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大脑》读后心得:本书特色和带给我的三个启发

你会不会被资讯爆炸所苦,似乎永远追不上时代的脚步?想要找到思考和创造的新方法,并更有效地管理你的资讯生活吗?今天我要分享这本由前阿里巴巴副总裁写的书,将教你如何利用数位笔记工具,打造一个更好的知识管理系统,让你可以更聪明地思考,更有智慧地生活。

这本书在说什么?

《第二大脑》作者是涂子沛,他是前阿里巴巴的副总裁,现在是一位大数据思想家和科技作家,他以前写过的书籍包含了《大数据》和《数据之巅》等,总销量已经超过一百万册。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一个称为「第二大脑」的解决方案,用来应对我们现代人面对资讯爆炸的挑战。

作者认为,所谓的「第二大脑」就像是我们天生大脑的一个「数位副本」,通过数位工具来记录和备份大脑的思考过程,形成一个储存在大脑外部的数位记忆体。这种管理和记录资讯的方式,通常是用数位笔记工具来实现。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一款免费的笔记软体工具「Logseq」作为范例,介绍了第二大脑的实践方法。如果你本来就有在研究或使用相关的笔记工具,想要有效处理资讯、达成更好的思考、做出更聪明的决策,这本书就非常适合你来阅读。我自己身为笔记软体的重度使用者,这本书带给我一些不同的启发。

这本书的特色是什么?

我认为这本书的特色就是它的「操作感很强」。

作者一开始用简短的篇幅介绍了第二大脑的重要性。

他提到所有技术都是人的延伸。例如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汽车是双脚的延伸,飞机是翅膀的延伸。而从哲学意识上来说,人本身就是不完整的、残缺的,要依赖于后天的弥补,该怎么弥补呢?就是依靠工具和技术。而第二大脑就是我们原始大脑的延伸。当我们拥有一个数位工具,可承载我们大脑的思考和记忆,我们就等于比别人多出了一个工具和技术可以使用。

然后,作者把大脑和笔记软体做了一个很有趣的类比。

像是一则笔记内容的一段话,可能是50~200 字的段落,在笔记软体里面就被称为一个「区块,这就像是人类大脑的「神经元」一样,可以当成是一个最小的知识元素。

而笔记软体里面的「标签」则区分了很多不同的主题和状态,这就像是人类大脑的「突触」,我们可以想像成是神经元延伸出来的触角,这个触角又会连结到其他的神经元。这就像是一个主题底下,是由很多的知识元素组成的一样。

接着,笔记软体里面的「页面」,就像是人类身体的「反射区」,反射区负责的就是一些自动产生的反射动作,像是肚子饥饿的时候就会流口水,手被火烫到的时候就会缩回来。而笔记的页面里面,如果用标签来进行筛选,就会看到特定的标签主题下,有哪些已经写过的笔记区块,自动产生在这些页面上,让我们一次性的浏览和整理。

所以,作者透过这个大脑和笔记软体的类比,教我们怎么样一步步建立起每一个元素。书中有大量的步骤和范例说明,对于「Logseq」笔记软体的使用者来说,就像是有人手把手带着你做笔记一样。而且这本书还有一些偏「难」的部分,适合比较硬核的使用者,像是搜寻笔记的程式语法、筛选笔记之间关系的关联图。

最后,这本书的操作方法,大部分也适用于其他同类型的笔记软体,如果你正好烦恼要怎么操作自己的笔记流程,你就可以参考作者的方法。

启发一:最重要的是记忆力吗?

接下来我想谈一些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第一个是关于「记忆」的迷思。

作者提到,为什么我们平常看过、听过这么多的资讯,却都记不起来?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从有「印象」到「认识、理解和掌握」的道路是非常遥远的,也是非常崎岖的,而许多人不过就是这里走走、那里看看的漫游者。因为自己懒散和缺乏毅力,永远停留在「印象」附近,无法抵达真正的「认识和掌握」。

科学决研究指出,如果要大脑牢牢记住,就必须对输入的资讯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关注新的资讯并以系统和有意义的方式,跟自己已经牢牢记住的知识连结起来。而当我们不注意一个想法或体验时,大脑的神经细胞会在几秒钟内失去兴奋状态,记忆就会从脑海中逃脱,只留下轻微淡薄的痕迹。

这段描述让我产生了一个启发。

我认为,任何标榜着「如何记得所有东西」的文章、影片或者任何形式的内容,都只是一种利用了人性弱点的标题党。我们总是一厢情愿抱着希望,总会遇到某一种神奇的方法,帮我们记住任何看过、听过、学过的所有东西。

这种深怕自己错过什么、忘掉什么的感觉,就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症状:「对于知识的错失恐惧症。然而,这是一个严重的迷思,因为人们过度高估了记忆力。面对新知识的优先态度应该是:不要求记得,而是求理解。

真正将知识内化的人会明白:「不需要记得所有东西,而是尽管忘掉大部分的东西,需要的时候还是能够即时取用。」也就是说,从第二大脑取用。我们不需要强求自己背诵数据和事实,而是透过理解和关联来内化知识。重点在于思考和分析,而不是填鸭式的记忆。

像是许多企业现在强调员工的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学术界也有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鼓励学生理解和思考,而不是死板地背诵。

这就是「第二大脑」鼓励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死板地记录资讯,而是把笔记当成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是一种会成长、会连结、会产生新想法的工具。就像前面提到的譬喻,大脑的神经元、突触、反射区,需要不断的被活化、被提取、被使用,才能够形成更有意义的记忆,让我们能够认识、理解和掌握更多的东西。
我们头上的这颗大脑,能力非常有限,当它要汲取新的东西,它用的不是消防栓,而是吸管,必须一点一点地啜取。

启发二:怎样摘录金句比较好?

很多读者常会问我,看书的时候摘录了很多书中的金句,之后要引用的时候该怎么做比较好?

作者在书中写道:「只有一种情况下我允许自己摘录,那就是我们确实会碰到一些前人总结、书写的人生至理、千古金句,它们非常经典,读下来你一个字也不想改,也很难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够毫无压力、原汁原味地摘录。」

然而,他也提醒到一个重点,在完成摘录之后,我们还是要对细节进行思考,找出它和其他区块的关联,唯有如此,才能在建设我们第二大脑的过程中,同步完善我们的思考能力。如果只是「单纯的摘录行为」(也就是全文复制贴上),只是复制了前人的思想,是一种偷懒的行为,这样打造的第二大脑,只会成为一个数位资料库,而不是一个辅助我们思考的工具。

我也从这段话获得了一个启发,那就是「引用金句是实践而习得的技能」。

像我自己过去两年,经常使用卡片盒笔记法,其中有两种笔记的类型。第一种「文献笔记」的类型,是摘录别人的想法;而第二种「永久笔记」的类型,是用自己的话写下对想法和资讯的简单解释,而不是单纯搜集原文。

然而,我们是否要严格区分「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

我认为不需要。

因为有的时候,来自原作者的金句已经太简练、太精准、很难再进一步压缩,甚至有些原文是富含诗意、极度优美的。

更好的方法或许是融合两者:替每一段想引述的金句写一段「开场介绍」,并根据当下的文章脉络给出一个符合脉络的「总结评论」,而不是没头没尾地直接呈现一段金句原文。

例如,我们可以先简介作者当时说出这句话的背景和脉络,用我们自己的口吻重新描述(部分或全部都可以,视脉络和篇幅而定),并且在引用之后添加有助于读者理解的评论。

以我的个人经验来说,引用金句是透过实践而习得的技能,你不需要很厉害才能开始,而是要先开始才会变厉害。

启发三:结论不是最重要的,过程才是

最后是关于「结论」的启发。

小时候我们在学校,都会想要把所谓的「标准答案」记下来,因为这样才可以考比较高分。结果到了长大之后,开始想学更多的知识、处理更多的资讯、撰写更多的笔记的时候,却把这种坏习惯带了过来。我们觉得自己要记录一堆的「重点结论」,好像看到了一个很厉害的结论,就觉得自己非得记下来不可。

我们可能记录了一堆结论,像是「第二大脑可以帮助你掌握更多知识」,或者「第二大脑可以让你有更好的职场表现」,这种描述的方式,就只是在讲一个结论而已。我们乍听之下好像觉得很有道理,觉得把这种结论记录下来就够了。偶尔会觉得「自我感觉良好」,好像自己储存了很多知识一样。

问题是,这些结论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我们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吗?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这种结论?什么情况不会?

作者在书中提醒我们,对于第二大脑的笔记态度应该是:「结论甚至都可以不记,但细节和前提却不可以不记。这是因为,结论总是建立在了解细节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掌握了细节,那从细节可以推导出结论。但如果我们只是知道一个结论,而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或者不知道基本的逻辑,那就等同于不知道这个结论。 」

所以我们必须明白,现在的网路和数位资讯爆炸,世界上根本不缺结论。也有一堆人只想着等答案,只想要别人直接告诉他结论,而根本忽略了一件事情:过程和细节,才是最有价值。也就是说,面对一个新的知识,我们必须带入自己的背景情况、依据自己的资源、根据自己的故事,才能够有更深入的讨论,也才能够有更全面的分析。要做到这种程度,推导出来的结论才是真正有用的。

而我认为,做笔记这件事情的本身,就是一种持续练习「推导过程」的行为。这个世界上有价值的不是到处可见的结论,而是我们身而为人,知道如何推导过程的能力。


后记:一个拥有第二大脑的明天

总结来说,《第二大脑》是一本包含了原理和操作方法的书,对于「个人知识管理」这门学问有兴趣的读者,读起来会觉得特别有意思。如果你刚好有在使用「Logseq」笔记软体,那这本书应该是目前市面上唯一讲得这么深入的了。

讲到这边,我猜有很多读者会好奇,这本跟之前另外一本《打造第二大脑》有什么差别?我认为《打造第二大脑》比较像是一本基础入门书,它让我们了解第二大脑的好处,然后分享了一些简单好执行的流程,让我们知道怎么处理大量的资讯,拥有更好的专案管理和生活规画技巧,这本书强调的是一种「工作流程」的概念。

而《第二大脑》会更偏向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实际操作方法,它的难度比较高一点,但是也讲得更深,特别是针对软体的操作,以及一些程式码的应用方式。这本书更强调的是一种对于「知识」的处理态度,比较偏向是一本处理知识的「方法论」的书。

最后,无论你是否对这两本书有兴趣,或者准备要起步,我们都可以思考一个作者所提出的问题:「一个高效的、有用的,能和你自己的第一大脑配合的第二大脑,可能需要你投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精心打造。想像一下,如果在不远的明天,如果人人都拥有一个这样的第二大脑,而你没有,那会怎么样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您发掘出书籍的全部了吗?
周振兴:搭建你的第二大脑,增加10年的竞争力
思维导图是什么?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如何正确去看待资讯
你的知识,也许会成为进步的阻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