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品心静自然凉 转载


修品心静自然凉


作者:马志国 来源:《做人与处世》 

 

 
 

 

  想起一个关于避暑消夏的故事。有一天,白居易去拜访恒寂禅师。盛夏酷暑,却见恒寂禅师在禅房内,照常静静地打坐。禅师人打坐完毕,白居易问:“怎么不换个清凉的地方避暑消夏?”恒寂禅师静静地说:“这里不是很清凉吗?”白居易不解其故:“这里闷热难耐,哪里来的清凉?”恒寂禅师说:“佛在心中,心静自凉。”白居易深受触动,于是作诗一首:“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这便是《苦热题恒寂师禅室》,可算“心静自然凉”的最早出处了。

  心静自然凉,果真如此吗?说起心静自然凉,我年轻时很不以为然:什么心静自然凉?这夏日炎炎的大汗淋漓归谁?你再心静还能把夏天变冬天?  

 

  前不久,我看到魏书生老师的一段轶事。魏老师有一个本事,炎炎夏日可以练功控制不出汗。魏老师在别人穿背心裤衩的日子,自己可以西服领带安然走在马路上。我想:莫非真的可以心静自然凉?

  我开始打坐。随着天越来越热,打坐开始出汗了,有时候汗水像小虫爬一样,让人难耐。自己就预备一条毛巾,坐一会儿,擦擦汗。后经人指点:别擦汗了,就让它流。我就照此办理,说来也怪,汗水反而慢慢没有了。忽然想起“心静自然凉”,果然不虚。你一想到流汗,想擦汗,你的心就躁动了,于是,越擦越热。当你做到不去管它的时候,你的心就沉静下来,于是,慢慢没有了汗水。

  这是为什么?因为身心一体。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发现了这一点,所以留下了 “热闹”和“冷静”。“热”与“闹”相关,“冷”与“静”相连。心里“闹”起来,最容易上火;反过来,心静下来,才能制冷降温。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心躁动时,心跳加快,血流加速,体温自然升高;相反,心静了,新陈代谢就慢了,身体产热也就少了。再有,心静了,不在意热了,对热的反应也就不再那么敏感。于是,心静自然凉。

  看来,消暑最好的办法,不是开电扇,不是开空调,更不是四处避暑,而是一个静字。滚滚红尘,身静下来已经不易,心静下来就更难。细究起来,心静自然凉,不仅仅是一种清热避暑的方法,说到极处,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难怪白居易说“为人心静身即凉”。为人心静,这个静,一是沉静,一是清静。面对充满喧嚣的世界,让自己少一分浮躁,这是沉静;面对充满诱惑的世界,让自己少一分欲望的烧灼,这是清静。有了这份沉静和清静,不论你身居何地,人处何时,就有了心的清凉。正如苏轼诗云:“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清凉本有“清静,无烦扰”之意。至今每逢除夕,母亲总是要端出备好的凉柿子,每人一个装在碗里吃,说是取个吉利——一年到头心里凉柿子似的,求的是日子的无烦无扰。所以,只要拒绝了喧嚣的烦扰、诱惑的烦扰,内心有了沉静,有了清静,就有了心静自然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日读诗生“清凉'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白居易
【早读18188】心静自然凉——小暑话避暑
心闲便有清凉境
心静自然凉
伏热话清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