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的笔力是什么?怎么判断笔力如何?木衍斋笔力问答连载二章

上接前文《王羲之抽王献之笔的故事是假的?书法笔力哪里来?木衍斋连载首章》

第二种,以缺乏训练的狂躁笔技当做笔力。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的书法表演特别惊世骇俗,或闭着眼写,或在美女身上写,或用针管嗞,或用大拖布甩,跳着舞写,狂吼着写,头发蘸墨写,十几米纸一笔写,更有人干脆自命天书,用偏旁部首生造,与其说是汉字不如更像西夏文,最夸张是师徒几十人上百人写的字一模一样,如同人肉打印机……种种的冠以“书法”之名的怪相每天都在不停产生。也或许他们都在遵循一个原则“臭名远扬总比默默无名要好”,也的确不乏追腥逐臭者鼓噪追随。

书法有其基本的前提,一曰毛笔,二曰中文。毛笔保证的是线条的丰富性,中文保证的是可识别性,从而引出书法与文辞的相生应和和艺术情感的同频。以上怪相是否是书法,以此标准衡量,结果一目了然。

我们也经常会看到有些人的作品里基本上看不到深厚的传统积淀,笔势和结字基本上看不出学习的痕迹,当然更谈不上个性融合,书写方式很用力、很大胆,画圈儿特别积极,牵丝特别夸张,更不具备节奏意识,我们称之为“傻大胆”。而这种“傻大胆”,就是江湖体、老干体的标准样式。这种书写方式可以称为笔力吗?

不要老拿创新当做不下死功夫、积累硬功夫的理由。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你才知道创新,也不是你创新力最强。不要拿自己二三十年的剩余时间去对抗这个民族在书学上几千年前赴后继的创新历程。吃透了任何大家,你就吸纳了他终生的内力,这是北冥神功,比你呆家里穿着背心裤衩热汗水流琢磨创新有效得多。

每一位大家,都是北冥神功的巨匠,每一位身上都吸纳了前人至少数百年的研究成果。创新是有基础的,而且必须奠基于中华前人的积累。多着眼于这个,再大胆写出自己的个性,就打完了终极大boss。

书法的创作如果缺乏法度为前提,那么你将违背一切笔法规则。

什么是笔法规则?其实所谓的二王笔法,就是在精研了从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章草、草书、行书直到楷书和各种过渡性书体以后,集合所有的用笔方式以及各种书体、书风的笔法习惯和表现形式,二王从中提炼出一套,关于合理使用毛笔、构建既是最美又符合中华审美的一套标准范式,这就是二王笔法。

不少时候,我们会被问到相对局部的问题,如为什么写书法毛笔一定要中锋?事实上没有任何二王书论要求你一定要中锋写字,王羲之王献之自己留下的作品也并不是顽固坚守中锋,而是中侧互用的,且用中锋的时候远比侧锋少。一贯被称为篆籀笔法的颜真卿不要说行书是传承的大王风,即使是他的楷书也一样中侧互用,并没有坚守绝对中锋的规则。假如绝对时时保持中锋,中国人早就发明马克笔了,何以毛笔成熟数千年无可替代?如果我们将笔尖位于点画中部行笔为中锋,笔尖位于两端中之一端,而另一端为笔肚,以此作为偏锋,那么笔尖偏侧3°、10°、20°、50°、70°直到90°完全偏锋这之间的种种角度又该归入中锋还是偏锋呢?谁又能如同电脑一样永远让笔绝对机械式中锋?违背常识的所有教育腔调都是虚伪的装模作样。

我们可以探究一下清人为什么强行要求我们做到中锋,虽然有清一代几位顶尖高手如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伊秉绶、沈曾植都是侧锋高手。

有这么几种人云亦云:其一,中锋更有笔力。拿剑捅人致死率更高还是拿斧头砍人致死率更高?菜刀为什么做成横砍式而不是匕首式的?中锋力大这个说法显然不合常识,且前文已经探讨过笔力其实与物理做功没有半毛钱关系。

毫无疑问,用笔偏侧更符合人体工学,而中锋的实用需要我们转指、转腕、转肘甚至腰力辅助才能自如控制笔头在笔道间行进而不发生偏侧。正因为如此,从人体习惯和运锋难易度而言,中锋行笔需要培养和训练,而正是这种违背人体工学的培养和训练,形成了对控笔能力的强化训练,相当于最难得会了,次难得、不难的运锋技法也就自然而然可以举一反三、迅速掌握。

我经常说,中锋健骨,侧锋带势,中锋是潜意识,侧锋出小个性,即为此理。

所以,强化中锋,是一种书法训练法,并非真正的书法运锋宪法。

正是二王,精研各体、各种书风之后,总结出了将毛笔这样一个360°毛锥,要怎么使用才能更灵便、更畅快、更丰富,更能够让墨水最大限度不停流注,而且能够富有线条表现力地完成我们的书写工作,这个过程中,我们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执笔法,怎样的角度变化,怎样的力量变化,怎样的章法姿态、怎样的节奏变化去表达怎样的气韵,以及完成这些任务需要训练自己熟悉掌握怎样的微动作调整。这些技巧,与书体无关、与书风无关、与时代无关、与个性无关,就是从运锋技法、结字空间、章法变化到墨法调整的整套技术,这就是二王笔法的标准定义。

事实上,王羲之是那个时代乃至于后世书法无敌的存在吗?未必,千年创新、江山代有才人出。但,没人比他更全面,更具理论建构能力,更合乎中华传统审美,更符合时人对偶像的预期。

二王笔法并不是成仙的丹药,吃了就白日飞升,要人去体会,要半辈子按照这套思想去自我修炼,又得大半辈子根据新时代的审美不同、器具不同、应用场景不同去强化某些方面的能力,如当代,光写得好是不行的,还需要善写大字、玩墨法、精通纸张效果,因为当今时代的书法展示场景走入大厅、当代人观赏的心性已经从文辞转向视觉刺激、当代的纸张品类和工艺极大丰富等……

傻大胆、丢法度,绝不是笔力。

未完待续,请点关注,急速催更!

本文原创,请引用转发者注明“大成国学堂书法杂谈原创”。感谢!

我们将《泉州本淳化阁帖王羲之书卷》 精确复制,作为极其重要的“法帖3.0”藏本以飨书友!请注意,“法帖3.0”出品是原汁原味、无限接近复制品,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形态!

欲购专业级《泉州本淳化阁帖王羲之书卷》超清复制件的书友,可点击下面商品卡,品鉴与激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学习基础
书法讲究线条的质感,古人用了三种笔法,都包含在这些书体中
书法老师:学习书法最基本的几个笔法都藏在这个书体中
王羲之书法笔力真的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吗?
笔力:书法上,一个难以说清,又绕不开的话题
《玄秘塔碑》学习班学员:吴智成,笔法阶段学习集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