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企业500强的名与实
(2005-08-22 11:05:39)
□盛刚
由中国企联主办的“2005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8月21日正式公布,中石化以6342亿元营业额名列第一。在这份排行榜上,国家电网公司、中石油、中移动和工商银行等国有特大型企业都位居前十名。从排名来看,从2002年至今,中国企业500强的发展一直呈现出整体规模持续增大、成长速度加快的特点。本届
企业500强最后一名的入围门槛为营业额45亿元,而2004年为30.6亿元,2003年是25亿元,2002年为20亿元。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每年平均提升5亿元。
成绩堪喜,问题依然存在。因为拿世界500强作为参照系,中国企业的500强不但规模较小,而且大多数是国有企业;世界企业500强排头兵都是竞争性行业的企业,我国位于前十名的不但都是国有特大型企业,而且分属石油、电力、电信、钢铁、银行、保险等垄断性和特殊性行业。这说明我国大企业的发展壮大依赖政府力量的惯性作用还在持续,与主要靠市场打造的世界企业500强排头兵在整体素质上有明显差距。直观来看,这差距正使得中国的企业一直不能在一些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世界产业发展趋势的行业上占得一席之地。
从排名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入选世界500强还是中国500强,如果真正是在市场上打拼的结果,那么入选就是企业提高竞争力、高市场占有率的一种外在表现,但垄断公司却很难因此获得人们的青睐。因为,说到底,我国的这些强势企业基本上都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垄断性企业演变而来的“大块头”,而不是在充分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企业集团。是政府主要通过限制其他类型经济成分进入的行业行政垄断,和扶持能够控制的国有企业实现资源的政府配置,使这些行业的国有企业免于竞争和获得特殊待遇,也正是由于政府的保护,企业因此缺乏提高效率的动力和压力。
一个现成的例子是,去年全年,央企共实现利润4784.6亿元,利润的66%来自于中石油、中移动、中石化、中国电信、中海油、宝钢、中远集团等7家高度垄断性企业,其中仅中石油一家就贡献了1029.27亿元,接近总额的四分之一。这几年,石油暴涨,资源紧缺,拥有资源的开采与分配权就相当于坐拥金山,在垄断油源进口的同时还垄断着国内市场的成品油供应,中石油“暴富”的缘由可想而知。问题是,如果我们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总能如此轻松获利,其改革的内在动力从何而来?还有什么比保住自己的垄断地位更重要的吗?
据介绍,自2002年以来连续搞了4年的这个排名,对把握中国企业成长规律,尤其是大企业成长规律非常具有价值。一定意义上掌握了500强这些大企业的情况,就可以把握中国企业成长发展的大虚实和大方向。有关专家一直在强调:500强只是一种排名、排序,不是一种评比,对排序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目的是引导中国的企业做大做强。现在看来,如何引导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00大”不等于“500强”
石化3强利润占央企3成惹争议 被指过度垄断
李荣融抛垄断有功论
中国石油改革还应进入深水区
2021年《财富》中国500强前十排行榜
还有多少企业应被征“暴利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