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育儿系列 -41|喜欢模仿他人的不好
此文整理于,与妈妈的话题交流,事关孩子喜欢模仿他人不好的那个方面,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

孩子的模仿,具有选择性,多为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模仿学习,但却不分好坏,所以少不了父母的温馨提醒。

对于​我在“茉域茗香”公众号有提到说,孩子的模仿,具有选择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所喜欢的东西,进行模仿学习,并在重复中形成自己的言行举止、思考模式、观察模式等,但我也有提到说,孩子的模仿学习,不分好坏,他们往往会是只知道选择自己喜欢的、心动的部分,进行模仿学习。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有的孩子,在幼童的时候,往往会是跟着骂人,而且骂人的能力,与日俱增。人的能力,不论好孬,都是在重复中发展。

举个最为简单的例子,我妹妹的幼童时期,约莫八九岁的时候,就曾跟随自己的玩伴一块耳濡目染地学会了骂人,那骂人的词汇量,可是一天比一天的增多,骂人的速度也是不断加速,及至最后,她能在自己的家门口,噼里啪啦地破口大骂而不需换气,那骂人的词汇也没有一个是重复的。至今依稀记得,那时的家人,只要看见妹妹骂人,就会提醒她,不该这么做,并告诉她说要表达文雅。慢慢地,妹妹长大了,参加工作的了,她的这一毛病,也就不知不觉地不复存在的了。那个会骂人的伙伴,也长成了行为端庄、说话优雅的貌美女子。

其实,在我们客家地带,在平日的时候,大人都会不时提醒我们说,跟人学习,要学习他人的优点。那时的我们,一时半刻里,也许尚且理解不了,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现在想来,老辈这样的提醒,对于幼童的我们而言,是相当受用的,因了父辈的提醒,在实际生活中,慢慢地,我们也就学会了区别,哪些是不好的部分,不必模仿学习,哪些是可以跟随学习的有益成分。对于孩子而言,孩子的头脑意识里头,他们并不清楚,什么是好,什么是孬,社会二元性的区分,是后天学习而来,而且这样的学习,是需要耗费很长时间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所以,我们确实是需要对自家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多一些担待与提醒

除了必要的提醒,引导孩子在观察中学会自我纠正,比单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在某些时候看来,这要有用多了。

其次,我个人认为,陪伴孩子成长,除了必要的提醒,我们还需要引导孩子去观察,比方说吧孩子喜欢跟随伙伴去学习说脏话,那我们就不能只是简单制止孩子,告诉他说不准这样做。教育应该是让孩子能够知其所以然,而不仅仅简单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此一来,孩子的内心深处,对此提醒,才能够有着相对透彻而清醒的认识。学习,不论什么,直观性的东西容易让人增长记忆,在这其中所产生的效果,亦是同样的深远而持久。这就是为什么说,我特别强调孩子的观察学习。

观察不仅是身边人告诉他这是什么,观察更多是孩子近距离接触到。如同车祸,较之于我们自己直接告诉孩子说“要注意安全,不小心走路,车会撞人”,我想,让孩子在马路上直接看到车祸造就的血迹斑斑,更能让孩子的内心深处,升起这么一种“对交通规则进行自觉遵守”自我戒律与自我约束力。当然,这观察,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现场观摩电视媒体也是很不错的观察平台。必要时候,绘本书籍、报刊杂志等的引入,乃至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亦是不错的观察学习。

因懂此,所以,在与妈妈的交流时,提到孩子喜欢跟随玩伴学脏话,我的建议是,身为父母的我们,要与孩子说清楚,告诉孩子说,妈妈不觉得,诸如“打死你”、“你是笨蛋”这样的表达不好,但,外边的人,也许会是有所误解,会觉得宝宝表达不够文雅。一般而言,温雅的表达,能受大家欢迎,还少被挨骂。但我的建议,不是局限于此,我还提示妈妈说,在生活当中,我们还要引导孩子自己去观察,观察周边温雅表达的人,会有怎样的情况,满嘴脏话的人,在周围的生存状态,又是怎般的样子。这么做是为了帮助孩子学会观察,懂得为自己的学习做选择,学习的最好是孩子内在驱动力的作用结果,而不是父母或身边人告诉孩子应该这样做,不能那样做

在日常生活当中,护佑孩子安全是需要的,但我们不能只是当了护佑小鸡的母鸡,还应该扮演训练孩子的老鹰角色,让孩子能够对发生有所回顾,并懂得躬身自省,必要时候,预测未来事态发展,也是需要的。

有些孩子不需要实践,父母一点,孩子就通,并能有所听话。有的孩子就需要在经历之后,才能学会成长,那在孩子因为说了脏话,轻易模仿他人得到批评或挨打的时候,父母不能只是护佑孩子安全,而应该是在护佑孩子安全的那个当下,也帮助孩子学会观察,懂得对发生有所回顾,乃至于学着躬身自省。具体来说即是,帮助孩子挡着即将下落到孩子肉身的巴掌,并与孩子交流探讨对方为什么会打自己,这提问不能是父母自问自答,要鼓励孩子自己说出来,有的孩子不懂观察,极有可能会是出现痴呆的状态,那父母要帮助孩子去回想事情发生的前与后,因与果。如果孩子不爱听,那父母可以是将这样的事给改编成故事,与孩子讲这故事,然后,与孩子讨论,要怎样做,才是对自己最好,让孩子有所明白,原来我是可以有选择的,可以跟随他们,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也可以不跟他们学习。

在日常生活当中,孩子因轻易模仿他人不好的言行举止而快要被挨打的时候,父母将其护了下来,孩子多会觉得庆幸,那父母不能止于此,而应该是要趁势与孩子说清楚,问一问孩子说,“如果妈妈不拦着,那巴掌下去,你觉得会是怎样,如果继续这样,万一哪一天,妈妈不在身边,你遇见了拿刀的,怎么办?”在孩子面前抛出这般的问题,是为了帮助孩子学会对事态发展的可能性预测。预测虽是多为出自于我们自身的猜想,猜想的事态发展,在现实生活里头,不一定不会发生,可,这一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我们不得不防,不论什么,作好最坏的打算,我觉得,这是很好的生活之道。也因此,我很喜欢未雨筹谋,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作出相应的准备,避免事情到来,自身无力应对。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事态双方中的哪个孩子,我们都不该有情绪化的处理与应对;在自家孩子因模仿他人不好的言行举止而被批评挨打之后,我们也不该过分责备孩子,责备在很多时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相反,我们应该是和颜悦色地用自己的智慧来去帮助孩子从这挨打中学会功课,增长经验,获得智慧。孩子会出错,多是因为孩子不曾懂得,这般的事儿,要怎么做,对于不知道怎么做的孩子,我们理应给予耐心,慢慢地引导,而非给予情绪化的责备和谩骂。因为一些事,自身就出现情绪反常,这不仅会伤害到自己,还能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状态与亲密程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妈妈的骂人口头禅: 这头猪狗
第137期:孩子爱说脏话或者骂人,怎么办?
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却说“我是为了他好”……
妈妈常警告:不许和这5类孩子玩!你家孩子被悄悄列入其中了吗
发现孩子开始说脏话了?家长不用大惊小怪,用“忽视法”处理更好
孩子说脏话,你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