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渡舟,肝病,概论:肝在生命运动中的地位和生理特点;肝病的病变规律;肝病的诊断学特点;肝病的治疗原则


刘渡舟,肝病,概论


肝胆理论是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肝胆的生理、病理、诊断与治疗的一门科学。中医对肝胆的认识,早在《内经》中就有比较系统的论述,以后的《千金方》《中藏经》等著作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到了金元时代,朱丹溪提出“主疏泄者肝也”,把肝脏看做是机体运行气血和新陈代谢的重要藏器,对肝的生理有了新的见解。明清以后,随着温病学的崛起,对肝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尤其是叶天士养胃阴学说建立以后,并经过魏玉璜、王旭高等人的共同努力,划清了肝阴、肝阳、肝气、肝血的发病范围和疏肝、养肝的治疗界限,从而大大丰富了肝病的辨证论治理论,使临床医生对肝脏的生理、病理、发病阶段和临床特点,以及辨证论治等,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成为指导临床实践的主要依据。

一、肝在生命运动中的地位和生理特点
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把脏腑与脏腑,脏腑与形体各器官组织,脏腑与外界环境联系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的学说。五脏即是生命运动的重要物质一—精、神、气、血的藏舍之地,也是生命运动的根本。如《灵枢·本脏》云:“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灵枢·本神》亦云:“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本脏》篇还进一步指出;“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因此,早在《内经》中就已把五脏看做是整个生命现象和生理活动的中心了。
心、肝、脾、肺、肾五脏,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之间,既分工又合作,互相依赖,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了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肝在生命运动中的作用又如何呢?肝属足厥阴经,是一个多叶的脏器,足厥阴经脉循行分布最广,上至巅顶,下至足底,与胆、胃相连,与冲、任、督诸经脉相通;联系目、喉、舌、唇、胁少腹、前阴、睾丸等部位;居于季胁,排列六经之末,位处水火之间,应春气而主生、升,这就充分说明了肝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肝为厥阴,中见少阳之化。“少阳”是指初生之阳,主持生发之气。因肝应春生气,而配在东方,“肝者,东方木也,木者春也…万物始生。”(《难经》)虽然这是取类比象的说法,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的基本特性。另外,肝属厥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两阴交尽,谓之厥阴”。所谓交尽,意即阴之极尽的意思,阴之尽则阳之始,故又有一阳之气来复之机。因为厥阴与少阳相为表里,故《灵枢》云:“肝为阴中之少阳”。为此,肝有阴阳体用之异。
“体柔用刚”,是肝的另一生理特性。因为肝主藏血,肝赖血养,故云体柔,然肝气主疏泄,气为阳,故云用刚。且肝与胆为表里,内寄相火,是以肝体虽柔而其用则刚。肝之体柔用刚的特性,决定了肝的阴阳对立统-的关系,也只有在刚柔相济、血养其体、气资其用的前提下,肝才能调畅敷和而不病。
由于肝的生理特性不同于其他四脏,所以它在人体生命运动中也有其独自的特点。例如:
1.肝主生发   生发,是指生长和升发。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壮、老、已的变化规律,都是先从春天生发之气开始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因为春天的阳气上升,促进了万物的欣欣向荣,人之于气交之中,也必须顺应这个规律,所以肝应春生之气,而主升发的作用,它是人的生命源泉和动力,林佩琴说:“凡上升之气,皆从肝出”。(《类证治裁》)升降出入的运动规律,推动了脏腑气化,脏腑气化活动,维持了升降出入的平衡协调,而整个脏腑气化活动则都藉肝胆生发之气的鼓舞。沈金鳌说:“肝和则气生,发育万物,为诸腑生化”。(《杂病源流犀烛》)张石顽也说:“肝脏生发之气,生气旺则五脏环周,生气阻则五脏留著。”(《张氏医通》)由此可见,肝主生发之气是肝的重要生理功能。
2.肝主疏泄    疏泄,意即肝有疏通排泄的作用。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①对血液循环的调节。由于肝具有藏血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可根据人的不同活动情况,以调节血液的需求,如人活动时血液循行于诸经脉,人卧时血液内归于肝。血液或行或藏,亦由肝气的正常疏泄来实现,唐容川说:“肝主藏血焉,至其所以能藏之故,则以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流畅。”(《血证论》)②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出入升降是机体代谢的基本形式,肝除主生发功能外,还表现在它对气机的调节作用。唐容川又说:“木之主疏泄,食气人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血证论》)这里的疏泄又包括肝敷布阳和之气以运行全身的功能,如水谷精微剽悍行于脉外的“卫气”,则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温分肉以候外,故《灵枢·师传》云:“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甲乙经》也说:“五脏六腑肝为之将。”说明肝具有抵御外侮的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通过敷布卫气来实现的。又如水谷精微运行全身,或为营,或为卫,或为气,或为血,也需要肝气的疏泄,协助脾气散精,从而“淫气于筋”,以成“罢极之本”。另外,机体代谢过程中废物的排除,也是藉肝气疏泄的作用,诸如水气潴留,痰浊内生,瘀血阻滞等证,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肝失疏泄有关,《医阶辨证》谈到,肝气郁滞,可使“六腑传化失常”。
3.肝主运动    运动是生命存在的形式,举凡目视、足步、掌握、指摄以及肢体的各种运动,都与肝的功能有关,《素问·五运行大论》云:“肝在天为风…其用为动。”肝之所以主运动,一方面是通过它所主的筋及筋膜以联系机体的骨干、关节、肌肉,形成肢体运动的主要关键,俗云:“筋长则力大”。故肝主筋与筋膜,而获“罢极之本”的称呼;另一方面由于肝藏血,目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由此可见,肝血对机体的运动功能所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4.肝主藏魂   中医认为:神是指人体的精神活动,魂则是神之用,藏于肝,故“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灵枢·本神》。意思是说:“由于魂藏于肝,藉肝血之潜敛,则魂安不扰,随神以动,任物之味,故依附于神,而主宰着人的精神情志活动。”
如上所述,肝在人的生命运动中,不是一个简单的解剖学概念,而是具有生发、疏泄、运动、藏魂等特点的一个多能脏器。
必须指出的是,功能是物质存在的方式,物质是产生功能的基础。肝的物质与功能的关系反映肝体与肝用的辩证统一之中。肝之血、阴谓之肝体,是资助肝用的物质基础;肝之气、阳,谓之肝用,是对肝阴产生作用的必要条件,故肝的生理特点,古人称之为“体阴而用阳,”然阴阳两方必须保持对立的统一平衡,才能使肝气调畅而不病。
肝属五脏之一,其功能的发挥要在他脏的作用下,才能得以实现。华岫云说:“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以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临证指南医案》)因此,我们不能离开其他脏腑孤立地去看待肝的生理作用,也就是说,必须从藏象学说的整体观念和对立统一规律中,去看待肝在生命运动中的作用。

二、肝病的病变规律
肝病是指肝的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切病证的总称,它包括肝的功能和器质两方面的病变。中医认为:各种症状的出现,都可根据五脏所属,来揭示五脏生理、病理特点,而把握其生理、病理特点,可以掌握脏腑病的病变规律。例如:肝为风木之脏,主筋,凡有振掉、强急、抽搐、动乱、急迫等病象者,都属于肝;肝为将军之官,藏魂,在志为怒,凡情志改变中的郁怒等所致的病变都属于肝;肝藏血,凡血证因郁怒而起者都属于肝;肝位胁侧,凡胁下病变诸如疼痛、痞块等无不与肝有关;肝喜酸,凡泛酸嗳气皆属于肝;肝胆相连,凡口苦、睛黄、黄疸、视物有晕而模糊、惊狂等,都属于肝。凡此等等,把握了肝病这些变化规律,并进而区别其中主次、标本关系,就可以触类旁通,活泼地掌握肝病的辨证论治了。
然而,应当看到,在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病因是本,病症是标,辨证时“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因此,认识肝病的病变规律,还应当从病因、脏腑经络的传变规律、病理特点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现分述如下:

(一)病因特性对肝脏发病的影响
病因学说认为:病因的分类可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这种病因的分类法也适用于肝的病因的分类。尽管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不同,所表现的病证特点也因之而异,然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肝病的病因牵涉面广,病变也较复杂,但是,六淫中的“风淫”,七情中的“怒”和情志抑郁,以及不内外因中的“酒毒”、“痰浊”、“瘀血”、“房室”、“外伤”等,对肝病的发生具有特异的关系,在辨证论治中极有参考价值。
1.六淫发病于肝风属阳邪,性主开泄,喜行而数变,然“风气通于肝”,故“风气”为厥阴肝木之主气。《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此为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可见,厥阴以风木之气为本,故肝病可产生“肝风”之变。一般而言,肝风属内风范畴,因“风气通于肝”,外风可因营卫空疏招致内客于肝,也有热极生风而内外相引者,但不管是内风,抑或是外风,或内外相引,都是表现为“善行数变”,动摇振掉之病象。
其他五淫,湿、热、燥、火、寒邪,每多以风邪兼挟而发病于肝。例如:风火为患,可因风乘火势,火借风威,导致肝脏升发、疏泄,动摇太过而为病;寒与湿为患,凝敛黏腻兼挟风邪为其间,可牵引肝之升发、疏泄的功能而为病;“燥”为津液不足之象,有温燥、凉燥之分,风挟燥热则消灼津液,风挟凉燥则津液不布,无论是消灼津液,或津液不布,都可致肝的体用失调而为病。
2.七情致肝为病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过度,可伤及相关的脏腑而发生各脏之病。如怒为肝志,其气刚暴,容易导致肝病。因怒则气血逆乱,而使肝失去疏泄条达之用。石念祖说:“人忿则全身气血颠倒,最易伤肝。”(《王孟英医案释注》)并且,气血逆乱以后,轻则气盛而胸胀”(《灵枢·论勇),重则“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素问·调经论》)表现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的多种厥证。如果影响到藏血功能,还会表现出血溢于脉外诸证。如上逆则为呕血,下迫可为崩漏。若大怒气逆乘侮脾气,也可以出现完谷不化的飧泄之证。并且往往因气逆化火,导致肝魂不能戢敛而生怒狂之变。
由此七情致病,都会导致气机紊乱,影响血液失调。因此,悲、忧、恐等情志过度都可使肝为病,王孟英说:“肝主一身之里…七情之病必由肝起。”(《王孟英医案》)如“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因恐则气怯,气怯则下行,因而使肝的升发受到抑制;“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气消则使肝气内夺,可使肝魂不藏,所谓“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者是矣;“惊则气乱”,气乱则神魂无主可使肝胆之气内消,而产生惊悸与惊狂等证;“思则气结”,气结测肝气内郁,而使疏泄不利,多表现为饮食不思,胸胁胀满证。以上说明了怒可导致肝病,其他情志也能使肝气为病。因此,需要针对肝脏为病特点,结合具体证候考虑问题。

(二)肝病脏腑经络的传变规律
人身脏腑居里,经络居表,经络是脏腑表里配属的纽带,脏腑是经络气血循环的根本。形骸五官关系脏腑所主,躯体部位则关系经络沟通。因此,脏腑经络是个整体,并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的生理作用,又是反映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于外的通路,因此,发病之初,经络脏腑可以相互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又可以相互传变。比如说,外因之疾多先发于体表,由经络而内传脏腑;内因之疾初起多先表现于内,由脏腑而外达于经脉(如表里同病则内外并重)。所以,在认识肝病变化规律的同时,不能离开脏腑经络的病理反映。下面就肝病的传变规律分别论述如下:
1.经脏互传    经脏互传是指脏及其所属经脉可以互为传变。既可先有经脉病变,而后传脏腑,也可先有脏腑病变,而后传经络。肝属厥阴,肝之脏病可以导致足厥阴经脉病,足厥阴经脉病也可以影响肝病。如《伤寒论·厥阴篇》第351条云(按赵本号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此证为厥阴血虚而寒邪客于经脉,故用当归四逆汤滋血以温散经中寒邪,而第352条又说:“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这说明寒中于经与寒邪犯脏在治疗上有相同之处。又如第378条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这一条就反映了肝脏寒邪而又外及于经络的证候,而有互传的病变规律可循。至于因经脏互传,在内外出入之间,常可扰及所系属之五官(眼、耳、鼻、舌、口),五体(皮、肉、筋、脉、骨)而发生病变。如“肝病者眦青”(《灵枢:五阅五使》)“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素问·痿论》)可以看出,这些病变的发生,实与“肝开窍于目”、“肝主筋”有内在的联系。
2.经脉互传    经脉互传是指本经病变不愈,传与另一经为病而言。如足厥阴经脉属肝,它的传变规律有手足两经相传(即肝传心包或心包传肝),有阴阳表里相传(肝传胆,或胆传肝)。《伤寒论·厥阴篇》第326条说的“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就是足厥阴肝病,而上犯于手厥阴心包的一个说明。至于表里相传,是指厥阴与少阳相表里,少阳之邪,若不从表外解,则易于内陷厥阴而为病,而厥阴之邪内溃亦可从阴出阳而出现少阳证,所以,表里相传是肝病传变中一种多见的形式。
3.肝病传变特性    肝,干也,其特性每以干犯他脏为能事,如上侮肺金,下竭肾阴,中伐脾胃,不一而足,其中尤以肝病传脾和肝病及胆,或肝胆同病,在临床上尤为常见。
应当指出,肝病传变并不是固定的模式,在传变过程中,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春善病鼽衄”(《素问·金匮真言论》):体质因素,“木形之人…其为人苍色…能春夏不能秋冬”(《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又如情绪突变,“五志内伤,故令不得以次传”。凡此等等,说明了肝病传变和时令气候、体质因素及精神因素等影响是分不开的。

(三)肝病病理变化特点
上面谈到,由于病因的特异性,和病因中的阴阳偏盛关系,可使肝病依据经络脏腑的内外表里关系进行传变。如病进则由表入里,病退则由里达表,开人于为主变化中有其一定的特点。
1.肝病的基本矛盾在于体、用失调    肝属厥阴,厥阴为两阴交尽,一阳初生,故体阴而用阳,发病则以“体”、“用”失调为基本矛盾。并且,可因阴阳互相消长而出现阴阳挟杂之象。
肝为风木之脏,然木能生火而水又能生木,故肝木介于水上火下之间,发生两种不同的母子关系。若肝之阴阳失调,就会扰乱母子两脏的安全。所以,它既可挟水而动,也可挟火而动,使阴阳水火不得交济而为各种病证。
2.气血病证是肝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肝为多血少气之脏,病则血常不足,气反有余,“气有余便是火”,火盛而更易耗血。而且气郁则血滞,所以在肝病的过程中,初起只涉及气分,若气分羁縻不愈,则入于血分。例如肝阳升发太过,则使气血上冲而病厥,若肝风上扰则见头目眩晕,或跳痛;如挟火热,则两目红赤胀痛、颊赤;又如涉及少阳之经,则两耳疼痛;若气病及血,可出现咯血、呕血;若肝血内虚,不能藏魂,则出现多梦易惊等证;若阳气升发不及,则清阳不易上升,而必见病起则头眩、痛而喜按、面色青白、两目皖肮无所见等证;若肝气不升,脾虚下陷,又可见洞泻肠鸣、嗜卧善恐等证;如肝阳化风,而风挟燥热,也可见到消渴善饥等证:此证若在妇科方面,更见于月经前期,经量为多,基则发为崩漏之证;若因肝气郁抑,则见胁痛、院网、嗳气大息;若内挟瘀血,则见腹内坚硬、月经愆期、腰腹疼痛等证;若气不疏泄,三焦不利,则小便不利。


三、肝病的诊断学特点
诊断学认为:从诊察疾病显现在各个方面的客观症状,可以帮助了解疾病的原因、性质及内在的联系,从而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因此,我们在了解肝的病变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其诊断学特点,包括四诊观察和肝病特有症状的鉴别诊断,就会更好地掌握肝病的辨治。

(一)四诊对肝病的诊察
1.望诊     以五色命脏,则青为肝色。临床可依据青色的明晦含露与所见部位,来分析肝病的寒热虚实和预后转归等变化。以常变而言,面色明润,隐含微青之色,为其常,《素问·五脏生成》曰:“生于肝,如以缟裹绀”,说明青色隐然内见,即是肝脏所见于外的正常色泽。若颜面青色而晦滞,毫无光泽,即为肝病之色,且又提示了病情危重,所以《素问·五脏生成》又说:“青如草兹者死”。如青色显露不失明润,病虽较重,仍有较好的转归,故又说:“青如翠羽者生”。可见诊察青色的晦暗、枯槁、显露,能够诊断肝病的轻重顺逆。以青色所见部位而言,如小儿两眉间(印堂)青色暴露,则为惊忤伤肝,或肝风易动之象;若面见青色或太阳穴部位见青筋的,则为急惊风预发之兆。余如目青多为风寒,屑青紫多为血瘀,唇吻反青,四肢黎獒者则为肝气已绝。若以兼色而论,如面色青兼白为挟寒或脱血;青而兼黑为痛甚;黑而枯瘦则为肝肾将败。在辨兼色时要分清主色和客色,乃是提高诊断水平的一个关键。
此外,根据“肝主筋”,“肝开窍于目”,“爪为筋之余”理论,观察目、筋、爪色泽的变化,也可以作为诊断依据。如肝风发动目常眨眨;肝阴内亏则视物不明或雀盲;痉厥将作,目多上视或斜视;若目直视或正圆,则主病情危重;目青多风寒,目黄多瘀热,目赤多风热,兼肿者系因风火交扇;目涩而痒者多病有虚风;爪甲枯槁提示肝热。甚则舌体的变化,也可作为诊断肝病的依据,因足厥阴经脉络舌本,故凡见舌卷、强硬、短缩、萎缩,或伸出颤抖、歪斜不正等态,都与肝病有关。
更有意思的是,对机体外在的体形、动态、肢体运动状态及精神面貌的观察,也能为肝病诊断提供依据。如《灵枢·本脏》云:“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广胸反胶者肝高,合胁兔胶者肝下,胸胁好者肝坚,胁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胁骨偏举者肝偏倾也。”《灵枢》这一记载,虽然还需要加以临床验证,但它说明中医的体检要求还是比较具体的,其目的就是为诊断疾病提供依据,当然精神状态的诊察则更为重要:所谓望神,是指观察病人精神意识的变化。古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说明望神的重要性。如卧病所致的昏迷,可见到循衣摸床,两手撮空等无意识举动,肝风内动的痫证,可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诞沫,两目上视,四肢抽动,鼻息必鼾,或见精神烦躁与易怒等病证。由此可见,通过观察精神变化,判断肝脏阴阳气血盛衰的病态和预后,这对临床来说是有指导意义的。
2.闻诊   病人语言、声音、气味的变化是疾病的客观反映。根据中医学肝“在音为角,在声为呼”,“肝为语”等有关理论,通过对语言、声音、气味的观察,可以帮助判断肝病寒热虚实的变化。如从声音高低不同可辨虚实,小儿阵发性惊呼,发音尖锐,惊恐,多为肝风之证;成人下利矢气,辟辟有声而粪色青者,亦多与肝风有关;盛怒之下,大声疾呼,多属肝实之候;时发太息,长声短叹,多属肝郁之候;如呃声高而短,响亮有力,或呕吐较猛,声音响亮有力多属肝火冲逆之候;若呃声低而长,且微弱无力,有时则见于肝寒冲胃之变;若以语言变化而言,声高有力多为实热,狂言骂詈不避亲疏,多系肝经实火所致;若语言低怯,或说话断续不接,或颠倒错乱,喋喋不休,喃喃不止的又多属肝经虚热之证。
肝病患者的口气、汗气、排泄物等,也有其特殊表现。如肝经之证易排泄酸腐臭恶等物,或小便臊臭特甚,或淋浊带下,臊臭特甚。无论口气、汗气,或二便的气味,只要嗅到酸或臊臭味,即可作为肝病的诊断依据。
3.问诊    问诊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对肝病患者进行问诊,应在抓住肝的主证前提下,追询其自觉证候和病情喜恶,判断它是否与肝的发病有关。如以头痛为例:首先辨明病位究属何经,如头痛在巅顶部位,可以认定它是肝经的头痛,因为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上会于巅,而肝之风木之气又有向上升发的作用,所以,多与肝经风阳上冒有关。在此基础上,应探索病情是否肝风病中而有兼挟之邪,例如抽掣作痛的为风重;兼头胀的则多挟风热:痛如雀啄的多为风火;头顶压痛或首如帛裹,则为风湿之邪;若寒湿头痛,则喜热而恶凉;火燥头痛则喜凉而恶热;邪偏实者,则巅顶胀痛不已而手不可近;正偏虚者,则痛而喜按,且时作时止。通过以上的问诊所得、四诊合参,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诊断也就不困难了。
4.脉诊     脉诊是诊断肝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重视脉象对肝病的诊察甚为重要。临床上要以脉的至数,脉的形态,脉的幅度等方面进行鉴别分析,以诊断具体病情。以常变而论,正常的肝脉是微弦,“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日弦”(《素问·玉机真脏论》),是说脉来稳重,张力柔软,脉波滑利,反映了气血运行通畅,肝脏功能正常。至于肝病的脉象则是弦多胃少,“病肝脉来,盈时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素问·平人气象论》),是说弦脉虽滑而欠柔,脉体长而盈实,触指道劲。然而,“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至于肝病的真脏脉,是但骇无胃,只见强硬劲急,状如弓弦,毫无从容和缓之象,所谓“急益劲:如新张号弦,其脉预后大多不良。以部位而论,历代医家多数认为关部脉均候肝胆病变,一般左关候肝为主,故肝病左关脉弦。若右关脉弦,多为木克土,兼见腹痛腹泻,腹满胀大等证。如两手关部俱弦,或右盛于左,预示病情已进人严重阶段,病情加深。若以相兼脉象而论,弦数属热,弦迟为寒,弦细为肝血虚,弦细数为肝阴虚生热,弦大数为肝火盛,弦大为邪实,弦涩为血瘀,弦滑为风痰,弦而微浮为厥阴病欲解。凡此种种,弦脉兼见其他脉象,往往提示肝病兼有不同病候。
此外,腹诊在诊察肝病时也具有特殊意义,尤其在肝病发展至肝木横克脾土的阶段更为重要。一般来讲,肝病继发腹水,以手按其腹皮松软不坚者,多为脾虚不运而水湿停留之证。反之,腹皮紧张,按之坚而弹性,则多为气血水相凝结不散等实证。若腹中胀痛,以手按之腹中有块而固定不移,则多为积聚之变;若肝病而腹部反凹陷不起,以手按之而不柔和,则为肝之气血津液不足的反映。

(二)肝病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由于肝病的病因病机复杂,反映于外在的症状也不尽相同,甚至是千姿百态,错综复杂的。如何在同中辨异,于异中求同,辨别疑似,分析准确,这就需要认真地鉴别诊断。
1.胁痛    肝在人体的解剖部位居于右胁下而稍偏左,因足厥阴经经脉属肝络胆,布于胁肋,故胁痛是肝病的特定症状,如“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邪在肝,则两胁中痛”。证之临床,肝病患者多有胁痛一症,因此,对胁痛的鉴别诊断很有意义。
肝病胁痛的鉴别诊断,应着重辨别痛的性质和痛的部位、比如病的性质有隐猫,张痛、热痛、刺痛、坠痛、注痛及串痛等的不同。一般来讲,隐痛即隐隐而痛,绵绵不休,痛时喜按喜揉,舌红少苔,脉见沉细或略数,这种情况多见于肝病病程较长的患者,其痛势往往因劳累诱发,张石顶云:“里虚而痛者,阴不足也。”(《张氏医通》)张景岳也说:“胸胁隐隐作痛,为肝肾精虚。”(《景岳全书》)可见隐痛多属肝阴不足,或水不涵木所致。胀痛是指肝区既痛且胀,痛胀并作,病人多有胸脘部胀满不舒等证,宜从肝郁气滞与湿热壅滞两者进行鉴别;若见胸满不食,呕吐暖气,或腹中胀满,多与肝气横逆,克犯脾胃有关;若见胃呆纳少,呕恶厌油等证,则因肝郁化热,湿热交蒸,疏泄不利为病,其舌苔多厚腻,脉多弦数或弦滑。热痛是指疼痛中灼热感,可于虚实之中进行鉴别,实证痛副,发病多急,常件有烦躁易怒头痛阳干、便干溲赤、舌赤脉数等症;虚证则隐的作痛发病缓设,多见于久病之后,常伴有头举尖眼口干热,舌红吉少,脉细数等症。实者多为肝火所致,虚者多风所肾不足而起。“注痛”是指肝病病人,自感右胁下或剑突下疼痛如有根基,固定不移,随体位变动,或饱餐后痛势加重而言;且常兼见皮肤甲错,面部有蟹爪纹理,舌紫脉涩等症。坠痛是指胁痛伴有沉重下坠感,往往久立痛增,平卧则痛减,喜揉喜按,兼见气短乏力,纳少便溏、脉虚 舌淡等症,多为久病之后,肝木乘脾,脾气下陷所致。串痛是指痛无定处,攻冲上下,时发时止,发作多与情志波动有关,兼有嗳气、善太息、舌淡、脉弦等症。刺痛是指痛如针刺、固定不移,兼见舌青脉涩等症,多属血瘀,多为病久由气及血,气滞血瘀而成。亦有虫扰胁痛者,其部位以右胁及剑突为主,多兼有呕吐蛔虫,颜面发生虫斑,痛势有如顶撞感的症状。凡此种种,只要认真诊察则不难鉴别。总的来说,其鉴别重点应分清气、血、寒、热、虚、实。如偏气分的多实,偏血分的多瘀,亦有虚中挟实。如实证患者,误用香燥理气太过,则易向虚证转化,这些证候都是临床应当掌握的问题。至于胁痛部位,也有一侧或两侧之异,肝病胁痛虽然多以右胁为主,但肝失疏泄,两
侧攻刺而痛,临床亦不少见。
应当指出的是,胁痛固然是肝病的常见症状,但不能一见胁痛即诊断为肝病,尤其应与风寒、痰饮等证所引起的胁痛相互鉴别。其要点在于:肝病胁痛往往有较明显的情志过度刺激等诱因。有情绪不稳定、性急易怒表现,且易引起脾胃方面的症状,如胁肋隐痛、腹满、纳呆、肠鸣、便泻、倦怠乏力等症。痰饮胁痛,其痛多满痛而胀,伴有咳吐痰诞,呼吸咳嗽则疼痛加剧;风寒胁痛,痛势阵发短暂,多伴有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等症。这些只要在临床上认真辨证分析,就不会发生误诊。
此外,胁胀也是肝病常见症状,易与胁痛同时存在,痛而兼胀,或由胀而痛。所谓“肝壅、两胁满”,说明胁胀多见于气滞。不过单纯胁胀的出现,多数在病的初期或后期阶段,肝病初起,胁张多为胁痛的前驱症状,其程度可以上及胸府,下连少腹,而以实证多见:肝病后期,由于久病正虚的缘故,胁痛解除后,往往遗留下隐隐胁胀,多属虚中挟实,以血虚挟瘀尤为多见,这在临床上是很有诊断价值的。
2.黄疸     黄疸的出现,多为湿热或寒湿内蕴而生。如湿热发黄的则为“阳黄”,寒湿发黄的则称之为“阴黄”。肝病而有黄疸,因肝胆互为表里,肝病若影响胆汁排泄功能失常时,则可发生黄疸。喻嘉言说:“胆之热汁满而溢出于外,以渐渗于经络,则身日俱黄。”(《寓意草》)肝病继发黄疸非单纯湿热所引起,还应注意与瘀血、寒湿、疫毒等因素有关。鉴别诊断,凡身目黄色鲜明、小便短少、色黄赤者为湿热黄疸,兼有心中懊依、腹胀、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热重;兼见身热不扬黄色带晦、头身困重、脘痞腹胀,口淡不渴、背黄厚腻、脉象濡缓者为湿重。若症见身黄、少腹硬清,水便不科、黄色兼黑、目青面黑,或心中如瞰苏难状颜上黑见下热、脉沉结等症,则为瘀血黄疸,多为瘀血湿热相合,阻滞肝胆所引发,新病后期此证比较多赛键发黄,每以脾阳不振,寒湿郁滞为主,多兼有纳少、脘闷、腹胀、大便不实等症。疫毒黄疸是肝病中最急剧的一个类型,多具有发病急,病势重的特点,常突然身黄,迅速加深,黄色如金,胸满气喘,高热烦渴,尿如柏汁,腹胀胁痛,神昏谵语,脉弦数或细数,舌红绛,苔黄燥,吐衄便血,或见斑疹,或见腹胀昏迷等证;病因为感受“天行疫疠”之气,热毒之邪,化燥而劫伤肝血,或迫血动血,或内陷心包所致。总之,肝病发生的黄疽不可概以湿热、寒湿而论,因此,进行鉴别诊断实是提高辨证论治水平的关键。
3.乏力    乏力是指肝病患者自觉四肢倦怠,周身无力,懒言少动的病象而言。因“肝为罢极之本”,主一身筋脉及肢体的运动,所以肝病可以使机体耐受疲劳的能力减低,而显示体疲乏力的症状。经临床观察,肝病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出现疲劳和乏力的征象。其鉴别诊断之法,宜分清虚实两端,虚证有肝气虚、肝血虚、肝肾两虚之别;实证有气滞、血瘀、湿热蕴结之分。肝气虚者易见周身倦怠,肢体软弱,不耐劳动,动则气喘,心悸,自汗,易受外感。因肝主升发之气,若肝之生化不足,则脾胃运化功能受影响,四肢的运动、肌肉脏腑的营养受到限制,故呈现倦怠、乏力的症状。黄元御云:“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温和则肝木发荣,太静则风恬水寒,土湿不能生长…”生气不足者十当八九,木气抑郁而不生是以病也。”以上讲的是肝气、肝阳的生化功能不及之虚。若肝血虚的乏力症,则多见头晕、视物昏花等症,并且下肢乏力,伴有似痛非痛,似麻非麻之感,甚或筋脉发生拘急。实证之气滞、血瘀、湿热蕴结,在病变中虽然可以互为因果,但在鉴别诊断上仍有不同的区别:如气滞倦急乏力,多伴有肢体酸胀,关节串痛,卧床休息反而加重,运动后则反稍轻的现象。此证多见于肝病初起,因肝气郁滞:血行不畅所致。直瘀修息无力,具有明显瘀血体征,且四肢酸痛,或伴低热等证。缘因肝血虚而不行筋脉失养所致。湿热乏力多作见肢体沉重酸楚、头痛如裹、小便黄赤、或目黄身黄,多见于湿热蕴郁肝胆,肝疏泄失职,气血阻渴经脉,是以乏力。总之,肝病乏力不可六概责之于虚而妄投补剂,仍宜细心鉴别,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4,头痛眩晕    头痛眩晕也是肝病的常见症状。因足厥阴肝经经脉上络巅顶,故其头痛多以巅顶为甚,又肝开窍于目,肝风又多上扰,故眩晕多为阴虚阳亢,下虚上实之证。两者常合并出现,也可以单独出现。头痛眩晕同时存在,多见于肝热或肝阳上扰之证,兼有头之两侧太阳穴胀痛,眩晕如坐舟中,多为阳用过极,疏泄太过所致。《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肝疏泄太过,易掉眩鼓栗,筋痿不能动。”当然,少数患者亦可因肝血或正气不足所引起,多兼见头顶痛其,头晕眼花,心悸不寐等证。故《至真要大论》又说:“肝疏泄不及,头顶痛重而掉眩。”

肝病头痛要注意从肝郁、肝热、肝阳上亢、肝寒肝火等方面进行鉴别诊断。其鉴别要点在于:肝郁头痛,多在一侧,因精神抑郁诱发或加重,兼见胸肋胀满,脉沉弦等症;肝风头痛,痛多在巅顶,伴头皮抽掣或有蚁行感;肝阳上亢头痛,痛多兼胀,伴有耳鸣目赤等症;肝寒头痛,虽也多痛在巅顶,但多有呕吐稀诞,脉弦缓等症;肝火头痛,痛势急刷,伴心烦目赤、口苦易怒等证。诚然,头痛除肝病中常见以外,他如内因髓海空虚等,亦可引起。
肝病眩晕,可参照肝病头痛进行鉴别,不过眩晕的出现比较易见于肝风、肝阴(血)虚的患者,肝风引起常由阴虚阳亢,风阳旋绕所致,必有抽掣、动摇之象;肝血不足,多伴有面色苍白,心悸失眠,手足发麻之症。
5.腹胀   腹胀是指肝病患者出现脘腹胀满而言。因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故肝病腹胀以少腹胀满为多见。肝病腹胀亦有虚实之分,实证以肝经气血瘀阻,因而出现胀满之证。凡因气滞所致之腹胀,多以食后较甚,有明显的肠胃症状,肠鸣漉漉,矢气则腹胀较松;因瘀血所致之腹胀,则见腹皮脉络怒张、面色黯黑、唇色紫褐、肌肤甲错,反映了肝经瘀血而致经脉失养。至于肝肾阴虚之腹胀,属于虚证,可见面色晦滞,口燥咽干,腹部独大,叩之空空然不实,且逐渐积水,这种脾不健运,气聚水停的腹胀,也要分辨脾肾阳虚和湿热的孰轻孰重,兼脾肾阳虚者多见纳呆、便溏、肢冷、恶寒等证;兼湿热者,多见脘胀撑急、烦热口苦、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证。
此外,腹胀有时也偶见腹痛、腹胀并存者,这在肝病中多见于气滞血瘀,《灵枢》云:“眇络季胁,引少腹而痛。”妇人经带治广产亦不乏其例,与肝大疏泄有关。
6、抽搐、囊缩    抽搐是指四肢抽搐、拘急搐挛而言,囊缩是指阴囊缩人而论,两者皆为肝病常见症状之一,多见于肝病的危重阶段。抽指多因肝风内动所引起。申于“动风”的原因不一,抽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如阴血亏虚,不能满养筋脉的轴搭,可见手足拘急不宁,初起但见手指蠕动,严重时即成“痉厥”,伴见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舌绛脉细数等阴虚见症;热盛动风,因热伤津液,筋脉失养,以致抽搐,多伴见抽搐有力,高热,口渴心烦,舌红,脉弦数等症,《素问·痿论》说,“肝气热则筋急而李”。至于囊缩一症,则有寒热之分,属于寒邪者,因寒主收引,使肝脉不利者有之;属于热邪者,因热伤津液,肝脉失润,而使囊缩。属于寒证则有寒象而舌苔黑滑有津;属热证者则有热象舌苔黑而且燥。然无论寒热何证,凡见到男子囊缩,女子乳缩的皆为危重之候。
7.善怒惊骇    善怒是精神易躁喜怒,虽经劝说也不能自拔。惊骇是善怒的进一步发展,表现于惊惕骇怒,使精神不安。因肝藏魂,怒又为肝志,故善怒惊骇皆为肝病的常见症状,《灵枢·本神》云:“肝气实则怒”。惊骇的出现则又与肝不藏血,或热邪迫血妄行,以致魂无所君,放见惊骇,《索间·五常政大论》说:“肝其病发惊骇”。
以上所举,仅是肝病的几个主婴常见症状,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①肝病汽见市状鉴别诊新其有定符点,掌握它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有一定作用;②中医又肝病的诊断,是完全以藏象学说为依据的,所以不能把肝病孤立起来,应当和它所联系的各个脏腑加以有机的联系,如能掌握这两个基本精神,对肝病的诊断就庶几近之了。


(三)气血辨证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
我们在前面谈到肝的“体”和“用”的问题,肝病辨证的入手处,就是首先分辨气与血矛盾的问题,这因为无论肝病的发展变化如何的复杂,都离不开体、用平衡失调这个基本矛盾。因此,阴阳气血辨证较能概括肝病的演变规律。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机体新陈代谢的源泉,而肝的生理功能,无论生发、疏泄、运动都是气血的生化和运动表现。因此,肝病的病理变化无不反映于气血的失调。朱丹溪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佛郁,诸病生焉。”所以,我们认为,气血辨证在肝病诊断中具有积极意义。


四、肝病的治疗原则
王旭高认为:“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后世医家治肝方法甚多,李冠仙订治肝十法,王旭高订治肝三十法,叶天土、黄官绣、张山雷等对治肝均有独到见解。近代医家如秦伯未提出治肝十六法,岳美中以补、泻、和三法以统之。究之吉代医家对治肝方法的分类,存在一个名异而实同,或名似而义异的问题,名目繁多,反不切实用。近代医家且结合临床进行了比较切合实用的分类,们亦未能取得统意见,这对初学者来说,易坠雾海,茫茫无所适以。我们认为应根据肝的生理特点、病变规律,掌握其治疗原则。才能执简驭繁,以应变于临床。肝病的治疗原则,概括大要可归纳为:

(一)疏通气血,条达为要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郁则经气逆,郁久则血瘀,是以气病可致血病,血病亦可导致气病,所以,无论肝病的初中末任何一个阶段,疏通气血这个原则应贯彻其始终。《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李东垣作《脾胃论》十分注意疏运肝木;朱丹溪虽善用苦寒却妙于开郁;叶天士创通络法巧寓疏肝,凡此种种,皆贯彻“疏通气血”之旨于其中。这就说明治肝方法虽多,掌握“疏气令调”的原则,使其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肝病者初伤在气,气机紊乱,继可化火动风,因而疏肝理气是其基本治法。叶天士说:“过郁者,宜辛宜凉,乘势达之为妥。”即便是郁从火化,使用时也应注意“用苦泄热而不损胃,用辛理气而不破气,用滑濡燥湿而不滋腻”(《临证指市医案:开火)若郁久及血,气滞血瘀,疏肝理气,亦有轻重之别。轻则疏气养血活血合用,重则理气活化同法。若瘀阻络脉,又宜和肝通络、宜通而不辛窜,化而不峻猛,总之,用条达舒畅以复其自然生理之态。

(二)体用结合,补泻适宜
补虚泻实是中医治则学说的核心,肝病治疗落实这一原则主要是指,补肝体之不足,泻肝用之有余。由于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用药物五味之性去纠正脏腑阴阳气血之偏,从而达到恢复脏腑功能活动的目的。所以治疗肝病也必须根据“五味入胃”,“各归所喜”和“各有所喜攻”的理论,去纠正肝之“体”、“用”失调的基本矛盾,使其平衡,而达到治愈肝病的目的。
五味归经学说认为:酸先入肝。《内经》提出“肝欲酸,急食酸以补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的原则。这里的酸、辛、甘是指药物的五味,“欲”和“苦”是指肝脏的性质,说明辛散、甘缓、酸收是调整和恢复肝的功能活动的原则。但要说明的是,对“补用酸”与“酸泻之”,“以辛散之”与“用辛补之”,应有一个正确的理解。“酸”补是指运用酸性药物补益肝体而言,后世的酸甘化阴即是;“酸泻”是指运用酸性药物收敛肝用太过而论。因此,两者一言其体,一论其用,皆从体用角度去调整基本矛盾。“辛补”、“辛散”也是这个意思,“辛补”是指助肝阳(气)之用,“辛散”是指疏泄肝气之太过。王冰指出:“木性条达,辛散则助用事之能,所以说是补;酸收则违犯其条达之性能,所以说是泻。”(《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可见,五味补泻之用,皆以调整肝之体用矛盾为出发点。至于“甘缓”一法,是指甘缓以建立中气,使肝病不能传脾而论,缓肝之传变,如急躁善怒伤肝,运用甘缓的药物以建立中气,使中气健,则肝病可愈。故《难经》指出:“损其肝者缓其中”,仲景主张“益用甘味之药以调之”,都是从这个角度提出的。
肝有气血阴阳,肝之气血阴阴失调皆可导致肝病。因此,补肝之法,实为临床所不能偏废。历代有人执“肝有泻无补”之论,实是不当补而误补后的错误结论。黄官绣说:“昔人云,肝无补,非无补也,实以肝气过强,则肝血不足,补之反为五脏害,故以无补为贵。讵识肝气不充,是犹木之体不振而折甚易,非不用以山茱萸、杜仲、续断、鸡肉壮气等药以为补,鸟能制天折之势乎?肝血即竭,是犹木之鲜液而槁在即,非不用以地黄、山药、枸杞以滋其水…其何以制肝燥之害乎?”(《本草求真》)其实,临床上补肝气,养肝血也是常用的法则。
肝气横逆窜扰,或肝风内动冲逆,大都属于肝用太过,多为实证。治宜泻实,有平肝、镇肝、清肝、泻肝、化肝诸法之立,这都是根据《内经》“高者抑之”、“惊者平之”、“寒者热之”等原则发展而来,临床上运用恰当,效果尤佳。
但是,使用补泻法则的时候,要掌握运用标准,不当补而补之,往往敛邪为害,不当污而泻之,易犯“虚虚”之戒。尤在泾说:“盖脏病唯虚者受之,而实则不受,肝邪唯实则能转之、而虚则不传,故治肝实者先实脾土,以杜滋蔓之祸;:治肝虚者,宜补本宫,以防外侮之端。”(《金匮要略心典》)这就说明,补泻的运用,必须恰到好处,才有益于治疗。

(三)明辨标本,缓急有度

《景岳全书》说:“本为病之源,标为病之变。”病因为本,证候为标,肝病的发生也和其他疾病发生一样,先有正气内虚,抵抗能力低下的内在因素,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但在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病症,因而标本可以互相转化,如肝阴不足、风阳内动,风阳之症为标,肝阴不足是本,但治疗时宜急则治标,必须先平肝潜阳以熄风阳,待风阳熄,再培补肝阴以疗其本。又比如肝病黄疸,湿热郁遏为标,肝疏泄失职是本,也必须清利湿热,解毒退黄以治其标,待湿热解除后,再疏利肝气以治其本,当然必要时可标本兼顾。若肝血不足,仅见头晕、心悸、不寐等症,病程较久,宜遵“缓则治本”的原则,滋补肝血,待肝血得充,则标证自解。由此可见,标本不辨,则缓急难分,只有明辨标本,才能主次有序,治疗上泾渭分明。

(四)整体治疗,疗养兼顾
肝病的病变,虽然主要是肝功能失调,但因为五脏是一个整体,脏腑之间相互影响,因此,肝病可影响他脏,他脏有病亦可影响到肝,所以治疗肝病,不能见肝治肝,而应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金匮要略》),即是说应从整体出发,协调各脏功能,才能达到治肝目的。例如:水衰木无以生。地黄丸滋之,土衰木无以植,则参苓术草以培之;血虚有火,用丹栀逍遥散以清之;血虚无水,四物汤以养之;补火之法,下同乎肾;泻火之法,上类乎心等等,都是从整体出发而确立的,从而达到恢复肝功能的目的。
此外,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机能也是很重要的措施,尤其肝脏寓一阳生生之气,不适宜大量苦寒攻伐克削药物,反损生阳之气,使病迁延难愈,病去七八,即当停药以调养,所谓“必养必和,待其正气来复”,这点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肝病多起于情志不遂,临床医生除用药物治疗外,还须言语开导以治其心,随机“辨病”以开其邪,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者是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气郁滞治验徐景藩
肝病五行辨证
周岱翰证治经验6
【麗東書院】
《黄帝内经》肝咳发挥
肝脏养生(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