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云曲毫----浙江省桐庐县百江乡的高山之中
五云曲毫茶产于桐庐县百江乡的高山之中,是浙江桐庐县县农业局于1988年新创制的名茶。
    
【产地】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全县地势西北和东南向富春江沿岸降低,以丘陵山区为主,平原稀少,属浙西中低山丘陵区。四周群山耸峙,中部为狭小河谷平原,山地与平原间则丘陵错落。富春江由南而北纵贯县境东部,分水江自西北向东南汇入富春江。龙门山主峰牛背脊之观音尖,海拔1246.5米,为境内最高峰。
    桐庐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一年四季光、温、水基本同步增减,配合良好,气候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5℃,日照充足。常年云雾缭绕,降水充沛,年平均雨日161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552毫米,无霜期258天。
    产地群山环抱,山高岭陡、森林葱郁、林木茂密,溪涧纵横,泉水泛流,山高雾多气温低,云海飘渺,云雾气盈,相对温度大,雨量充沛,土质肥沃,适宜茶树生长,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才孕育出五云曲毫特有的风味。 
    【历史渊源】
    桐庐产茶,历史渊远流长《浙江茶叶》史料记载:浙江产茶,最早见于汉朝,东汉时(公元25~220年)睦州已产茶,至今已近2000年的历史。早在三国时代《桐君采药录》中就有记述:“武昌、庐江、晋陵好茗,而不及桐庐”。在唐朝时,浙江已有十州五十五县产茶,睦州的桐庐、分水名列其中。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既有“睦州茶产于桐庐山谷中”之说。
    在桐庐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着历史沉重感土地上,点点史迹,无不透发出茶之幽香。这里可谓是“山山皆有茶”,特别是绵延层叠海拔800米以上峰峦峻岭,处处可觅见茶之踪迹。如大龙门山、三角岭、龙山尖、太阳山、紫燕山、云梯岭、仙姑尖、牛水坞、天堂山、清凉山、天尊岩、海龙湾头等等,颇有“山高齐云,凌冲霄汉”之感慨。在这些地方至今古茶树犹存,斑点群落,倚岩挺立,盎然而长在云蒸霞蔚之中,昔时之“云雾茶”之誉仍代代留香,抹之不去。另外在桐庐众多地名中,也有许多与茶息息相关。如山以茶而名者有茶沅岭、茶坨坪、茶杯山、茶田湾岗等;而自然村以茶命名者有大茶蓬、茶叶坑、下茗坑、茗坞、茶山里等,均系昔时盛产茶叶而得名;有虽无“茶”字却因茶而扬名者如宋家山村,相传乃南宋赵构皇帝因钦定天尊茶为贡而赐名,现宋家山(天尊岩北麓)尚存贡茶遗址。
    早在唐宋期间,桐庐所制之茶,都用蒸青研碾法制作压形团茶和饼茶。故有“桐君云山探雀舌,富春碧水煮龙团”之说,道出了“山之高、水之灵、茶之美”。后来到了宋徽宗期间,原本的团茶变成了饼茶,遂开千古茶制饮之变革。桐庐的茶亦相随改为散茶。“天尊贡芽”在南宋时已为贡品,《浙江名茶录》中记载当年著名于时的品目有“分水天尊茶、桐庐黄芽茶”。明代李日华在他的《六研斋笔记》曾经记叙“分水县天尊岩,产茶最芬辣,宋时以充贡”。后来,李日华又在《紫桃轩杂缀》云“分水贡茶,出本不多。……近期所产有苞紫、寿眉、雀舌、莲心、顶谷、柳条、桐丝诸品,贸返远郡,惟黄芽茶售辽东”。到了后世,桐庐县散茶名目更显繁多。据当代茶学家庄晚芳先生所著《中国茶史散论》:“按清《海记》载文,清初各省贡茶条目,其中桐庐贡茶十二斤”,可见桐庐此地向为瑞草之乡。后来到了清光绪初年(1875年前后),功夫红茶制法辗转传入桐庐县,而发展为“越红”的一脉。到了民国四年(1915年),窄溪地区的谷芽茶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
    桐庐茶文化源远流长,而在桐庐的诸多名茶中,以雪水云绿、天尊贡芽、五云曲毫为最。自古以来,桐庐不仅以其山水之灵秀博得历史文人墨客的眷恋,而且还以佳茗之幽香古今流芳。宋代范仲淹曾作《鸠坑茶》诗云“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的诗句,赞喻了古时桐庐的山、水、茶,这正是当年桐庐茶叶与富春山水完美结合的真实写照,“鸠坑茶”乃古名茶之一。范仲淹在睦州任上,还曾写过一首《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章岷时任大武夷地区浦城从事(官职),他写过一首斗茶歌,可惜现在失传了。章岷是范仲淹好友,他看到章岷斗茶歌时侯正在睦州任上。所以他和章岷斗茶歌一些关于采茶、制茶形象描写是睦州山区,主要是七里泷一带。据考证,当时建德、桐庐一带产全是绿茶,且是炒青,武夷山是乌龙茶诞生地,乌龙茶又名青茶,虽然今天已是半发酵茶,在当时同桐庐制茶方法差不多。以前芦茨一带,也有生产发酵红茶传统。陆游有过“石鼎闲烹似爪茶”之句,“似爪茶”正是炒青形状。清代时,有人以在七里泷两岸山丛中采摘野茶嫩尖制成苞茶,名曰“严州苞茶”,一时成为茶叶市场中抢手货,价钱很高,以致一个山头茶叶可以卖得千两、百两银子。清朝桐庐知县陈苌的《桐庐竹枝词》:“谷雨村村摘嫩芽,纷纷香气出篱笆。山家客到无供给,泉水新烹自焙茶”,道出了农家客来敬茶的朴质之心。
    【制作工艺】
    五云曲毫于清明前后采摘,选取择芽壮毫多的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为原料,长度2.5~3.0厘米,百芽重用4.5~6.0克。经杀青手揉初烘搓团整形文火焙干等工序加工而成。搓团时锅中茶叶分理处2~3团交替搓理。
    【品质特点】
    
五云曲毫外形细紧卷曲,色泽翠绿显毫,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甘,叶底黄绿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尊贡芽
今日桐庐数字报
寻一味清欢,享片刻安宁 20个茶的雅称别号,你听过几个?
蓝社│张治龙《题茶园图》同题唱和41首
完了!看完第一集就被桐庐这部剧圈粉了,今晚坐等第二集!
古代茶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