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名儿科医生手撕“物理降温”,孩子发烧物理降温到底有没有用吗?(三思逍遥的回答,286赞)

【修改版】

  要了解这个问题的根源,首先得知道我们的体温到底是怎么回事,人类属于恒温动物,在多数时间,我们拥有一个相对而言稳定的体温,当然体温也存在日周期甚至月周期,但都在范围很窄的幅度内波动。长时间过低或过高的体温都会引发严重问题,甚至死亡,因此我们的身体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主动调节产生热量的速度以及散发热量的速度,对环境的变化做出一定的适应。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大脑拥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它知道正常体温是多少,通过控制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来实现对体温的控制。  

散热方式

  皮肤血管口径加大,更多血液流经体表,将热量辐射出去;

  如果环境温度升高,降低了辐射的效果,则通过出汗蒸发的方式,带走多余的热量。

  如果需要抑制热量散发,那就缩小皮肤血管的口径,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同时抑制出汗,甚至通过起鸡皮疙瘩的方式,让汗毛竖起,保留住皮肤附近的空气,减少空气的对流,降低热量传导的速度。

产热方式

  内脏的产热速率是相对均衡的,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发生改变。因此,如果需要在短时间内加速产热,那么机体会采用打寒颤的方式让肌肉不受主观意识控制的方式收缩,从而增强产热。

总之,机体通过控制散热和产热,在多数环境中,都能让体温基本保持平衡。

那么发烧又是怎么回事?

发烧当然是产热超过了散热,平衡被打破,于是体温升高的现象。但注意,体温升高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 被动升高

比如中暑的患者,这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机体散热速度太慢,超出了身体能够调节范围,引发体温被动的升高。

  • 主动升高

  一般而言的发烧,都是机体主动升高体温的结果。这通常意味着有病原体入侵了我们的身体,而升高体温本身是我们的身体对抗病原体入侵的策略之一,因此,目前一些医学指南上,并不建议惊慌失措的父母们,急于控制发烧症状。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判断。当身体最终战胜了病原体之后,伴随着胜利的到来,体温又调节回到正常状态,这时候体温会自动从高体温状态恢复,此时通常伴随着出汗这样的方式。但由于机体如此复杂,在从前的经验时代,人们通常因果颠倒,没有正确认识到发汗之后体温恢复正常代表着身体已经战胜疾病,他们反倒认为是出汗本身战胜了疾病,因此如何促使身体的出汗就成了治疗疾病的关键,但这种认识是完全的因果倒置的错误,需要加以纠正。因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捂汗来进行所谓的治疗,但这对于一个已经处于发烧的机体来说就有一定的危险性

  要记住,当我们的身体主动升高体温的时候,它依然在控制着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只不过现在默认的体温进行了向上调节而已。而人为捂汗则严重的妨碍了身体对散热的调节,而产热的调节是有限度的,如果失衡严重,那体温会不受大脑控制的继续升高,那就非常危险了。

与捂汗相对应的则是物理降温,但它要么不能降温,要么会引起身体的反抗

  当我们认识到捂汗是不正确的处理方式后,因为这无异于是一种物理升温的方式,而体温的过度升高,显然会引发风险,尤其对体温调节能力本就不太完善的婴儿。那么我们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来对付发烧是正确的治疗吗?

  即便抛开体温升高是机体对抗入侵的病原体的策略不谈物理降温的问题在于,就像现在我们要强行对一个正常人进行物理降温,你认为身体会对此作出什么反应呢?毫无疑问身体会通过减少散热同时增强产热的方式来对抗体温的下降,如果物理降温真的起到了效果!这就像你在打开了冷暖空调的房间里,嫌温度太高,于是开了一扇小窗希望能让房间温度下降,如果房间温度真的下降,那么空调将加大功率产热以便让温度回到它现在设定好的度数上来。

退烧药为何能退烧?

  与物理降温不同的地方在于,退烧药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体温调节中枢的方式来实现退烧的,这就像调整了空调遥控器上所设定的度数一个道理。由于发烧本身常常会引发不舒服的感受,并可能影响食欲以及睡眠质量等等,因此,退烧药一经问世就成为家庭常备药品。虽然,某系医学指南并不推荐,发烧马上就服用退烧药,但潮流所趋还是很难阻止人们采取行动的。

  如果一定要退烧,那么也应该使用退烧药而不是物理降温的手段,因为它要么无效要么引发身体的反抗,那就更加糟糕,另外一些推荐用酒精来降温的方式,则会带来酒精中毒的风险,更加不可取。至于,有没有特殊情况以至于需要动用更强大的物理降温的手段,即便有也应该是在医院中由医生实施,不在家长考虑的范畴内了。

最后必须认识到如下几件事

  • 退烧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舒适度

  因此,当孩子体温超过38.5度,但仍然是'熊孩子'(精神好),没有不适表现时,则不需要退烧;反之,即便体温并未达到38.5度的低烧,但依然精神不佳,伴有疲惫、疼痛等不适感时,可服用退烧药。而如果,退烧后并未让状态改善,就应该考虑送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 退烧的次要目的是缓解家长的过度焦虑

  因为孩子的体温增高,导致家长过度焦虑时,可考虑使用退烧药,【捂脸】。

  • 即便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退烧本身并不能防止热性惊厥的发生。同时,热性惊厥绝大多数预后良好,目前尚未发现导致儿童智力下降、学业成绩不良或者神经认知以及行为异常的。


资料来源:

  • 《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

  •  2013年5月版英国的《Nice儿童发热指南(5岁以下)》

  • 《热性惊厥的处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马学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2种退烧方法千万别用!这样退烧才最简单有效
牛妈:没有任何一家权威医学机构把物理降温当做退烧的首选方式,这是为什么呢?
孩子发烧物理降温到底有没有用吗?
宝宝发烧,别因为你的错误毁了孩子一生
父母一个举动导致1岁发烧男婴死亡,这样的错误千万别再犯了!
宝宝发烧39.2度,挂水打针了不出汗,身体还是很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