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骗子就在你身边
大同破获首例电信诈骗案
2010-11-28 08:00:00 来源:大同晚报
字号: 【    】
“董事长你好,我是东北老四,有人让我要你一条腿,你说咋办吧?”接到此类电话,令当事人胆战心惊。
从2007年开始我市接到多起此类报案,次年此类案件明显增多,被敲诈勒索者多是我市知名民营企业的董事长及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此类案件频发在社会上影响强烈,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公安局多次召开案情分析会,进行研究讨论,刑侦支队和技侦支队成立了专案组,并制定了详细的侦查方案,全力侦破案件,由于犯罪嫌疑人的流动性和作案的隐蔽性,给侦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和难度,专案组多次奔赴我国的东北三省、河北、北京、江苏等地侦破此案,行程3万多公里,案件一直没有重大突破,近期此类案件又在我市出现。
本月8日14时30分左右,家住河北唐山市唐海县的栾某打电话报案称:当日上午9时30分一自称“老四”的东北人用手机给他打电话,说他得罪人了,别人花5万元买他的两条腿,让他给一张农行卡打3万元钱用来处理此事。栾某害怕自己和家人出事,于当日11时给对方提供的银行卡汇款1万元。后发现被骗,通过银行查询该笔钱已被人在大同取走,遂向大同警方报了案。
9日中午12时许,家住河北唐山市的孔某打电话报案称:当日上午一自称“老四”的辽宁人用手机给他打电话,说他得罪人了,别人花3万元买他一条手臂,让他给对方指定的农行卡汇3万元钱。孔某信以为真,于11时左右给对方指定的银行卡汇款5000元,之后再打电话就打不通。孔某感觉被骗,通过银行查询发现该笔钱已被人在大同取走,就向大同警方报了案。
刑侦支队接案后责成二大队全力侦办,并召开案情研讨会进行研究,发现两起案件采用的作案手段相同,敲诈勒索的对象都是同一地区人,且所用手机的号段相同。经专案组侦查,两名受害人提供的嫌犯所用手机号码归属地同属辽宁省盘锦地区,通过查询对方手机号,发现已漫游至大同。侦查人员对嫌犯取款的银行进行布控,并在银行附近的宾馆旅店进行摸排,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查找嫌犯的位置,经过不懈努力,10日17时在南郊区上皇庄村一土路上,将正用手机通话继续进行敲诈勒索的嫌犯王彦忠、刘中力、杨海峰抓获,缴获作案用的手机3部、银行卡13张、手机卡26张、个人资料200多张,赃款8万余元。
经查,3人均属河北隆化县人,其所在村庄多人在2007年前后利用手机敲诈勒索,3人后来因风声紧而收手。本月初,王彦忠因欠下高额赌债无力偿还,为了凑钱,他在北京给同村的刘、杨二人打电话商量敲诈他人钱财,3人一拍即合,重操旧业。4日,刘、杨赶往北京找到王,在安贞桥附近由王彦忠出资购买了作案用的3部诺基亚手机、40张移动电话卡、13张银行卡、10块电池和200多张个人信息资料。6日,3人从北京出发朝大同方向行驶,利用事先买好的个人信息资料,在高速公路上驾车行进中给唐山、山东、陕西等地500多人打电话敲诈,得逞8起,获赃款8万余元,最多的一次敲诈了5万元。8日,3人流窜至我市继续打电话敲诈,并在多家银行ATM机上提取现金。
据悉,这是我市破获的首例电信诈骗案件,也是我省首例破获的利用手机敲诈勒索犯罪案件。
据警方介绍,利用手机敲诈勒索犯罪,是近些年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犯罪模式:犯罪分子专门购买全国各地企业家、政府官员、甚至普通市民的个人信息,并冒充东北黑恶势力逐一拨打对方电话进行敲诈,数额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采取以受他人雇佣为名对事主进行人身伤害,并以挑筋断骨及伤害其家人等手段相威胁,通过事先获取的受害人联系方式,四处拨打电话,恐吓勒索受害人钱财,已形成了一种地域性职业犯罪,严重影响社会治安。
轻信诈骗电话 汇出巨款 警方快速反应 悉数截回
2010-11-28 08:00:00 来源:大同晚报
字号: 【    】
居民武某轻信电话诈骗,将家中的所有积蓄总计32万元汇出,幸亏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快速反应,通过银行系统截住了这笔巨款。
2日21时许,家住城区北关的居民武某(女,54岁)和丈夫来到刑侦支队报案称,她独自在家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武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办案人员,称武某家的固定电话在武汉市被人捆绑使用,欠下巨额话费,现该人因涉嫌洗钱犯罪被立案侦查,需要调查武某的经济情况,要求武某将家中所有存款汇到所谓的武汉市公安局账户上,半小时后经调查若与案件无关,就将款项退回,若不配合将拘留武某及家人。武某接完电话赶忙与武汉市114查号台核对电话号码,经核实对方来电显示的号码确实与武汉市公安局的电话号码一致,武某慌乱中也没直接与武汉市公安局联系,就急忙赶到银行,将家中的所有积蓄总计32万元全部取出,按照电话所说的名字和账号汇走。晚上丈夫回家后,觉得是受骗了,急忙赶来报案。
值班民警简单了解案情后,为了抢抓战机,他们没有按部就班地询问和记录,立即与银行系统联系,当得知这笔巨款尚未到达行骗者账户后,又连夜与北京市的开户银行和北京市公安局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联系,千方百计截住这笔巨款。为了不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防止犯罪分子在第二天银行上班后将汇款转走,办案人员深夜向刑侦支队领导报告了案情,刑侦支队领导连夜批准了法律文书。第二天早上7点办案人员就赶往了银行,在上班前联系好有关人员,终于抢在早上8点银行交易之前,确保了这笔款项不会转入诈骗犯的账户中,随后,民警们又赶到汇款银行,帮助受害人将被骗款项如数转回受害人账户。
三类诈骗案在同频发
2010-11-28 08:00:00 来源:大同晚报
字号: 【    】
三类电信诈骗案件在同频发,警方提醒市民,特别是白天独自在家的中老年妇女,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
一、冒充电信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固定电话,说电话已欠费或个人信息被盗用,随后一名自称公安局的人接听电话称,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假登记的电话和银行账户涉嫌诈骗,为确保受害人不受经济损失须将个人存款转移到一个安全账户,并催促受害人在就近银行赶紧转账。作案时段一般在10时至15时,今年我市已有70余人被骗,最大被骗金额70余万元。
二、犯罪分子利用非法获得的个人信息资料,对企业家、政府官员进行敲诈勒索,索要金额一般不超过10万元,受害人往往为了息事宁人,花钱免灾。
三、犯罪分子通过邮件、网络电话、短信群发等途径,向受害人随机发送虚假中奖信息,或冒充央视“非常6+1”栏目说受害人已中奖。当受害人拨打电话询问时,对方会有人核实受害人身份确认中奖,然后告诉受害人需要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税费等费用。作案时段多选择在19时至21时,利用当事人无法收看电视的空档而行骗。
电信诈骗近期又抬头
2010-11-28 08:00:00 来源:大同晚报
字号: 【    】
近期,我市发生多起电话欠费诈骗案件,被骗最高案值达60余万元。警方在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同时,提醒广大市民应提高警惕。
10月中旬,50多岁的赵女士独自在家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一个陌生女子在电话中说:“您家的电话欠费了,请您按9键进行查询。”赵女士按下键后,语音提示共欠2812元话费。赵女士当时非常吃惊,怎么会欠下这么多话费?接着,对方问了她的身份证号码,然后说:“您用身份证于今年2月在杭州办了一个电话号码,费用都是由这个号欠下的。”赵女士感到很意外,自己从来没有去过杭州,怎么会办号呢?对方说:“您不要着急,我给您接通杭州市公安局,让他们帮您查一下,如果确实不是您自己办的,他们给我们发个调查报告,您就不用交这个费了。”接着就有一个男子说,他是杭州市公安局的,想了解一下赵女士的情况。该男子问了赵女士的名字、学历和身份证号等信息。之后,该男子称,赵女士的身份证被工商银行一个名叫李忠的人盗用,涉嫌一桩洗钱案,赵女士的银行账户要被冻结,现在赵女士可以将账户上的钱转到国家安全账户上,等案情查明后把钱退还给赵女士。赵女士对其身份产生了怀疑,便拨打了对方给其提供的一个杭州市公安局的固定电话号码,查询后确实是公安局的。至此,赵女士打消了怀疑的念头,先后把10余万元汇到了对方指定的账户上。事后,对方的电话再也无法接通,赵女士才发觉被骗了,并向警方报了案。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该部门已连续接到3起类似的案件,被骗金额最多的有60余万元。
办案民警提醒广大市民,此类诈骗犯罪侵害的对象以女性居多,且基本为警惕性差、容易上当受骗的中老年人。犯罪分子拨打诈骗电话的作案时间段一般集中在其他家庭成员外出,中老年人独自在家的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使用的电话多为00019开头的网络电话或使用一号通捆绑的电话,并且不让当事人与他人联系。市民如果遇到此类电话应提高警惕,可用其他电话及时向110报警。
东关街头“刮刮奖”骗局愈演愈烈
2010-11-28 08:00:00 来源:大同晚报
字号: 【    】
日前,市民任先生向本报反映,“有一伙人,天天在东关摆摊刮奖,可哪里是在试手气抓奖,简直就是明抢!”任先生气愤地说。
据任先生讲,在东关土产街一带,每天都有一伙人占据着街口要道,在路边摆上两张桌子就开始“刮刮奖”骗局。他们借推销产品搞活动免费刮奖为名,怂恿过路行人刮奖试手气,以骗取钱财。每天不知有多少人上当受骗,附近市民及商户对这伙人早已深恶痛绝,然而就是这样一场骗局,却堂而皇之地天天上演着……
12日上午,记者前往东关进行走访调查,在服装大世界东北、西北角街口发现了两处刮奖的摊位。期间,一男子正与摊主争吵,“说的免费刮奖,咋还扣押金,你这奖我不要了还不行?”“抓了就不能不要,由你呀!”只见摊主振振有词,旁边还冲出几个人围住了该男子。迫于形势,该男子只好用50元换了一瓶洗发水。在另一侧摊位前,一名操外地口音的妇女同样“中招”,只因没有零钱,该妇女押的100元现金被摊主硬生生地换成两次抽奖机会,最终也只能拿两瓶洗发水离去。随后记者追上该妇女,她告诉记者,看到有很多人都在抽奖,自己便也想试一试,事后明白自己是被骗了,记者劝其报警,但该妇女称还有事不方便。
记者观察发现,这是老一套的骗局,顾客先押50元,抽取2张“刮刮奖”券,如果中奖就可以获得数额不等的现金奖励,但在8组兑奖项目中,有两组暗藏玄机,即只可以免费获得洗发水一瓶,但押金不予退还,而最终结果却只能是看着“别人”中奖,自己认倒霉。
记者注意到,有的市民在经过时会故意大声提醒说,“咋还有人上当呢?”但其实这伙人也是早有准备,在每个摊位前还布置着好几个“托儿”,见势头不对就对事主进行威胁恐吓,因此屡屡得手,而事主大多选择息事宁人,这也更助长了骗子的嚣张气焰。地处繁华闹市,却成了骗子设局骗钱的窝点,不少市民呼吁相关部门能对这种行为进行彻底打击。
特大虚假招工诈骗案告破
2010-11-28 08:00:00 来源:大同晚报
字号: 【    】
近日,大同市公安局矿区分局破获一起特大虚假招工诈骗案件,涉案金额15万元,受骗群众70余人。
10月下旬,燕子山街派出所民警接到举报称,有人以同煤集团中煤公司的名义假招工。10月28日上午,民警在燕子山街一家小旅店内,将“招工”工作人员——34岁的苏某查获。民警审查认定,幕后主使是一个叫“刘四”的人,苏某只是个“马前卒”。次日上午,民警安排受骗人联系“刘四”,并许诺拿钱过去,由此,人称“刘四”的刘某某来接头时被抓获。
刘某某供认,2009年11月,在燕子山街一家小饭店当厨师时,结识了苏某,自己吹牛说认识同煤集团的领导,能揽下大工程,诱骗苏某入股。苏某以为遇到了“贵人”,动员姐夫拿来12万元入股。2010年7月,刘某某又生歪招,私刻同煤集团中煤公司公章,并伪造用工合同、井下知识试卷等,让苏某招工并按人头收取300-500元的报名费。苏某先后为其招了70多人,收取报名费近3万元。不久,刘某某将骗来的15万元挥霍殆尽。
目前,嫌犯刘某某被刑事拘留。
非常6+1》短信中奖?骗局!
2010-11-28 08:00:00 来源:大同晚报
字号: 【    】
11月1日,家住向阳街的李女士手机突然接收到一条“非常6+1”栏目发出的中奖短信。记者接到李女士反映后连线央视工作人员,证实中奖短信纯属骗局。
前日早晨,李女士收到1320371xxxx手机发来的短信:恭喜!您的号码荣获“6+1”栏目送出的现金及手提电脑,请电脑登陆cctvxxc.com领取验证码866。李女士出于好奇输入了地址栏。打开一看,真的是《非常6+1》的页面,网页上还有该节目近期的视频。在“手机用户登录区”,有具体的奖项设置,李女士一时难辨真假。
记者随后拨打央视“非常6+1”栏目组的电话。一位张姓工作人员说,最近,几乎天天能接到类似的问询电话。她说,栏目组从未举办这类形式的抽奖活动,人们不要轻信。
轻信网友傍“大款” 财色被劫遭暗算
2010-11-28 08:00:00 来源:大同晚报
字号: 【    】
原以为在网上遇到了大款,正庆幸自己幸运之时,不曾想却被“大款”涮了一把,陪了人又损失了钱。
近日,大同县一张姓女子在网上结识了男性网友“磊落”,“磊落”的一番甜言蜜语,打动了原本夫妻关系不和的张女子。几番热聊之后,“磊落”提出见面,张女子爽快答应。见面的当天,“磊落”出手大方,带张女子吃喝玩乐,还和张女子开了房。几天下来,“磊落”为张女子花费了一千多块。“磊落”的大方加上甜言蜜语,使得张女子以为自己遇到了大款。
前几天,“磊落”和张女子讲,要为她买辆摩托车,张女子欣然带他来到大同县西坪一家摩托车销售处,选好款式,谈好价格,“磊落”让张女子在店里等他,自己出去试试车的性能,便骑上摩托车一去不复返。骑车人跑了,店家便要求张女子付摩托车钱,无奈中张女子和家人联系,给店家五千多块的摩托车钱。直到此时,张女子才大梦初醒,连忙去派出所报了案。
轻信他人检车被骗
2010-11-28 08:00:00 来源:大同晚报
字号: 【    】
本想省点事,找人过汽车尾气检测关,没想到汽车没检成,还被骗走120元钱。昨日,气愤的吴先生向本报反映了此事。
23日,打算检车的市10:03 2010-11-29民吴先生从网上看到一个“包过汽车尾气检测”的帖子。他想省点事,就给对方发了个短信,对方回短信说:“百分之九十九能过,见面给钱。”在大庆路十里河桥附近,吴先生见到了“办事人”。双方以120元包过的价格谈妥后,“办事人”让吴先生在外面等。然而,吴先生苦等了两个小时也没见“办事人”出来,打电话也始终无人接听,这才明白上了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神”“女神”带你玩博彩?你信了,钱没了
紧急提醒!微信里有这样的好友请立刻删除,万余人被骗!
电信诈骗太猖狂,“放长线钓大鱼”盯上了电视台记者
【新闻调查】细数电信诈骗前世今生, 反诈如何赢得这场博弈?
网络算命暗藏骗局 “逆天改命”需靠自己|骗局|诈骗团伙
警惕新型诈骗!“鸡缸杯”拍卖骗局,涉案金额超7000万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