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情境--推动摄影作品意蕴的载体


这是一篇以影友创作的人物摄影作品为案例,以理论知识进行串连的作业点评(以下逢批评居多的作品均不署作者名,所有小图均可点击看大图)。
涵盖的内容有:

1、前景的运用

2、(含后期合成)背景选择的注意事项

3、情境,是推动作品意蕴的载体

恰当使用前景 

先来了解什么是前景

前景:镜头中位于主体前面或靠近前沿的人或物。

前景的作用:在镜头画面中,用以陪衬主体,或组成环境的一部分,具有烘托主体和装饰环境等作用,并有助于增强画面的空间深度,平衡构图和美化画面。

从技术层面来说,这些影友都已经掌握了前景运用的方法,只是,两张前景都因颜色过于抢戏,在画面上已经削弱了主体的表现力,所以属于使用不当。另外顺便也指出左图的背景选择属于偏中式古典的建筑,与这种西化的人物相结合,并不能很好地为片子增色。

为了能更好地说明前景的恰当使用,在此选取了第11期“十大代言人”之一、影友安青的作品来做对比,以下照片同样是使用绿叶作为前景可以看出在实践中具体使用时还是需要象这张片一样把握好尺度。所以仅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是不够,需要在摄影实践中得到检验。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第13期拍摄活动是一个夏日主题,也可以适当运用类似的前景,从视觉效果上来说,比较清新怡人。


以下这张照片也用到了前景。
这是一张构思与构图都还不错的照片,但画面太满,前景虚化不够,与主体内容叠加后愈发显得满,导致画面有些凌乱。

建议的做法是:

1、前景处理改进

将作为前景的花朵离镜头更近一些,可以将花虚化成雾化效果,这样画面相对会简洁些,也能衬托主体的柔美。

2、主体的场景安排做出调整

画面内容可以稍微简化一些,减少一些物件,地面上铺设的布与人物主体的颜色最好有一些差别,否则都层层叠加在一起难以分辨。这种画面很象是华丽的词藻堆砌在一起,却没有很好地道出春和景明的画面,有点可惜。

背景技巧使用要恰到好处 


先来看一下照片的背景有什么特别之处?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这个背景其实是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一张照片而非实景,这倒不失为目前情况下不便外出创作的一种替代方法,很巧妙。但遗憾的是,室内偏暖的色温与电脑照片上偏冷的色温使得照片整体不协调,仅仅表现为“可儿”娃娃站立在固定背景前的一张留影而已。

改进建议:

将娃娃离背景距离远一些,再利用长焦的窄视角以及浅景深来适当虚化背景,给主体娃娃补光时使用冷光源,再于镜头前放置一些花朵作为虚化的前景,这样就可以假戏真做了。
以下是不同的作者采用相同的方法,都能很明显看得出来是利用电脑打开的图片作为背景拍摄的照片。而右图呢相当于是花絮照片,将现场环境情况都交待了,但如果作为一张第12期的参与作品而言,就仅是一张环境记录了,所以这样的照片显然无法入围。
由于第12期的主题是“春暖花开,幸福归来”,所以很多影友都以花丛作为背景,在这里我且把这部分同类的照片简称为“花丛照”。以下例举的照片,共同特点就是花几乎成了主体,浓艳、抢眼,既非“大环境小人物”让人物起到点睛的作用,也并非让背景来烘托主体。虽然这种有些类似旅游照的片子适合在朋友圈表达美好的春天氛围,但不能算是一张好的摄影作品,且部分照片还存在局部过曝的现象。

有一些对于场景的掌控不错的片子,在这里分享给大家。未入围仅因作者梁立成的其它片子已经获奖。

而有些则因为在与不同影友的PK中因为对比而落选的。以下两张照片的共同之处在于,景深控制恰当,画面简洁,主体突出。
左边是影友梁小红获奖的片子,并排放在一起对比就会发现,左图的景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人物在景中就很突出,但右图呢如果不与左图对比,单片去看也不错,一旦对比,就会觉得作为前景出现的红色花瓣相当抢眼,所以在布置场景和选择环境的时候,储备一些色彩方面的知识也会对拍摄有所帮助。这种同类型的照片横向对比很能说明问题所在。所以日后的点评常会采用这种方法。

下面来看一下影友所拍摄的真人照片,前景与背景方面的景深控制与上面两图很相似,同样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

如果这是朋友们出行拍摄旅游肖像,服装造型则无须过多挑剔,年轻女孩来到这样的花丛中都想美上一把,但如果作为一次预先安排的哪怕是摄影练习,也最好选择恰当的、与场景更吻合的人物形象与气质。左图的潮流前卫且墨镜造型更适合城市里时尚街景或灯光场景,相比之下,右图的邻家女孩的素雅着装则在这样的淡紫花丛中显得安静且画面和谐。所以摄影师要做的并非仅仅是了解相机参数,按按快门而已,进入你镜头里的照片也透露出你对于拍摄全局的整体掌控,如果这不是你想要的画面,你其实可以选择不拍,因为这显然不是甲方爸爸压力之下出的片。

在前段时间尚不便出门的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影友都采用了将现有的背景照片与主体可儿娃娃进行后期合成的方法进行创作,在活动中出于练习的目的,我们并不反对这种做法,但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指出:不是任何图片都可以拿来当作背景。

这张花的底图是用俯拍的角度来拍摄的,而人物却是平视的角度,所以合成的片子会有一种混乱的视角,看起来十分怪异。除了背景选择的问题以外,这张片子还存在一定的后期处理技术不到位的问题,人物边缘的痕迹十分明显。

情境,是推动作品意蕴的载体 

下面这张是影友王萍汉使用了一张简单的花卉画面作为背景的照片,在上篇对于影友作品的点评中,已经提及“情境摄影”这一话题,同样是使用假背景来拍摄照片,来看看这些照片又有些什么不同之处。
此处结合一些理论来聊一下这个话题。
情境,即艺术作品中的客观环境或这种客观环境同作品中人物的主观情感及关系等偶合而构成的特定氛围。它是推动作品意蕴的载体。情境是作为摄影作品的躯体和骨架来存在的。
而上面这张照片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这种特定的氛围:“黛玉葬花”。
“情境”的实质就是审美共鸣,即审美的共性化。审美过程是一个始终伴随着情感体验与交流的过程。
作为观众,我在这张片子中完成了一次与作者的共鸣,已经读取到摄影师创作过程的意象阶段,也即创作过程中立意、想象以及进一步的情感及灵感的产生。
但这张照片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布光的位置稍低,光线稍硬,使得面部有些过曝,但瑕不掩瑜,这种少量的技术问题并不妨碍作者与读者的审美共性化。
此次也颇有几张类似的片子,当作者苏英智在创作过程中把抽象的情感通过照片形象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情感物化的过程。虽说摄影离不开技术,但摄影的提高不能只靠技术。美学在摄影创作中所起的作用,不是感光化学、摄影技术所能代替的。
在参与活动的影友中,虽然可能于技术层面来说起步较晚,但由于摄影是具有艺术与技术双重属性的,因而摄影创作是包含两个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创作过程。虽说摄影的技术特征要求创作者具备足够的理性思维,在技术上也要求精益求精,但摄影的艺术特征又要求更多的灵感成分,这种灵感既源于作者的人生阅历,又源于视觉形象的把握和领悟的天分。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影友其实涉足摄影的时间并不久,却能够迅速借助现代科技的发展来完善自己的作品。

审美体验是一种心理过程,即移情。

在摄影的审美体验中,人们对事物的感知首先是整体的,而不是局部个别的。在摄影过程的审美体验中,审美个体(每个人)对感知和记忆、想象和联想、情感和情绪的体验,都是有自己个性特点的,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在体验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的主体意识带入作品中去,因此审美体验具有了主观性的特征。由于每个人的生活阅历、思想感情、个性特征、文化修养不同,每个人就会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些时候,同一个人在同一事物中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也会得出不同的感受。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是必然现象,这也是在创作中审美体验中所追求及要达到的效果。
作为摄影人,只掌握本专业的技法是不够的,需要从审美的高度来提升自己。希望这些理论知识能够给大家带来思考,从而在实践中将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而非仅仅拍着“可儿"娃娃的旅游照,真正将其作为一种创作来帮助自己进行摄影提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哪入手来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
摄影中最吸引人的手法,学会这样拍你的照片将会提高很多!
[转载]摄影画面的布局(6)——前景与背景
拍人像都是虚化背景么,虚化前景可以怎么操作?
掌握摄影中的三个因素,提升你的摄影技术
7招教你逆袭风景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