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搏和呼吸 —— 谁先停止?谁先恢复?为什么?(三)
前 2 篇我们分别探讨了心搏和呼吸 —— 发病时哪个先停止?复苏时哪个先恢复?及原因,并分析了一个特殊案例(点击回顾病例 1 >>> 心搏和呼吸 —— 谁先停止?谁先恢复?为什么?。今天分享一个本人的亲身经历。

事情发生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在为一个触电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我目睹了一件非常蹊跷的事情,当时我非常震惊,这件事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并且无法用我所了解的医学原理解释。

近 30 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未能找到合理的答案。直到今年,经过反复认真复习文献并反复思考,似乎才找到了有一点点「合理」的解释。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病例 2. 患者男性,约 30 岁,既往健康,无心脏病史。因工作时触电后意识丧失,他人呼叫 120,工厂医生约发病 5 分钟左右为其实施了 CPR。救护车约 10 分钟后到达,发病地点是一家工厂的车间,当时现场已经切断电源。

一进门我就看到患者双上臂外展,手心向上,呈十字样仰卧躺在车间的水泥地上,当时工厂医生正在为其实施 CPR。

查体:患者口唇、面色皮肤及甲青紫,无意识、无呼吸、无颈动脉搏动,血氧饱和度为「0」。我使用电极板做心电监护,显示为心室颤动,振幅在 0.3~0.5 mV 上下。

我当即为患者实施 200 J 的非同步单相波除颤(那时尚无双相波除颤器),放电后,患者的心电监护显示为心电静止。接下来我用心脏泵实施加压、减压式胸外心脏按压,并经过示范后请在场的多名工人轮换实施按压(工厂里有很多工人参与了心脏按压)。

在急救护士协同下,我先后实施了气管插管,接氧气囊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并先后反复静脉应用肾上腺素(1~3 mg/次)约十多次,静脉应用利多卡因(20~50 mg/次)数次。

首次心脏按压数分钟后,心电监护显示患者室颤出现,于是我实施了第二次电击,但结果与第一次除颤一样,放电后患者的波形又成为心电静止,于是我就再按压,再应用肾上腺素,直至患者室颤出现后再除颤,如此反复 5~6 次。

当时我们实施的 CPR 非常有效,按压数分钟后患者口唇及面色就转为红润,而且由于使用了心脏泵,在按压时可以明显触摸到患者的颈动脉搏动,瞳孔回缩,血氧饱和度为 100%。

但是,患者的自主心搏和呼吸一直未恢复,一旦停止按压,血氧饱和度立即在十几秒内下降到 50% 以下。而且按压一段时间后虽然示波显示为室颤,但其振幅越来越低,直至无法除颤,最后交替出现电-机械分离(室性自搏)和心电静止,患者的心电示波显示缓慢、宽大的 QRS 波形,后来无论怎样按压和用药,患者都没有室颤波形出现了。

在现场心肺复苏 150 分钟后,我边按压,边将患者的病情如实告知了在场的工厂领导,建议放弃复苏。当时我已经汗流浃背,周身酸软,毕竟从早上 8 点多一直复苏到中午,工作服都湿透了。当我征得了工厂领导的同意,停止了心脏按压,正要撤掉气管插管及心电监护等设备时,奇怪的现象发生了!

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帮助下,患者的双上臂维持原样,仍然保持外展的姿势,但其双前臂竟然主动回缩,向胸部方向收拢。我看到这种情况后先是汗毛直立,后来信心大增,以为患者病情出现转机,因此立即重新开始用心脏泵按压,并再次应用肾上腺素及碳酸氢钠等。

经过延续抢救了 20 余分钟,尽管按压时患者面色及口唇红润,血氧饱和度接近 100%,但按压一停,患者仍然没有自主心搏和呼吸,心电监护显示越来越少的室性自搏。在我认为患者完全不可能恢复的情况下,我再次提议放弃复苏并征得了同意。

当我再次准备撤下复苏设备时,患者再次双上臂收拢!于是我又一次启动按压 … …后来这样的情况又发生了第 3 次,虽经过全力抢救,患者仍然没有恢复自主搏和呼吸。

当时的时间已经接近中午 1 点,我诊箱里的 30 支肾上腺素和 5 支利多卡因已经全部用尽,氧气也接近耗竭,因此只能在心脏按压和气囊人工呼吸的维持下把患者送达医院。后经随访,患者于当日下午(入院 2 小时后)在急诊室放弃抢救,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个似乎违背常理的病例当时使我震惊和困扰,为什么心脏停搏的这位患者,经过现场抢救了 2 个半小时后,在自主心搏和呼吸都未恢复的情况下,居然能够主动合拢前臂?这应该是随意运动呀!特别是这个动作均发生在我试图放弃复苏时!如果发生一次还罢了,可能是巧合,但同样的情况居然发生了 3 次!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在我心中萦绕了近 30 年。

难道在复苏时患者恢复了意识?难道患者能够听得见并且听得懂我们在复苏时的对话?由于实施了气管插管,患者不能讲话,难道患者试图向我表达他的观点?难道患者有能力指挥自己的前臂使其回缩?

如果是这样,这些都是建立在意识已经完全恢复的基础上呀。还有,患者在前臂回缩时为什么上臂不动?为什么其他地方不动?为什么不能睁眼?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些无法解释的问题,期间我曾数次请教了国内若干资深急诊及心脏方面的专业人士,但尚未找到满意的答案。

参阅了大量国内外复苏的相关文献,我看到了 2015 年 2 月刊登在《西南国防医药杂志》上的个案报道(病例 1),我觉得我经历的这个病例与「病例 1」中的患者似乎有相似之处(点击蓝字回顾 >>> 心搏和呼吸 —— 谁先停止?谁先恢复?为什么?(二)

病例 1 的患者,因脑干脂肪栓塞发生心搏及呼吸骤停,在脑干呼吸中枢的功能完全丧失、无法恢复的情况下,医务人员的心肺复苏可以使他的自主心搏、血压、瞳孔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恢复。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患者甚至还有部分意识恢复,能对疼痛和呼唤做出应答。

那么我抢救的病例 2 的这位患者出现的奇怪现象,能否也用病例 1 来解释呢?也就是说,是否可以推测,患者经过长时间的心肺复苏,在心搏、呼吸未恢复的情况下恢复了意识?

尽管患者的心脏被电流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损伤,一直未能恢复自主心搏,但经过高质量的生命支持,特别是使用具有加压-减压功能的心脏泵,实施的胸外心脏按压,大大提高了心输出量,为患者建立了充分的有氧血液循环,使其脑供氧得到了改善,进而使其脑皮质功能得到了部分恢复。

患者在电击伤发生后,在心搏骤停的早期就得到了工厂医生的 CPR,故他的脑损伤可能不是十分严重,这些是不是可以作为患者意识部分恢复的解释?

上述这 2 个国内病例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提示:尽管病例 1 的患者是脑干的不可逆损伤,呼吸功能已经完全丧失,病例 2 的患者的心脏经电流产生严重损伤,也完全丧失了功能,但这 2 例患者都通过高质量的 CPR 建立了充分的血液循环,使患者神经系统器官的功能「越级恢复」,否则怎样解释这 2 个病例患者发生的情况?当然这个「越级恢复」的结论是推测的。

在此我敬请各位同行,如能对这个病例加以分析思考及追根溯源,提出合理解释,不胜感谢。

最关键的问题是,脑皮质功能与呼吸、心搏功能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之间是独立的还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自主呼吸、心搏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能否在充分的被动血液循环形成的脑供血下,完全或部分恢复其脑皮质功能?脑皮质功能恢复后是如何把指令传送到随意肌,从而支配随意肌的活动?这些问题至今没有答案。

尽管 2 个病例中的患者均已去世,但如果我们能从这些病例中得到启示,提高自己心肺复苏的技术水平,就可能在将来挽救更多的心搏骤停患者。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见解!

策划:ly
投稿:wangliya1@dxy.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搏和呼吸 —— 谁先停止?谁先恢复?为什么?(二)
CPCR——碰见心搏骤停的人,我们能做些什么?
十秒钟之内的决断(7):警惕训练「雷区」—— 颈动脉窦综合征
「妙龄女机场猝死」?抢救心搏骤停 你必须知道这些
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
心肺复苏,学好了关键时候能救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