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字到底指的是什么?
“丁”字到底指的是什么?👈
中国的汉字,每个字都是有灵魂,有思想,承载着文明信息,道德观念,具有指导人类行为标准的法理。所以学习文字才能化解汉字内涵。从一个字里,知道举一返三。开化思维。解开点线面的几何关系,成为有"文化"的人。

目不识丁,细思极恐。

关于这个“丁”字应作何解读?

首先,谈一下过去的文字专家怎么来辨识“丁”字。

由于上古先人们发明的这套干支系统,使得甲骨文出土之后很快就能辨识出十天干十二地支22个甲骨文字。

比如这篇甲骨的左边写的是:丁酉卜,右边还有一个独立的“丁”字。

那么,壮丁、人丁、肉丁、菜丁……这些“丁”字的来源是怎样的?

《甲骨文字典》的著述者徐中舒先生是这样解释“丁”字的:窗孔。还有的有学者以字形像钉头、钉子,释为「钉」的初文(《汉字演变五百例》,P.64),基本是这样的:

甲骨文里的“丁”字基本就是这么个写法,可方可圆。

这个在西周金文里也很明显。我们来看下一个字。

星里有丁。大家发现没有?“星”字边上这些“丁”也存在着这种情况,有些还写成了个种子形。星,天上星体的总称。丁,天上星体的单体。《说文解字》:「星(曐)」万物之精,上爲列星。这其实是一套天地(人)对照系统。清代的段玉裁作《說文解字注》时更进一步解释:“管子云:凡物之精,此則为生,下生五穀,上为列星。”也就是我们俗语说的: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在下为穀(谷),在上为丁,天上的丁总称为星。谷,对应的也是“口”丁。那星和丁是对应的。

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子”。星和丁,是总体和单体的关系。

“子”这个字,在甲骨文里原来在地支“巳”字这个位置。

由于商代对周的文化日趋式微,到了战国时期,商王这个姓氏就被“子”字取代了,所以后世认为商王姓“子”,其实商王这个姓氏已经没有现在的汉字可以等同。所谓的商王“子”姓,只是个代称。这里说的有点远。

我们来看当时的“巳”字,同样出现了“丁”的方写和圆写。

跟“丁”字很接近的一个甲骨文字形是“日”。

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日”比“丁”字只是多了一横(或说一点)。在甲骨文里,“丁”与“日”经常混用,下面略举两例:

这是甲骨文的“众(眾)”。

这事甲骨文的“习(習)”。

大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这两个字中间,“丁”与“日”是可以互换的。也就是说“丁”和“日”有个共性。按照我之前的解读这个共性就是:“丁”和”日“同指”天体“。按照这个思路,我们会发现“丁”这个字族在甲骨文里非常庞大。

比如这个“旦”字。《说文解字》:「旦」明也。从日見一上。很显然《说文》的作者许慎并未见过甲骨文这个写法,甚至金文也没见到。

从字形上来说,“旦”这个字更多的表达了一颗更加明亮的恒星和一颗比较黯淡的星星(恒星)的对比。《诗经·卫风》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当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丁”字,看待相应的字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比如这个“吕”字,为什么会产生“侣”、伴侣这个含义……此所谓:终生享受与星辰同光。丁丁恒久远……

还有古天文专家冯时先生讲到的:“中”字实为立表观测天文也。

还有什么是?终,天体的运行从“始”至“终”。

还有这个字形:以(㠯)。

其实我们的古文学家一直没搞清楚这个字其实不念做:巳。战国三晋古玺中见过一个旦字儿,上面是日,下面是一个实心倒三角形的丁。我曾经做过考释:

这个字形从来不与天干搭配。我们现在很难区分“己已巳”。我的中学语文老师教过一个口诀:堵巳不堵己,半堵不堵是个已。到现在我还非常感谢这位语文老师。这里又扯远了。

“天”字有一种写法为:上 大(太)。甲骨文里“天”字还有一种写法是:丁 大(太)。上和丁,起码有一点是一致的,都指的是上面的东西。丁,这个字族非常庞大,以后会陆续跟大家分享。

这是甲骨文的“成”字。

星、丁、正、定、成、零、令、命、中等都與丁有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殷代金文甲骨文午字写法,午原是杵形假借为地支,字形有虚有实
云: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小学一年级语文生字 第29集)
汉字探源之“王”
殷礼能言有贞卜 史仓遗墨在金文(二)
甲骨文“龙”字形体源于龙星说质疑_学汇乐手机网博客
潜的篆体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