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年危机到重度抑郁,抑郁症为何难治愈?我是如何三年彻底走出来

最近一直在回到抑郁症相关的问答,看到了很多人的痛苦,也看到了很多专业的心理医生的回答。

这些回答,可以说是非常的精彩,也非常的专业,如果患者正确的遵照他们的建议,有很大的概率会治愈。

但是为什么现在抑郁症的复发率那么高?

有文献表示,对于首发的抑郁症患者,再次发作的几率为50%,第二次发作后的复发率是70%,而发作第三次之后,复发的风险是100%,也就是基本很难彻底治愈了。

而我观察了很多挂着V的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的回答,发现他们除了专业外,总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因为他们是专业人士,所以和说得比较多的词语是“临床上”,“患者”,“患者家属”和“按时服药”,而患者确实也遵照了这样的操作。

可是为什么,抑郁症的治愈率还是这么低,复发率还是这么高呢?我是非常的好奇这件事。

可能跟我自己的经历有关吧,在大家称之为正值壮年的时候,工作家庭婚姻等各方面的压力扑面而来,让我觉得生活有说不出的苦闷,到了后期的时候,没有一天是情绪正常的,永远都是一副没有力气的死鱼样子,没有任何开心的感觉,总是觉得周围的人笑都是虚伪的,自己看事物都是悲观和最坏结果的;

做什么都没有欲望,不知道生活的意义,觉得自己没用,做什么也改变不了现状。身体素质也很差,脑袋里经常有各种声音回响,反应速度极其迟缓,不想跟人说话,记忆里有一次上班一周,没主动跟同事说过一句话。回家了就是玩手机,看小说,要是没玩手机,瞬间就感觉自己被负面情绪给淹没了,浑身冰冷,经常想到,死又如何,死不也就是这样的感觉吗。

可以说,这是我人生最黑暗最痛苦的时刻。

然后那会脾气又倔强,根本就没想过这么的疾病。直到某一次肠胃不舒服,去医院看内科,医生仔细询问了后,建议转心理门诊,我当时内心是抗拒的,但那天鬼使神差就去了心理门诊(后来想,之前不肯去看精神科,是觉得丢脸)。

初诊后,医嘱上写着“重度抑郁症,重度焦虑症”,然后医生很淡定的跟我交待了注意事项,很标准的给我开了一段时间的抗抑郁药物舍曲林,要求服药完后再来复检开药。记得那天是浑浑噩噩走出医院的。

然后在服药的后续过程中,发现自己对这个药物有比较大的副作用影响。比如一个人的能开心大笑的时候情绪数值是+30,而失落抑郁不开心的情绪数值是-30,抑郁症呢,就是情绪长期-20~-30之间低沉不动,那么吃了这个药物后,极其低落到-30倒是少了,但是情绪指数变成恒定在0左右了。也就是俗称的无欲无求,不会不开心,也不会开心了。所以,药物治疗抑郁症半年后,我决定自己停药,改用其它方法。

因为自己性格的原因,文艺理工男,对抑郁症自己之前是非常抗拒,但同样的也非常好奇,确诊后放而松了一口气一样,放而让自己沉浸在抑郁症里面研究自己,情绪低落就低落吧。虽然情绪一直低落,但庆幸的是那会一直坚持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特别是抑郁症和焦虑症,以及认知行为治疗方面的心理学书籍。

之后就发现了自己的抑郁源头,就是没有信心,被人持续多年坚定的否定自我价值,最后自己也产生了严重的人生无价值无意义感。然后我给自己选了两个方法来治疗抑郁症:

1,跑步,每天早上起床去跑步,从最开始的跑5分钟,跑50米,到后面坚持每天20~30分钟的运动。

(跑步20分钟的有氧运动,相当于吃一个全天然无任何副作用的抗抑郁药物)

2,自我认知,认真学习心理学里关于自我认知,抑郁症的原理和治疗,焦虑症的原理和治疗,以及行为认知模式的ABC疗法等。

(自己的价值不应该由他人确定,诱因确实是外部的,但对诱因的看法是自己的,最终的情绪也是自己的。有时候惹得你崩溃想自杀的那个人已经开心的入眠,而你还在脑海里千百种报复的方法根本无法入睡)

大约两个月后,神奇的发现自己某一次居然主动跟同事开玩笑,那一瞬间,我知道,我走出来了。因为“坚持跑步”这件事,让我感觉“我还是能坚持做一件事,还是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嘛”,从而信心组建恢复,在跑步的一次次挑战中,战胜自己,找回了自己,从而治愈了自己。

再回到题首,为什么那么多敬业的医生和专业的治疗,抑郁症还是很难彻底治愈和复发呢?

我想这里面有几个大家意识不到,却很重要的问题:

1,抑郁症不同于其它普通的生理性疾病,单纯的吃药就能好。

抗抑郁药物只是调节大脑里少数的几种影响情绪的化学物质的分泌,从而间接的去控制人的情绪。

血清素与抑郁症有关,多巴胺与快乐有关,肾上腺素与紧张焦虑有关,皮质醇与恐惧有关。

关键字:激素和情绪是“有关”,而非情绪“等于”激素,所以抑郁症的药物治疗,本身就是辅助的过程,而非主导的过程。

人脑是那么的复杂,人类的情绪又和各种信息息息相关,如果是这么简单的一种情绪对应一种化学物质,那搞个烧杯把这几种物质搅拌一起一口干了不是包治百病吗。

2,抑郁症患者自身太过于把希望寄托于药物上

最主要的是对抑郁症的认知不足,觉得生病了我就是病人,那么给我治疗就全是医生的事,如果没有治疗好抑郁症,那要么是医生不够好,要么是药物吃得不对症。

这种想法简直幼稚得不要不要的,对抑郁症的认知差不多等同于治疗感冒一样,以为抑郁症就是吃点药,多在床上睡觉,等药吃完了病就好了。

这简直太天真了,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抑郁的时候最缺乏的就是生命的力量,缺乏正常人应该有的活力,寄希望于药物,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再强调一句:药物只能辅助治疗,药物有依赖性,药物只能治标无法治本,抑郁症一定药服药的时候自救。

3,抑郁症患者家属的问题

不要不把患者当回事,抑郁症不是矫情,抑郁症也不是弱者,抑郁症只是善良人的碰到长期的抑郁情绪不懂得对外输出而转为对内伤害而已。

不要太把患者当回事,抑郁症患者不是绝症,抑郁症患者有手有脚,抑郁症也非洪水猛兽,抑郁症患者最需要的是理解和引导,而不是一个劲的让他们嗑药。

4,抑郁症患者和医生的问题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心理门诊医生都不会也没有得过抑郁症,只能从文献资料和患者口中描述抑郁症是什么模样,很难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有句话叫“刀子没插在你身上,你怎么知道什么叫痛呢”。所以医生也没办法,医院有严格的规定和治疗流程,很难真正做到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和治疗,只能大体上安慰安慰你不要多想,按时服药。

而患者虽然表面上都是抑郁症,但每个抑郁症的来源都不一样,只吃药这样治标,那永远无法真正治愈抑郁症。

2016年我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各类精神性疾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1亿,其中1600万以上是重症精神障碍或心理行为障碍患者。而在这一亿多的精神疾病患者中,超过90%的从未接受过专业的治疗。他们长期饱受心理折磨,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可见,大家对抑郁症的认知是由多么的缺乏。

最后,我想说的是,抑郁症最重要的是自救,抑郁症并非是人生过不去的坎,而是被隐藏起来的礼物,如果你能走出抑郁症,你会发现自己的理解能力,共情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瞬间上升了几个档次,每一个走出抑郁症的人,都经历了人生的一次重生。

愿你有爱和阳光,早日走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相情感障碍知识指南
确诊抑郁症4年,靠药物度日,是产生依赖吗?需要终身用药吗?
重度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能治好吗?
重度抑郁症患者药物难治 如何实现自救
重度抑郁的4大症状很可怕?3种治疗方法可帮你摆脱困扰
抑郁症的病因、症状及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