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2《丰卦》(震上离下)的注解

4.2《丰卦》(震上离下)的注解

(帛书:《丰》)

 

卦符:

-- --

-- --

-----

-----

-- --

-----

 

前接《离卦》。本卦为离长八卦中的第一阶段。本卦为阳开始成长了。本卦中,作者借树木成长到茂盛过程,来阐述革命实力从初生,成长到盛大的各个阶段的行事方法。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帛书:丰亨王叚之勿忧宜日中)

丰——树木成长过程。这里引申为“实力积蓄过程”。

亨——顺利通达。

王——君主,帝王。

假——借,借鉴。

之——它。

勿——不要,别。

忧——忧愁。

宜——合适、适当。

日——太阳。

中——正中不偏。

日中——太阳最盛时,引指“实力超过纣王的力量时”。

积蓄实力,是顺利通达的。君王应借鉴像树木成长过程一样,积蓄革命实力。不要忧虑。应在实力超过纣王的力量时进行革命。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帛书:初九禺其肥主唯旬无咎往有尚)

遇——碰见。不期而遇。

其——语辞。

配——匹,相当。

主——大夫之臣,称其大夫为“主”。

配主——与自己地位相当的大夫。

虽——即使…也;纵使。

旬——均,相当。

无咎——没有“灾祸,祸害”。

往——前往。

有——具有。

尚——尊敬,注重。

遇到与自己的实力相近的纣王手下的大夫时,虽然实力相当,但没有祸害。前往该大夫那里,会受到尊敬重视。即自己无实力时,就会被对方轻视。

 

六二丰其蔀日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帛书:六二丰其剖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复洫若)

丰——长大。积蓄。

其——助语辞。

蔀()——搭棚用的席草。

日——白天。

见——出现。

斗——北斗星。

往——前往。

得——得到,获得。

疑——怀疑,疑惑

疾——弊病,缺点。引申为“危险”。

有孚——具有诚信。

发——发展,壮大。

若——如此,这样。

吉——利,善,福。吉利;吉祥。

实力积蓄还很小,像被席草遮住一样时,好似在白天只能看到北斗星的微小亮光。这时,若前往会被怀疑并有危险。只有诚信地继续发展壮大实力,这样就能获得吉祥。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无咎。

(帛书:九三丰其薠日中见茉折其右弓无咎)

丰——长大。积蓄。

其——助语辞。

沛(pèi)——草木茂盛貌。

日——白天。

中——里。

见——出现。

沬(mèi)——这里指“像唾沫一样小的星星”。

折——弄断;折断。

其——他的。

右——方位左右的“右”。

肱(gōng)——臂,上臂。

无咎——没有“灾祸,祸害”。

实力积蓄较小时,像被茂盛的草木遮掩住一样,好似在白天里只能看到像唾沫一样的小星星微弱的亮光。好比右臂被折断而难以有所作为,即还无法行动。但没有祸害。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帛书:九四丰其剖日中见斗禺其夷主吉)

丰——长大。积蓄。

其——助语辞。

蔀——搭棚用的席草。

日——白天。

中——里。

见——出现。

斗——北斗星字。

遇——遇见。不期而遇。

其——语辞。

夷——平,等辈。

主——大夫之臣,称其大夫曰主。

夷主——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大夫。

吉——利,善,福。吉利;吉祥。

实力积蓄较大时,像被席草遮住一样,好似在白天里只能看到北斗星的亮光。这时若遇到与自己的实力相当的,纣王手下的大夫时,是吉祥的。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帛书:六五来章有庆举吉)

来——出来,到来。

章——光明。

来章——章来。树长大了,已远远高出席草和其它草木,阳光能直接照到树上了。这里引指“实力积蓄到,盖过了纣王的力量”。

有——拥有。

庆——喜庆。

誉——美誉。荣誉,声誉

吉——利,善,福。吉利;吉祥。

实力积蓄到,盖过了纣王的力量时,这时进行革命行动,会有喜庆和美誉。即这时革命就能获得成功,并且是吉祥的。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帛书:尚六丰其屋剖其家闺其户闺其无人三岁不遂凶)

丰——长大。积蓄。

其——语辞。

屋——居,舍。房屋。

蔀——像席草一样遮盖。

其——语辞。

家——家里。

丰其屋,蔀其家——树长大到高过房屋时,像席草一样遮盖了居室。引指“当实力积蓄到大于纣王的力量时,遮盖了纣王的力量”。

窥(kuī)——低头门中看。小视。

其——语辞。

户——房间。

阒()——寂静。

其——语辞。

无——没有。

人——人类的“人”。

三——表示数量多。

岁——年。

不——表示对该状态的否定

觌()——

凶——害,恶,祸。凶恶;凶险

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指纣王的队伍躲着不动,我方若长时间不面对面去征讨纣王。

当实力积蓄到大于纣王的力量时。此时,纣王的队伍躲着不动,我方若长时间不面对面去征讨纣王。即到了应该行动的时机,却迟迟不行动,则必有凶险。机不可失!

下接《明夷卦》。

 

 

汉字简解:

卦辞中: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8.5《遯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4.7《家人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4.7《家人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8.7《蹇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6.7《升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6.6《蛊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3.2《复卦》的汉字简解。

 

初九爻中:

——详见1.7《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2.1《坤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无咎——详见5.7《节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1.4《大畜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1.6《大有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六二爻中:

——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6.6《蛊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7.5《蒙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1.4《大畜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8.2《旅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2.5《豫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8.5《遯卦》的汉字简解。

有孚——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5.7《节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8.8《咸卦》的汉字简解。

 

九三爻中:

——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6.6《蛊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3.2《复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7.5《蒙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4.1《离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2.6《晋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无咎——详见5.7《节卦》的汉字简解。

 

九四爻中:

——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6.6《蛊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3.2《复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7.5《蒙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1.7《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4.3《明夷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2.1《坤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8.8《咸卦》的汉字简解。

 

六五爻中:

——详见1.3《需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2.1坤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1.6《大有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8.7《蹇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8.8《咸卦》的汉字简解。

 

上六爻中:

——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4.7《家人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2.4《观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5.7《节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8.4《谦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1.1《乾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1.3《需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8.6《渐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8.3《小过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详见8.8《咸卦》的汉字简解。

 

卦辞中:丰(fēng):

字源字形:


 

含义:

1.本义为“(疆界的)土堆上长着树木”,即“(疆界的)树木从小逐渐长到盛貌”。与疆界有关。2.“豐”的简化字。本义为“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

丰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4.2《丰卦》:丰(树木成长过程)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丰(长大)其蔀日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丰(长大)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无咎。丰(长大)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丰(长大)其屋蔀其家闚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卦辞中:忧(yōu):

    含义一:为“忧”的本字。

    含义二:为“憂”的简化字。

 

    一、忧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康熙字典]:音祐。[玉篇]心动也。按[说文]集韵皆训不动,惟玉篇训心动。从心从尤。似应玉篇为是。

 

    含义二:“憂”的简化字。

    *[汉字叔叔]:

 

         

    四、憂的含义:

    *[汉典]:本义:担忧;发愁。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淮南子.原道]忧悲者德之失也。[易.丰]勿忧。[易.说卦]坎为加忧。[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诗.召南.草虫]忧心忡忡。[世说新语.自新]何忧令名不彰。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忧其民。又如:忧忿滞中(中医指忧愁忿懑滞郁在胸中);忧蹙(因忧愁而紧锁眉头);忧愠(忧愁懊恼);忧忆(忧愁担心);忧心如捣(忧愁得像有什么东西捣心一样);忧邑(愁闷抑郁);忧畏(忧虑畏怯);忧世(为世时或时事而忧虑);忧怀(忧虑怀念);忧怯(担忧畏怯);忧天(担心天塌下来);忧公忘私(关心公益,不顾私利);忧鱼(担心水患)。

    *[汉典]:居丧。多指居父母丧。[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又如:忧居(丁忧家居);忧服(因父母死而居忧服丧);忧纪(居父母丧之期);忧棘(居父母之丧);忧毁(居父母之丧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忧艰(忧父母之丧)。

    *[汉典]:忧患,祸患。[论语.季氏]必为子孙忧。[]恐季氏之忧。[战国策.齐策四]愦于忧。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乐琴书以消忧。又如:忧困(忧患困顿);忧逼(忧患侵迫);忧难(忧患);忧衅(忧患之端)。

    *[汉典]:姓。

    *[康熙字典]:[说文]愁也。[尔雅.释诂]思也。[疏]憂者。愁思也。[书.洪范]六极,三曰憂。

    *[康熙字典]:疾也。[礼.曲礼]某有负薪之憂。[注]憂或为疾。

    *[康熙字典]:幽也。[易.乾卦]憂则违之。[注]谓时当幽隐也。

    *[康熙字典]:辱也。[易.系辞]小人道憂也。

    *[康熙字典]:居丧曰憂。[书.说命]王宅憂。

    *[康熙字典]:孕病曰憂。[晋语]文王在母不憂。

    *[康熙字典]:人憂则头低垂。[礼.曲礼]下于带则憂。[注]憂则低也。

    *[康熙字典]:幽憂曰癙(shǔ)憂。[诗.小雅]癙憂以痒。[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憂。

    *[康熙字典]:姓。出[姓苑]。

    *[康熙字典]:[集韵]虑也。诗序,百姓见憂。徐邈读。

    *[康熙字典]:音衣。[易林]不见叔姫,使伯心憂。

    *[康熙字典]:音于。[易林]出入休居,安止无憂。[黄庭经]三神之乐由隐居,倏忽遊遨无遗憂。

    *[康熙字典]:音妖。[三略]士可下而不可骄,将可乐而不可憂。

    *[康熙字典]:音要。[诗.王风]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憂。又[唐风]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hú)。既见君子,云何其憂。

    *[康熙字典]:音黝(yǒu)。[晋语]商之衰也,其铭有之,曰:嗛(qiàn)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祇(qí)取憂也。嗛嗛之食,不足狃(niǔ)也。不能为膏而,祇离咎也。

    *[康熙字典]:或作懮(yōu)。[说文]从心从页。页,首也。心憂则髮白。

    *[康熙字典]:[字汇补]亦与  同。[说文]憂和之行也。引[诗]布政憂憂。后人以  愁之字从憂,遂以憂和之字从  ,浸失六书之原矣。

 

    五、忧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4.2《丰卦》:丰亨王假之勿忧(忧愁)宜日中。

    *5.4《临卦》:甘临无攸利既忧(忧惧。愁思)之无咎。

  

  

卦辞中:宜(yí):

宜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宜的含义:

1.且为祖庙。甲骨文字形为,祖庙里放着肉。本义:祭祀。2.适宜的事。3.合适;适宜。 

宜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4.2《丰卦》:丰亨王假之勿忧宜(合适、适当)日中。

5.4《临卦》:知临大君之宜(合适、适当。适宜的事)吉。

8.3《小过卦》: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合适、适当)上宜(合适、适当)下大吉

    

  

    初九爻中:配(pèi):

    一、配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配的含义:

    *[汉典]:本义:用不同的酒配制而成的颜色。形声。从酉,己声。按:一说不从“己”声,应是“妃”省声。[说文]配,酒色也。吴善述广义校订:“配即[内则]注所谓以清与糟相配也。”

    *[汉典]:假借为“妃”。配偶,夫妻的称呼。后多指妻。[易.丰]遇其配主。[诗.大雅.皇矣]天立厥配。[楚辞.王逸.九思守志]配稷(jì)契兮恢唐功。又如:元配;继配;配匹(配偶);配耦(配偶);配头(方言。配偶);配丽(配偶)。

    *[汉典]:结婚,婚配。李白[感兴]安得配君子,共乘双飞鸾。又如:配人(出嫁,嫁人);配嫁(婚配出嫁)。

    *[汉典]:衬托,陪衬。韩愈[东方半明]独有太白配残月。又如:红花配绿叶;配衬(陪衬,衬托)。

    *[汉典]:分给;配给。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生空房宿。又如:调配(调动分配);搭配(按一定目的安排分配);配率(分配的比率);配当(分配,配合);配钱(折合为现钱)。

    *[汉典]:充军,流放。白居易[缚戎人]配向江南卑湿地。又如:配格(依罪情的大小、流刑的轻重定配所远近的规定);配隶(流放充军);配防(发配罪人守边);配没(把罪人的家属发配为奴隶)。

    *[汉典]:配合;结合。如:配搭(相配;配合);配殿(正殿左右两旁的偏殿);配本(指合版本不同的书而配成全书);配手(配合工作的帮手);配主(对事物主体的配合);配命(配合天命)。

    *[汉典]:配制。如:配药方;配颜色;配眼镜。

    *[汉典]:配享。如:配神(配享神灵);配祔(fù)(配享);配祭(配享);配极(配享于宗庙);配享(古代以有功于王朝的贤人或功臣,附祭在孔庙、帝王庙或其他祠庙中;以功臣附祭于祖庙)。

    *[汉典]:动物雌雄交合。如:配马;配猪。

    *[康熙字典]:[说文]配,酒色也。[玉篇]匹也,媲(pì)也,对也,当也,合也。[易.系辞]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书.君牙]对扬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

    *[康熙字典]:夫妇曰配偶。[易.蒙卦.纳妇吉传]妇者,配己而成德者也。[诗.大雅]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康熙字典]:[增韵]侑(yòu)也。[易.豫卦]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礼.杂记]男子祔(fù)于王父则配。

    *[康熙字典]:[礼.礼器]齐人将有事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注]配林,林名。

    *[康熙字典]:[韵会]流  隶也。[王溥(pǔ).五代会要]晋天福三年,左街从人韩延嗣徒二年半,刺面,配华州,发运务。或曰唐虽有配流岭南之文,然配法刺面,当始于此。

    *[康熙字典]:音朏(fěi)。匹也,合也。

    *[康熙字典]:音坯。[张衡.东京赋]然后宗上帝于明堂,推光武以作配。辨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

    *[本人注]:从金文字形看“人在看酒”。

 

    三、配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4.2《丰卦》:遇其配(匹,相当)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初九爻中:虽(suī):

    一、虽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虽的含义:

    *[汉典]:本义:虫,似蜥蜴而大。形声。从虫,唯声。古读(huī)。[战国策.燕策]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孟子.梁惠王上]齐国虽褊(biǎn)小,吾何爱一牛!又如:虽故(虽然);他虽身负重伤,但坚决不下火线。

    *[汉典]:即使…也;纵使。[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口,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吕氏春秋.察今]先王之法,经手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汉典]:仅,只。[管子]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

    *[汉典]:原本,本。[陈州粜(tiào)米]你那里休夸口,你虽是一人为害,我与那陈州百姓每分忧。

    *[康熙字典]:[说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声。

    *[康熙字典]:[玉篇]词两设也。[广韵]助语也。[集韵]不定也。况辞也。[尔雅.释训]每有,虽也。[注]诗曰:每有良朋,辞之虽也。[礼.少仪]虽请退可也。[疏]虽,假令也。当此时假令请退则可也。

    *[康熙字典]:[玉篇]推也。

    *[康熙字典]:与唯通。[礼记.表记]唯天子受命于天。注:唯当为虽。又[荀子.性恶篇]今以仁义法正为固无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则唯禹不知仁义法正,不能仁义法正也。杨僦(jiù)注:唯,读为虽。

 

    三、虽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4.2《丰卦》:遇其配主虽(即使…也;纵使)旬无咎往有尚。

   

  

初九爻中:旬(xún):

    一、旬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旬的含义:

    *[汉典]:本义:十日。古代天干纪日,每十日周而复始,称一旬。会意。从勹(bāo)日。甲骨文,上为交叉记号,表示由此开始,后来引长内曲,表示回环周遍。金文又加“日”。[易.丰]虽旬玄咎。[周礼]旬终则令正日成。[仪礼.少牢礼]筮旬有一日。[礼记.曲礼]旬之外曰远某日。[韩非子.初见秦]围梁数旬,则梁可拔。又如:兼旬(两个十天);旬期(十天);旬修(十天之中所作所为);旬首(一旬之始);旬浃(jiā)(满十天);旬宴(古天子旬假日赐群臣之宴)。

    *[汉典]:十岁为一旬,多指人的年龄。白居易[偶吟自慰兼呈梦得]且喜同年满七旬。又如:八旬老母。

    *[汉典]:巡视;游历。[诗.大雅.江汉]王命台虎,来旬来宣。

    *[汉典]:光阴;时间。[文选.左思.魏都赋]量寸旬,涓吉日,陟(jiā)中坛,即帝位。

    *[汉典]:满;整整。如:旬月;旬岁。

    *[康熙字典]:[说文]旬,徧(biàn)也。十日为旬。[书.尧典]朞(jī)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大禹谟]三旬。[传]旬,十日也。[礼.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某日,旬之内曰近某日。

    *[康熙字典]:[诗.大雅]来旬来宣。[传]旬,徧也。

    *[康熙字典]:[易.丰卦]虽旬无咎。[注]旬,均也。

    *[康熙字典]:[前汉.翟(zhái)方进传]旬岁间,免两司隶。[注]师古曰:旬,满也。旬岁犹言满岁也。

    *[康熙字典]:旬始,星名。[史记.天官书]旬始出于北斗旁,状如雄鸡。

    *[康熙字典]:本作均。[周礼]作旬。[周礼.地官.均人]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注]旬,均也。读如?(xún)?原隰(xí)之?。[易.坤]为均,今书亦有作旬者。

    *[康熙字典]:[柳宗元.祭从兄文]留连遊欢,涉月弥旬。夜  膏炬,昼凌风烟。

 

    三、旬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4.2《丰卦》:遇其配主虽旬(均,相当)无咎往有尚。

   

      

    六二爻中:蔀(bù):

    一、蔀的字源字形[汉典]:


   

    二、蔀的含义:

    *[汉典]:覆盖于棚架上以遮蔽阳光的草席。[易.丰]丰其蔀。又如:蔀屋(草席盖顶之屋。泛指贫家幽暗简陋之屋);蔀家(谓大其屋而家设棚席)。

    *[汉典]:古历法名词。我国汉初所传六种古代历法,以十九年为章,章有七闰,四章为蔀,二十蔀为纪,六十蔀为元。

    *[康熙字典]:[易.丰卦]丰其蔀。[注]蔀,覆暧(ài),障光明之物也。

    *[康熙字典]:[广韵]小席也。

    *[康熙字典]:[集韵]蔀,草也。

    *[康熙字典]:[诗.大雅.篇首文王受命疏]三统历,七十二岁为一蔀,二十蔀为一纪。[前汉.律历志]以闰余一之数为蔀首。

    *[本人注]:“蔀”的字体结构上“草”下“部”。[集韵]部,“总也,统也。”

 

    三、蔀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4.2《丰卦》:丰其蔀(搭棚用的席草)日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丰其蔀(搭棚用的席草)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丰其屋蔀(像席草一样遮盖)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六二爻中:斗(dǒu):

    含义一:为“斗”的本字。

    含义二:为“鬥、鬦、鬬(dòu)”的简化字。

 

    一、斗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斗的含义:

    *[汉典]:本义:十升。象形。有柄。说文叙,俗谓人持十为斗。[说文]斗,十升也。[礼记.月令]角斗甬。邯郸淳[笑林]扫除十斗归,一一以叶自彰。又如:斗斛(hú)(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计容积的量器);斗米升珠(形容粮食短缺、米价奇高)。

    *[汉典]:盛酒器。[通俗文]木瓢为斗。[大戴礼记.保传]太宰持斗而御户右。唐.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史记.项羽本纪]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又如:斗瓶(酒器);斗酒百篇(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能诗善饮,文思敏捷,气概豪迈)。

    *[汉典]:口大底小的方形或鼓形量器,多用木头或竹子制成。容量为一斗。

    *[汉典]:形如斗状的器物。如:烟斗,漏斗;斗文(剑鞘上的星纹图案);斗胸(胸部隆起如斗状)。

    *[汉典]:旋转成圆形的斗形指纹的简。如:斗纹(交叉的斗形花纹)。

    *[汉典]:容量单位。也作量词。十升等于一斗,十斗等于一石。[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汉典]:指北斗七星。[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易.丰]日中见斗。[淮南子.齐俗]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又如:斗箕(斗星和箕星);斗君(道家语。指北斗之神);斗斋(供奉斗星之处;亦指斗星神);斗魁(魁星。北斗七星中形成斗形的四颗星);斗杓(biāo)(北斗七星形似勺,柄上的三颗星叫杓,斗杓指向东,时令交替)。

    *[汉典]:本人认为:北斗七颗星的连线很像一只斗,故名为“北斗星”。

    *[汉典]: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也称南斗。宋.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汉典]:比喻事物的微小。如:斗筲(shāo)之器(比喻器量狭小,才识浅薄);斗禄(微薄的俸禄);斗船(小船);斗锣(一种发音强烈的小锣,为戏曲或民间锣鼓乐的常用乐器)。

    *[汉典]:比喻事物之大。如:斗碗(大碗);斗大(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斗目(睁大眼睛)。

    *[汉典]:陡峭。后作“陡”。[史记.封禅书]成山斗入海。[水经注.谷水]二壁争高,斗耸相乱。又如:斗健(峭拔刚健);斗辟(孤立而偏僻);斗峻(高且陡);斗峭(突兀);斗绝(陡峭险峻)。

    *[汉典]:陡然,突然。韩愈[答张十一功曹]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又如:斗顿(忽然);斗然(突然)。

    *[汉典]:通“抖”。抖动。白居易[骠国乐]珠缨炫转星宿摇。孟郊[夏日谒智远禅师]斗薮尘埃衣。又如:斗叟(抖动;颤斗);斗薮(sǒu)(抖动;抖落)。

    *[新华字典]:古同“逗”,逗引。

    *[新华字典]:拼合,对准,凑近:斗眼。

    *[新华字典]:〔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

    *[康熙字典]:[说文]大升也。[群经音辨]升十之也。[史记.李斯传]平斗斛度量。[前汗.律历志]斗者,聚升之量也。

    *[康熙字典]:宿名。[春秋.运斗枢]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合为斗。居阴播阳,故称北斗。[易.丰卦]日中见斗。[疏]日中盛明之時,而斗星显见。[诗.小雅]维北有斗。[疏]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璇(xuán)玑(jī)玉衡以齐七政也。[又]衡殷南斗。[注]南斗六星为天苗,丞相大宰之位。

    *[康熙字典]:酒器。[诗.大雅]酌以大斗。[疏]大斗长三尺,谓其柄也。盖从大器挹(yì)之于樽(zūn),用此勺耳。[史记.滑稽传]目眙(yí)不禁,饮可七八斗。

    *[康熙字典]:吴中市鱼亦以斗计。[松陵倡和诗]一斗霜鳞换浊醪(láo)。

    *[康熙字典]:[前汉.王莽传]作威斗,长二尺五寸。

    *[康熙字典]:[周礼.地官.序官掌染革注]染革蓝蒨(qiàn)象斗之属。[疏]象斗,染黑。

    *[康熙字典]:[尚书序]皆科斗文字。[疏]科斗,虫名。蝦蟆子也。书形似之。

    *[康熙字典]:[史记.封禅书]成山斗入海。[注]谓斗绝曲入海也。又[韩愈.答张十一诗]斗觉霜毛一半加。

    *[康熙字典]:音主。枓,或省作斗。勺也。[周礼.春官.鬯(chàng)人]大丧之大渳(mǐ)设斗。[注]所以沃尸也。[释文]斗依注,音主。

     

    三、“鬥、鬦、鬬(dòu)”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四、鬥、鬦、鬬(dòu)”的含义:

    *[汉典]:本义:搏斗。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

    *[汉典]:搏斗;引申为战斗。[说文]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按,争也。[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说文]鬥,遇也。按,相接之意。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又:[]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又如:拳斗;械斗;格斗(紧张激烈地搏斗);斗心(战斗的意志);斗臣(勇健善斗之士);钩心斗角(屋角由屋心伸出来,像与屋心钩在一起。各个屋角相对,像要相互搏斗。用此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汉典]:较量,竞赛。[聊斋志异.促织]试与他虫斗。又如:斗口(斗嘴;开玩笑挑逗);斗靡夸多(说长道短。斗:争。靡:无;少);斗锦(争奇斗艳);斗花(以奇花相竞赛);斗香(以名香相竞赛);斗草(古代以花草相赛的一种民俗游戏。一名斗百草);斗茶(比赛茶的优劣);斗棋(奕棋争胜)。

    *[汉典]:古代天文用语,星相击。[新唐书]十四载二月,荧惑,太白斗于毕、昂、井、鬼间,至四月乃伏。

    *[汉典]:遇合;拼合。如:斗榫(sǔn);斗缝(拼接);斗阚(kàn)(拼合镶嵌)。

    *[汉典]:使动物斗。如:斗鸡;斗蛐蛐儿;斗鸡走马;斗鸡走狗(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汉典]:斗争,争斗。[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汉.贾谊[过秦论]外连衡而斗诸侯。又如:斗地主;斗宠(争夺受宠);斗辩(争斗;争吵)。

    *[汉典]:玩,游戏。如:斗棋;斗叶(玩纸牌);斗牌(玩骨牌、纸牌)。

    *[汉典]:用同“逗”。逗引。如:斗引(挑逗,逗引,勾引);斗谝(piǎn)(巧言逗引)。

    *[汉典]:戏耍;喜乐。如:斗叠(挑拨离间);斗牙拌嘴(耍嘴调闹)。

    *[康熙字典]:[说文]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广韵]凡从鬥者,今与門户字同。[字?(luán)]鬥右音戟,  字从手,手有所执,左音掬,  字反  ,执物则一。又音搉。鬭也。

 

    五、斗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4.2《丰卦》:丰其蔀日见斗(北斗星)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丰其蔀日中见斗(北斗星)遇其夷主吉。

 

      

    六二爻中:发(fā):

    含义一:为“發(fā)”的简化字。

    含义二:为“發(fèi)”的简化字。

    含义三:为“髮”的简化字。

 

    一、發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發(fā)”的含义:

    *[汉典]:形声。本义:放箭。[说文]發,射发也。[诗.召南.驺(zōu)虞]壹发五豝(bā)。[传]发,矢也。[诗.小雅.宾之初筵(yán)]发彼有的。[礼记.射义]循声而发。[汉书.匈奴传]矢四发。[注]射礼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为一发。师古曰:发,犹今言箭一放两放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暮见火而俱发。宋.欧阳修[归田录]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度不中而轻发。又如:百发百中;发矢(射箭);发箭(射箭);发功(指射技)。

    *[汉典]:出发;上路。[广雅]发,去也。[诗.齐风.东方之日]履我发兮。[楚辞.离骚.涉江]朝发枉诸。[战国策.燕策]顷之未发。[资治通鉴]卿与子敬、程公便前发。宋.柳永[雨霖铃]兰舟催发。又如:发足(起程,出发)发程(起程,上路;动身启程);发逐(出发追逐);发迈(出发远行)。

    *[汉典]:打开;开启。[聊斋志异.促织]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又如:发日(公文的启封日期);发书(拆开诏书或书信)。

    *[汉典]:征发;征调。[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又如:发召(征调);发调(征调);发徭(征派徭役)。

    *[汉典]:发生;发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人发书于赵王。宋.苏轼[石钟山记]而大声发于水上。[战国策.魏策]怀怒未发。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变遂发。又如:发念(萌生念头);发意(产生某种意念);发兴(发生)。

    *[汉典]:发布;宣告。[孟子.梁惠王上]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立于王之朝。[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遂发命,遽(jù)兴姜戎。又如:发政(发布政令)。

    *[汉典]:抒发;发泄。[三国演义]发狂吟。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发其志士之悲哉。又如:发郁(发泄郁结在心头的烦闷);发忿(发泄愤恨的情绪);发挥(抒发)。

    *[汉典]:派遣。[史记.项羽本纪]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四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资治通鉴]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又如:发师(派遣军队、出兵);发导(派遣向导)。

    *[汉典]:挖掘。[聊斋志异.促织]于败石丛草处,探石发穴。又如:发冢(掘墓);发硎(xíng)(发掘整理);发揭(发掘,揭开)。

    *[汉典]:花开放。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又如:发秀(开花);发彩(指开花)。

    *[汉典]:送出;交付。与“收”相对;发出。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发五十金。又如:发电报。

    *[汉典]:因得到大量财富而兴旺。如:暴发(突然发财得势)。

    *[汉典]:发酵,膨胀。如:面发了;发一发干菜。

    *[汉典]:卖出。如:发兑(批发;卖出);发脱(卖出;打发;除去)。

    *[汉典]:繁育;生长。如:发孚(发芽);发鲜(发芽);发荣滋长(草木繁茂的萌发生长)。

    *[汉典]:施行;开始。如:发头(开始;起头);发讲(开始讲解);发始(开始);发严(开始严阵待命)。

    *[汉典]:阐发。如:发微(阐发微妙之处);发义(阐发义理);发题(阐发题意);发蕴(阐发奥秘之情)。

    *[汉典]:显现;显露。[孟子.告子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宋.欧阳修[秋声赋]凄凄切切,呼号奋发。又如:发色(呈现色彩);发迷(显现迷惘的神情);发梦(显现梦境)。

    *[汉典]:表现。如:发华(表现出文彩);发威(显示威风);发藻(显示文采)。

    *[汉典]:散发;发给。如:发越(散发,播散);发辉(散发光辉)。

    *[汉典]:举事;发难。如:发谪(zhé)(举发;谴责);发衅(挑起争端);发举(兴起,举事)。

    *[汉典]:倡始;提出。如:发端。

    *[汉典]:启发;开导。如:发悟(启发使领悟);发机(启发机杼。多指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汉典]:提拔;举荐。如:发困(举荐处于困境的人);发荐(发迹,被荐举)。

    *[汉典]:传扬;张扬。如:发闻(传播;显扬;传扬名声);发德(使道德显扬)。

    *[汉典]:揭露;暴露。又如:发奸(揭发坏人坏事);发潜(揭发潜伏的坏人坏事);发举(揭发,检举)。

    *[汉典]:点燃;燃烧起来。[资治通鉴]同时发火。又如:发爨(cuàn)(烧火做饭);发薪(点燃柴草)。

    *[汉典]:疾病发作。如:发脾寒(患疟疾病);发痧(患中暑或霍乱等急性病)。

    *[汉典]:制作;拟定。如:发天葩(比喻制作新奇的文章)。

    *[汉典]:歌唱;表演;演奏。如:发调(发出曲调);发猛(高亢清扬的乐声);发梁(歌声绕梁不绝)。

    *[汉典]:感到。如:发虚(饿得发慌);发软;发晕。

    *[汉典]:行动。如:发止(行止;进退);发乔(做出滑稽可笑的动作)。

    *[汉典]:发源;发端。如:发轸(比喻事物的起始、开端);发岁(一年起始)。

    *[汉典]:发性,使性子。如:发业(发怒;作孽(niè));发村(撒野;发脾气);发野(撒野;蛮不讲理)。

    *[汉典]:流露感情。如:发中(发自内心)。

    *[汉典]:通“拨(bō)”。除去;错乱。[周礼.考工记.弓人]居干之道,菑(zī)栗不迤,则弓不发。[诗.邶(bèi)风.谷风]毋逝我梁,毋发我笱(gǒu)。

    *[汉典]:通“法”。效法,遵守。[管子.任法]法者不可不恒也,存亡治乱所从出,圣君所以为天下大仪也,君臣上下贵贱皆发焉。

    *[汉典]:在小武器打靶比赛中每个射手规定的发射次数。如:一次20发。

    *[汉典]:计算子弹、炮弹的单位。如:一发炮弹。

    *[说文解字,‘线装经典’编委会,云南教育出版社]:“发”甲骨文的意思为“发射,投掷”。

    *[康熙字典]:[说文]?(shè)發也。[诗.召南]一發五豝(bā)。[传]發,矢也。[前汉.匈奴传]矢四發。[注]射礼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为一發。师古曰:發,犹今言箭一放两放也。

    *[康熙字典]:[广韵]起也。[孟子]舜发于亩之中。

    *[康熙字典]:舒也,扬也。[易.乾卦]六爻发挥。[疏]发,越也。又[坤卦]发于事业。[疏]宣发也。[左传.桓二年]声名以发之。[注]发扬此德也。

    *[康熙字典]:[博雅]开也。[书.武成]发巨桥之粟。[疏]谓开出也。[诗.小雅]明发不寐。[注]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

    *[康熙字典]:[玉篇]进也,行也。[博雅]去也。[诗.齐风]履我发兮。[疏]行必發足而去,故以發为行也。[礼.玉藻]疾趋则欲發,而手足无移。[注]谓起屨(jù)也。

    *[康熙字典]:[释名]拨也。拨使开也。[礼.王制]有發,则命大司徒,教士以车甲。[疏]谓有军旅以發士卒也。

    *[康熙字典]:[广韵]明也。[论语]亦足以發。[注]谓發明大题也。

    *[康熙字典]:[广韵]举也。[增韵]兴也。[前汉.王吉传]慎毋有所發。[注]谓兴举众事也。

    *[康熙字典]:乱也。[诗.邶(bèi)风]毋發我笱(gǒu)。

    *[康熙字典]:伐也。[诗.周颂]骏發尔私。[疏]以耜(sì)击伐其私田,使之發起也。

    *[康熙字典]:遣也。[礼.檀弓]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發焉。[注]發礼往荷也。

    *[康熙字典]:见也。[礼.礼器]君子乐其發也。[注]乐多其外见也。

    *[康熙字典]:动也。[老子.道德经]地无以宁,将恐發。

    *[康熙字典]:泄也。[楚辞.大招]春气奋發。又[历法]春夏曰發,秋冬曰敛。

    *[康熙字典]:發發,疾貌。[诗.小雅]飘风發發。[笺]寒且疾也。

    *[康熙字典]:[诗传]长發,大禘(dì)也。[疏]大禘之乐歌也。[唐书.礼乐志]懿(yì)祖曰:长發之舞。

    *[康熙字典]:昏礼曰發齐。[荀子.礼论]大昏之未發气也。[注]谓未有威仪节文。象太古时也。[史记.礼书]作废齐。

    *[康熙字典]:[玉篇]發,驾车也。[扬子.方言]發,税,舍车也。东齐海岱之间谓之發,宋赵??魏之间谓之税。[注]舍宜音写,今通發,写也。税犹脱也。

    *[康熙字典]:[后汉.五行志]东方神鸟曰發明。[博雅]凤皇晨鸣曰發明。

    *[康熙字典]:[汲冢(zhǒng)周书]發人鹿鹿者,若鹿迅走。[注]發,东夷也。

    *[康熙字典]:清發,水名。见[左传]。

    *[康熙字典]:县名。[前汉.地理志]余發县,属九真郡。發干县,属东郡。

    *[康熙字典]:姓。[史记.封禅书]游水發根。[注]游水,县名。發根,人姓名。

    *[康熙字典]:音拨。[诗.卫风]鱣(zhān)鮪(wěi)發發。[传]盛貌。马融曰:鱼尾著网發發然。[韩诗]作鱍(bō)。[说文]作鮁(bà)。

    *[康熙字典]:音废。[诗.豳(bīn)风]一之日觱(bì)發。[传]风寒也,叶下烈烈。音例。

    *[康熙字典]:[扬雄.长杨赋]纷纭沸渭,云合电發。猋(biāo)腾波流,机骇蠭(fēng)轶。轶音亦。一说本赋發轶,与上文爰(yuán)整其旅,乃命骠卫,卫字为韵。發,音费。轶,音替。古霽(jì)寘(zhì)二韵通,非發读废入声,与轶音亦叶也。

 

    三、“發(fèi)”含义:

    *[汉典]:通“废”。崩坏;停止。[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景公饮酒,酲(chéng),三日而后发。又如:发药(停止用药)。

    

    四:髮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五、髮的含义:

    *[汉典]:头发,人头上的毛?[易.说卦]巽为寡发。[素问.大节藏象论]其华在发。[庄子.逍遥游]穷发之下。[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苏武古诗]结发成夫妻。注:“结发始成人也。谓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时取笄(jī)冠为义也。”宋.范仲淹[渔家傲]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又如:理发;脱发;怒发冲冠(形容怒极)。

    *[汉典]:草木。[庄子]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地理书]山以草木为发。

    *[汉典]:通“旆(pèi)”。古代旐(zhào)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荀子.议兵]武王载发,有虔秉钺(yuè);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

    *[康熙字典]:[说文]根也。[玉篇]首上毛也。[释名]髮,拔也。拔擢(zhuǒ)而出也。[黄帝素问]肾之华在髮。[草木子]血之荣以髮。

    *[康熙字典]:[庄子.逍遥遊]穷髮之北。[音义]髮,犹毛也。北极之下,无毛之地也。毛,草也。地理书云:山以草木为髮。

    *[康熙字典]:姓。[前汉.儒林传]东海髮福。又禿髮,复姓。

    *[康熙字典]:音沸。[潘岳.藉田赋]被褐(hè)振裾(jū),垂髫(tiáo)总髮。蹑(niè)踵侧肩,掎(jǐ)裳连襼(yì)。

 

    六、发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4.2《丰卦》:丰其蔀日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发展,壮大)若吉。

    *7.5《蒙卦》:发(放箭。这里为:进行)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九三爻中:沛(pèi):

    一、沛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沛的含义:

    *[汉典]:本义:沛水。形声。从水,市(bèi)声。[说文]沛,沛水。出辽东番汗塞外,西南入海。

    *[汉典]:多水草的沼泽地。[公羊传.僖公四年]大陷于沛泽之中。注:“草棘曰沛。”[后汉书.崔骃传]犹逸禽之赴深林,蝱(méng)虫内之趣大沛。

    *[汉典]:蓄积用来灌田的水。[三余赘笔]浙中…少水,人家多于山上置闸蓄水,遇旱岁开以灌田,名之曰沛,取沛然之义也。

    *[汉典]:通“旆(pèi)”。旗,幡。旛(fān)幔。[易.丰]丰其沛,日中见沫。

    *[汉典]:水势湍急的样子,泛指盛,大。[一切经音义]沛,水波流也。[孟子.梁惠王上]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管子.揆度]焚沛泽。注:“大泽也。”王褒[洞箫赋]沛焉竞溢。[论衡.自纪]河水沛沛,比夫众川,孰者为大?又如:充沛;沛沛(水盛大的样子);沛若(盛大的样子);沛然(充盛的样子;盛大的样子);沛发(大量涌出);沛泽(盛大的恩泽)。

    *[汉典]:通“霈”。雨盛大的样子。[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张衡[思玄赋]冻雨沛其洒涂。

    *[新华字典]:跌倒,倾仆:颠沛(挫折困顿)。

    *[康熙字典]:水名。[说文]沛,沛水。出辽东番汗塞外,西南入海。又泽名。沛泽。[左传.昭二十年]齐侯田于沛。注:“沛,泽名。”

    *[康熙字典]:草生水曰沛。[公羊传注]草棘曰沛。[风俗通.山泽篇]沛者,草木之蔽茂,禽兽之所匿也。

    *[康熙字典]:县名,属沛郡。[汉书注]秦泗水郡之属县。

    *[康熙字典]:行貌。[楚辞.九歌]沛吾乘兮桂舟。[左思.吴都赋]直冲涛而上濑(lài),常沛沛而悠悠。

    *[康熙字典]:有余貌。[公羊传.文十四年]沛若有余。

    *[康熙字典]:大貌。[前汉.五行志]沛然自大。

    *[康熙字典]:雨貌。[张衡.思??赋]冻雨沛其洒涂。又滂沛,雨盛貌。别作霈(pèi)。

    *[康熙字典]:旛(fān)幔也。[易.丰卦]丰其沛。通作旆(pèi)。

    *[康熙字典]:蓄水灌田之名。[三余赘(zhuì)笔]浙中少水人家,多于山上置闸蓄水,遇旱岁开以灌田,名之曰沛。

    *[康熙字典]:竹名。[神异经]南方荒中有沛竹,可以为大船。[僧赞宁笋谱]又沛竹笋。

    *[康熙字典]:沛艾,姿容俊伟貌。[司马相如.大人赋]沛艾赳螑(xiù)。

    *[康熙字典]:滞沛,奔扬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奔扬滞沛。

    *[康熙字典]:姓。

    *[康熙字典]:疾也。[前汉.郊祀歌]灵之来,神哉沛。

    *[康熙字典]:偃仆也。[诗.大雅]颠沛之揭。[传]沛,拔也。[正义]遽(jù)离根本之言。

    *[康熙字典]:音避。[扬雄.甘泉赋]云飞扬兮雨滂沛,于胥德兮丽万世。

    *[康熙字典]:音白。[左思.魏都赋]揆(kuí)既往之前跡,叩将来之后撤。成都迄以倾覆,建业则亦颠沛。

 

    三、沛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4.2《丰卦》:丰其沛(草木茂盛貌)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无咎。

    

          

    九三爻中:沬(mèi):

    一、沬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沬的含义:

    *[汉典]:古地名。春秋时卫国的一邑。在今河南淇县南。

    *[汉典]:通“昧”。微暗,昏暗。[易.丰]丰其沛,日中见沬。注:“沬,微昧之明也。”

    *[新华字典]:古同“昧”,微暗。

    *[]:“沫”的甲骨文为“双手捧着水洗面”。[说文]:洒面也。

    *[]:“沬”是个会意字,古文为“頮”或“湏”,小篆为“沬”。

    *[]:估计在成字之初“沬”同“沫”。“沫”为“水泡”。拊拂瀑沫。这里指:像唾沫一样小的星星。

    *[说文]:沫水,出蜀西南徼外,东南入江。段玉裁注:“沫水,即浅水。”

    *[康熙字典]:卫邑名。[诗.墉风]沬之乡矣。亦作妹。[书.酒诂]明大命于妹邦。

    *[康熙字典]:[易.丰卦]日中见沬。[注]王氏曰:微昧之明也。薛氏曰:斗之辅星。

    *[康熙字典]:[说文]:洒面也。通頮(huì)。

    *[康熙字典]:作靧(huì)。[礼.内则]面垢燂(tán)潘请靧(huì),足垢燂(tán)汤请洗。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沬,双手捧着水洗面”。[书.顾命]:“王乃洮(táo)頮(huì)水。”

 

    三、沬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4.2《丰卦》:丰其沛日中见沬(像唾沫一样小的星星)折其右肱无咎。

   

 

    九三爻中:肱(gōng):

    一、肱的字源字形[汉典]、[汉字叔叔]:


 

    二、肱的含义:

    *[汉典]:本义: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形声。从肉,厷(gōng)声。后多引伸泛指胳膊。[说文]肘臂节也。段注:“厷与臂之节曰肘,股与胫之节曰膝。[深衣]支‘胳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注云:‘肘当臂中为节,臂骨上下各二寸。’按:上谓厷,下谓臂匑(gōng)也。”[诗.小雅.元差别]麾之以肱,毕来既升。朱熹集注:“但以手麾之,使来则毕来,使升则既升也。”[论语]曲肱而枕之。

    *[汉典]:比喻帝王的卿佐。[唐.韩愈诗]洸(guāng)洸司徒公,天子股与肱。[]股肱之臣。

    *[康熙字典]:臂上也。[正韵]臂干。[书.皋陶谟]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诗.小雅]麾之以肱[传]肱,臂也。

    *[康熙字典]:又国名。[山海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

    *[康熙字典]:又人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郑公孙黑肱。[史记.鲁周公世家]子成公黑肱立。

 

    三、肱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4.2《丰卦》: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臂,上臂)无咎。

   

   

    六五爻中:庆(qìng):

    一、庆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庆的含义:

    *[汉典]:本义:祝贺;庆贺。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个“文”字,中间有个心,表示心情诚恳;右边是一张鹿皮。合起来表示带着鹿皮,真诚地对人庆贺。小篆(zhuàn)字形上面是鹿字省略一部分;中间是“心”字,表心意;下边是“攵”(suī脚),表示“往”。意思跟甲骨文相同。[说文]庆,行贺人也。…吉礼以鹿皮为挚,故从鹿省。段注:“谓心所喜而行也。”[广雅.释言]庆,贺也。[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庆子家驹。[国语.鲁语]故庆其喜。[诗.小雅.裳者华]是以有庆矣。[三国志.吴主传]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又如:庆忭(biàn)(欢庆鼓掌);庆寿(祝贺生日);庆问(庆贺问候);庆官酒(庆祝升官的酒宴);庆成宴(庆贺祭祀典礼圆满成功的宴会);庆松(庆贺)。

    *[汉典]:赏赐。[诗.小雅.甫田]农夫之庆。又如:庆赏(行赏奖励)。

    *[汉典]:喜;福庆,吉庆。[诗.小雅.楚茨]孝孙有庆。[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又如:寿庆;校庆;国庆;庆色(喜色);庆会(喜庆宴会);庆门(福庆之家);庆殃(福庆与祸殃)。

    *[汉典]:福泽。有幸的事。[国语.周语]有庆未尝不怡。注:“福也。”如:余庆;庆云(庆烟。祥瑞的云气);庆霄(吉祥的云气);庆灵(景云与灵芝);庆绪(福善的事业);庆延(福泽绵延);庆祉(福泽);庆室(吉宅)。

    *[汉典]:通“卿”。卿士,大臣掌事者。[礼记.祭统]作率庆士,躬恤卫国。

    *[汉典]:姓。

    *[康熙字典]:[说文]行贺人也。[周礼.春官.宗伯]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疏]谓侯国有喜可贺,王使大夫以物庆贺之也。又[秋官.大行人]贺庆以赞诸侯之喜是也。

    *[康熙字典]:善也。[书.吕]一人有庆。[正义]天子有善事也。[诗.大雅]则笃其庆。[毛传]善也。[正义]福庆为善事,故为善也。

    *[康熙字典]:休也。[礼.月令]行庆施惠。[注]庆谓休其善也。休,美也。

    *[康熙字典]:福也。[易.履卦]大有庆也。[诗.小雅]孝孙有庆。

    *[康熙字典]:赐也。[诗.小雅]是以有庆矣。[笺]谓有庆赐之荣也。

    *[康熙字典]:发语词。[扬雄.反离骚]庆天悴而丧荣。

    *[康熙字典]:州名。隋立庆州。

    *[康熙字典]:姓。[左传]齐庆封,晋庆郑。

    *[康熙字典]:音卿。[易.大畜五上雨爻传]有庆也,道大行也。庆与行叶。又[睽卦四五两爻传]志行也,往有庆也。行与庆叶。[班固.白雉诗]容洁朗兮与淳精,发皓羽兮奋翘英。彰皇德兮侔(móu)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庆与精英成叶,皆庚韵也。蓋(gài)庆乃卿字去声,转平声即卿也。故卿云亦曰庆云。近昆山顾氏未达音韵,乃曰易经庆字俱读羌音,行字俱读杭音,此偏论也,不知易自有叶羌字者。未可弃庆字本声之卿音也。

    *[康熙字典]: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书.伊训]万邦惟庆。[诗.大雅]则笃其庆。[小雅]孝孙有庆。

    *[康熙字典]:从心从久。久者,行也。吉礼以鹿皮为贄(zhì),从鹿省,会意。

 

    三、庆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4.2《丰卦》:来章有庆(喜庆)誉吉。

   

 

    上六爻中:屋(wū):

    一、屋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屋的含义:

    *[汉典]:本义:帐幕。“幄”的本字。屋的本义是幄,后来“屋”指房屋,另造“幄”字。会意。从尸,从至。尸,与房屋有关,“至”表示来到。人来到这里居住之意。[说文]屋,居也。从尸,尸所主也。一曰尸象屋形,从至,至所至止也。徐灏(hào)曰:“古宫室无屋名。古之所谓屋,非今之所谓屋也。”[诗.大雅.抑]尚不愧于屋漏。传:“屋,小帐也。”[汉书.南粤王佗传]去帝制黄屋左纛(dào)。[汉书.陆贾传]去黄屋称制。师古曰:“黄屋,谓车上盖也。”又如:屋幕(帐幕);屋漏(古代室内西北隅施设小帐,安插神主,为人所不见的地方)。

    *[汉典]:古代半地穴式住室建筑的顶部覆盖。[淮南子]是故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

    *[汉典]:房舍,房屋。洪亮吉[治平篇]以二人居屋十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我屋上三重茅。又如:屋山(屋脊);屋山头(堂屋两端的房檐);屋桷(jué)(房屋上的椽子);屋里巷(家里);屋除(阶下,房舍前的台阶);屋庑(wǔ)(房子的顶部);屋头(房屋的上面);屋庐(泛指居室);屋盖(屋顶);屋壁(房屋的夹墙);屋基(房屋的地基);屋山头(屋山。指屋脊或山墙);屋上乌(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

    *[汉典]:房间。如:里屋;外屋。

    *[汉典]:房顶。如:屋上架屋;屋下架屋。

    *[汉典]:室深处。[释名]屋,奥也。其中温奥也。

    *[汉典]:车盖,车篷子。[史记]纪信乘黄屋车。又如:黄屋(古代帝王所乘车上以黄缯为里的车盖,亦指帝王车)。屋社(王朝倾覆的代称)。

    *[汉典]:终止。沈德符[万历野荻编]李纲用之于靖康而宋社屋。

    *[汉典]:建屋,盖屋。[礼记]是故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

    *[新华字典]:家。“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

    *[新华字典]:古代井田的区划,一屋合三百亩。

    *[康熙字典]:[说文]屋,居也。从尸,尸所主也。一曰尸象屋形,从至,至所至止也。[丰俗通]止也。[集韵]具也。[玉篇]居也,舍也。[诗.秦风]在其板屋。[周礼.地官]考夫屋。[注]夫三为屋,屋三为井,出地贡者,三三相任。又田不耕者,出屋粟。

    *[康熙字典]:车盖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围汉王荥(xíng)阳,纪信诳(kuáng)楚,乘黄屋车,传左纛(dào)。

    *[康熙字典]:夏屋,大俎(zǔ)也。[诗.秦风]于我乎,夏屋渠渠。[注]夏,大也。渠渠,俎深广貌。

    *[康熙字典]:[礼.杂记]诸侯素锦以为屋,士輤(qiàn)苇席以为屋。[注]小帐覆棺者。

    *[康熙字典]:地名。[春秋.隐八年]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注]周地。

    *[康熙字典]:王屋,山名,在河东垣(yuán)县。

    *[康熙字典]:[越南志]神屋,龟甲也。

    *[康熙字典]:屋庐,复姓。

 

    三、屋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4.2《丰卦》:丰其屋(居,舍。房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上六爻中:阒(qù):

    一、阒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阒的含义:

    *[汉典]:寂静。[曲江夜思]林塘闻寂偏宜夜,烟火稀疏便似村。又如:阒静(寂静);阒无人声(静得没有一点人声);阒寥(寂静);阒黑(漆黑)。

    *[汉典]:空虚。[易.丰]窥其户,阒其无人。如:阒旷(空阔);阒如(空虚);阒其无人(空荡荡无人)。

    *[新华字典]:形容寂静:阒无一人。阒寂。阒然。

    *[康熙字典]:[说文]静也。[玉篇]静无人也。[易.丰卦]闃其无人。[疏]窥视其屋,而闃寂无人也。

    *[康熙字典]:[说文徐注]按易:窥(kuī)其户,闃其无人。窥,小视也。狊(jú),大张目也。言始小视之,虽大张目亦不见人也。义当只用狊字。

 

   三、阒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4.2《丰卦》: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寂静)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上六爻中:觌(dí):

    一、觌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觌的含义:

    *[汉典]:见;相见。曹植[洛神赋]尔有觌于彼者乎?又如:不觌(不见);私觌(私地里相见);觌体(见面;见到人)。

    *[汉典]:以礼相见。[左传]大夫宗妇觌,用币。又如:觌见(拜见;会见)。

    *[汉典]:显示,现出。如:觌武(炫耀武力。含有好战意味)。

    *[康熙字典]:[说文]见也。[易.困卦]三岁不覿。[春秋.庄二十四年]大夫宗妇觌用币。[公羊传]觌者何,见也。[礼.郊特牲]不敢觌私。[周礼.秋官.司仪注]私觌,私面也。[韵会小补]于君谓之觌,于卿谓之面。觌,面别。散文面亦为觌。

    *[康熙字典]:音牍(dú)。[陆云.赠顾骠骑诗]沈机响骇,幽明广覿。和以同人,物归时育。

 

    三、觌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4.2《丰卦》: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见)凶。

    *7.4《困卦》: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来,这就叫“精神长相”!(深度好文)
皖乡农耕(诗词·动图音画)田园随笔
八卦针组方(手八卦、头八卦、脐八卦等)
奇门遁甲|阴盘奇门的断盘思路及解盘方法
《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详情》及其思维导图
“碗有三不端,门有三不进,人有三不交”,老祖宗忠告,醍醐灌顶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