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助与育人并举,扶贫且扶志 | 南京中医药大学

资助育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正式成立于2003年。

在学校资助工作的统筹规划下,学院采取资助与育人并举,扶贫与扶志同步,不断探索与研究,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

一、 学生资助育人管理的背景

自招收第一批本科生以来,信息技术学院的学生累计达到1 553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生达313人。截至2018年一至四年级11个班级,630名学生,其中毕业班108人,家庭经济困难生93人。

学院成立15年,在落实学校资助政策、加强资助管理、强化资助育人等方面,稳步探索,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效果。

但是,由于招生时间较短,中医院校非中医药类专业的特殊性,以及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低等问题,学院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大挑战。

一方面,学生资助工作经验积累相对较少,为使资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需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学生资助工作强调“资助”,忽略“育人”,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问题的工作上有待提高。

审视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学院以经济困难生认定为基础,坚持资助与育人并重,关注经济困难生技能的提高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 学生资助育人管理的主要做法

1、以资助为基础,做好经济困难生扶贫

针对奖助学金工作,信息技术学院专门成立了评审领导小组,由院长、党总支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班级辅导员及学业导师积极参与。

对奖助学金中的助学金认定工作,学院将评议小组范围扩大,深入基层,以辅导员为抓手,覆盖班委会成员,组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评议小组。

评议小组认定之前,由学生自愿申请,小组成员走访班级、宿舍、周边同学初步了解情况,然后向各小组负责人汇报,由各班级辅导员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和证明材料,逐个谈话,核实情况。

对小组成员中发现的其他家庭经济较困难学生,而且自身未申请者,主动约其谈话,了解实情。

建立健全并及时更新家庭经济困难生信息库,保质、保量完成学生助学贷款和各类补贴发放工作,保证经济困难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拓展资助资源,增加社会爱心资助项目,多渠道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充分利用寒暑假,走访家庭经济困难生。特别是对一些残疾、单亲、建档立卡、孤儿等特殊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帮扶。

学院坚持做到对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的全覆盖,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帮助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生顺利完成学业。

2、以育人为核心,强化经济困难生扶志

为更加深入了解贫困生群体,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及资助工作,信息技术学院于2013年成立弘志社。该社团是由学院全体国家助学金获得者自发组成,由学院分团委直接指导的院级学生社团,现有社员90余人。

弘志社以弘扬志愿,发扬风格,帮助他人,不求回报为宗旨,利用业余时间、节假日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入社区、贫困地区,开展各种公益活动。

为提高经济困难生自强不息、回报社会的意识,依托弘志社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有意识地通过各类培训提高经济困难生技能,如文案宣传技能培训、PS技能培训及资助知识竞赛活动。

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师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开展感恩回报活动,如教师节义务帮助老师清洁电脑、打印机等设备,简单故障的排除与维修;重阳节与退休教职工共度佳节等。

积极申报和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主题活动,组织拍摄“感恩·成长”主题微电影。通过各类培训、竞赛、志愿服务等活动,强化资助的“育人”功能,帮助经济困难生能力提升、全面发展。

此外,搜集受资助中优秀学生的典型事例,用身边的真人真事激励广大学生。征集和评选受助学生的优秀事迹,通过学院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推送优秀学生事迹,向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激励和感染其他同学。

发挥受资助优秀学生在群体中的感召力,鼓励其担任奖助政策宣传大使,送政策回母校,让更多的人了解学生资助政策,回母校分享自己大学期间学习和成长,帮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和了解大学生活和学习。

在提升经济困难生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受资助学生群体中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鼓舞,取得进步。

3、资助与育人结合,解决经济困难生的问题

为全方位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学院经济困难生的实际需求,帮助学院和弘志社为学生发展提供所需资源,优化资源利用率;

现已面向全体经济困难生开展问卷调查,汇总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心理状况、生活、学习、就业需求,找出学院资助工作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针对学生最关心、最需求的部分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宣讲、心理辅导、学习以及就业帮扶。

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追踪了解困难生中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症下药。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习困难帮扶小组,考前重点辅导和一对一答疑活动,改进学习方法,降低不及格率。

对于心理有困惑的学生,积极配合心理中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定期谈话、课外辅导、联系家长等方法,帮助学生增强信心,解决心理疑惑。

针对就业存在困难的贫困生,成立就业帮扶小组,提供就业信息,给予求职就业补贴和帮助他们参加就业能力提升培训,让困难生顺利毕业并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 学生资助育人取得的主要成效

1、经济困难生认定进一步规范化

通过成立评审领导小组和认定工作评议小组,多方位多途径了解困难生情况,申请、核实、认定、跟踪,有效保障资助到真正有需要的学生。

2、经济困难生实际问题得以解决

翔实了解经济困难生所面临的生活、学习、工作、心理、就业等各方面情况,充分发挥可利用资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和生活,顺利毕业并走向社会。

3、经济困难生技能水平得到提高

在资助与育人并重的前提下,根据学生需要开展相应社团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强化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引领、品格塑造、能力提升,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长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校资助贫困生实施方案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会计学院|防汛期间学生资助工作部署会
教育要扶贫,更要扶精神
大爱无痕 润物无声 ------宝鸡园丁中学”爱心助力,学子圆梦”精准扶贫走访纪实
永州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请您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