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美庸医

 

生活在北美人们都知道,有病就第一步就是看家庭医生,除非是急诊。他们的作用好比国内的门诊医生,决定你是否需要看专科,做进一步的检查或到此为止家庭医生仿佛是包治百病的神仙,从来就是一付兵来将挡的范儿,外加一个如来佛般的手掌心,就是孙猴子在世也很难在他们的掌握中逃出升天。


每次看到他们我都忍俊不禁地想笑,因为他们有意无意就把你带到类似马尾巴功能的说教中去。然后又煞有介事的开出一些处方,来终结你初次的就医过程。事后又让人总是不踏实,感觉像被愚弄了似的。记得在国内病时,如果能说出明显症状,总是要上些手段,做许多检查,然后通过科学说话。我就不信了,都是肉眼凡胎他们就有洞悉一切的本事。有药为证,我每次吃了他们的处方药多不管用。而看医生就是浪费时间的概念无论是在加拿大,还是在美国,我感觉几乎零误差的一致。
几天前我又去看医生,原因是我的右手拇指患了接触性麻痹症。小医生(实习的)和老医生都让我摇晃了几下手指,然后就给我开了两瓶药。吃下去除了瞌睡不断外再无其它功效。十多天过去了,我的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她们不是庸医是什么,白白浪费了我每天早上起床前迷一小会的享受和时间。这等待一小时,看病两分钟的结果太让我难以忍受,于是我要求另外做一些血液测验,比如血脂,血压,血糖,算是年检了。
我就不明白了,在北美能做到医生的位子是何其难,这条路真可谓是学界的蜀道,得披荆斩棘,劳其筋骨心智也不能保证你最后能否修成政果。就是对那些在他国做过医生的人来说,还不必须像三堂会审一样,步步惊心的走上医生的神坛。考试,实习,再考试,找位置,历经8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苦斗,才有望立地成佛。用他们自己的话讲就是在家非家,人非人的日子里苦熬挣扎,像唐僧一样经历9981难,才修成正果的。每个医生座椅的光环下都有许多血泪写成的故事,只是鲜为人知罢了,因为人们都喜欢报喜不报忧。可怜的是那些经历千辛万苦,却终生都坐不到医生位子上的人们,他们的苦就不是用斗可以承载的了。
能出世的当是些精英和神仙般的才俊,但我们却看不到这一面。在他们温暖的神情和忽悠的话语中我总觉得是被敷衍和糊弄了,为什么会这样? 我不相信他们,因为他们没有治好我的病,也没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或说法。 是我夸大了自己病情,还是科学手段只能如此。
北美的医疗系统有它的好处自不必说, 它的弱点和漏洞却很少人注意到:

1)学制太长,医生书呆气十足。但看病是一种非常理论与实践向结合的科学, 缺乏足够的实践, 再多书本知识也成不了好医生。
2)过分强调医疗规范和严厉的赔偿制度, 使医生以照本宣科为本、为荣。但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很不同,有些病情确实需要医生智能化灵活地处理、因人制宜。
3)医疗过程过于流水线化。感觉在这里看家庭医生、专科医生、护士,象是进入了一道生产线,医生、护士个人忙个人的,从来不在一起和病人见面,越高级的医生越少直接见病人,全凭手下的医生护士们提供的检查化验材料诊断病情。看病看病,不看人你如何看病,万一小护士把左腿误写成右腿,再高级的医生上来也会锯错腿的,这种医疗事故不是常有发生么。


4)医疗体制上的不足,尽管家庭医生也去大医院上班,但单人独户的医生症所,一人包办全科,让人不放心:万一他犯错了或有知识误区,病人不死定了。中国国内通常是直接进医院看专科,而医生通常也不只一个,有时能看到医生之间交流病人的病情,虽然中国的总体医疗水平差一些,但这种合作性多一点的体制应该有正面的作用。

5)保险公司的条例和有些潜规则的限制,妨碍和简化了医生们正常行使职能和治疗手段。

在某些方面我还是认为国内的医患关系来的科学。我有什么病就挂哪科的号,有的放矢的选择医生多好。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万金油似的医生肯定是庸医,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里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和金钱先过门坎经过家庭医生这道关卡呢? 而且即便如此最后能否见到真佛却不一定。当然不但北美,欧洲等西方国家的医疗体制都是垄断经营,医生执业资格都由医生协会把持,外来的医生无论其行医经历多久,都必须重头过五关斩六将,褪几层皮,方能获得执业资格。这样就很好地保护了业内的医生,尤其是GP,什么病看不好没关系,看不死就挣钱。专科医生更是离谱,经常需要提前几个月预约,患者一见面五分钟就给打发了,病治得好不好另说,帐单却总是是天价。这个医疗体系制造了无数的富裕医生老爷,以及无数身患无法医治病症的病人。这些病人不见得都是绝症,但都是疑难杂症,一辈子治不愈,只好扛一辈子。医生们对此却心安理得。
北美医院似乎故意保持它的规矩,不能隔着锅台上炕,否则就得多付代价(同级医生的括号费也高出一倍)或根本得不到进一步的检查。这种婆婆妈妈的习俗就造就了一批万金油似的庸医。误人子弟啊!我以为设家庭医生的原因可能有三:
首先病人自己决定看哪科有很大可能性会看错病,而专科医生由于专业领域窄,能发现你其实不是你想象的那个病的本领更小,直接导致延误病情。
其次病人自己直接去找专科医生,可能导致医疗资源浪费,使得某些专科更加约不到时间(美国医院难预约这点大家都知道)。
再次就是专科医生不会像家庭医生那样保存一部分客户的全部病历、资料包括家族资料等,因此不一定比家庭医生更了解某些病的实际情况。上述分析是我一己知见,难免以偏概全,仅供参考。


离我看病的时间过去整整三周了,我却没有得到他们的任何结论。昨天通过一个做医生的朋友查了我的电子病例,肝油三脂偏高,其它都正常。这算不算病,如果是为什么不通知我,记得我临走时还多次请求她们别忘记把化验结果告诉我。按老婆的意思就是肉吃多了。就这点爱好,如果只是为了多活几天就不改了。至于手的毛病,也只能今年回国时再找朋友专科专看。没办法谁让我遇到的都是些庸医呢。

北美庸医 - 平凡往事的日志 - 汉纳百川 - 北美庸医 - 平凡往事的日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加拿大看急诊_徒工
美国实行家庭医生制度
文字2014-01-30社会能见度 被忽视的医生
家庭医生的三项职能及实施困境
美国的家庭医生
Best Doctor: 最佳医生服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