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at Cancer:揭示胰腺导管腺癌为了生存而相互合作背后的分子机制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2-12-08 09:39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为期4年的研究或有望帮助开发出治疗胰腺导管腺癌更好的疗法。

最常见的胰腺癌中的肿瘤细胞能共享营养物质来生存和生长,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ancer上题为“Differential integrated stress response and asparagine production drive symbiosis and therapy resistance of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cell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为期4年的研究或有望帮助开发出治疗胰腺导管腺癌更好的疗法,胰腺导管腺癌在所有胰腺癌病例中占到了90%以上的比例,尽管胰腺癌相对罕见,但其是仍然是美国人群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科学家们在治疗胰腺导管腺癌上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其一般并不会表现出早期症状,而另一个障碍就是其密集和纤维状肿瘤的复杂性,因此,其在肿瘤中并没有完全功能性的血管,这或许就使得科学家有效使用化疗手段变得非常困难,然而,这也意味着,肿瘤会衍生出一种不同的代谢模式。研究者Christopher Halbrook说道,如果没有血管,胰腺导管腺癌细胞就无法获得其所需的正常营养,因此其就会想出很多其它的方式来滋养自己并进行生长,理解这一过程对于设计靶向作用癌症代谢的新型疗法至关重要。

揭示胰腺导管腺癌为了生存而相互合作背后的分子机制。

图片来源:Nature Cancer (2022). DOI:10.1038/s43018-022-00463-1

研究者在肿瘤中发现了两类不同的胰腺导管腺癌细胞,每一种都拥有不同的代谢过程,这种不同的程序就会促使其互相交换营养,因此其彼此就能得到所需要的的东西;研究者发现,其中一类癌细胞对于线粒体“毒药”非常敏感,这些“毒药”通常用作癌症疗法,然而其在从另一类细胞中所获得的的名为天冬氨酸的氨基酸的帮助下就能得以生存,而这种细胞有很多东西能够进行分享,因为其会过量产生天冬氨酸从而对持续性的压力产生反应。

Halbrook说道,当了解到这一点后,我们发现我们或许可以利用天冬酰胺酶来重新建立肿瘤对线粒体“毒药”的敏感性;本文研究结果或能帮助更好地改善胰腺癌和其它类别疾病的治疗,对于肿瘤而言,我们不能假设能靶向作用其同性质的弱点,但如果我们拥有一种基于代谢的疗法的话,或许就能靶向作用多种细胞行为。研究人员利用克隆的人类和小鼠胰腺导管腺癌肿瘤细胞和单细胞RNA测序技术证实了这种代谢共生模型,随后利用临床前模型,他们取得了另一项重要发现。

最后研究者表示,当将一种潜在的线粒体“毒药”—苯乙双胍(phenformin)与天冬酰胺酶进行结合来治疗肿瘤时,或许就会阻断肿瘤的生长,后期研究人员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包括识别出驱动这种共生现象的支持细胞中存在持续性压力的原因。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Halbrook, C.J., Thurston, G., Boyer, S. et al. Differential integrated stress response and asparagine production drive symbiosis and therapy resistance of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cells. Nat Cancer 3, 1386–1403 (2022). doi:10.1038/s43018-022-00463-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技术应用|看空间转录组如何解开胰腺导管腺癌的谜团
胰腺癌有哪些类型
CMGH:揭秘慢性胰腺炎诱发胰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硬化性微囊性腺癌-涎腺肿瘤家族新成员
KPC小鼠模型介绍
【读片时间】第0848期:胰腺腺泡细胞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