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自浚县古城的报道(上)

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的浚县古城,经过640余年的风雨洗礼,如今仍保持着当年“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街区架构。让我们穿梭于百年岁月雕饰的街巷,在历史遗存中找寻它的足迹——明清时期北方县城建筑的典范

鹤壁日报记者 王利英 见习记者 张婷媛

采访了很多到过浚县的人,虽然每个人的印象不尽相同,但他们都认为,浚县是一座被文化滋养出的城市。现存的浚县古城,东携大伾山、南揽浮丘山,西挽大运河(卫河浚县段),形成“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独特古城格局,是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县城建筑的典范。

9月6日至12日,记者穿梭于浚县街巷中,从历史的遗存中追寻它往日的容颜。

“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

城墙作为一种传统的防御设施,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立的标志。说起一座古城,不能不提它名字的由来、建设年代和城墙、护城河等城内标志性建筑。

据清代嘉庆年间编纂的《浚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州为县,始称浚县。知县项如英移县城至浮丘山东北平地,东、南、北三面筑土城垣,西以卫河为险阻。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推出,浚县古城建城距今已有643年的历史了,初始为土城墙。

记者还在《浚县志》中查到历代浚县知县修补、增建城墙的记录: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知县卢光祖据山巅险绝处改筑焉,高增一丈,阔五尺,四隅建敌楼,间置戍铺,城堞悉皆以砖砌,门外设石桥。

雍正九年(1731年),知县陈国柱捐俸重修城门楼四座,城门内炮房四座。城正门四。西门外临河,即以河为池。北关池自西河岸起,至东关转至南关,共三面。

从几段记载中不难看出,经历届浚县知县多次重修扩建,浚县古城渐趋完善,到1731年,浚县古城已有4座主城门楼,城内设有4座炮房,4门外各建了一座石桥,自浮丘山南引卫河水,绕南、东、北而过,至西北再入卫河。至此,浚县古城的防御功能、生活功能、文化游览功能全部具备。

如今,东关石桥、南关石桥、云溪桥依然存在,东、南、北三面的护城河却早被填平,仔细找寻,或还能寻到几处当年护城河的影子。

随着县城的拓展,浮丘山后来被一分为二,位于城外的一半仍称浮丘山,城内的一半称小姑山,浚县古城形成东携大伾山、南揽浮丘山、西挽大运河(卫河浚县段)“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格局。

以文治阁为中心,浚县古城有48条街巷

浚县古城保护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赵文明告诉记者,浚县古城核心区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古城以文治阁为中心,有东西南北4条主街,8条小街,36条小巷,“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格局保存基本完整。

最令浚县人称道的是,作为中国古代郡县制的实证,浚县古城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我国北方县城建筑的典范,1994年1月4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目前我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66平方公里的县域面积内保存了300余处名胜古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4处16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7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4处,优秀历史建筑单位及院落44项,重要城市历史环境要素及遗迹遗址13项。

大运河(卫河浚县段)、黎阳仓遗址、古城墙、文庙、云溪桥、文治阁、黎公祠、大伾山古建筑群、碧霞宫古建筑群……9月6日至12日,记者踏访了这些与浚县古城息息相关的历史遗存,试图从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中看清浚县古城的兴衰荣辱、历史变迁。

古城内多处历史遗存急需保护

记者首先来到浚县古城西门外的云溪桥处,这座桥为五孔石拱桥,由青石构成,桥面上的石板已被磨得十分光滑。浚县为了保护古石桥,在桥西段设置了限高杆。桥上的栏杆大多为近期重新修建上去的,河底干涸,“云溪燕语卫水舟”只能遗憾地成为老浚县人的记忆。 

站在云溪桥上东望,便看到沿卫河而建的古城墙。据测量,城墙南北长768米,高5.7米,宽7米。基部铺砌青石,高4米;上部砌砖,砖墙厚1.3米。城墙上面原有的城堞、哨楼已不复存在。附近村民告诉记者,解放后,城墙边逐渐建起了房子,有的房子甚至建在城墙上面。记者采访时,这些影响城墙安危的房子已被拆除。姑山古城墙遗迹东西长200米,高3.5米,仅存夯土。

穿过允淑门,顺着南小门里街向前走,路北是老县衙和文庙所在地,可以看到工人们正在县衙旧址施工,文庙则成为浚县古城保护建设领导小组暂时办公处。

从南小门里街拐进庙前街,通过东大街,然后来到历史文化街区——南山街。作为明清时期民用建筑的典范,这条街区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建筑,康熙亲封的翰林院便在这条街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浚县的这些“前世”故事,你知道吗?
一座六百多年前的大明古城--浚县城
豫·鹤壁:浚县古城--数次整容后重现“山河襟带”旧貌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七百八十九卷
河源“古城”史话
【原创】浚县访古:古城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