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拼命把儿子供成大学生,毕业后月薪1500:这个父亲究竟做错了什么

前段时间,浙大博士送外卖的新闻,引发了很多网友的讨论。

他叫孟伟,曾经是浙大的“十佳大学生”,后来又获得了母校的直博资格,当年也算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但读了8年博士后,这样一个天之骄子,却靠兼职送外卖维持生计。

接受采访时,孟伟还表示:每天能挣150块钱,特别满足。

现在大厂接连裁员,就业形式严峻,高学历低就业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只是每次类似的新闻出来,都会有人跳出来,鼓吹读书无用。

真的是因为读书无用,才导致他们生活窘困吗?

孟伟的经历,让我想起了一部2007年的纪录片《父亲》。

它记录了一对农村父子,为了跳出底层,奋力和命运抗争的故事。

只可惜,作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纪录片的主人公韩胜利毕业后的收入,甚至不如父亲这个工人。

举全家之力,供养孩子读书,为什么会走到这个地步?

读书,带给一个孩子的,究竟是什么?

韩家父子的故事,我想值得我们每个父母深思和警醒。

变卖家产,50岁打工

只为送儿读书

孩子上大学前,韩家的生活清贫。

家里五亩地,仅够全家人吃食,没什么富余。

所以当儿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父亲韩培印是又喜又悲。

喜的是,儿子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娃,足以光耀门楣;悲的是,一年学费就要六七千块,家里实在是拿不出来......

胜利知道家里条件差,也曾想过放弃读书,出门打工赚钱。

但老韩阻止了他,说自己会尽全力,把上大学的钱凑够。

在村里,老韩是为数不多上过初中的人。

因为自己读过书,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变卖了家里的粮食和牛,才凑齐了儿子的学费,但只是学费凑齐了,书费、生活费却还没着落。

为了儿子能专心读书,韩培印跟着他一起去了西安。

一个人读书,另一个人就干苦力,打工挣钱。

每个月五六百的工资,承担两个人的支出和学费自然有些吃力。

无奈之下,他只能跟工友挨个借钱,二十不嫌少,一百不嫌多。

对于底层民众而言,每一分钱都是自己的血汗,所以韩培印借钱时,也总被工友冷漠对待。

他有个记账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都是欠债的记录。

就这样,借点还点,还点再借点,父子俩终于在这座城市站住了脚。

日常花销他俩一省再省,偶尔一起吃饭,只吃家里做的馍馍。

同一个城市,老韩三四个月才见儿子一面,因为在他看来,坐公交实在太贵了。

这样的日子很苦,但能看出来,老韩的眼里闪烁着希望的光。

他始终相信,儿子毕业了,一切就都会好的。

4年付出终成一场空

背债、卖苦力送儿子读书,老韩并没有指望儿子飞黄腾达。

他只希望儿子学一技之长,坐办公室轻松挣钱,不要再种地了。

从当时的情形看,韩胜利的未来也该是光明而美好的。

他毕业于2007年,当时大学已经扩招,但本科生含金量依然很高。

他就读的西安石油大学,不是985、211,但也是一本院校,学的通讯专业,也是当时的热门专业。

但让人意外的是,从毕业起,韩胜利就失业了。

他在找工作时接连碰壁,一年后才前往青海,帮当地铺通信电缆。

这是一份户外的苦力活,不需要多高的学历,每个月600元钱,还不如父亲打工挣得多。

2011年,韩家父子再次接受导演的采访。

工作3年,胜利的工资涨到1500元,但这个收入依然不能让人满意。

毕竟老韩中专毕业的女儿,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是儿子的两倍。

供儿子上学,家里还欠下2万元债务,可怜老韩年近60,还在打工赚钱。

父母用尽全力托举的孩子,好像只是从一个穷人,变成了一个读过大学的穷人。

不是读书无用

是知识无处可施

2011年再接受采访时,那个坚信“读书改变命运”的老韩变了。

他已经完全转变了想法,还曾多次向邻居抱怨当年要是不让娃上学,给他买个三轮车,现在也发了!

更让人感慨的是,有人问老韩:“以后还会送孙子、孙女上大学吗?”

老韩叹了口气说:“我看读书是没用的。”

但回看胜利这大学4年时光,其实很多隐患,早已被埋下。

胜利所走的弯路,不是输在“读书”,而是输在“读死书”。只看重书本,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

1. 缺乏自我表达能力,孩子会失去展示自己的机会。

胜利在找工作的时候,有一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第一次参加校招会时,他逛了足足两个小时,却没有说过一句话,也没有主动投过一张简历。

这也是胜利大学4年常见的表现。

他是一个很努力的孩子,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偶有闲暇,就是捡瓶子卖钱。

记者曾问过胜利:“为什么不找一份兼职?”

胜利以“自己学习忙,父亲不让”为理由搪塞了过去。

没有实践经验,平时又独来独往,这种行为模式,放在学校可能没什么问题。

但一旦到社会上,就很难融入进去,更难抓住机会展示自己。

在现代社会,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空有知识,不会和人交往,不善言辞,能力可能无处施展。

而这些软实力,恰恰需要在社交实践中才能得到提升。

大学之所以不同于高中,就在于此。

2. 缺乏自信,孩子会失去试错的机会。

胜利身上另一个让人觉得心疼的地方,是他总是带着一种浓浓的自卑和强烈的不安感。

这种不自信,让胜利缺少了一种“闯劲儿”。

这种不自信,跟家境有关,又不能完全归因于家境。

很多寒门学子其实反而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坚韧、更乐观、更敢拼。

但是胜利身上,却好像始终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包袱。

某种程度上,这跟老韩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父子俩见面,老韩说得最多的,除了督促儿子学习,就是胜利的花销。

他会拿出自己的记账小本,一笔笔给孩子算:

“胜利我儿,你每天都有20到30元的支出,学费一年4000多,住宿费800,还有书本费……头一年你就花了7000,第二年你花了1万。”

这一个个数字,像一块块砖头一样,砸得胜利哑口无语。

其实老韩不说,胜利早就明白自己和同龄人的差距。

他也体谅父母的不易,上学时省吃俭用,一天只花6块伙食费,两天才吃一次肉。

穷,其实不会消磨孩子的心性,但父母持续施加的牺牲感、付出感,却会让孩子感到内疚,充满了匮乏感。

胜利有很大的精神压力,他生怕自己行差踏错,辜负父母的付出。

所以当面对机遇时,他总是会下意识地选择最保险、最安全的那条路。

只是,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

越是谨慎怕犯错,就越容易错失机遇,选择的那条路反而更难走。

3. 缺乏长远规划能力,孩子会被眼前局面困住。

老韩和胜利,都曾经把失败归因于专业选得不好,挣不到钱。

当初胜利选择这个专业,不是因为热爱,也不是因为了解,仅仅是因为老韩听说通讯工资高,一个月五六千不在话下。

只是,真的是因为专业选错了吗?

很多网友为胜利感到惋惜:

那几年,正是互联网行业兴起的时候,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胜利应该会有不错的发展。

但由于信息闭塞,胜利没有去高速发展的沿海地区,反而去了西北择业。

同样的,通讯专业和互联网技术息息相关,离不开电脑。

寝室的其他5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电脑,但胜利连学费都成问题,就要不说电脑这种奢侈品了。

同时,老韩又把电脑视为洪水猛兽,生怕它耽误儿子的成绩。

没有实际操作过,胜利学习的专业知识,就变成了纸上谈兵。

我们说,决定一个孩子能走多远的,除了努力,还有一点就是选择。

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又需要长远的目光,掌握关键的信息。

这两点,整天埋头挣钱和学习的老韩父子俩,是无暇顾及的。

从老韩父子的真实遭遇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

胜利所走的弯路,并不是因为读书,而是因为没有把书读“活”。

读书是一项长线投资,短期内很有可能见不到回报。

这个时代,一个孩子想要得到幸福,情商、心态、努力、正确的选择缺一不可。

知识和能力并重,再加上努力和些许的运气,才能迎来花开。

不过韩胜利的故事,也有后续。

2014年,有西安当地网友说胜利成为了项目经理,日子过得不错。

后来又有一位网友表示:胜利年薪20万,已经娶妻生子,在西安买房落户,非常幸福。

虽然信息无法考证,但从细节描述看,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这一年,韩胜利已经奔四,他走过不少弯路,但最终还是迎来了自己的胜利。

没有过人的天资,没有优渥的家庭,也没有父母的指引。

这是一个普通的寒门子弟,靠读书和努力,一步步走出农村的故事。

希望他未来快乐圆满,也祝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偿所愿,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作者:小树妈妈,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小树妈妈,深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只等你的关注。本文图片来源:纪录片《父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民父亲把儿子供成大学生,毕业后月薪600,穷人家的孩子出路在哪
每个能担当起「父亲」二字的男人,都是英雄
农民砸锅卖铁供儿上大学 儿子毕业工资不如老爸
本科毕业生韩胜利:曾月薪不到一千,每天只花6元,现在怎么样了
这部纪录片告诉你,穷人是如何把下一代的教育,变得越来越贫困的
蒋方舟一句话刺痛无数人:“中国式父母”的悲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