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诛杨行动”大导演陈承瑢:给洪秀全信心,给韦昌辉机会

说起晚清历史则不能不谈太平天国运动,而要谈太平天国运动,则太平军北伐与“天京事变”就必然是一个热门话题。其中“天京事变”所留下的历史迷雾实在太多了,以至于学界对其爆发之具体原因及其经过都有很大争议,毕竟所能掌握的资料几乎都是太平军将领石达开、李秀成之自述,以及外国传教士爱尔兰人肯能大叔的回忆录。

当然,最能激起众人兴趣的还是,手中并没啥权力的洪秀全是如何发动“天京事变”的?换句话说,是谁给了洪秀全信心?要知道,太平天国的实际大权掌握在杨秀清手中,满朝文武都是东王之人,京师卫戍权也掌握在东殿。可以说,杨秀清就是天国的一哥,光杆司令洪秀全怎能奈他何!对此,“纵横国史”认为,在正常情况下,洪秀全压根不敢动东王,但若是有一位大导演,并安排好了整出戏的演出过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陈承瑢,广西藤县人,英王陈玉成叔叔,天官正丞相,爵位佐天侯。早年的陈承瑢家境衰落,生活艰辛,只能给地主驾车谋生,也算是老司机一枚。不过,陈承瑢平时比较爱赌博,而且欠钱还不还,所以在当地名声实在不怎样。有一次,因为欠钱不还而受到债主殴打,头破血流,很是尴尬。大年初三,陈承瑢拿起一把菜刀,直接奔向债主家,而后手起刀落,砍了债主之头。

有命案在身,陈承瑢受到官府通缉,在藤县已经无法继续待下去了。为此,早已加入拜上帝教的陈承瑢带着侄儿陈玉成赶往桂平县金田村参加团营,共谋反清起义大业。由此可知,陈承瑢参加起义乃是不得已而为之,其人品之低劣也是少有人能及,这与侄儿陈玉成之光明磊落形成巨大反差。

在宗派林立的太平天国政权,陈承瑢只带着陈玉成入伙,本身并没啥股份,其影响力实在是低得可怜。不过,陈承瑢为人圆滑,见机灵便,善于察言观色与阿谀奉承,很讨洪秀全、杨秀清欢心;并成为两者心腹,实在是厉害。所以,就算陈承瑢没有带股份入伙拜上帝教,但他的官职却一路飙升,先是担任天王侍卫、检点,定都天京后则快速升为天官正丞相,佐天侯,地位仅次于豫王大财主胡以晃。此外,陈承瑢是朝官领袖,有权利直接面见天王,是东王与天王沟通之桥梁。

陈承瑢能有今天,完全是靠杨秀清赏识和提拔,否则他能担任中层领导就很不错了。不过,陈承瑢表面上服从杨秀清,是东殿的人,但实际上却包藏祸心,时刻想除掉东王,因为他看不惯东王嚣张跋扈之作风。此外,自己还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东王杖责,搞得很没面子。

1854年初,杨秀清的同庚叔(八竿子打不着的叔叔)路过燕王府门前,正好遇到秦日纲的马夫。按照太平天国礼制,东殿集团地位最高,其他各王下属见到东王府官员或者是东王家属,均要起身行礼,以示庄严。不过,秦日纲马夫估计是不认识这位东王同庚叔,所以并未起身行礼,为此双方大闹一场。这位同庚叔觉得自己受藐视了,于是到东王那里告状,要求讨回公道。

按理说,这鸡皮蒜毛小事交给主管刑部的黄玉琨(石达开岳父)解决,或者是私底下了结就算了。但是,杨秀清却趁此机会大发淫威,将马夫处死,而且还是五马分尸。为此,秦日纲、黄玉琨均表示不服,要求辞职。陈承瑢作为秦日纲的好哥们,自然也要站出来说话,表示一同辞职,不干了。

杨秀清岂是好惹的,既然大伙都不干,而且还当面辞职,于是他立马表演拿手好戏“天父下凡”,将秦日纲、黄玉琨、陈承瑢各打二百军棍,而且还是当着大伙之面实行。对此,陈承瑢非常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不过,随着杨秀清越来越嚣张跋扈,他也隐约觉得洪秀全已经大为恼火,想找机会除掉杨秀清。要知道,洪秀全虽贵为天王,但却经常受杨秀清欺辱,甚至还威胁要进行“杖责”,让自己下不了台面。不过,洪秀全只是“虚君”,是典型的光杆司令,没兵、没权,想除掉杨秀清无异于痴人说梦。此时,陈承瑢站到洪秀全这一边,为其出谋划策,担任“诛杨”导演。

那么,洪秀全为何会相信陈承瑢呢?又为何放心让他来当导演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陈承瑢有这能力,可以确保“诛杨行动”顺利进行;况且陈承瑢与杨秀清之间的关系比较差(牧马人事件)。

熟悉太平天国史的朋友都知道,太平天国实行的是“军师负责制”,实际权力掌握在东王杨秀清(正军师)之手,东殿相当于政府,享有至高无上之地位。由于军事斗争繁忙,杨秀清将政务处理完全交给陈承瑢,并将之作为亲信看待,着力培养他。正因为如此,陈承瑢才可以随意出入天王府汇报工作(形式上),有机会随时可以见到洪天王,这是其他诸王少有之权力。此外,杨秀清的许多政令和布告均出自陈承瑢之手,由他来草拟政令,东王签字后则直接传给各地将领和其他部门官员。

正因为陈承瑢之地位特殊,所以洪天王才选择相信他,才让他来担任“诛杨行动”之大导演。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没错。陈承瑢来到天王府向洪秀全告密,说都东王杨秀清意图谋反,准备发动政变,要自己当天王。对此,本来就深受杨秀清欺负的洪秀全自然是相信,但却犹豫了,因为不知如何传出密诏,并让韦昌辉等外出作战之将领顺利回到天京。要知道,朝廷上下都是东王之人,京城卫戍权也掌握在东殿。根据太平天国制度,没有东王命令,部队不能随意调动,否则将会被视作叛乱。

不过,这并没有难倒陈承瑢,因为杨秀清过于信任他,这是东殿人马都知道的事情。所以,只要是陈承瑢发出的政令,没人敢不遵守。我们可以试想,若是没有陈承瑢做内应,没有他以东王之命令让部队回京的举动;韦昌辉与秦日纲带着几千人马赶回天京“勤王”,如此浩大声势,东王岂能不发现?再则,几千人马深夜回到天京,守卫在各关口的东殿士兵又怎能不怀疑他们有不臣之心?况且,在“天京事变”之夜,一向戒备森严的东王府却连个人影也见不着,若是没有陈承瑢搞鬼,怎会如此呢?杨秀清被诛杀后,若不是陈承瑢传达圣旨,东殿士兵几千人又怎会去观看“北燕受刑”,相信天王处决韦、秦之鬼话?

可以说,陈承瑢就是“诛杨行动”的大导演,他给了洪秀全信心,给韦昌辉创造机会。天王写完密诏后,陈承瑢传到韦昌辉、秦日纲手里;接到密诏后,韦、秦两人率兵回京靖难;勤王兵来到后,陈承瑢做内应,安排部队进城,抢占各重要街道,防止东殿士兵反扑;安排就绪后,韦昌辉北殿将士杀进东王府,将杨秀清就地解决;东王死后,陈承瑢发布“北、燕受刑”圣旨,诱骗在京东殿士兵前来观刑,而后一网打尽,一个不留。

有意思的是,“天京事变”的大导演陈承瑢,最终还是斗不过洪教主,他被当做替罪羊杀掉。可以说,陈承瑢是个失败的导演,既毁了天国的大好前程,更是赔上了自己的老命。

本文由“纵横国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涨知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京事变”始末
杨秀清手握实权,为何斗不过“不务正业”的洪秀全?
杨秀清足智多谋,为何对洪秀全“诛杨行动”毫无察觉?两字
“天京之变”的主要策划者——太平天国天官正丞相、佐天侯陈承瑢
陈承瑢
天京之变的重要推手:阴狠、毒辣、奸诈的太平天国佐天侯陈承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