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刊文|爱需要细致入微的示范

文|安水如,图|安水如

蒲蒲兰绘本馆是中国首家致力于儿童绘本推广的极具国际视野的书店,《萌》是其旗下的一份童书杂志,虽说只有两年的创办历史,但其书籍质地,在我看来可是相当的不错,也因此,我将自己的第一篇育儿作品,未经修改就给投递到了该杂志社,没想到还真的被选中了。这份喜悦与甜蜜,如同多年前自己频繁拿到文学征文奖项,取得奖学金的感觉。

——安水如

一早出门,在马路边那儿,遇见一小孩,比我家孩子,要大一些,但也大不了多少。据说,父母是商人,那孩子,嘴巴还是蛮厉害的,叽哩哇啦的,说个不停,我家孩子,更多的是沉静而观,不怎言辞。

说来,也奇怪,那孩子,一见我家孩子,就喜欢去拉他,拽他,就那样,按着孩子的小胳膊,狠狠地用力,也不怕,把对方的手,给拽了去。这场景,我看了,也是有所阻拦,因为,着实是,太过于狠的了。

而我家孩子,自然的,就往我身上靠拢,傍着我,不说话,也不哭闹,我知道,我得出手,不然,孩子的手儿,就真的,很有可能,会是被抓伤了,乃至,拽脱臼的了。

后,那孩子,抱着我家孩子,在使劲,他的母亲,一看,不对劲,就开始出手的了,他在那,静静的站着,而母亲,就开始训导的了,大意是说,不可以这样对弟弟,他还小,手会被拽伤的。

我知道,此时此刻,我不能出手,因为,他不是我的孩子,而这事儿,也不是我所能管得了的。就抱着自己的孩子,在那看着,母亲训孩子。同时,我也在观察那个孩子。

孩子要上学的了,据说,胳膊都脱臼了好多回了呢,这究竟是,家中有人,常是拽他而伤,或是其他的原因。我不得而知,也没有去了知的想法。

那孩子,就那样,站立着,耷拉着脑袋,任由母亲训斥,而自己,一动不动,一声不哼。可,很明显的,我能观察到,他的脸蛋容颜,有所变化,我,不由得想,那一刻,孩子的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也许,他的母亲,是不大清楚的。

对于父母而言,训孩子,是为教育孩子,目的在于,让孩子,长点记性,避免类似的事儿,复又发生,这,不是不可以,而是一种出自于深爱。只不过,这爱的方式,对于孩子的往后,乃至一生,能否起到真的正面作用。或者说,我们的这种爱,对于孩子而言,只不过是,天上的云彩,游荡了一圈,就好的了。

爱,需要具体,尤其是孩子。孩子的成长,是磕碰的,因为,他们的心灵,尚未经由长时间的锻造。遇见一些事儿,难免的,随着自己的心性,有所随心所欲,而不曾思量,行为背后的可能性结果。

在这场亲子教育剧的观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关键的细节,那便是,母亲只是当着我的面,用语言,简单性地,训了训孩子,告诉他说,不可以这样做的,意在让他知道,刚才他那样做,很有可能会是,把弟弟的手儿,给拉伤了,脱臼的了,但,孩子的母亲,并没有直观而晓白地告诉他,要怎样做,才不会把弟弟的手儿,给弄伤的了。

所以,我才说,深爱孩子,是人都想,但,怎样的做法,还算是真的深爱呢,孩子还小,对自己身体发力的把控,尚且不够精微。不过三五岁的人儿,对于很多事儿,比如牵拉比自己要小的弟弟,不论力度,还是对待他人的姿态,他都是不清楚的,而且,往往会是,需要多次的重复,多次的有意识引导,孩子才能够有所清楚,该怎样做,力度该如何把控,才是不伤害他人的方式。因为,三五岁孩子的记忆,尚且不健全。仍在发展之中。

而这时,身为孩子陪伴者的我们,最为需要的是,当场示范,让孩子明确知道,怎样做,就是可以的,是被允许的。孩子虽小,可也有心灵,也有自尊心,很多时候,孩子的言行举止中,存在的错误,我们大人,不一定是需要如实如是地指出来。

较之指出错误,我想,直接性地给予正确做法,并允许孩子,在一次次的调校中熟能生巧,趋于完善,也许,更适用于孩子的成长。因为,三五岁的孩子,是模仿中的生命,他们对于生命的塑造,基本都是在模仿中,耳濡目染里,不知不觉学来的。

写到这儿,我不由地,想起了一个,爱的画面。那都是多年前的了。

那时,我去拜访一个女子,她生了娃儿,是个小女孩来着,家中已有女孩,刚上幼儿园,她回来的第一时间里,就是直奔母亲的卧室,爬上床儿,朝被窝的小婴孩,猛的一扑,用力的抱着她。

在孩子的世界里,她在抱妹妹,可,在我们看来,女孩是在掐妹妹,那动作,粗糙得很,女子私下与我说,好多次,我都担心,她把妹妹,给抱得,喘不过气来呢。

后来,那女子,教刚上幼儿园的小姑娘,该怎样拥抱妹妹,才不会伤了她,压着她,那就是轻轻的,轻轻的,她当着我的面,一边给小姑娘示范,如何拥抱小婴孩,一边用言辞引导小姑娘,告诉她说,妹妹还小,用不了那么大的力儿,不需要那么大的拥抱儿。

据说,每一次,孩子放学回来的时候,她都柔和地说,柔和地引导,慢慢地,孩子就好的了。至少,她的内心里头,懂得了,要轻轻地待妹妹,不能伤了她,要好好地与她相处,等等。

很多时候,养育,她并没有多么的高大上,而是很具体的,很细节的,也很落地的,就是每一个细微的生活场景,都能够尽力的,做到位,尽可能的,让自己的每一个发音,出力,都是如此的恰到好处,细致入微,减少不必要的伤害,降低生命的耗损率,对于孩子而言。

孩子的生命,如同植物,不仅需要你的耐心,更是需要用心与细心。而这,离不开我们自身的敏锐,与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每一分,每一秒。而这,只怕是,远非早教机构,所能给予,与提供(意思是说不能只依赖早教机构)。

值得说明的是,图片之文是杂志社那边修改出来的,而平台的此文是原文来着,未作修改。我在平台分享此文,是因为我更喜欢原文,经由修改的文章,包括标点的变化,那文字背后所传达的深意,容易被抹杀,亦或被曲解的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胡说事儿(158):用狠招,专治孩子的磨蹭
少年不识双亲意,养儿方知父母恩
我家的星期天
从“冰棍仔”到“作家” | 胡世民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年少的那些事儿——桃仁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