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为什么没有成功?

仁宗死于嘉祐八年(1063),侄曙继位,是为英宗。仁宗在位四十一年,英宗在位四年,在这四十五年间,宋帝国表面像是治世,其实内部的危机日深,财政的拮据,使中央政府简直无法支持。虽然仁宗英宗都不失为贤君,但因理财无力,又无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乃至“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忧勤而国不强”。到神宗时,宋的政治已至非变不可的地步。神宗的个性,远较仁宗为强毅,因此他能独排众议,任用王安石对政治做全盘的改革。

神宗名顼,英宗子,于治平四年(1067)继位。他在藩邸时,已对当时种种政治积弊,深感不满。他对王安石心仪已久,因此即位后便重用安石,商讨变法。安石,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仁宗时,举进士上第,曾知鄞县(今浙江宁波县),屡迁至度支判官。他不独以诗文名世,德行政事也莫不为当时人所推服。他除了读书论政外,对一切嗜欲都非常淡薄,他曾上万言书于仁宗,痛陈时政之弊,但未被采纳。英宗时,安石屡辞美官不拜,行谊高于一世。神宗即位后不久,便以安石知江宁府(今江苏江宁县),既而召为翰林学士。他与神宗论及政治,以变风俗立法度为当时的急务,神宗深为契许。熙宁二年(1069),神宗以安石参知政事,进行变法。次年,升任平章政事。他既居相位,推行新法益力,前后五年间,新法次第成立。新法的要点,可分三项:一是开辟财源,二是实行国民军事训练,三是推广教育。其理想则是造成一个公私俱赡,兵农合一,教育普及的社会。


安石的新法,大都切中时弊,亟应实行。但他推行新法的手段,则颇有失策之处。他具有浓厚的法家气质,例如财政方面,他着重开源,这与当时受儒家思想影响着重节流的士大夫,观点大不相同。他本人的个性又极执拗,无法接纳不同的意见,凡是反对新法的,都被他目为不读书的俗流。当时反对新法的士大夫有司马光、韩琦、富弼等,他们的思想虽然比较保守,但大都负有时誉,朝野目为君子。他们有的是安石的好友有的本来也赞成变法,但因安石的狷急少容,都不愿与之合作。这使安石的信誉,大受影响,新法的推行,也因之遭遇许多困难。反对新法的人,事实上对政治问题,并无若何卓见,他们的攻击安石,大都基于意气,对人而非对事。他们反对新法最主要的理由,是新法扰民,祖宗之法不可废,却没有其他改革政治的办法。较有时望的士大夫既不与安石合作,因此安石不得不起用新进。但他过分着重法制而忽略人事,他似乎只求新法的推行,而不注意这批新进者的品格,结果为群小如吕惠唧之流所包围,因而益失社会的同情,终致不得不引身而退。


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二月任副相,次年任正相,至七年(1074)四月罢政。次年二月复相,因与吕惠卿交恶,惠卿讦其过,于九年(1076)十月又罢,前后为相将近七年。他去职后,寄居江宁,过着朴素的平民生活。他个人在政治上虽然失败,但无可否认的,他对政治自有一套高远的理想。他的倡行新法,目的绝不是只在应付现实,或是为个人建立功名。他任事的勇敢,操守的廉洁和学识的渊博,都是难得的。安石罢政后,新法依然通行,其结果除了中央政府的收入较前充裕外,并没有其他显著的功效,这自然与安石以后推行新法的人有关。最不幸的,是因新法而引起朝廷的朋党之争,反对新法的士大夫,联合一致,形成所谓“旧党”,与以安石为首的“新党”相抗衡。神宗以后,双方斗争益烈,而国事也益不可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宋之变》概说
“南京人”王安石:文人的黄金时代,干成传世的“烂尾工程”?
王安石变法(五 · 等待时机)
看北宋为何灭亡:一张年号图,半代兴亡录
北宋历史简介
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的恩怨情仇大家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