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花瓷赏析
花瓷之名,来源于唐人南卓撰写的《羯鼓录》中的鲁山花瓷一语,唐代花釉瓷器多出土于河南地区,唐代花瓷窑址的发现也得益于《羯鼓录》一书。故宫博物院根据《羯鼓录》的记载,对河南鲁山古代窑址进行两次调查,在鲁山段店窑址中采集到了花釉瓷壶、罐之类的残片,同时还找到了花釉瓷腰鼓残片多件,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腰鼓在胎色、薄厚、凸起弦纹及斑点装饰等方面均完全相同,仅釉色上稍有差异。





















 

  花釉瓷器的出现是唐代北方陶瓷生产上的又一重大成就,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高温窑变釉瓷,它以色彩绚丽富于变化而闻名于世,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唐三彩”并称唐代两大彩瓷成就,和“密色瓷”“唐三彩”共称唐代三大名瓷。唐代花釉瓷的艺术特色是在黑釉、黄釉、天蓝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的斑点。这种釉上彩斑点是用与底色不同的釉料随意洒刷上的,在窑中高温焙烧时,釉层和彩斑熔融流动,浸漫,形成二液分相釉层,有的作有规则的排列,有的纹样不定形,烧成后自然流淌、变幻多端。由于大多装饰在深色釉上,浅色的彩斑更显得清新典雅、生动醒目。斑纹有的像几片树叶,有的像一块泼墨,有的像几朵白云,有的像一簇浪花,奔放不羁,给人一种自然活泼、痛快淋漓的美感,与唐人追求浪漫雄伟的审美趣味正相适合。


























   花釉瓷器常见的器形有各种形式的大小罐、双系壶、花口或葫芦式瓶、三足盘、四足小盘、钵、腰鼓等,其中以壶、罐为多。罐类又多双系,一般造型浑厚饱满,配以大块彩斑,气势庄重大方,具有典型的唐代风韵。

   唐代花釉瓷器的烧制技术比较复杂,创造了二液分相釉的新技巧,在胚体上两次施釉,不同的釉料在高温下会有不同程度的膨胀,冷却时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因此,一种釉料覆盖在另一种釉料上,必须要求两种釉料保持一致的热胀冷缩,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同时,在洒刷花斑釉时,还要注意到底釉的干湿度。花釉瓷器的烧制成功,说明唐代制瓷艺人已掌握了调配釉料和复杂的施釉技术,为黑釉瓷系的美化装饰开辟了新境界,使黑釉系瓷器出现了绚丽斑斓的窑变效果,开创了驰名中外的钧窑瓷窑变的先河,为宋代钧瓷的出现及花釉制品的烧制,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五代瓷器
黑地黄,乳白蓝斑,高超瓷烧技术,鲁山花瓷
唐代花釉瓷器对钧瓷的影响
唐朝瓷器鉴赏——釉色瓷
鲁山花釉瓷 花瓷之首 唐钧窑
禁止出境文物(133)|唐鲁山窑黑釉蓝斑腰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