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启超长人短己 转载


梁启超长人短己


作者:半斋先生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美德 谦逊 惜才 成全别人  

       1925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推荐陈寅恪担任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陈寅恪刚留学回国,他才三十岁挂零。而当时,清华大学国学院里有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三人任导师,他们是学富五车、闻名遐迩的国学大师。清华大学校长曹祥云对聘请陈寅恪当导师心存重重疑虑。考虑再三,他便去梁启超府上,问梁启超:“陈寅恪是不是博士,有没有重要著作?”梁启超答复:“陈先生既不是博士,也没有什么著作。”

  曹祥云听后摇头说:“陈寅恪既非博士,也没有著作,怎能在清华园与汝等大师同任导师呢?”梁启超顿时爽朗地笑了笑,诚恳地说:“可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啊!他小时候在南京就读私塾,学得很好。在其父亲的指导下,他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览经、史、哲典籍。后来,他先后就读过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等政治学校。他掌握了英、法、日、德等十几种外语,还具备阅读蒙、藏、满、西夏多种语文的能力,他在梵文和巴利文方面特精。他国学基础扎实深厚,国史精熟,又对西方文化进行了大量吸取,中西文化结合,故他对很多问题有十分独到的见解。另外,我们怎能以博士头衔来论学问呢?我梁某人没有博士头衔,不也照样当导师吗?至于著作,我梁某人可谓著作等身了吧?但在我看来,我所有的著作,还没有陈先生写的寥寥几百字有价值呢!”

  曹祥云听后,点头同意,破格聘请陈寅恪进清华国学研究院当导师。陈寅恪与王国维等三人平起平坐,并肩前进,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

  【陈寅恪能够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跟他本人有真才实学、有第一等学问分不开,但也与梁启超的异乎寻常的“长人短己”、竭诚推荐有着密切的关系。梁启超之所以受人尊敬离不开他谦逊的美德。所以有时候,成全别人其实也是在成就自己。   (特约教师 赵福海)

  
 【刘邦对自己的评价被归结为他谦逊的“三不如”理论: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但其实,真正笑到最后的赢家却是他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没学位没著作没名望,却成了清华国学研究院专门聘请的导师
显赫而寂寥的国学大师:陈寅恪
忆清华四大国学导师如何读书
梁启超:我著作等身,却不如此人寥寥几百字有价值
清华大学四大国学导师的读书方法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