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渠宝笈》主编画的金陵行宫,乾隆皇帝写了20首诗来点赞!|画事

每个收藏家都想收好东西,可是如果你把天下的好东西都收得差不多了,会不会有点无聊?


这种烦恼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是乾隆皇帝的确有。


清朝康乾盛世一百多年,三代帝王都爱好收藏,成千上百的名迹,通过不同渠道,万流归宗,汇聚于皇家禁地。当时已知的传世名画和本朝最好的名家之作,基本上都在这里了,接下来他该干什么呢?


从明代起,刊刻出版技术已经成熟发达,比较成系统的收藏家都会把自己收藏的东西做成一本书,这个做法一直流传到今天,乾隆皇帝自然也不能免俗,但是他是皇帝,这个收藏集也自然要天下第一。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二月初十,皇上的一道圣旨《<石渠宝笈>初编上谕》开启了清宫藏画著录工程的序幕。没错,乾隆皇帝的收藏集就叫做《石渠宝笈》。


紫禁城里并没有一个叫作'石渠'的建筑,这名字是从汉代借来的。

汉高祖刘邦是个混混,最初并不懂得文化的重要,但他的宰相萧何告诉他:治理天下没有文化不行。于是汉朝建立之后,便在长安皇宫内修建天禄阁和石渠阁,以保存这些档案文献。

其中'石渠阁'建在皇宫里一条流水的石渠旁边,因此而得名。当时这里既是存放档案的库房,又是修史著书和学术交流的场所。到了后人回望汉朝,'石渠阁'和'天禄阁'便成了皇家藏书之所的代名词。


乾隆帝生性好古,更喜欢风雅,他的收藏便借了汉代这两阁的名字。'天禄琳琅'是皇帝藏书的地方,而'石渠宝笈'没有这个地方,是个书名。因为画毕竟是要悬挂观赏的,所以在乾隆时期,清宫的书画分散在各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库房来储藏。乾清宫、养心殿、三希堂、御书房都有书画,避暑山庄、圆明园也有收藏存放之所。但是都要造册登记,就记在《石渠宝笈》里。

如果书画界有一本《圣经》的话,毫无疑问就是《石渠宝笈》。“我这件东西在石渠里,八玺全。”这句话说出来都很牛气。

作为书画著录史上的集大成者,《石渠宝笈》正续三编共收录作品7757件,汇集了清朝皇家收藏鼎盛时期的所有作品。乾隆朝以前的顶级书画,从《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五牛图》到康乾时期宫廷画家的代表作,基本上都在《石渠宝笈》著录。


但这些清宫收藏的书画珍宝,被《石渠宝笈》收录之后,又开始了各自不同的命运。经历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陷北京、皇家存放书画的延春阁失火种种劫难,后来溥仪出宫又带走了大批书画,因此存世画作除了两岸故宫和全球各大博物馆之外,还有少部分失散于民间甚至海外。

有人做过统计,近二十年来,所有在拍场露过脸的《石渠宝笈》作品,不到300件。因此一旦有验明正身的《石渠宝笈》著录作品,必定会成为全场的焦点。


而这回华艺国际香港秋拍,非常幸运地,征集到了一件重要的《石渠宝笈》著录作品,不光是乾隆皇帝的心爱之物,作者还是《石渠宝笈续编》的主编!

这就是董诰的《金陵十景图册》。

作者 董诰(1740~1818)尺寸 28.7×39.5cm×10
 创作年代 1775年作
估价 咨 询 价
专场 翰墨归宗 — 中国书画
拍卖时间 2019-11-24
拍卖会 华艺国际(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著录:
1.《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六册,P3008-3010,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8年。
2.《萱晖堂书画录》二册,画208-209页,1972年1月,香港萱晖堂。
3.《清高宗御制诗集》四集卷之二十九,页三十至三十一,故宫珍本丛刊第561册,《清高宗御制诗》第十二册p33-34,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出版,2000年。
4.《清高宗御制诗集》四集卷之七十二,页二二至二四,故宫珍本丛刊第562册,《清高宗御制诗》第十三册p303-304,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出版,2000年。
钤印:「臣诰」
藏印:「乾隆御览之宝」(2次)、「乾隆鉴赏」、「宜子孙」、「三希堂精鉴玺」、「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乐寿堂鉴藏宝」、「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双宋楼」、「程伯奋珍藏印」、「伯奋珍赏」、「可庵庚子五十之后所得名迹」
题识:1.栖霞山。2.玲峰池。3.紫峰阁。4.万松山房。5.天开岩。6.幽居庵。7.迭浪崖。8.珍珠泉。9.彩虹明镜。10.德云庵。臣董诰敬绘。
题跋:乾隆帝御笔双题20处,一题于乙末初夏,一题于庚子暮春,跋文略。


“画二代”+“官二代”:董诰

姓董的好像跟山水特别有缘分,五代时候出了大宗师董源,明朝有南宗文人画的教主董其昌,乾隆时期又有了擅长山水的词臣画家大董小董。大董就是董邦达,乾隆皇帝把董邦达看作论画的无间知己,才子纪晓岚和2018年拍场最红的清代画家钱维城都是大董的学生。而小董呢,就是董邦达的长子董诰。

董诰既是画二代,又是官二代,虽然是二代,却全凭自己天赋和努力出头。他24岁考进士,一下子考了个探花(第三名),乾隆怕他太骄傲,改成了第四名。

他的仕途相当顺利,历任礼、工、户、吏、刑各部侍郎和户部尚书(财政部长),后来一直做到了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在最核心的权力机构军机处当差四十多年,堪称资深重臣。

董诰最厉害的是,能文能武,在平定台湾、廓尔喀两次战役中立下大功,因此乾隆亲自给他的画像写赞,入选紫光阁功臣像。

更难得的是,董诰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后来还协助嘉庆皇帝,拿下了大老虎和珅!

乾隆帝《御制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之 董诰

你能想象吗,一个平定台湾的大臣,除了治国理政之外,画还画的那么好!当然这也是因为,董诰另一个重要身份是词臣画家。

我们说过,词臣画家和宫廷画师一样,都主要为皇帝服务。但是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宫廷画师按皇帝意图作画,地位和宫廷里的工匠差不多。而词臣有很多一二品大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当官,创作书画,唱和诗词只是副业。

在乾隆时期,词臣书画家们不仅用自身的创作来服务帝王,还帮助皇帝鉴赏书画、整理古籍、考证青铜器、摹法帖刻、编纂图书等,实际上就是皇帝的一套文化班子。

董邦达和他的学生钱维城、儿子董诰这几位,是词臣画家的领军人物。《清代画史增编》对董诰的评价是“禀承家学,山水绝伦”,他的山水在承接父亲董邦达的基础上,兼学元朝以来的大家,尤其善学黄公望和王蒙,既有皇家的雍容气象,又有文人画的雅趣,在当时受到广泛推崇。

董诰去世的时候,嘉庆皇帝亲临祭奠,御制哀诗中说他: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田庄。既是对董诰人品的赞扬,也是对他才华的肯定。

《金陵十景图册》:皇帝最喜爱的栖霞行宫

乾隆四十年(1775年),36岁的董诰刚从江宁(南京)办事回来,就接到乾隆皇帝的任务:既然你刚从南京回来,就画两本金陵风光的册页给朕看看吧!乾隆心想,朕去不了南京旅游,看看画总可以吧。

他给了两个命题,其中一本是南京的名胜古迹,另一本是南京栖霞山的十景。为什么栖霞山要单画一册呢,因为这地方是乾隆南巡的栖霞行宫所在,也是皇帝的最爱。

——连电视《如懿传》里都说“这江宁行宫在栖霞山上,比起西湖行宫,别有秀美之景。”

根据史料记载,栖霞行宫是时任两江总督尹继善及其地方官员、两淮盐商前后花了6年时间才建造而成。

乾隆六次南巡,除了第一次来的时候行宫还没有修好,其余五次都住在栖霞山行宫,先后留下一百多篇诗文、五十多件匾额及对联,并且把栖霞行宫和玲峰池等景点御封为“栖霞十景”,可见皇帝对栖霞山的喜爱。

  第一开 栖霞山全景  


画皇帝最爱的景色,董诰自然格外用心。第一开的开篇之作,就展现了栖霞山的全景风光。

栖霞山有三峰:主峰凤翔峰,东边是龙山,西边是虎山,整个山势看起来又像一把太师椅,可以依靠,从风水角度来看,作为皇帝行宫是很适宜的。
乾隆把栖霞山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只见这山雄峙长江南岸,漫山苍翠,古刹和行宫在山峦环抱之中,大江东去,意境辽阔,气象万千,的确是既明又秀。

  第二开 玲峰池  

第二开的“玲峰池”位于栖霞山中峰腰间,画上峰峦起伏,树木葱郁,亭阁伫立,用大片留白表现烟岚缥缈,非常仙气。

  第三开 紫峰阁  

第三开的“紫峰阁”位于栖霞山中峰。石壁间的山泉飞泻,小桥流水,岸边寺庙屋舍林立,杂树翠竹互映。


南京人说:“春牛首,秋栖霞”。栖霞山的红叶一直是南京最美的秋色,其实也不是全红,而是在苍翠之中点缀深红浅黄,显得更为突出,很有生气。董诰笔下的这开,跟实景也非常神似。
栖霞山的秋色

  第四开 万松山房  


第四开“万松山房”位于主峰的半山腰,是栖霞山“最为幽胜”的景致。多数画家喜欢用极简、空白手法表现幽静,而董诰知道乾隆的喜好,特意把画面画的满,但是用色和构图和谐。一打开画面,就有山风吹过,万壑松涛的气息。

  第五开 天开岩  


第五开“天开岩”,周围岩石突兀奇峭,宛若天开一线,故而得名。
墨色层层皴染,层次丰富又不显得脏乱,有王原祁的笔法特点。

  第六开   幽居庵  

第六开“幽居庵”,几间小庵,周围苍松翠竹掩映,山泉淙淙流淌,宛若世外仙境。

根据袁枚《随园诗话》记载:栖霞山幽居庵、紫峰阁等景点的修造非常不容易,门前的奇峰怪石,“皆从地底搜出,刷沙去土,至三四丈深。”

这景的形成也像董诰的画,看似自然天成,实际上布局构思都是画了大工夫。

  第七开   叠浪崖  

第七开“叠浪崖”,只见山崖岩石层层堆叠,呈高低起伏之状,远远望去如大海潮汐,波澜万叠,所以叫做“叠浪崖”。

  第八开   珍珠泉  

第八开“珍珠泉”,位于栖霞山桃花涧旁。珍珠泉是栖霞山诸泉之首,也是“金陵二十四名泉”之一,但见泉自石间涌出,历涧而下,白珠点点上浮,像珍珠一样晶莹可玩。

乾隆喜欢清泉、奇石,这里都具备,所以他对栖霞山青睐有加是有道理的。

  第九开   彩虹明镜  


第九开“彩虹明镜”,是两江总督尹继善专门为迎接皇上南巡而造的景观。把桃花涧水蓄成一个平湖,湖边有亭台怪石,间以扶栏曲桥相连。

几缕杨柳轻拂,一泓明镜清幽,为山色平添了几许灵秀之气。董诰也很好地表现了这种地势和风貌。

  第十开   德云庵  

第十开“德云庵”临近桃花涧,涧水潺潺而过。面前一片古松林,飞翠盘空,参云翳日,红叶倒映于清溪之中,非常有动感。

留白也是恰到好处,一下子把沉郁的山色激活起来,显得既深沉又明秀。


这些景色的私人订制,其实就相当于今天朋友去旅行,你帮我拍个照看看那边啥样子,啥景色,是为了满足皇帝想要出门旅游但又去不了的焦急。
所以这种画必须要写实,否则看的不知道是哪里,但是又不能太写实,在水墨这种载体里就会显得很死板,艺术水平很低下,也要挨训斥。就像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也要反应现实,也要体现摄影师的构思。

比起能够自由挥发的民间画家,词臣画家面对的问题难多了,所以也不是人人都能画好这样的题材。

所以,同样是皇帝的私人订制,这些书画作品的境遇也不一样。有些可能连展开的机会都没有;有些看过之后就留在行宫、寺庙中或者赏赐臣工;有些则是备受欣赏,反复吟咏,还跟着皇帝到处去旅行。
比如第一次南巡之前,乾隆让董诰的爸爸董邦达画了《西湖十景图》,以便南巡时亲自感受久闻的西湖之美,印证实境与画境。

董邦达《西湖十景》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对于儿子董诰这部栖霞山十景册页,乾隆也是非常喜欢,从他双题二十处就可以看出来了。他第一次是在每一开画作上都亲笔题诗。五年之后,也就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第五次南巡来到江宁栖霞山行宫,又把这本册页对照实景,在每一开画作上又各自题诗。

每一幅都有乾隆御笔双题的册页,在清宫旧藏里也是不多的。也可见皇帝对这本册页的喜爱。

石渠收编,流传有序,著录累累


乾隆五十六年,皇帝命王杰、董诰、彭元瑞等人编撰《石渠宝笈续编》,收录《正编》未录和臣工们新近敬献的作品。

这部栖霞山十景册页和另一部江宁十景册页都被收录《石渠宝笈续编》,以套册的总名《江东撷秀图》著录。所有的题跋诗文与著录都完全一致。
三希堂精鉴玺、 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 乐寿堂鉴藏宝、 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这些收藏印鉴都和两岸故宫所藏《石渠宝笈》著录标准件能够严丝合缝地对上。
咸丰年间,栖霞行宫毁于清军与太平军的战火,只剩下遗址,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如今要知晓当年盛景,只能从清宫旧藏画卷中才能看到了。

栖霞山行宫遗址

而这件栖霞山《金陵十景册页》在近代流落到日本,有日本汉学家内藤虎、吴昌硕的好友、书画鉴定家长尾甲和收藏家程琦的题跋,也是流传有序的佐证。

至于为何流入日本,我猜测多半是清朝覆灭之时,由清宫带出到民间,然后卖给了当时在中国大肆购买藏品的日本收藏家。

经历百年之后,在香港出现,惟愿其能回归华夏。
日本汉学家内藤虎题跋
吴昌硕的好友、书画鉴定家长尾甲题跋
收藏家程琦的题跋
《石渠宝笈》的品牌价值!

最后我们来说说价值的部分。在华艺拍卖负责人的心中,这部山水册是过亿的拍品,过亿总要有过亿的理由。

我们知道,眼下《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即使尺幅很小或者名头不大,也是轻松过千万元。

比如华艺国际今年春拍上了一件乾隆时期书法家周兴岱的《临米芾五帖》,周兴岱的作品之前上拍不多,但是这件东西是《石渠宝笈三编》著录的,最后成交价格是1035万。

9月份的日本小拍上,一件只有巴掌般大小的乾隆皇帝御笔,只有两页,几乎无底价起拍,一路激烈竞价到1.1亿日元落槌,加上佣金的成交价超过了850万人民币。

而去年的西泠秋拍,一件清代宫廷画家方琮《扁舟载鹤图》,也因为是《石渠宝笈三编》著录,结果从3.8万人民币起拍,一路拼到1840万元成交!

由于千百年来的社会结构和传统,中国人非常崇尚宫造和官造,这就是宫廷的魅力,在拍卖场上再次呈现。

石渠宝笈著录的方琮《扁舟载鹤图》
而《石渠宝笈》著录的名家尖货,直接亿元起步!

比如中国古代绘画里拍卖价格最高的两件,南宋陈容《六龙图》和任仁发《五王醉归图》,都是《石渠宝笈》著录过的。

2017年拍场上有8件亿元级古代书画,其中5件都是《石渠宝笈》著录的。

2018年最火的清代画家钱维城,基本上拍的都是《石渠宝笈》著录作品。


甚至同一个画家的作品,是否入选《石渠宝笈》,有时价格会相差十倍以上。

“石渠”品牌凭什么这么贵?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保真。历史著录是判断作品真伪的重要标准,《石渠宝笈》是清朝鼎盛时期的宫廷收藏,从藏家角度来看,有《石渠宝笈》托底,打眼的几率要小得多。虽然历史上《石渠宝笈》著录作品也不乏赝品,但是主要是宋元以前的古画,明清作品特别是乾隆本朝几乎没有赝品。更何况董诰自己就是《石渠宝笈续编》的主编之一,当然更不可能用假货糊弄皇上。

其次,著录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精品力作。比起赝品来,书画的质量是一个更困难的问题。根据蒋宝陵《墨林今话》记载,董诰晚年忙于公事,经常让门下弟子代笔,很少能见到他画作的真面目。而这件《金陵十景图册》正当董诰36岁的盛年,又是皇帝私人订制,自然是拼命用心,每一开都构思精巧,笔墨隽永,设色清雅,既有元人山水的圆润浑厚,又不乏明人山水的灵动文秀,远不是普通应酬之作和代笔可比。

三是代表了康乾盛世的主流审美特别是皇家美学。收藏往往有两个体系,一是追皇家,二是追文人。

乾隆皇帝的瓷器审美经常被大家吐槽,其实清宫的书画审美观还是非常正统的。在书法上,康熙雅好董其昌,乾隆专师赵孟頫,绘画推崇从元四家到董其昌、四王的正统文人绘画风格。

除此之外,又把江南文人画趣味与追求富丽堂皇的宫廷趣味合而为一,这是“石渠”收藏“当代艺术”(清朝书画)的主流。

而像董诰《金陵十景图册》这样的作品,就是恰好符合了“清贵之气”,既有文人的清雅,又有皇家的高贵。这本册页,不仅是《石渠宝笈》著录,还是重要词臣画家的代表作品,又是乾隆皇帝双题20次的心爱之物,几乎达到了宫廷美学的极致,附加值又该有多高呢?


明天(11月16日)开始北京巡展

大家要记得去看呐~


曾在台北巡展中亮相的拍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诰典范巨制《金陵十景图册》
一函 | 朋友重然诺,况在君臣间——乾隆皇帝和董氏父子与西湖的情缘
董诰《万有同春册》考析
抓和珅,赐紫禁城骑马,这个“太平宰相”为何如此不一般?
郑孝胥《海藏楼诗》注译24
南京栖霞古寺秋游记(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