成三氧化二铁,故釉色表现为乳白色,其白中还隐约闪烁浅米黄色。

永乐甜白

甜白是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由于永乐白白瓷制品中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在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便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故名“甜白”。

象牙白

瓷器釉色名。釉中含有金属钛的氧化物,色白中泛黄,似有象牙质感,故名。宋定窑、明德化窑烧制。

月白

钧窑釉色之一,较钧窑天青更淡的蓝色,釉层厚而不透明,以铁的化合物为着色剂。

卵白釉

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窑新创烧的一种高温釉,因釉色似鹅蛋,呈现白中微泛青的色调而得名。元代“枢府”瓷制作规整,品质优良,多有印花装饰,纹饰题材以云龙和缠枝花卉纹为常见,因“枢府”釉属乳浊釉,故纹饰不太清晰。

青白釉

俗称影青釉,是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的瓷器,是北宋年间由景德镇当地工匠制作的。

黑釉

黑如漆墨

黑釉是古代瓷器釉色之一,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黑釉主要呈色剂为氧化铁及少量或微量的锰、钴、铜、铬等氧化着色剂。黑釉釉料为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两大类。

无光黑釉

使用碱石灰釉为基础釉,选用恰当比例的黑色色料,成功研制出一种耐热低膨胀无光黑釉。

兔毫

兔毫亦称“兔毫花”、“丝毛釉”、“玉毫釉”、“异毫釉”、“兔毫斑釉”、“兔褐金丝釉”等底色为较深的绀黑色,并带有赤褐色的毫光,丝毛状的筋纹为黄褐色的咖啡色为底色衬托,非常协调。

玳瑁

玳瑁釉是一种釉面黑、黄等色交织混合的,色调滋润的釉,是吉州窑的产品。

乌金釉

始于明代成化年间而以清康熙朝作品为代表。以后衍为古铜、墨褐和铁棕等。料地有纯黑与黑地彩两种:纯黑为一色;黑地彩即在黑地上施彩绘,以黄、绿和紫三色为多。

虎斑

虎斑釉为吉州窑最为代表性的装饰手法之一,它色彩绚烂,大气洒脱!此盏古拙,虎斑漂亮,釉水到底,为吉州窑之物。现收藏于铜陵市国盛民俗博物馆。

鹧鸪

鹧鸪斑乍看之下就像是油滴的形状一样,据说南宋皇帝喜好茶道,当时的天下名茶产自福建武夷山,御用茶具的生产基地也在福建,其中作工最精湛者产自建阳市水吉镇,名为「建盏」,建盏上就布满鹧鸪斑。

油滴

瓷器釉色名。黑釉特殊品种,属结晶釉。创于宋代,有典型建窑特色。一般用石灰石配釉,铁为呈色剂。

褐釉

褐釉创烧于汉代,兴盛于唐宋。褐釉瓷器,分为红褐釉、黑褐釉、黄褐釉、绿褐釉、酱褐釉等品种。

古铜釉

古铜釉瓷器釉色名。一种低温黑釉。亦称吹古铜。

这些精美的瓷器是泥土在炉火高温中羽化而成,我们看到它们光鲜美丽的外表,却很少想起它们曾经受过多大的苦难,你我共勉,喜欢关注一下,更多的作品期待与您邂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怎么区分常见釉彩种类
抹红釉与矾红釉
明清单色釉瓷器-红釉、蓝釉、黄釉
郎红与祭红
彩瓷之母单色釉的极致“釉”惑
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