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单元综合检测(三) 第7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三)
第7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13·威海中考)右边漫画中这位沉迷于网络的同学,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  )
①会危害身心健康
②会影响进步和发展
③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④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7月22日是全国反邪教宣传日,2013年7月23日上午,衢州市柯城区荷花街道松园社区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了以“反对邪教”为主题的学习、宣传活动。之所以要反对邪教,是因为它(  )
①宣扬歪理邪说
②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
③蒙骗群众
④敛财害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013·遂宁中考)要战胜不良诱惑,做到主宰自己,我们就要(  )
①避免盲目从众
②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③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④拒绝参加一切休闲娱乐活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2013·临沂中考)2012年有关“世界末日”的传言沸沸扬扬,右边漫画中抢蜡烛的人(  )
①盲目从众
②违反了相关法律
③理性判断能力不强
④缺乏科学常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2013年5月3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山东省原副省长黄胜受贿案一审宣判,认定黄胜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充分体现了(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不注重道德修养必然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C.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6.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多次偷窃、传播淫秽读物等都属于(  )
A.严重不良行为            B.不良行为
C.犯罪行为                D.正当行为
7.(2013·昆明中考)“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几乎是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这警示我们(  )
①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②大错不要犯,犯点儿小错无所谓
③要增强法制观念,重视品德修养
④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所以要防微杜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2013·资阳中考)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最为显著的特征是(  )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是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来维持的
③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针对校园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全国各地各方面迅速行动,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努力构筑保护校园的安全屏障。这体现了(  )
①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②社会各有关部门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保护
③要加强学校保护
④学校不会再有安全事故了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2013·临沂中考)2013年2月27日,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了一起因拥挤引起的踩踏事故,造成11名学生受伤,其中4名重伤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校园踩踏事故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们带来无比惊悸的梦魇。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
①学校要全面加强安全管理
②对事故相关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③家长不能让学生住校
④学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2013·潍坊中考)2012年12月,我市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相关部门对所属中小学、幼儿园及社会培训机构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同时严格落实学校安全隐患问责前置制度。这一举措(  )
A.反映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提高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C.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D.使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有了根本保障
12.(2013·咸宁中考)一天晚上,七年级学生小明因父母有事外出,独自一人在家。突然一位陌生人来敲门,自称是他爸爸的朋友。小明最恰当的做法应是
(  )
A.出于礼貌,马上开门让客人进来
B.立即拨打“110”报警
C.向邻居或周围的人大声呼救
D.不开门,礼貌告知对方:我父母不在家,请改日再来
13.(2013·威海中考)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容易受到伤害。这要求我们(  )
①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②面对不法侵害,学会忍气吞声
③面对不法侵害,要用智慧保护自己
④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2013·娄底中考)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芦山发生7.0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财产损失。遇到地震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去
B.如果在房内,靠在墙角弯曲身体
C.在三楼时,迅速从楼上跳下
D.在教室内,迅速躲到课桌旁,用书包护头
15.初二学生小丽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在继父家生活。继父强迫小丽退学,并把她送到一家服装店打工。小丽向辖区居委会和当地妇联反映了情况,最终迫使继父同意自己继续上学。该案例中(  )
A.小丽运用非诉讼手段有效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
B.小丽的继父侵犯了小丽的受教育权,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C.小丽的继父如果不改正,则应受到刑罚处罚
D.小丽通过民事诉讼讨还了公道
16.当我们去“打官司”时,要找的部门是(  )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政府
C.人民法院             D.人民代表大会
二、价值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7.(1)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在家庭保护方面仍存在态度简单粗暴等问题,对孩子教育缺乏耐心。
判断:(  )
理由:
(2)未成年人要自觉地不进不宜进入的场所,不乱交朋友,这体现了司法保护的要求。
判断:(  )
理由:
三、材料分析题(共12分)
18.15岁的贺某看到别人吃好的、穿好的,心里很是不舒服。父母给的零花钱根本不够花,他就偷偷把母亲放在柜子里的钱拿上,带着朋友逃课去县城玩,花光了就回家再向母亲要。没过多久,母亲发现了他偷家里的钱,便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一气之下他便辍学离开了家。在朋友家住了一段时间后,他学会了上网、抽烟、喝酒。身上的钱花光了,开始想办法怎么能搞点钱来,后来和朋友们一起去踩点,商量入室盗窃,等白天户主不在家的时候就撬门进入。最后被公安机关抓获,贺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1)材料中的贺某是怎样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2分)
(2)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家庭、学校、社会应该怎样做?(6分)
(3)材料给我们什么警示?(4分)
四、活动探究题(共30分)
19.(15分)材料一 2013年7月23日,湖北一8岁女孩在某超市电梯上摔倒——耳朵被撕裂成两半;2013年6月,南京两未满4岁的孩子被吸毒的母亲饿死在家中。
材料二 2013年7月27日上午,100多名小学生到长春消防队参观学习消防知识,并上阵体验扑灭床铺火灾。
对此,某校开展了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主题的活动。
(1)请你针对活动主题确定除问卷调查以外的两种活动形式。(4分)
(2)请你分析青少年受到侵害的原因。(5分)
(3)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保护?(6分)
20.(15分)学生安全问题始终牵动着全社会每个人的心,某市一位记者针对中学生安全教育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
镜头一 朝阳路上,两个中学生骑着自行车逆行在非机动车道上,在车流中躲躲闪闪。
镜头二 通灌路上的一个公交车站前,两个学生在追逐打闹,险些被一辆电动车撞倒。
镜头三 解放路的路中央有一个雪碧瓶,一个学生冲上前去将其踢至路边,路边等待的三个学生便把瓶子当作足球踢来踢去,丝毫不理会身边过往的机动车辆。
(1)以上是记者随机捕捉的3个镜头,这些镜头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3分)
记者针对中学生安全教育的状况对某校作了进一步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中学生安全知识的来源主要有学校、家庭、媒体、书籍,所占比例分别是55%、30%、10%、5%;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同学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
(2)请你就中学生安全知识的来源这一问题,设计一个调查统计表。(4分)你在学校参加过哪些安全教育活动?请写出两例。(2分)
(3)为了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工作,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三条)(6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本题考查沉迷网络(不良诱惑)的危害。沉迷网络(不良诱惑)对人、对社会均有危害,四个题肢均符合题意。
2.【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邪教的危害。邪教宣扬歪理邪说,它的本质是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是为了蒙骗群众,敛财害命,所以①②③④均正确。
3.【解析】选B。本题考查如何战胜不良诱惑的知识。根据所学知识,①②③均属于战胜不良诱惑的有效手段,而④说法过于绝对,可以排除。正确答案选B。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盲目从众的认识。漫画中抢蜡烛的人因为缺乏科学常识,不能理性判断“世界末日”传言的真伪而盲目从众,但这种行为并没有违法,①③④符合题意。
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及对法律三个基本特征的理解。关键词“副省长”说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严重不良行为的认识。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以上行为都是严重不良行为,所以A正确,B错误。这些行为没有触犯刑法,不构成犯罪,所以C错误;D说法没有正确认识这些行为的性质,是错误的。
7.【解析】选C。本题以未成年人犯罪的轨迹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违法犯罪和珍惜权利的认识。从题干中的犯罪轨迹可以看出,很多未成年人起初是因为有不良行为,逐渐发展为违反纪律和法律法规以致走上犯罪的道路。这警示我们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②观点没有认识到“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严重后果。
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属基本概念考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所以①③④正确;②说法错误,道德是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来维持的。
9.【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理解。漫画中的校园安全屏障由公安、教育、城管等各部门联合组成,这体现了社会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及学校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充分说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所以①②③正确。④说法太绝对,学校不可能完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认识。要避免校园安全事故,学校就应该全面加强安全管理,①正确;有关部门对事故相关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②正确;学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④正确;不让学生住校并不能避免安全事故,③错误。故选D。
1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的理解。抓住题干材料中关键词“全市各相关部门”,即可判断是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司法行政部门对未成年人采取的保护措施,A不符合题意;对学校安全隐患进行大排查与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无关,B不符合题意;D说法过于绝对。故选C。
1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学会自我保护的理解。当自己面临险境时,要学会运用智慧的力量保护自己,A项的做法可能会使自己受到伤害,不可取;B、C两项不是最恰当的方法;D项是运用智慧的力量保护自己,是最恰当的方法。
13.【解析】选C。本题考查未成年人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的知识。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学会运用智慧和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③④做法正确;②做法不利于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还会助长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故选C。
1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遇到地震时如何做的掌握情况。A、B、D都是避震的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而C项的做法可能有生命危险,所以C符合题意。
15.【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小丽的继父强迫小丽退学,侵犯了小丽的受教育权,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会受到刑罚处罚;小丽向辖区居委会和当地妇联反映了情况,寻求帮助,最终迫使继父同意自己继续上学,这是运用非诉讼手段有效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
1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打官司”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途径。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打官司”就要到人民法院状告侵权者。
17.(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家庭保护的认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父母应当以正确的言行教育子女,不得虐待未成年子女,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狼爸”“虎妈”,对子女教育简单粗暴。
答案:判断:(正确)
理由: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父母法律意识淡薄,违反家庭保护的规定。
(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四种保护内容的掌握。司法保护是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特别是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而题干中是未成年人自身依法律己的体现,是自我保护,不是司法保护。
答案:判断:(错误)
理由:未成年人自觉地不进不宜进入的场所,不乱交朋友,这体现了自我保护的要求。
18.【解析】本题通过一个新闻案例考查学生对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的认识。第(1)问,材料中贺某由偷家里的钱、逃课、结交社会朋友到离家出走、学会上网、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习惯后没有认真改正,逐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第(2)问,贺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家长没尽到监护责任,二是学校没履行好教育义务,三是社会没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所以为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提建议时也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考虑,答案具有开放性,合理即可。第(3)问主要回答未成年人应防微杜渐,依法自律,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答案:(1)贺某不珍惜受教育的权利,结交社会朋友、小偷小摸,后来离家出走养成迷恋上网、沾染上吃喝玩乐等不良行为,法律意识淡薄,入室盗窃,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①家庭应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沾染不良行为;②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及安全管理教育;③社会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严禁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3)①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犯罪,我们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②我们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觉遵纪守法,以使自己健康成长。
1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及审题能力。第(1)问,要求从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回答,考查平时的经验积累;第(2)问,结合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第(3)问,注意归纳总结要全面。
答案:(1)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知识讲座。(回答2点即可)
(2)①青少年警惕性差;②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到侵害;③遇到侵害行为时,缺乏自我保护的策略和方法;④受到侵害后,因怕打击报复或其他心理影响而不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回答2点即可)
(3)①提高警惕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②要有保护自己的勇气和智慧;③掌握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回答2点即可)
20.【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解答第(1)问要找到三个镜头所述事件的共同点,都是中学生违反交通规则,危及自身安全的行为;第(2)问考查学生归纳、列表的能力,安全教育活动结合实际回答即可;第(3)问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注意多角度概括归纳。
答案:(1)反映了一些中学生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规则,漠视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
(2)①
中学生安全知识来源调查统计表
安全知识获得渠道
比 例
学 校
55%
家 庭
30%
媒 体
10%
书 籍
5%
②例如:参加学校组织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时如何保护自己等。
(3)例如:①定期安排安全教育活动;②加强门禁管理,防止外人进校;③加强校园周边的巡逻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3年中考道法专题汇编---10 遵守社会规则
2019-2021北京初二(上)期中道德与法治汇编:善用法律
2022北京日坛中学初二(上)期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版)
七年级下册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2
初中道法适应社会承担责任-公平正义简答题含答案
中考题解析: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