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中医治疗虚损之大纲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出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写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彪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写之。审其阴阳,以別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引之。

一、名家注释

王冰注:“气,谓卫气。味,谓五脏之味也,杨上善注:“谓寒瘦少气之徒,补其阳气也,五脏精液少者,以药以食五种滋味而补养之。

张志聪注:“形,谓形体肌肉;精,谓五脏之阴精。夫形归气,气生形,温热气盛者,主补阳气,放形不足者,当温之以气。五脏主藏精者也,五味入口,各归所喜,津液各走其道,故五味以补五脏之精。

李中梓注:“此彰之法也。阳气衰微,则形不足,温之以气,则形渐复也。阴髓枯竭,则精不足,补之以味,则精渐旺也。”

高土宗注:“凡形不足而羸瘦者,当以阳分之气药温之,阳气为能外达也,阴暗不足而虚弱者,当以阴分之味药补之,阴味为能内滋也。”

张介宾注:“以形精言,则形为阳,精为阴;以气味言,则气为阳,味为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故形不足者,阳之衰也,非气不足以达表而温之;精不足者,阴之衰也,非味不足以实中而补之。阳性暖,故曰温;阴性静,故曰补。”

任应秋注:“任老认为形不足者是言阳(卫阳、中阳、元阳)、气(表气、中气、真气)虚一类的虚损性疾病;温之以气是指以培元。

中国中医研究院和广东中医学院合编的《中医名词术语选释》注:“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意指由于中气虚而产生的形体虚弱,须用温气药补养中气,则脾能健运,营养增加,使肌肤形体逐渐丰满;精不足,指人体的精髓亏虚,应补之以厚味,使精髓逐渐充实。厚味,指富于营养的动植物食品,也指厚味的药物,如熟地、肉苁蓉、鹿角胶等药。


《虚损病类钩沉》

虚损病类钩沉》医学专著,清代·尤怡著。

虚损病类钩沉》由任继学教授编辑出版。

(三)对“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应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此论短短数语却道出了中医治疗虚损之大纲。自《内经》提出此论始,后世医家对该经旨多有发挥,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中医中药贴脐疗法】精选(35)——虚 劳
朱良春老中医治疗颜面黧黑斑经验
易水内伤派善以五行制化论病的周慎斋
56《中医诊断学》湿淫证、燥邪证 第二节阴阳虚损证候
虚损病类钩沉
《虚损病类钩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