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国妙喻》:伊索寓言的翻译与抄录 Fables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一个个内容精彩,寓意深刻,凝聚着生活中的种种经验。《伊索寓言》是历史最为悠久,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其阅读量仅次于《圣经》。相传,在两千多年以前的公元前六世纪,一个名字叫伊索的古希腊奴隶,在被释放后,收集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全部民间故事,并加入一些阿拉伯、印度和基督教故事,集成了《伊索寓言》,一共有三百五十七个故事。
    《海国妙喻》被称作《伊索寓言》的第三个汉译本。目前认为,《伊索寓言》的第一个汉译本叫《况义》,一六二五年在西安出版,没有提伊索的名字,共有三十八个故事,其中两篇是柳宗元的文字,其余的来源不明。《伊索寓言》的第二个汉译本叫《意拾喻言》(又叫《意拾蒙引》),一八四零年在广东的广学会出版,共有八十一个故事。意拾,是伊索的粤语音译。据著名的外国文学翻译家戈宝权先生考证,意大利人利马窦在一六零八年最早把伊索寓言带进中国。但有人认为,一五八三年利玛窦已经从澳门进入广东肇庆,开始口头传播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海国妙喻》于一八八八年在天津时报馆出版发行,一共有七十个故事,作者署名为“(希)伊所布著,张赤山译”。实际上,其中三十六个故事直接抄录英国人罗伯特-汤姆用浅显易懂的古汉语翻译的《意拾喻言》,有的只改了篇名,有八篇连篇名也没改。有十多篇来自伊索寓言之外的其他国家的寓言,还有几篇很可能是中国人自己通过模仿或者编写的作品。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大部分通过动物来讽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伊索寓言》在今天可以看作是那个时代集体创作的结果,伊索只是其中的一位作者。《海国妙喻》中有一篇《觅食》:
     野猪游行柿树下,得烂柿而食之,日以为常。一旦无风,柿不下落,猪复寻之不得,哼哼而怒,以嘴掘土,宛如沟壑,遍觅亦不可得。猪本蠢物,思柿由地而生,不知柿在树上,而 不在地下也。
        噫嘻,尝见世人,鸡鸣而起,孽孽为利,风尘奔走,不遑暇食,每求财于地,殊不知,财出自天也!《语》不云乎哉:“富贵在天!”
    《海国妙喻》中的这个故事,竟然引用了《论语-颜渊》中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夫与蛇的故事
伊索寓言故事大全
伊索寓言小故事视频
伊索寓言 Aesop's Fables
小儿读书-24 | 我来介绍《伊索寓言》
为什么选择这几本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