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汉大学学分制改革初显成效

每个学生可制定专属的课表,江汉大学根据大数据分析开设课程,教师工资跟学生的“点赞”挂钩,提前修完学分的“学霸”还可以提前毕业……

江汉大学自2011级学生正式开始实行学分制改革,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目前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业内人士称,江汉大学的改革成果在我国地方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同类研究项目中已处于领先水平,对地方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

每个学生一张课程表

据了解,江汉大学是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于2001年合并组建而成。该校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学校人才培养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快速发展。2012年7月3日,教育厅正式批准江汉大学实行学分制改革,江汉大学成为我省首批实行学分制改革试点的省属高校之一。

江汉大学在原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特色鲜明、多元创新的课程模块。

据了解,江汉大学构建了主要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其中主要包括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大学语文等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又包括丰富的选项,比如大学体育开设篮球、网球、龙舟、瑜伽等23个体育项目。要求学生在上述四大课程模块中各选一门课程,给予学生相对宽泛的自主选择范围。

学校还构建跨学科课程模块,要求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拟定适合其他专业学生修读跨学科的课程模块,学生从第二学期开始至毕业前,在修读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要求在其他专业跨学科的课程模块中选修6学分的课程,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此外,为了弘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学校逐渐减少课内讲授学时,加强大学生课外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了具有生长性、立体型和开放性特点的课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包括学科竞赛类、科研训练类、综合技能类、专业实践类、创业教育类五个方面,赋予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课外创新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完成5学分。

“我们可以做到每个学生一张课程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江汉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选课制是实施学分制的核心内容和关键因素,也是学分制的灵魂和本质所在。江汉大学与专业公司合作,开发出适合该校学分制管理模式的选排课系统,方便每个学生制定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课表。

参照大数据开设课程

据介绍,江汉大学学生入学后第8周开始,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预选课程。学校通过学生预选的大数据,了解学生学习意愿,特别是对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和跨学科选修课程,合理安排教师和教室等教学资源,设置好课堂,充分满足学生需求。

学生的学费分解为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每年9月份缴纳专业学费,每学期第8周缴纳所选课程学分学费,多选课多缴费,每学分80元。为了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学校制定了奖励学分学费等激励政策。对于优秀学生,免听课程减免3/4学分学费;对《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必修课程,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免修该课程直接给予学分,全免学分学费;每学年所修课程平均绩点达到3.7以上,下一学期奖励3学分的学分学费;毕业时,在其专业内成绩平均绩点排名第一的学生,奖励其总学分学费30%。为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所有学生课外创新学分不收费。

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据统计,江汉大学每学期有17000多人次修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近11000人次选修跨学科课程,另外还有3000多人次选修了双学位课程。通过学分制管理模式,鼓励学生多选课程,学好课程,拓宽了学生知识结构,培养了复合型人才。

另一份统计数据显示,该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从2007级73.4%逐步上升到2012级84.3%;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在近几次考试(第37次至第45次)一次性合格率从22.5%上升到39.2%,高出全国平均值25%。此外,学校自主的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从2011年的142项逐年增加至2016年的509项。近几年,学生获国家级、省级甚至国际实践创新竞赛奖励越来越多。

学生评价决定导师津贴

学生的选课遵循“三自主”原则,即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知识结构和兴趣,自主选择不同选修课程;在不违背课程前后衔接要求的前提下,自主选择必修课程的学习进程,适度调整修读课程的学期;对于多个教师承担同一门课程的多个课堂,可根据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风格,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

江汉大学根据双向选择原则,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建立学业指导小组,保证学分制教学管理正常运行。学校同时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通过调整额定工作量标准、提高超额定工作量的课酬等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多开课、开好课,以满足学生选课需要。

从2012年起,江汉大学实施全员导师制,中级职称(或硕士)以上专业教师都要担任导师,规定专业配备2-5名导师指导学生。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审核学生选课单等工作。同时制定了导师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要求学院每学年对导师采取工作检查、学生评价、管理部门反馈的形式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发放津贴。每年评选10%优秀导师给予表彰,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称或岗位聘任。

导师与学生建立一对多的关系,导师不定期对所负责的学生进行专题指导,全天候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指导形式多样,包括集中讲解,个别面对面指导,网络互动、电话咨询等等。

江汉大学改革成果值得推广

历经五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江汉大学不断深化和完善学分制改革,赢得了全校师生和省、内外同行专家的广泛认可与好评。通过1871份学生问卷调查,89.0%的学生对导师指导工作满意和非常满意,90.4%的学生对选课环节和选课系统满意和非常满意,87.8%的学生认为学分制教学改革促进了自己学习进步。从2014年起,连续有华中农业大学、广州大学、长江大学、三峡大学、广东白云学院等高校来该校调研。

2016年6月13日,湖北省教育厅组织华中科技大学等五校专家对江汉大学“地方综合性大学学分制下教学管理模式构建与探索”教学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经过讨论与评议,一致认为江汉大学在借鉴国内外学分制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基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地方高校学分制管理模式,建立了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三三制”课程修读模式,构建了特色鲜明、多元创新的课程模块,制定并实施了学分制教学管理系列制度,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大学的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学科优势,弘扬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业内人士称,作为湖北省首批实行学分制改革试点的省属高校,江汉大学的改革成果在我国地方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同类研究项目中处于领先水平,对地方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通讯员:徐章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完全学分制”助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安徽2017年秋季中职试点学分制改革
大学生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
三所高校“加盟”学分制收费 两校实行弹性学制
大学学分制改革为何陷入困境
重大改革!这些高校,本科3年可毕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