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性支气管炎 用药饮食禁忌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临床以连续两年以上,每年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咯痰或气喘等为主要症状。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呼吸道感染、过敏等因素对支气管粘膜的侵害所致。此外,气候变化(特别是寒冷空气)与本病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本病治疗急性期以控制感染为主,并配合祛痰、解痉等治法。常用药物有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氨基甙类(链霉素等)。

  磺胺药如复方新诺明等,化痰镇咳药如氯化铵、碘化钾、可待因、乙酰半胱氨酸(化痰片)、复方甘草片,解痉平喘药如氨茶碱、麻黄碱、氯喘片等。缓解期以预防为主,常用药有气管炎菌苗、卡介苗、核酪注射液等。

  【药物饮食禁忌】

  1.用氨基甙类抗生素忌食酸化尿液的食物

  氨基甙类抗生素在碱性环境中作用较强,各种蔬菜、豆制品等食物可碱化尿液,能提高本品疗效,而肉、鱼、蛋、乳制品与素食混合可酸化尿液,降低本品疗效,故应避免食用。

  2.忌以果汁服用磺胺药

  因磺胺及其乙酰化物在碱性环境下溶解度增大,对肾脏的副作用减小,而果汁等酸性饮料则易使磺胺药析出结晶,增强对肾脏的损害,引起血尿、少尿、尿闭等。

  3.忌用茶水服用磺胺药

  因茶叶中含有鞣酸、咖啡因及茶碱等成分,磺胺药与茶水同服可降低抗菌作用。

  4.服磺胺类药物忌饮含醇饮料

  因为磺胺药物能增加乙醇的毒性,服磺胺药期间饮含醇饮料容易发生乙醇中毒反应,故用药期间忌饮酒及啤酒等。

  5.服磺胺药忌过食酸性食物

  因磺胺药在碱性条件下可增加尿中的溶解度,而酸性食物如醋、酸菜、番茄、咸肉、鱼、山楂、杨梅等易使磺胺药析出结晶,副作用增强,故不易过食。

  6.服磺胺药期间不易过食碱性食物

  碱性食物如菠菜、胡萝卜、黄瓜、苏打饼干、茶叶、豆制品等,可增加磺胺药在尿中溶解度,减少结晶尿的形成和对肾脏的刺激性,但同时也影响了磺胺药的吸收,降低了其药效。所以,服磺胺药期间也不宜过食碱性食物。

  7.服磺胺药忌饮水不足

  因为磺胺药在尿中溶解度很小,如果不大量喝水,尿很少时,药物在尿中浓度很高,容易在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处析出磺胺结晶,对肾脏产生机械性刺激,引起腹痛、血尿,甚至阻塞尿道而发生尿闭等。

  8.碘化钾忌与酸性食物同服  

  因碘化钾与酸性食物(如酸菜、醋、成肉、山楂、杨梅、乡汁等)同服易析出游离碘,对胃造成较大刺激。

  9.氨茶碱忌饭前服

  氨茶碱饭前服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由于食物不影响其吸量,因此与食物同服或饭后服可减轻胃肠道的不适反应。

  10.服氨茶碱忌吸烟

  氨茶碱易分解成茶碱与乙二胺,吸烟可增加茶碱的代谢而低其疗效,这种作用在停止吸烟后还可持续数月,故服用本药禁止吸烟。

  11.服氨茶碱忌过食酸性食物  

  因服氨茶碱期间过食酸化尿液的食物(醋、肉、鱼、蛋、乳制品等),会加速氨茶碱的排泄,降低其疗效。

  12.氨茶碱忌与咖啡、茶叶、可可等同服

  本病在应用氨茶碱时应避免与咖啡、茶叶、可可等同酬用,以免加重对胃肠粘膜的刺激性。

【药物相互禁忌】

  1.磺胺药不宜与酵母片同服

  因为酵母中含有对氨苯甲酸,能对抗磺胺药物的抗菌效能。

  2.磺胺药禁与乳酶生合用

  由于磺胺类药物能抑制乳酸杆菌的生长繁殖,二者合用既可使乳酶生的疗效降低,同时也可使磺胺自身的有效浓度降低。

  3.磺胺类药不宜与吸附收敛剂同服

  吸附剂如药用炭、白陶土,收敛剂如鞣酸、鞣酸蛋白等与磺胺药同用,易导致磺胺药被吸附,疗效降低。

  4.磺胺类药物不宜与含鞣酸的中药合用

  磺胺类药物与石榴皮、地榆、酸枣仁、诃子、五倍子等含鞣酸的中药联合应用,可致中毒性肝病。

  5.磺胺类药忌与含有机酸的中药同服

  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同时服乌梅、蒲公英、五味子、山茱萸、山楂等含有机酸的中药,易引起磺胺类药物在尿中结晶,增加肾脏负担,引起尿闭或血尿。

  6.磺胺药不宜与普鲁本辛同服

  因为普鲁本辛能降低胃排空速率,而延缓磺胺药的吸收,使抗菌疗效降低,故二者联用一般应待磺胺药的作用结束后,再服普鲁本辛。

  7.磺胺药不宜与噻替哌、氨甲喋呤合用  

  因为磺胺药与抗癌药噻替哌、氨甲喋呤合用,可使胃肠道及骨髓的毒性反应明显增强。

  8.磺胺药禁与对氨苯甲酸的衍生物同服

  因为对氨苯甲酸(PABA)的衍生物(普鲁卡因、普鲁卡因胺、丁卡因、苯佐卡因等)为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所需要的生物合成原料,可促进细菌叶酸的生物合成,与磺胺药的抗菌作用拮抗,故合用可使疗效降低。

  9.磺胺药忌与硼砂、神曲同用

  硼砂可降低磺胺药的疗效,神曲中含有多量的对氨苯甲酸(PABA),可拮抗磺胺类药物的抑菌作用。

  10.磺胺药慎与酸化尿液的药合用

  因有的磺胺药(如磺胺噻唑、磺胺嘧啶等)在酸性尿中溶解度降低,易析出结晶,引起肾损害,故酸化尿液的药(如氯化铵、维生素C等)与本品合用时应慎重。一般应多饮开水,并定期作尿常规检查。

  11.磺胺药慎与碱化尿液的药合用

  碱化尿液的药(如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等)可增加磺胺药在尿中的溶解度,减少结晶尿的形成和对肾脏的刺激性,但同时也影响了磺胺药的吸收,降低了其药效。所以,除了磺胺噻唑、磺胺嘧啶及其乙酰化物外,一般慎与碱化尿液的药合用。

  12.磺胺药不宜与大量硫酸镁、硫酸钠和非那西汀合用

  因磺胺药与大剂量硫酸镁、硫酸钠在血中会形成硫络血红蛋白,与大剂量非那西汀能形成氧化血红蛋白和硫络血红蛋白,从而引起中毒。

  13.氯化铵忌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  

  因氯化铵与噻嗪类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塞)合用易引起高血氨和低血钾,对肝功能不良的患者甚至可引起肝昏迷。

  14.碘化钾不宜与酸性药物同服

  因碘化钾与酸性药物(如阿斯匹林、橙皮糖浆等)同服,能析出游离碘,对胃造成较大刺激,并能抑制胃内酶的活性。  

  15.碘化钾忌与甘汞同用  

  因碘化钾能使甘汞变为碘化汞及可溶性汞盐,使其毒性增加,故二者禁忌同用

  16.碘化钾忌与三黄片同服  、

  祛痰药碘化钾能沉淀三黄片中的生物碱而使药效降低。

  17.碘化钾不宜与朱砂及含朱砂的中成药合用

  因碘化钾属还原性的药物,与朱砂及含朱砂的中成药合用可生成有毒的碘化汞而导致药源性肠炎。  

  18.可待因忌与含氰甙的中药同服

  镇咳平喘中药杏仁、白果、枇杷仁、桃仁等中药中含氰甙量较高,氰甙在胃酸作用下可发生水解,释放出氢氰酸,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若与可待因合用,可使呼吸中枢过度抑制,并损害肝肾功能。

  19.乙酰半胱氨酸忌与抗生素合用

  本品与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合用,易发生相互作用,而使抗生素失效。

  20.菌苗忌与抗生素同用

  本病在应用各种菌苗(如气管炎菌苗、卡介苗)预防治疗时应避免与抗生素同用,因抗生素可杀灭各种活菌苗,导致菌苗效价下降或丧失。

  有关抗生素、平喘药的禁忌详见“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和“支气管哮喘”。

  【本病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油腻或过咸、过甜食品

  甜食和咸食摄入过多会刺激咽喉,诱发咳嗽;辛辣食物如辣椒、姜、葱、蒜等摄食过多在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出现黄痰、粘痰等症状时会助热化火,不利于控制炎症;过食油炸食物和肥肉以及糖果、奶油等过甜食品等可助湿生热,致痰多痰粘不易咯出。患者宜吃高蛋白、营养丰富、稍淡的食品。

  2.忌大量饮酒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少量饮用一定量白酒,尤其是少量葡萄酒或专治气管炎的药酒对本病有一定好处。但如果大量饮酒,不仅易造成肝损伤和脑萎缩,而且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减弱,容易引起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使本病反复发作,症状逐渐加重,最终可致肺气肿和肺心病。

  3.忌烟

  烟含有尼古丁,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吸烟后出现粘液和痰液大量增加,痰液变浓,患病期间大量抽烟会使病情加重,日久司变成慢性支气管炎。

  4.忌食温补食品

  本病常由外邪引起,故急性期禁止食用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鹿肉、公鸡肉、麻雀、海马、荔枝等。

【本病用药禁忌】

  1.忌用单纯止咳药物

  早期单纯用止咳药物,会使痰液滞留于气管而不易咳出,加重炎症。在使用消炎药后咳嗽仍严重者,可用一些化痰止咳之品。

  2.忌滥用激素

  本病治疗时如没经使用有效的抗生素,不能使用激素,以免炎症扩散。

  3.忌长期应用抗生素

  因为抗菌药物只能控制支气管或肺部的急性感染,不能根治慢性支气管炎,因此,在急性感染控制后,应即停药。长期应用抗生素易出现毒副作用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4.忌温补类药物

  本病急性期忌用温补类药物(如红参、干姜、丁香、鹿茸、菟丝子、淫羊藿、牛鞭子、黄狗肾等),以免助阳升火,致病情加重。即使在慢性期非极度虚弱者一般也不宜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殖必读:兽药使用中“配伍困难”和“配伍禁忌”你都明白吗?附常用兽药配伍禁忌表 (完整版)
是药3分毒,常见药物混着吃小心致命,收藏好了!
『药学综』考点速记:服用药品的特殊提示
磺胺类
磺胺过敏患者,为什么不能用速尿?
药物交叉过敏知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