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AA压力山大,我们该拿什么来激励自己(员工)

最近一篇题为《90后裸辞,和80后领导互喷,看70后点评》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言笑之余,作者提出的观点非常有现实意义,那就是:“自古以来,一个人要想成功,只有两个最基本的动力源:兴趣或生存。我们要么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奋斗,要么被生活所迫去努力,本质上没有其他可能。90后作为最新的职场一代,之所以这么广为诟病,就在于这两种动力从群体意义上被打小阉割掉了。”


怎么办?生存压力缺失意味着工作中的“威胁”和“恐吓”不再有效;失去了兴趣,就好像一条没有方向的船,永远在逆风中逛荡。难道“剧情的反转”真要如作者所说“看普二政策的落实情况”?幸好存在着第三条路,那就是“帮助员工在工作中取得成就、让工作本身成为动力”。


请诸位在联想到种种“洗脑、念经模式”之前先看几个实际的案例:


这是一家深圳的集成电路制造商,主要由毕业1-5年的工科大学生和青年工人构成。生产线上的作业枯燥、疲倦、封闭又辛苦,收入却并不丰厚,员工流动率逐年升高。公司尝试了各种激励手段,开始时效果时好时坏,而且一段时间之后大家似乎普遍具有了免疫能力。情况在公司组织这些年轻人分批次去他们最大的客户(华为)参观后发生了改变。当亲眼看到自己设计、制造的集成电路如何被装配到电信系统当中,亲耳听到了用户(华为)工程师对产品的评价与反馈,亲身感受到了自己的工作成果为使用者创造的价值之后,相当一部分工程师的热情被点燃了起来,他们开始尝试对自己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创新方案,个人的状态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无独有偶,一位船舶设计院的领导也在一次交流中谈到,他们每隔2-3年就会安排设计人员亲自登上军舰参观,亲眼看到自己的设计、亲身体验自己的工作成果。这位领导说,“这种做法配合着其他管理政策,在员工中意外地激发出了强烈的使命感”。


北京的一家国有房地产公司在听到上述案例之后,开始将新员工入职环节中的“听报告、参观公司发展陈列室”改为“租辆大巴带着新员工亲眼目睹自己单位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不但枯燥的入职培训变成生动起来,员工也从亲身感受中获得了鼓舞和工作的动力。


是的,这就是成就感的作用。然而正如德鲁克所说,成就感是不能给予的。教科书上的激励理论、形形色色的领导、老师灌输,只会让人反感以致心中无数草泥马奔腾。“只有当员工确实做了值得骄傲的事情时,他们才会感到骄傲,否则就是不诚实,反而有杀伤力。只有当员工确实有所成就时,他们才会有成就感,也只有当他们承担了重要的任务时,他们才会觉得自己重要。真正的自豪感、成就感和受重视感是奠基于积极、负责地参与有关自己工作和公司管理的决策。”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帮助员工排除工作中的障碍,获得成就,并亲眼、亲耳、亲身看到这种成就。


小NO故事的结局可谓皆大欢喜。一个是她出去转了一圈,发现8000元的月薪并没有那么好拿;第二是公司让她参与游戏化的90后员工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她觉得挺有意思;最重要的是老妈把她每个月的零花钱给停了。最英明的还是老妈!


最近几年经常听到管理者吐槽“我那个下属家里拆迁得了一大笔钱,父母怕他游手好闲学坏,就安排他来这儿工作。人家开着奥迪A4,零花钱比工资还多,工资就算扣光了也无所谓,这可怎么管!”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反问:有没有试着和他家里商量“以工作表现决定零花钱的发放呢?”统战工作也是一门学问啊!


总之,经济与科技的进步必然导致生存压力的降低;社会生活的纷乱很容易让人迷失。一个人要想成功,除了生存和兴趣两个基本动力之外,别忘了还有成就。灵活运用好这三种武器,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激励自己(员工)。



作者:柳亚涛,德鲁克学院资深老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德鲁克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团队的成就感
激励员工最有效的方法:让员工有成就
德鲁克:员工满意度是个毫无意义的概念!
德鲁克:脱离工作本身谈激励,很滑稽
管理需有效激发员工7种欲望
完美激励:激发欲望而不是提高满意度-人力资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